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臣要说是意外,陛下信吗?

作品:《三鞭打散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

    唐朝时期。


    文武之间的区分,还不算泾渭分明,职场歧视链,还没有形成。


    武将出身的李道宗可以当礼部尚书,侯君集这个匹夫,也能当兵部尚书,张亮这个农民工还能当御史大夫。


    这在唐朝以后,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到了宋朝,杯酒释兵权后,职场歧视链出现,武将地位滑落深渊,一蹶不振,以文御武的陋习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但唐朝还是有分别的。


    比如说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都是文官。


    李道宗作为礼部尚书,也能归属于文官之中,可他到底是武将出身。


    程知节与尉迟敬德一动手,他第一时间直起了身子,做出要有所行动的姿态。


    这有别于文官们,探头伸脑的行为。


    完全是下意识的行为。


    程知节逮着正使禄东赞殴打,尉迟敬德逮着副使动手。


    两人边打边骂,撒着心头的窝囊气。


    被太子如此嘲讽羞辱,活在女人的庇护下,这让他们打了一辈子仗的,如何忍受得了?


    要知道,这是太子说的话啊。


    那角落,奋笔疾书的史官,笔下可会如实书写记载的。


    程知节滚刀肉归滚刀肉,性子混不吝的,但绝对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这种人就是那种大智若愚的典型。


    他知道,今天要是作为国公的他们,拿不出一点有血性的行为,肯定是要被后世人所看不起的。


    都能想得出如何记载的:十四年,大朝议,太子乾叱骂诸公,祈妇庇佑苟活乎,国公靖,知节,敬德等泰然。


    听听,什么叫以笔为刀,杀人诛心。


    这就是。


    后世一旦遇到类似情况,一句你要做唐之李靖,程知节,尉迟敬德之流等妇人之态?


    那他么能把李靖,程知节,尉迟敬德的棺材板都要炸翻。


    所以。


    在最短的时间,程知节做出最明智,最冒险,也是最能表明他们态度的举动来。


    动手,打人。


    一气呵成。


    太子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我们要还无动于衷,就真不要碧莲,成为后世人拿出来比较的背景板了。


    “混账!”


    “给我住手!”


    李二怒声而起,指着乱战四人,喝声骂道。


    但程知节与尉迟敬德根本没有半点要停下的意思,嘴里还在辱骂不停。


    “真当我大唐无人是不是?”


    “老夫打了一辈子的仗,从来没觉得这么窝囊过。”


    “入你娘。”


    程知节真是雄姿英发,好似热血老人。


    李二怒气冲冲从丹陛上走了下去。


    李承乾看了一眼李二,回头与李靖对视了一眼。


    李靖没动手,快七十的老人了,这种剧烈的单方面殴打,对他来说,出不出气不知道,能不能打伤人,还不伤自己,那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但李承乾的眼神深邃,平静的注视着李靖,没有丝毫的退缩与歉意。


    怎么?


    我还说的不对吗?


    你李靖真就无动于衷?


    李靖心头叹息一声,结束了这场对视,他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他三步并两步,抢在李二抵达战场之前,找准时机,偷摸给了禄东赞一脚。


    本来禄东赞就在挣扎,反抗程知节。


    李靖这一脚差点没踹到禄东赞,落在程知节的身上。


    可好巧不巧,阴差阳错的一脚,踹到禄东赞的命根。


    只见禄东赞猛然一顿,捂住下体,满脸通红,双目圆瞪,痛的他发不出声来。


    程知节也是吓了一跳,老哥哥,你下手这么狠的?


    往那地方踹,真是要取人家性命啊。


    李二一把抓住李靖,喊道:“李靖,你在干什么?”


    “你要置他于死地不成?”


    他看向程知节,后者双手一摊,表示无辜。


    尉迟敬德也收手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


    反正又不是我一个人动手。


    我又不是带头的人。


    李二心头邪火直冒,快要炸了。


    “成何体统!”


    “你们成何体统。”


    “三个国公,大唐功臣,在大朝议上,朕的眼前殴打外使。”


    “你们还有没有一点国公该有的涵养,还有没有王法。”


    “眼里还有没有朕。”


    气炸了。


    李二真的气炸了。


    一连串的责问,毫不留情的噼里啪啦道了出来。


    只有李靖才知道,此刻的李二到底是有多火大。


    因为,李二抓他的手,不是一般的痛,生疼。


    他都快要忍不住了。


    “陛下!”


    程知节昂头不服的说道:“是这王八蛋,先轻视羞辱我等的。”


    “我要是不打他,我就是娘们。”


    “我以后还怎么统兵打仗,将士们还能听我这个娘们的话。”


    “我这个国公,当的还有什么劲。”


    “不成笑话了?”


    “我只能打了。”


    听到这话。


    李承乾的嘴角,微不可查的扬起了一点。


    要说这程知节呢,胡搅蛮缠,耍嘴皮这一套,真是不简单。


    明明是他叱骂武官们连娘们都不如。


    到了程知节打禄东赞一顿后,就变成是禄东赞他们先轻视羞辱的。


    明眼人都知道,他这是在回击太子叱骂。


    但程知节就是绝口不提李承乾所言分毫,反而将过错归咎在禄东赞等人的头上。


    偷换概念也好,强词夺理也罢,这种政治智慧,是绝对超过在场所有人的。


    他要是摆明车马,指名点姓的说太子。


    那问题反而会不可收拾。


    “匹夫!”


    “你个老匹夫。”


    李二指着鼻孔朝天的程知节,“外邦使节你也打,你没听说过两军阵前不斩来使的?”


    程知节好似个无赖一样,说道:“史书是这么说的,我也没杀他啊。”


    “史书又没说不能打。”


    这纯无赖耍混的话,气的李二手都在颤抖。


    他深深的呼了一口气,想要强行平息,但怎么也忍不住。


    低头看躺在地上,还在痛不欲生的禄东赞。


    心里更加烦闷了。


    他不耐烦的说道:“还愣着干什么,送下去,叫太医诊治。”


    其实。


    禄东赞,李二是根本不在乎的。


    只是,这场朝议走向演变,脱离他的掌控后,让他感到极度不满与愤怒。


    “李靖,你也是老臣了,怎么跟这两个混货一样冲动,还下这么重的手?”


    李靖老脸一红,道:“臣要说是意外,陛下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