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陇右子弟

作品:《楚兵

    圣元皇帝十二年,吐谷浑强盛,高原兵马屡次犯边,


    更是攻陷西宁郡城,大楚帝国西疆一时烽火狼烟。


    为了应对高原上的强大民族,金城太守袁乐,号召各村各堡集合兵力,守卫榆中边境。


    西宁郡乃是高原西海近千里内的膏腴之地,


    内中有一条湟水过境,又有高山融雪,


    物产丰饶,群山中的江南,可谓是高原政权的梦中情地。


    北风萧萧,狼烟四起。


    西宁郡城五十外,泥泞的大道上,


    马蹄如雷,几十骑朱红甲胄的楚兵奔腾而过。


    “哈哈……就要这么打,干得好。”


    “大哥,你太厉害了,俺妹今年十五,要不便宜你了。”


    “滚滚滚,你长得跟个大马猴似的,你妹也好不了。”


    ……


    几十骑楚兵带着欢声笑语,一路上全是吹牛放屁。


    他们是金城郡的边军,为首的两人,面容刚毅,目光炯炯,横刀踏马,英姿勃发。


    这是两个极为嚣张的年轻楚人,他们出自陇右山民,十里八乡,勇力过人。


    此番入军,更是军中骁勇之士,


    在他们的带领下,斥候小队深入敌境二百里,


    打探军情的同时,还一路杀了几百个吐谷浑兵卒。


    如此武者,在斥候军中颇有勇名,被戏说为:


    榆中谁为雄,陇右双夏侯。


    不同于哥哥夏侯仁的狂妄奔放,跟弟兄们打成一片。


    弟弟夏侯杰一直在舆图上仔细比对,他似乎更关注战场的局势。


    前方出现了楚军的烽火台,到了这里,几十骑楚兵终于松懈了。


    这会战马后面挂着几百个血淋淋的耳朵,那就是几千贯的赏赐啊。


    有这笔钱,大伙都能分不少,还能去郡城柳楼里转转,


    那俏皮的红倌儿,死之前也得闻闻味不是!


    忽然,夏侯仁眼眸冰冷,气血之力迸发。


    两山之间,官道上出现二百多骑兵,他们四面八方而来,包围夏侯小队。


    “夏侯仁,违抗上令,触犯军法,有通吐谷浑之嫌,立刻束手下马!”


    来的是边军校尉袁器,此人乃是榆中城武备司的亲侄儿,武备司后面乃是五姓望族的窦家。


    就不提五姓望族,袁氏宗族的袁乐此刻是榆中郡守,此人背景何等强硬。


    他在边镇一直欺压良民,掳掠楚女淫乐,屡屡犯事却无人敢管。


    可自从武艺超凡的夏侯兄弟来了,他不得不偃旗息鼓,


    夏侯仁当街殴打袁器,袁器本该杀了他,可惜大军律法在,夏侯仁最终被他表叔袁乐放了。


    不过梁子已结下,此仇袁器恨之入骨。


    今天他终于逮到机会了。


    此刻地处边境,他有两百铁骑,又有兵册抓捕令,可谓名正言顺。


    袁器面露狰狞,极为猖狂,言语中都是整死夏侯仁的得意。


    只可惜,他没发现,身后的两个楚军百户都是面色凝重,额头上全是冷汗。


    早知道是干夏侯兄弟,不带四五百他们都不会出来的。


    夏侯仁嫉恶如仇,别特么一会打起来,他们被砍了。


    果然,夏侯仁性如烈火,他面露憎恶,眼眸冷厉,


    一杆长刀,势不可挡,袁器人头落地。


    直接杀了?!


    这不仅那两个百户懵了,就连弟弟夏侯杰都懵了。


    怒斩上官,斩的还是兵备司的亲侄儿,郡守的同族。


    那不用看,榆中地区,楚军已经没有夏侯仁的容身之所了。


    两个月后。


    陇右大山,一处无名山坳。


    胯下河曲大马,手中盘龙湛金刀,夏侯兄弟被关西第一的霍将军抓了回来。


    这个时候,霍将军武力正值巅峰,夏侯两兄弟不过是九品,如何是他的对手。


    榆中城连绵数里,旗帜飘飘。


    夏侯仁被绑着跟在马后面,他眼眸闪过绝望,面如死灰,但心中却满是不甘。


    ……


    “夏侯,是朕拼着跟袁家闹翻保的你,当年朕只是个皇子!”


    “你为何要背叛朕呢?”


    太极宫,太液池。


    龙舟行宫之上,


    如今的太上皇,曾经的楚帝项乾身覆黄色衣袍,最后考校了皇子们的功课。


    宗人府记录,项乾提问,各皇子一一作答。


    龙舟大殿,一切像没有改变,一切又好像都改变了。


    所有人离开之后,夏侯仁跟李林国默默地守在龙台附近。


    楚帝再也绷不住了,他想起过往,悲从心来,丧气的询问雄壮的夏侯将军。


    噗通一声。


    夏侯仁双膝跪地,眼眶通红,自责的捂着头颅,痛苦的道,


    “到处在吃人,陛下!到处在吃人啊。”


    雄壮的夏侯将军匍匐在地,他在哀嚎,像个无助的孩子一样哀嚎。


    太原半年的守城战,是所有虎卫军不敢提起的噩梦,


    夏侯仁努力过,他持刀站在军营前,谁敢动楚人他就杀谁?


    可有什么用呢?丁宏度来了,徐州了然也来了,


    他们只要夏侯仁给个办法,只要他能说出来,大伙就照办。


    二十几万大楚国的精锐部队全部困在太原,


    这要是没了,那铁力可汗南下,谁人能抗住?


    太原城要是没了,并州道丢失,草原大军了望中原,到处是狼骑,楚人将疲于奔命。


    那是一段恶鬼般的岁月,五十多岁的夏侯将军,武艺不如从前了,也沾染了一些官场上的风气。


    可他还是那个热血楚儿,是那个奔腾在疆场,为楚人而战的将军。


    他接受不了太原那种地狱战争!


    二万多虎卫军,战后只有几千人愿意留下,其它都低头归家了。


    龙榻之上,楚帝并不接受这种说辞。


    他眼神冰冷,掌握江山二十几年,自以为洛阳天衣无缝,雄兵猛将数万。


    可到头来,没有一个愿意为他拼命,夏侯仁的回答,在他眼里只是借口。


    楚帝忽然怒了,拉高声音吼道,“朕问的是,你为什么背叛朕!”


    “太原城里,李林国能来,是北疆集团提前通知的……”


    “朕问的是,为什么叛主!”


    “太平道国实行十七斩二十三法,其实力强大,非强人不可敌也。”


    “朕问,为什么叛主!”


    “高句丽、东西突厥虎视眈眈,他们随时可能南下,中原生灵涂炭啊……”


    楚帝怒了,怒不可遏。


    他愤而起身,一脚一脚踹在夏侯仁身上,


    可他没穿外靴,夏侯仁饕餮鱼鳞甲刮得他脚上血迹斑斑。


    “陛下……陛下啊,”夏侯仁崩溃了,


    楚帝对他有知遇之恩、救命之恩,


    他嚎啕大哭,推开了楚帝,心灰意冷道。


    “陛下!不要伤害龙体了,臣这就给陛下一个交代!”


    噌的一声,夏侯仁拔出配剑,他搭上自己的脖子,欲要自尽。


    “铛!”


    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


    李林国打飞了夏侯仁的佩剑,他怒目而视,冷冷的道,


    “夏侯将军,你觉得幽州节度使,会相信你是自杀的吗?”


    “幽州要是也反了,圣武皇帝的烂摊子就更大了。”


    李林国出手了,他阻止了夏侯仁自杀。


    此情此景,楚帝项乾不禁冷笑,自嘲的冷笑。


    他踉跄着起身,脚步有些摇摆,李林国想扶,被楚帝抬手阻止了。


    漆木地板上,全是血迹。


    他看了一眼李林国,后者叹息一声低下头,他又看了看哭成泪人的夏侯仁。


    “哈哈哈!!”


    楚帝像个佝偻的老人,仰天长笑,


    但下一刻,他忽然就恢复了帝王之威。


    随后,他眼神冷厉,讥笑着质问两位昔日心腹,疑惑道,“朕呕心沥血二十余年,为何你们不相信朕能收拾江山呢!”


    此话一出,夏侯仁并不回答,李林国想说,但最终也忍住了。


    龙舟在太液池上浮动,两个小太监替太上皇处理脚伤。


    包扎好后,他们行了楚礼,颤颤巍巍的离去。


    楚帝默默的看着两个小黄门,龙殿深远,深不可测。


    项乾是个有才华的人,其实很多事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此刻冷静后,他已经明白了,为何帝位丢的如此简单。


    无他,天下大势尔!


    北疆本可养贼自重,但最终攻打定襄,


    此为国为民之举,楚人权贵心知肚明。


    野狐滩之战后,项济有机会自立,但他又放弃了,此更是大仁大义之举。


    秦王、上柱国,此二人在大是大非面前,从不含糊,


    数次放弃了自身的利益,为楚人江山做出退让。


    相比之下,项乾跟霍太后吃相太难看了。


    项济、周云如此功劳,不仅不赏赐,还屡屡迫害秦王跟上柱国。


    楚人心中皆有一杆秤,这种行为,谁敢给他们效力。


    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利益。


    眼下太平道国势大,外族虎视眈眈,国家已经危机重重。


    楚帝为了私利,弃秦王、周云不用,这严重触犯了洛阳权贵的利益。


    要是楚国没了,他们世代豪门贵族也就到头了。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龙榻之上,楚帝安静的躺下了,他很清楚,归根结底,


    是楚国权贵放弃了圣昌皇帝,


    是楚国军队放弃了项乾母子,


    他们认为北疆集团比关中集团强大。


    -----------------


    洛阳。


    朱雀门,大恩寺旁。


    山林幽静,烟雾弥漫。


    小庙佛堂中,木鱼声清脆,一个俊俏的僧人在虔诚的诵经。


    某一刻,甲胄响动,一只铁靴跨进佛堂。


    木鱼声停下了,陆长生看见一位英俊不凡的楚将,在莲花台前上香祈福。


    “武川兵神还用拜这个吗?”陆长生痴笑着摇头,讥讽周云道。


    “一切都在掌握中,你就是神佛,何需神佛保佑!”


    “神佛?!哈哈哈哈……”


    山文精甲响动,周云冷冷的看着陆长生,恶狠狠的道,


    “哪有神佛如履薄冰,连安身立命之地都没有。”


    “你跟了然一直都在算计我,你们真是厉害啊!”


    闻言,陆长生笑了,他并不惭愧,反而有些得意,


    “我们自知都不是你的对手,只能等你动手,再行手段。”


    “至于两位上官贵妃从皇宫逃走,真不是小僧的谋划。”


    佛堂之中,周云又看见了祥云图案,


    他稍稍愣神,但时间很短,随后他缓缓踱步,蹲下怒视陆长生。


    “不久后,本将要离开洛阳,希望你能替圣武皇帝守好江山。”


    “过几天刘仁基回京述职,你去见见陛下吧。”


    佛堂里,甲胄响动,渐行渐远。


    俊秀僧人陆长生眼眸一怔,他似乎不敢相信,丹凤眼里全是震惊,


    某一刻,他转头对着周云道。


    “赵王,你会当忠臣吗?”


    “我一直都是忠臣,民族的忠臣!”


    “我所走的每一步,都在正确的路上。”


    ……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