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李胖胖又露头

作品:《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如果是其他帝王,可能不会回应。


    李二却是点头,道:“我信!”


    李靖很是触动,这是陛下对他信任,但他双目渴求的望着李二,带着别样的请求。


    李二读懂了,看明白了。


    他内心幽幽一叹,看了一眼李承乾后,大步流星的回到丹陛上坐下。


    李靖,程知节,尉迟敬德却还站在殿中央没走。


    因为这事还没完。


    李二坐下后,道:


    “李靖,程知节,尉迟敬德,大朝议隆重正式场合,公然殴打外邦使臣,行为恶劣,影响极坏。”


    “我大唐乃是礼仪之邦,不是外邦蛮夷,无故殴打外邦使臣,我们总该有个说法,不能就这样轻易过去。”


    “诸位说说,该如何处罚他们。”


    此话一出。


    群臣沉默,没有人说话。


    就连平时直谏耿直的魏征,也是盯着笏板,没有说话的意思。


    这气氛有些诡异。


    程知节嚷嚷的喊道:“陛下。”


    “一人做事一人当,是我带头动的手,错都在我一人。”


    “不关卫国公,鄂国公的事。”


    “你处罚我就行了。”


    李二骂道:“混账东西,你个老匹夫,事到临头,还死不悔改。”


    “你还有理了。”


    “就你仁义?”


    尉迟敬德也是喊道:“陛下,事情是我做的,我甘愿认罚。”


    “我跟卢国公是兄弟,岂能兄弟动手,我看着?”


    “没这个道理的是不是。”


    程知节脸色一黑,这个黑货,你特娘在说什么。


    老夫在演戏,你疯狂拆台干什么?


    你不说话,没有人把你当成哑巴。


    李靖眼皮子都抽了几下,心头对尉迟敬德的怨念,在此刻达到了顶点。


    败事有余的东西。


    什么时候讲兄弟义气不行,非要在这微妙的场合讲?


    就你有兄弟义气。


    就你能为兄弟插刀的。


    但这玩意儿在朝堂是能堂而皇之拿出来讲的?


    你置百官何地。


    置陛下何地。


    谁不是跟陛下一起玄武门干过来的。


    难道陛下就跟大家没手足同袍之情了?


    这会儿,你讲兄弟义气,是不是陛下处置大家,就没兄弟情义?


    往重了说,这是在逼迫陛下。


    本来陛下已经默认要帮忙了,开场都很好,程知节也懂。


    尉迟敬德一跳出来,这场戏,毁了一半。


    李二额头有青筋隐隐在冒,双目冷视着尉迟敬德,随后又看向李靖。


    他真的有点心累。


    药师啊药师。


    朕在帮你们了,但奈何这个黑货捣乱啊。


    李承乾泰然自若,面无表情,事不关己一般。


    李二见李承乾没反应,只好继续。


    “好啊。”


    “一个程知节死不认错,还有一个尉迟敬德毫无悔改,大义凛然的,跟我讲起兄弟义气来了。”


    “朝堂上是你讲义气的地方?”


    李二:“你们说,我要如何处置他们,成全他们的兄弟之义。”


    群臣还是不说话。


    没有人回应的。


    这时候,李胖胖眼珠子乱转,心头在盘算。


    他知道,李靖,程知节,尉迟敬德三人,别看父皇在说要处置他,但绝对不会太重,肯定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


    夺嫡之心,在他心里作祟。


    三个国公,哪怕不支持他,为他们求情,博得好感,对他来说也是天大的收获。


    想到这里,李胖胖压抑不住他蠢蠢欲动的内心。


    此时不求,更待何时。


    “父皇!”


    “三位国公,劳苦功高……。”


    李胖胖果断站出来,要为三大国公求情。


    可他没想到,此话一出,程知节,李靖等人神色骤变。


    房玄龄跪坐在席位上,双手持笏板,听到魏王站出来说话,他不由闭目仰头。


    魏王,怎会如此愚蠢。


    是你该说话的吗?


    在场这么多大臣,为什么都不说话,都不回答陛下。


    那是大家都明白。


    这场大朝议的走向,在太子站出来发生,就完全变味了。


    已经逐渐演变成,陛下跟太子之间的争锋。


    陛下看似在询问群臣,如何处置李靖等人。


    实则是在为李靖三人求情。


    向谁?


    自然是那位今日格外强势的太子。


    李靖,程知节,尉迟敬德等人,或者说是武官们,并不是殴打了一番吐蕃使臣后,证明自己还有血性,依旧英勇就完事了。


    还需要太子的表态。


    需要太子给他们一个最终评价。


    因为此事纷争,乃是由太子而起的。


    必须要太子给他们在此次事件上,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陛下知道。


    太子也知道。


    李靖,程知节也知道。


    独独两个人不明就里。


    一个尉迟敬德,他以为罚就罚了。


    一个是刚站出来的魏王,他以为陛下真是要处罚李靖三人。


    却不知,这完全是陛下找的一个由头,等着太子说话。


    群臣保持沉默,是配合。


    他们不说,到时候陛下就可以点名太子来说。


    只需要太子说,三位国公勇武。


    那么史官就会在先前的记载上,续上:太子盛赞国公靖,知节,敬德神武。


    这事,那就算是结束。


    若是史书上,没有记载太子对三位国公殴打外邦使臣后,盛赞的评价。


    那后世之人该如何揣测?


    到底是真打了,还是假打了。


    史书是不是修改过了的啊,为什么没有太子李承乾的评价呢。


    没有太子的评价肯定有问题。


    史书不真。


    那好,野史表示该我登场了。


    只要我足够野,大家不信也得信。


    房玄龄此刻,不想看,更恨不得将耳朵堵起来。


    魏王站出来的用意,不难猜,无非就是求情卖好,希望能得到三位国公的好感。


    但……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这点小心思,瞒得过在场的谁啊。


    “皇兄若是用词温和委婉一些,三位国公也不至于上头。”


    “还请父皇……。”


    李胖胖还在沾沾自喜,为自己的一番求情说辞骄傲自豪。


    群臣都不为你们请求。


    我,李泰,小字青雀,大唐魏王殿下亲自为你们求情,三位国公是不是该对我另眼相看。


    他却完全没有注意到,神色不善的李靖,程知节,表情不虞的父上大人。


    李承乾心里都快憋不住笑出声来了。


    哎。


    李胖胖啊李胖胖。


    你怎么就这么想着要找死呢。


    敢露头?


    露头就秒。


    孤可不惯着你。


    就这样的蠢货,竟是能逼得李承乾走上造反的路。


    该说李二偏爱,还是李承乾是个猪呢?


    “闭嘴!”


    李承乾打断道:“魏王,你还记得孤跟你在东宫宫门前说过什么吗?”


    魏王话没还说完,就被李承乾打断,冷不丁吓了一跳,“皇兄,说了什么?”


    他完全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