第367章 西征东出

作品:《楚兵

    帝都洛阳,赵王府。


    红毯铺地,自东南门一直到中堂。


    主道上的桌子都移开了,弟兄们挤在一起,都是端着碗,默默地看着。


    明空急急忙忙的安排,朝堂权贵要来,不能失了体面。


    黑色大殿里,除了几位统领,其他不入流的将官都已经出去了。


    李保白色戎衣,黑色玄甲,正襟危坐。


    此刻额头上全是汗珠,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赵王府小朝会,来了一个大楚天上人物。


    圣武皇帝的母亲,霍太后竟然亲自驾临。


    此人雍容华贵,身着蜀锦,头戴金冠,手持节杖,冷视赵王府众人。


    她给的压力太多了,北疆诸位将领毕竟都算不上高官,


    骤然见到太后,一时难免适应不了。


    关中太后今日很生气,她今个跟着皇帝出宫,本来在宗人府听戏。


    惊闻赵王府竟然要否决兵部的先西后东国策,准备讨伐宋国。


    祸乱朝堂?这还了得。


    她当即脸色大变,破口辱骂北疆之人粗鄙,


    随后跟着项槐一起来了赵王府,她必须看着傻儿子,别又给周云这些人蒙混了。


    此刻赵王府大殿中,霍太后脸色不善,气氛降到了冰点。


    上次乾政殿,圣武皇帝下令,不准霍太后参与,此事她一直记在心里。


    没想到霍太后那个账还没清算,赵王今日竟然敢唆使圣武皇帝改大楚既定的国策?


    北疆的将领都坐在靠近门槛处,他们几个都眼巴巴的看着保爷,期待等会保爷的表演。


    只是他们似乎高估了山匪李保!


    大楚太后,项楚宗族长,左丞相商师成,五姓望族之一的卢家、窦家,


    这些往日天一样的人物在,十三营李保哪见过这场面?


    他喉咙里就像卡了刺,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


    中堂里,兵部侍郎卢大人正在叙说河洛地区的兵马,跟大楚天下形势。


    宗人府项槐跟霍太后互视一眼,皆是眉头紧皱,面露担忧。


    在他们的眼里,西征都已经很冒险了,东征宋国万万不可?


    宋国兵马强盛,正值国力扩张期,内中猛将如云,雄兵十数万。


    大殿里,不管太后还是六祖公都反对该国策,


    此情此景,似乎是一面倒的情况,周云的便宜父亲周康也顶不起事,


    他这会竟然不敢驳斥太后,圣武皇帝都后悔给他这个户部尚书了。


    项二愣子瞧着情况不对,转头示意今个极为嚣张的保爷开怼。


    谁知这个山匪就是登不得台面,关键时刻掉链子,嘴巴打不出一个屁。


    黑色大殿中,大楚王朝的最高统治权贵来了,北疆这些统领都坐在门口末席。


    余建山虽然过去是个农户出身,但此人当年能过雪林良家子那一关,才能天资乃是上乘。


    军中磨砺数年,余家老三早已褪去乡下气质。


    他余光看了一眼满头大汗的保爷,叹息一声,眼眸一冷。


    下一刻,十二营统领挺身而出。


    余建山踏步而起,甲胄砰砰作响,他身长貌伟,威风赫赫。


    立于大殿中央,余建山先后对大楚朝中,各位大佬行了楚礼,随后不卑不亢道。


    “北军诸多统领认为河南不过乱民,不堪一击!请陛下与太后思虑东征之事。”


    寂静!


    黑漆木装饰的赵王中堂大殿,一片寂静。


    自古官场最讲究站队与挤兑,兵部跟工部早已看出霍太后反对东征,故对余建山视而不见。


    霍太后见一个北疆来的将军都敢打断兵部侍郎说话,不禁有些愠怒。


    她明知故问,冷声道,“尔是何人?”


    “末将建安军第十二营统领,归德中郎将余建山!”


    “一个四品将官?也敢阻碍兵部侍郎说话?”霍太后节杖猛砸地面,怒不可遏道。


    圣武皇帝是靠北疆这些丘八上的帝位,但皇家赏赐早就给了,


    这些个大头兵真是不上道,还就没完没了,


    这几个月跟皇帝不上不下,毫无尊卑可言。甚至这次竟然唆使皇帝在赵王府中开朝会,简直无法无天。


    主位之上,霍太后有怒气不假,但她没发现,


    随着仁寿宫之主此言一出,北疆的骄兵悍将脸色猛然一变,


    他们为大楚生死搏杀,在帝都皇城太后眼里,竟然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李保之前看太后是天上人物,冷汗直流,现在却是勃然大怒,


    刘黑豹也是面色不善,王武刚毅的脸上全是怒色,


    大殿众人,不少权贵忽然一颤,他们听见一阵甲胄响动的声音,


    武人集体直接驳斥太后,这等会可不好收拾了。


    北疆门口三人目光灼灼,正欲起身。


    只是,他们还没站起来,右侧首位英俊不凡的楚将伸手阻止了。


    脚踩青砖地板,周云刀削似的脸颊上,眼眸闪过冷意,他行楚礼道,


    “太后此言差矣,行兵事自然要问兵家,余将军乃楚人大将,战功赫赫。”


    “卢侍郎?您介意余将军说话吗?”


    赵王?不带这样整的?!


    卢家宗族兵部侍郎卢安国此刻头皮发麻,后背已经湿透了。


    他看了一眼赵王,对方面如玉冠,眼眸中全是怒火。


    他又看了看霍太后,雍容华贵,凤眼如冰。


    卢安国老脚开始颤抖了,他枯槁的手,几乎拿不住楚册。


    他敢答没事,那就是跟太后和宗人府过不去。


    他要答有事,那就是跟北疆军人和赵王,甚至皇帝过不去。


    黑色大殿中,压力太大了,卢安国一阵天旋地转。


    赵王小朝会,兵部侍郎忽然旧疾复发,扑通倒地,浑身抽搐。


    几个黄门太监在冯公公的带领下,架着卢侍郎离去,


    他们眼里全是担忧,毕竟这段时间耕地死了不少老臣,


    这会要是再死五姓望族的卢家主,圣武皇帝杀老臣的事,可就说不清了。


    谁知道,卢安国刚出赵王府,才送到洛阳东城刘太医家,


    病都还没瞧呢,兵部侍郎就上演医学奇迹,


    醒了,没事了!


    他麻溜的一瘸一拐,上了华贵的马车后,


    啪啪几声,关闭门窗,径直回卢府养病去了。


    刘老太医气喘吁吁的赶来,环顾一圈,病人没了。


    他叹息一声,跟冯公公等人在大门下,望着车水马龙的街道尽头,


    石板路上,有一辆华贵的马车嘎叽嘎叽,渐渐消失。


    一个稚气未脱的小黄门咽了咽口水,询问冯公公说。


    “祖爷爷,这……这事回去怎么报啊?”


    “脑子不好?皇帝不问咱们还报?回刘太医府上,咱家也有点不舒服了。”


    这会赵王府,肯定是唇枪舌战。


    实际上,西征还是东出,都是大人物的事。


    圣武皇帝跟赵王要锐意进取,倾向于直接发动对伪宋的灭国战。


    而太后、宗人府想要延续朝堂的保守政策,先西后东。


    大楚神仙打架,卢家主都吓得装病逃了,


    他们这些个黄门武太监也想晚点过去。


    北疆可都是些粗汉,霍太后也不是权谋高手,跟原先的长安霍家嫡女差远了。


    万一情况不对,起口角了,要动手搏杀呢,


    江湖高手本就逊色战场强者三分气势,大概率是打不过的。


    就退一万步讲,先不说打不打的赢。


    北疆骄兵悍将打死他们没事,他们打死将军就得抵命啊!


    皇城司冯公公好不容易进位宗师,过段时间开府传宗了,


    他得找个养子,继承冯家香火,这个时候,冯成可不想把命送掉。


    ……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