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天下大乱

作品:《楚兵

    【楚史记载:圣昌皇帝二十六年正月十三日,


    帝游太液池,不慎落水,寒症入体,人事不省。


    楚七子济,仁义无双,可堪大任,继位皇帝!】


    圣武皇帝元年,大楚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统一了百年的华夏大地,或将面临分割的局面。


    河洛地区,秦王项济得到武川镇豪强周云的鼎力相助。


    随着虎卫军跟羽林军归顺,两支中央军的支持下,


    秦王项济成为了大楚第十帝——圣武皇帝!


    只是圣武皇帝的继位,似乎极不正常,


    皇宫戒严,三皇子淮、五皇子汾皆在同日死去,


    这不难猜测,这次继位伴随着刀光剑影。


    更重要的是,圣昌皇帝并没有驾崩,


    有传言老皇帝在太极宫养病,这就极不合理了。


    大楚帝王哪怕病入膏肓也是皇帝,此事违背了伦常。


    在江湖上更有传言,鬼手太监在追杀一位老人,似乎要杀人灭口。


    结合种种问题,大楚各节度使都选择了观望新帝。


    蜀王封闭了汉中栈道,暂时隔绝了圣武皇帝的势力。


    会稽王更是在祖庙祭祀,传闻痛哭流涕,怒斥圣武皇帝非人子。


    此刻,天下实力强横的十几位节度使,似乎皆不愿意接受新朝。


    有识之士一眼就看出了本质原因。


    过去大楚皇帝都是在节度使的族裔中产生,


    如圣元皇帝乃成都节度使之外孙,圣昌皇帝乃长安节度使的宗族外甥。


    项济通过北疆战事横空出世,这打破了皇帝成为各家节度使争夺的政治游戏。


    如此,等同于触犯了大多数节度使的利益,故他们一时间似乎很难接受。


    就在节度使们还在犹豫时,更可怕的事发生了。


    圣武元年二月二日,徐州节度使上官虎祭祀祖先,昭告天下,


    项济杀兄囚父,篡夺皇位。


    好在圣昌皇帝的血脉来了徐州,上官贵妃新生了龙儿,遂立楚二十九子项洛为帝。


    同日兵分两路,一路拿下山东十二郡,一路令淮南数郡望风而降。


    至此,在中原大地上,同时出现了两个大楚政权,


    占据河洛和并州道,身处洛阳的圣武皇帝。


    占据扬州北道跟青州道,身在徐州的圣清皇帝。


    一时间,大楚二百多个州郡皆是造甲筑城,豪强门阀开粮救民,


    各地都在招兵买马,太院学子、寒门英杰大多面北而望:难道王朝大乱开始了?


    凉州节度使耿汤调回了前线的一万骑兵。


    安南节度使黄严也在向蜀中土着借兵。


    幽州节度使夏侯杰脱离了太平道国战场,暂且退回河北。


    小节度使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实力强大的丁宏度,


    他在太原积蓄兵马,观天下局势。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大楚江山兵戈再起。


    圣武元年,二月二日。


    徐州上官氏拥立楚二十九项洛,


    似乎掀开了大楚王朝乱世的序幕。


    ---------------


    洛阳。


    天策府。


    冬日暖阳,心旷神怡。


    李义一大早就在南门指挥兵卒跟换门牌,天策府要换成赵王府了。


    大牌匾,尤其是檀木牌匾,那得值老钱了,最少几十贯吧。


    周云晃晃悠悠的过来,一边吃朝食,一边思索,


    大手一挥,要李义把牌匾翻过来,用背面就成了。


    可如此行为,周李氏不干啊。


    哪有门头背过去的,那是走背运啊?


    她跟明空两母女合力,将周云赶回了天策府,


    大门口,周李氏又在为难小明空了。


    这一块檀木牌匾,从木头到写字,再到漆工,全套下来没上百贯是搞不定的。


    河洛地区在别人眼里繁荣鼎盛,但在周云眼里,那是百废待兴,到处都要花钱。


    尤其是伏牛山大军,这会就像吞金兽一样,国库几百万两挥霍一空。


    更重要的是,大楚的军队自然是朝廷掏钱,


    但隶属于赵地的军队,除了正常粮食外,其他都是赵王府负责。


    明空这个北疆洛阳财政主管是愁坏了脑袋,小狐狸脸每天都不开心。


    这会周母要她挤点钱出来,那她能答应?


    直到周李氏拿起棍子,要打她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她才委屈的从周云身子后面出来,不情不愿从青布绣花背包里,拿出一张百贯的大楚皇家银票。


    银票在华夏的历史非常悠久。


    很多人对银票的认知有误差,大部分时候,它并不能直接交易。


    一般都是去相应的钱庄兑换,但某些大字号,具有一定的流通性。


    大楚的钱庄不下几十家,每一家都有自己的银票,


    各家有各家的防伪手段,那水平不比现代差。


    他们能轻易认出自家的东西,每一张都有反存根和票据,拿不到母本,造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目前大楚最好的钱庄是宗人府的皇室钱庄,由当年太祖项衍创办,


    这家钱庄银票的流通率,在大楚是最高的。


    天策府内,秦王的护卫兵卒依旧在。


    他们二月十五之后,正式搬去洛阳的城西军营。


    崔浩最近心情大好,他难能可贵的自己磨豆腐。


    这货少年被此道所迫害,对此深恶痛绝,


    在北疆时期,一般都是怂恿别人干活,他自己吃现成的。


    露天灶台前,崔浩手法熟练,他毕竟是在豆腐房里泡大的。


    黑色大殿前几百步,火头灶台热气腾腾。


    崔浩身材雄壮,干活手脚麻利,不多时,一大锅米白色的热豆腐就弄好了。


    他仔细擦干净刀子,在豆腐上划拉几块,拿来一个陶碗,顺手放点蘸料。


    转头带着谄媚的笑容,递给宛如邻家小妹,穿着黑色戎衣的女子。


    “小小,这就是最好吃的热豆腐,你趁热别烫着。”


    “好厉害,浩哥真行,什么都懂!”


    望着康小小羞涩的接过陶碗,吃着他忙碌一早上的豆腐朝食,


    崔浩就说不出的开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在崔浩不懈的努力下,他感觉康小小最近对他越来越好了。


    江禄多次要他这个护卫老大赶紧回宫,主公那边还有很多事要安排。


    可他借口训练护卫,一直死皮赖脸待在天策府。


    “哎,哎,哎!这是谁啊?”


    “大伙快来看呢,这是谁啊?”


    ……


    天策府门口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几百个护卫都起哄了。


    圣武皇帝憨厚的脸上笑眯眯的,一大堆老兄弟围着他指指点点。


    大伙像看稀奇动物一样,你一句我一句。


    有些人很好奇,这龙袍到底是不是金线,不禁上手扯了扯。


    “别,别乱动,朕就三套!”


    “好好……朕入屋换戎装,你们慢慢看,别弄坏了,上千贯呢!”


    “谁特么要是手贱,一百年军饷才够赔啊。”


    崔浩死猪不怕开水烫,嬉皮笑脸的过来,上来就被项济怒目而视,重脚招呼。


    江禄鄙夷他,崔家几个护卫也鄙夷他,大伙都在鄙夷他。


    狗日的,以前说死也不做豆腐,这回天策府做的挺开心啊。


    项济在黑色大殿前,郑重拜会周李氏。


    皇帝行礼,这可把周母吓坏了,


    虽然跟秦王很熟,但她也自觉承受不起。


    长廊桌子还在,项济拒绝了入中堂就坐,


    他还是喜欢围着几条板凳,这样说话畅快。


    才干几天皇帝他就想天策府了,幸好朝堂上还有周老弟,不然他得烦死去。


    现在早朝不一样了,封五休一,天天上殿,不累死也烦死。


    说归说,骂归骂。


    崔浩做的豆腐的确是好吃,配上蘸料,简直一绝。


    见气氛慢慢热烈起来,崔大傻借机会,笑嘻嘻的开口了。


    “嘿嘿,陛下,咱求你个事呗。”


    “把小小指给咱吧,咱稀罕的不行……”


    桌子附近,崔浩此言一出,众兄弟笑的前俯后仰。


    项济咽下吃食,他还没开口,周云就打趣崔浩道,


    “崔浩,康小小你把握不住,可得想清楚了!”


    天策府,黑色大殿前,


    几十个北疆护卫在集体嘲笑崔浩,雄壮的崔豆腐气急败坏,不停的口吐芬芳。


    就在此刻,天策府南门。


    一杆金杖点在青石板之上,一位雍容华贵的中年女子驻足于此,


    她头戴凤冠,衣配桑锦,腰间乃是和田玉,身后跟着十八个黄门太监,四个贴身宫女。


    在远处是太后的仪仗,街道上还有两百名护卫。


    此刻,圣武皇帝的母亲面色不悦,眉头紧皱。


    她望着人群里被扒拉来扒拉去的项济,不禁怒目冷哼,


    “皇帝之尊,岂可被人轻易触碰龙体,真是不成体统!”


    ……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