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重提划江而治
作品:《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秦弱兰也算是“为国出征”,狠狠地抽陶谷的脸皮,闷骚男,还装? 一夜风流,你就写了首破词,连过夜费都没给,听说这次到金陵,升官了、发财了,好呀,把尾款结一下啊! 陶谷彻底服了,论损,还得是李煜。 他不敢在傲慢了,手足无措、面红耳赤、低头掩面地听着秦弱兰唱《春光好》,一连唱了三遍,李煜才让摆摆手,吩咐秦花魁下去领赏。 李煜漫不经心地端起酒杯,戏谑地说道:“陶尚书,词曲可好?佳人可妙?今日可曾怠慢?” 陶谷猛然一惊,环顾四周,只有三人! 他羞愧起身,毕恭毕敬地跪下:“大唐皇帝陛下盛宴,下臣,惶恐之至!” 原本,陶谷还嫌弃接待规格档次低,没有大官来作陪,看此情形,幸亏没人来,否则,自己这张脸就别要了。 大唐皇帝,你真是一个厚道君子啊。 李煜放下酒杯,表情也逐渐收敛、严肃起来,沉声说道:“陶尚书,起来吧,此番渡江来到金陵,恐怕不止为国书一事吧?” 陶谷躬身施礼:“大唐皇帝陛下,大宋新帝登基,建都淮京之地,希冀两国交好。” 听到这句话,李煜眼神冰冷起来,但没有说话,只是看了一眼徐铉。 徐铉会意,说道:“陶尚书,两国交好,不能只是嘴上说说吧?赵匡胤建都淮京,哼,淮京是何地!” “这……旧称寿州。” 徐铉火气也上来了,提高嗓门:“旧称?好,那我再问你,寿州归属哪国?” 陶谷冷汗下来了,刚才,李煜只不过是戏耍自己,可从现在开始,自己一句话说不对,真可能会脑袋搬家。 “皇帝陛下,徐侍郎,寿州自然归属大唐,不仅如此,淮南十四州,皆归属大唐。” 徐铉冷言:“叛周称帝,占我大唐故土,又声称两国交好,真是不知所谓!” 陶谷硬着头皮,说道:“徐侍郎,此话差矣,大唐之前也送去国书,恭贺大宋新君……” 徐铉打断:“陶尚书,大唐送去的,不止国书吧。” 不错,除了国书之外,还有一封讨赵檄文! 当初,李煜这么安排,就是“一边恭喜,一边打脸”,身为一个官场沉浮多年的官僚,陶谷不会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我承认你是皇帝,不代表我认同你这个皇帝,你当了皇帝之后,再打你就不是跟后周打,而是跟大宋打。 有区别吗?有,而且很大! 赵匡胤不称帝的情况下,名义上还是带着“大周将领”这顶帽子,南唐与之开战,本质上就是给大周帮忙,给李重进帮忙,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可是,一旦承认大宋是一个国家,唐宋之间的战争,就是各为其主了,将来打下了地盘,就算李重进以“李李合作”的由头提出异议,李煜也可以完全有理由驳回。 我是从大宋手里拿来的,又不是从你大周手里拿来的! 听徐铉这么说,陶谷反而不紧张了,冲李煜再度施礼,说道—— “皇帝陛下,下臣这次前来,送的也不止一封国书而已。” 李煜心头一动,陶谷语气变化,仿佛胸有成竹。 “陶尚书,先坐吧。” “谢皇帝陛下。” 坐定之后,李煜才问道:“你倒说说,出了国书,还送来什么?” 陶谷镇定地说:“陛下所盼,无非是收复故土,可就当下局势而言,谈何容易?恕在下直言,就算大唐协助李重进,两家合力,恐怕也难以平复淮南。” “看来,宋主赵匡胤很是自信。” “皇帝英明,不会不知道我主手中兵力。” 李煜微微点头:“朕听说赵匡胤招兵买马,极速扩军,有了五十万军队。” “不错,虽并非禁军精英,可总兵力也超过李重进手下,以及南唐兵力总和,这样打下去,耗上十年、八年,不成问题。” “朕有的是时间。” 话虽这么说,李煜也承认,陶谷说的不算离谱。 赵匡胤面临的困境很多,包括粮食补给、官僚体系、名正言顺等,唯独兵源不是问题,因为单论人口,仅后周境内就有一千两百万户,赵匡胤所控制的区域,又是人口较为集中的黄淮、淮左地区,就算打个对折、再抹零头,也有四百到五百万户,相当于南唐的人口规模了。 从这个角度说,赵匡胤的行为,有一种“挟天下”的意思,只要利用战争手段控制人口,就能反复拉锯,时间一长的话,很多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如果还不够形象,可以参照一下北汉,作为十国之中最后一个被灭的王朝,它本来就是后汉的一部分(河东十二州),跟后周也对峙了二十八年之久! 陶谷说道:“淮南十四州虽然地盘较大,可并非处处富庶,若是能用其他地方取代,陛下意下如何?” 李煜眼神一凛,冷声说道:“赵匡胤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唐皇帝,英明睿智,岂能猜不到?” “朕自然知道,你口中的取代之地,就是吴越——”李煜冷笑一声,“可朕要取吴越,与赵匡胤何干!” “我主志在中原天下,攻取扬州,无非是要郭氏禅让帝位,待到心愿达成,迟早要重回汴梁,至于淮南……自然是交换吴越。” “放肆!” 李煜一拍桌子,愤然起身,吓得徐铉也跳起来了,陶谷自不必说,浑身筛糠。 “朕取吴越,难道要看赵匡胤的脸色?让朕放弃淮南,尔等空手套白狼?真是好算计!” “皇帝息怒,下臣还未说清楚!” “讲!” “吴越已经增兵皖东,我主许诺,大唐攻打吴越之际,绝不侵扰和州,更不会渡江侵袭大唐之地!届时,大唐占吴越,大宋占淮南,不仅如此——” 陶谷战兢地抬起头,说道:“孟氏西蜀、刘氏南汉、段氏大理等,凡是长江以南之地,大宋均不会染指!相应的,凡是大唐已经占领的江北之地,如和州、江陵,大宋也不会觊觎。” 李煜听完,缓缓落座。 许久,他开口说道:“赵匡胤是想要与朕划江而治。”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