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鹬蚌相争

作品:《月升云衢

    “是,此物是我国的镇国之宝。”


    曾媓看起来知晓一切,慕容明彬不打算隐瞒。


    “想来二皇子还记得明远善的话。朕对常燃鼎兴趣浓厚,想借常燃鼎一用。至于其余赔偿仍有商量余地。”


    曾媓眉头舒展,笑意自嘴角蔓延开来。


    “陛下,我并未听说过我国的常燃鼎有长生不老之效。”


    慕容明彬对明远善的话心存疑虑,对镇国之宝外借一事不敢妄下决定。


    戎国的镇国之宝现在只有一件辟邪鼎。至于祥瑞鞭,据他的父亲所说,其色照烂,有类琥珀,于暗中挥之如电光,慕容明彬从未见过。戎国老皇帝,也就是慕容明彬的祖父将此鞭作为奖赏,在战前赐给了当时的二皇子慕容致永,也就是如今的狄国皇帝。


    祥瑞鞭留在狄国,是他的父亲一生之痛,多少次提过要将祥瑞鞭收回来,甚至派出探子想偷回此物,终未成。


    “不瞒二皇子,月娘亦说常燃鼎之功效只存在于传说之中,未必属实,”曾媓看向一旁蹙眉不愿再谈及此事的赵月华,接着同慕容明彬对视一眼,轻轻叹了口气,无奈道,“唯有一粒金丹吞入腹,朕才知此命由人还是由天。为此,朕愿意付出一些能承受的代价。”


    慕容明彬全程悄悄打量着曾媓。这是他入大应以来第一次近距离同曾媓相处。


    往日,他能察觉到曾媓举手投足间自然而然流露出帝王之气,可今日,他轻而易举地注意到曾媓的皱纹后藏着的疲意。皇室中人自有秘药保养容颜,看起来比同辈年轻些,终究做不到青春永驻、红颜不老。最重要是他第一次在曾媓身上看到衰败之气。


    上了年纪,老糊涂的不少,正如他的曾外祖父和祖父都做过一些蠢事。


    对于戎国来说,曾媓的所作所为是个好兆头。


    “陛下,镇国之宝若是轻易外借,惹人非议。”慕容明彬已有决断,他需要知道曾媓可以给什么。


    “狄国常常进献宝物,这次来京亦然。他们广搜珍品,只为来大应求娶一位皇室宗亲巩固两国关系。狄国皇帝曾是戎国皇室中人,朕其实可以问他可否能寻来常燃鼎。朕料想他定会竭尽全力。”


    曾媓先谈起狄国,话锋突转:“只是,诚如二皇子所言,狄国两面三刀,他可以背弃戎国,自会背弃大应。思来想去,朕选择向戎国坦诚相告。若得常燃鼎,大应会出兵助戎国一臂之力,狄国疆土归于戎国指日可待。”


    “两国合作,小小一国犹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这才真应了宝物镇国一说。”


    曾媓的话如清风徐来,在慕容明彬心中泛起涟漪。在听到“狄国疆土”四个字时,他思绪翻涌,念头生根发芽,一个流芳百世的时刻就摆在他的面前。


    纵是强硬如他的外祖父,在狄国与大应之间,都会默许先收复狄国,再对大应徐徐图之。


    “陛下,此等大事,容我等商议。”慕容明彬抑住快要跳出来的欣喜,努力作出平静姿态。


    “国之大事自是应当细细思量,好好筹谋。只是,朕可不想等太久。隔墙有耳,若戎国再管不住自己人,泄露消息出去,不必妄想再谈。尔若一战,尽管来战。”


    曾媓语气平淡,却有一道泰山压顶的力量压制住慕容明彬,他整个人顿时生出一丝凉意,不敢抬头,只敢言是。


    慕容明彬并未同戎国其他使臣商议,直接借戎国惯有的密信,将借鼎收狄一事的来龙去脉传回国去,此信会直接由戎国皇帝过目。他自信他的父亲会同意此事。


    七日后,戎国传来回信,戎国皇帝亲笔御书“狄国为重”,信上是戎国玉玺和皇帝母族的家族印章。


    慕容明彬暗中同曾媓会面,安排好一切事宜,赔偿给大应的只需三万匹宝马,常燃鼎一件。


    他离京前将所带的一万匹宝马和一百箱金银珠宝悉数留下,两万匹宝马同常燃鼎将于半年后送到。


    戎国使团走后的第十五日,曾媓准了狄国请求,封安王曾少川的二女儿曾妙滢为永宁公主,嫁与狄国皇帝。


    大应同狄国的和亲事宜均已商定好,狄国以五万匹宝马和五百箱金银珠宝为聘,于十一月前送至京师。已算好良辰吉日,永宁公主会于十二月初一抵达两国接壤之地幽州,待到十二月十五日的成婚日。


    曾媓将亲自到幽州主持成亲。为显示狄国诚意,曾媓要求狄国皇帝来幽州迎亲。


    幽州长期以来是大应同外国商旅往来的第一州,各族百姓在此地交错杂居。曾媓对此地尤为谨慎,布下重兵把手,将领均是有勇有谋之辈,绝非曾家庸才。在幽州,曾媓不会担忧其安危。


    按规矩,和亲公主成婚前需由尚仪局司籍亲授礼仪。司籍传话来,曾妙滢蕙质兰心、深明大义,多日学习下来已有公主风范。


    此言非虚,赵月华在曾妙滢被封为和亲公主后,第一次注意到这个侄女,其后去看望过曾妙滢多次。


    曾媓封曾妙滢为公主后,对着赵月华追忆往昔:“当年我还不是你父亲的嫡妻,偏偏昭义最喜欢我。她出嫁前央求我好好照顾平城,我终是食言了。月娘,有些事既然无法告知妙滢,你就多关心她。愿一切如我二人所料。”


    曾少川有三女。大女儿为侧妃所生,早已议亲,是曾经的四大望族之一的崔家,在曾媓身边服侍的襄国夫人王氏的幼子,其父早逝,是管理东宫事务的太子詹事王戬的侄子。


    曾妙滢不过十六,乃曾少川正妃所生,长得如花似玉,打扮得千娇百媚,对人并无盛气凌人、趾高气扬的架势。


    赵月华第一次去安王府看望曾妙滢时,曾妙滢的母亲见了赵月华,也毫不遮掩她对爱女的心疼,眼睛已经红肿,两行清泪止不住流下。


    不等赵月华开口安慰,曾妙滢先劝道:“儿有幸能为国尽忠,阿娘应为儿高兴才是。”


    “狄国皇帝早有三妻四妾,子女一群,岁数比你的阿耶还大,你受了委屈,阿娘还不能为你做主。你叫阿娘日后如何放心!”


    曾妙滢的母亲声音沙哑,越说越伤心。


    而曾妙滢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不再关心一旁的母亲,纤纤玉指轻抚琴弦,琴音清冷如水,平心静气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牺牲一人成全万家,何其荣耀。”


    这话这语气不像是待字闺中的少女说的,像是一位久经官场的人臣道出最残酷的真相。


    赵月华劝走伤心不已的安王妃,同曾妙滢独处。曾妙滢第一次见赵月华,起初有些拘谨,很快放松下来。


    “路是别人替我选的,但怎么走是我的事。”


    曾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2xs|n|shop|14466966|15168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妙滢语气哽咽,微微低下头,娇小的身躯颤抖着。赵月华握上她冰冷的双手,因知晓曾妙滢不会做出过激举动放了心,却只能说:“瑞雪兆丰年,是个好兆头。”


    为了和亲,狄国正在国内下令搜刮赋税、马匹作聘。


    到了十一月,各地的雪下得比往年大得多。


    狄国聘礼未如期送到。听说由于狄国没有府库,马匹只能现征现用,向大应京师送来的过程中又要越过多地,马匹在路上死伤无数,故而请求推迟迎亲日期。曾媓愿意再给狄国一次机会,半月后,聘礼依旧不见踪影。


    礼部尚书曾砚秀上书称:“狄国之礼不配与我国婚,恐后有轻我国之心。”


    曾媓大怒,在朝廷上当众斥责狄国不讲信用,乃无耻小人,下令绝婚。


    有大臣立刻上书,表明大应不该失信于狄国,但曾媓言语间不容置喙。


    “昔日外族势强,遣女嫁之。今狄国弱,我能制之。且狄国受困,多次倚仗大应扶持,此次绝婚,使其他国闻,将争击狄国。”


    曾媓刚刚下诏终止与狄国和亲之事,戎国率军对狄国四州攻打。


    戎国二皇子慕容明彬在戎国可谓是意气风发。他带领戎军进攻狄国,因出其不意,前期势如破竹,后续很快遭遇狄国反扑,伤亡人数陡然增多。


    慕容明彬头疼此事,修书给大应,问其何时派军队增援,刚得知大应军队已经赶来,才长舒一口气。


    得到大应回复的那日下午,他领兵一路追击一队丢盔卸甲、落荒而逃的狄国士兵。却不想,在全力围剿狄国士兵的时候,遭遇偷袭。似有天降神兵,待慕容明彬定睛一看,来者竟是大应军队。


    他见大应军队气势汹汹,并非是敌我不分,而是故意要将戎国士兵一网打尽,这与前面合作所谈之事全然不同。


    大应军队到达戎国境内的第三日,传来捷报,戎国二皇子同狄国皇帝已死。戎国二皇子被曾媓派去的将士当场击杀,狄国皇帝则是在得知戎国进犯的第三日急火攻心而死。狄国皇帝的三个儿子已为大应俘虏,大应军队正趁势向戎国境内进攻。


    戎国答应了曾媓的赔款条件,加之要准备与狄国一战,向国内官员、百姓征收钱财马匹。强行收钱收马自然引发不满,但在进攻狄国后稍有平息。


    他们都期待着收复狄国疆土。


    不成想,收复狄国疆土转眼成云烟,大应军队已经重兵压境,威胁到戎国国内,戎国皇帝压不住国内怒火,竟催生出多伙叛军势力,纵是戎国皇帝的母族在最后关头想站在皇帝一边,也无力管住他们的野心。


    叛军势力有两只还是戎国皇帝的外祖父扶持过的人。养鹰多年,终被鹰啄瞎眼睛。


    戎国覆灭只在一夕之间。


    曾媓千方百计只为达成如今的局面,挑起狄国、戎国争斗,坐收渔翁之利。经此一役,狄国、戎国两败俱伤。


    戎国国内仍有叛军,曾媓不欲与他们过多纠缠,只命狄国皇帝的三个儿子来京受封,将戎国同狄国地盘合二为一后,再以三分戎国的形式,将戎国交由三子治理。


    此后的一年,是对于赵月华来说风平浪静的一年。


    朝野太平,赵月华继续拉拢人心,安插亲信。却没想到,她先收到了来自杜威的一份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