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昭听了梅花嫂子的话,无路可走的她决定同少年一同上山。


    赵启西将少年拉到一旁絮絮叨叨的说着什么,而游昭则是看了看晓晓,又看了看梅花。


    最终还是下定决心道:“嫂子,晓晓往后还是跟着你们过吧。”


    梅花听到这话,一时不知道如何开口,眼神往赵启西那边看去,赵启西忙着和那少年说话,没有注意到这边。


    游昭又道:“嫂子,晓晓跟着我上山去,要吃不少苦的,和你们在一起,总归要好些。”


    梅花一双手交握在一起,捏的紧紧的,她为人母亲,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过一些,更何况要是到了山上,秦怀舟走了,或者二人不合,这往后游昭怎么过,还带这个孩子拖她后退,但是她该说什么?怎么说?她开不了口,她掌握不好这个分寸,怕游昭伤心。


    游昭见状,心一横,对着晓晓道:“晓晓,往后你就跟着梅花阿娘去,阿娘要去很远的地方,不能带着晓晓了。”


    一边说着一边就将晓晓递给梅花。


    哪料,晓晓“哇”一声,就哭起来,哭的大家都措手不及。


    梅花忙去安慰,晓晓却不要梅花抱,转身去死死抱着游昭,嘴里喃喃道:“阿娘,我要阿娘。”


    哭声惊动了一旁的赵启西,和在不远处坐着的赵启中夫妻二人。


    赵启西走近,见此情形,明白了个大概。


    看了一眼梅花,二人互看了一眼后对着游昭道:“阿昭,你是晓晓阿娘,她离不开你,你就带着她吧。”


    那少年在一旁看着,听到赵启西这般说,反应过来是游昭不带晓晓上山。


    忙开口道:“嫂子,你就带上她吧,我奶奶可喜欢小孩了,要是看到这小女娃,指定高兴。”


    游昭没说话,看了一眼梅花。


    梅花缓缓开口道:“这孩子和你有缘,你就带着吧。”


    几人说来说去,游昭还是带上了晓晓。


    云山在西边,而水溪镇在东边,几人便在秦怀舟家的祖坟地里分开了。


    那少年背着晓晓,游昭跟在身后,一步步的往西边走去。


    行至天黑,才到云山的山脚,游昭累的走不动道。


    那少年带着游昭和晓晓来到了一个山洞,在洞中少年烧了一堆火,又从一旁的枯木叶里拿出了几个土豆扔在火堆里烧着。


    晓晓早已沉沉睡去,游昭一边捏着脚踝,一边询问少年道:“你叫什么?”


    少年道:“嫂子,我叫柱梁。”


    游昭点了点头,火光映衬到游昭脸上。


    柱梁看呆了。


    游昭疑惑的看了看他,他才惊觉自己的举动,害羞的笑着道:“嫂子,你真好看。”


    游昭被他说的有些不好意思。


    柱梁又问道:“嫂子从清水河来?”


    游昭点了点头。


    “家中还有姊姊妹妹吗?”


    游昭摇了摇头。


    柱梁似乎有些失望,叹了一口气。


    游昭问他怎么了,他道:“我也想娶一个同嫂子这般好看的婆娘。”


    游昭笑出声说道:“你多大了,就要娶媳妇了?”


    柱梁有些不服气,说道:“十五了,我的好兄弟也是十五,年前就娶了呢。”


    游昭有些惊讶,又觉得各地风俗不同,只得道:“那你也可以娶了。”


    柱梁有些不开心道:“我要找个同嫂子这样好看的,不然我就不娶了。”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天蒙蒙亮时,游昭从一旁的枯木上醒过来,动作太大,将枯木叶弄的沙沙响。


    对面的柱梁也醒了。


    柱梁又烧起了火堆,准备烧土豆。


    三人吃了土豆后,就走出了山洞门,继续往山上走去。


    云山十分陡峭,游昭越走越觉得吃力。


    柱梁在前面说道:“嫂子,再走一会儿就好了。”


    游昭抬头一看,只当是柱梁安慰她,此时半山腰都不到,再走多少会儿都到不了。


    游昭并没有抱怨,只是跟着走。


    又过了许久,柱梁带着游昭不再往上坡走,而是平直的走着。


    游昭虽有疑惑,但是没多问,她听说这云山要云山山里人才弄得清楚里头的门道。


    又从一个山洞里穿过,游昭不敢相信眼前的场景,居然是一条长长的河水,不知道尽头是哪里。


    河水滔滔不绝,声音很大,游昭大声道:“这里是哪里?”


    柱梁听不太清,手势示意她在此等一下。


    游昭点了点头,接过晓晓,就站在原地。


    不多时,柱梁托来一个小船,又喊游昭前去。


    游昭诧异,柱梁却道:“嫂子,坐船快一些,你看到没,那个山顶上就是我们住的地方。”


    游昭顺着柱梁手指的方向,确实看到了不远处的一个山顶。


    游昭点了点头,带着晓晓坐进了船里。


    借着涛涛流水的力量,小船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就停下了。


    柱梁说,从此处再走一个时辰就到了。


    游昭跟着走,快到天黑时,终于到了。


    柱梁十分开心,像打了胜仗凯旋的将军,远远就喊道:“奶奶,奶奶,我找到嫂子了。”


    他奶奶听到她的话,从茅草屋里走到了门边。


    远远就瞧见游昭和晓晓。


    一张布满褶皱的脸上看出了难得的喜悦。


    柱梁十分开心,自从几年前听到姑姑一家遇难后,爷爷病去,奶奶便整天愁眉苦脸的。


    难得今日见她这般开心。


    不多时,走到了近前。


    柱梁询问道:“奶奶,我怀舟哥呢?”


    柱梁奶奶回答道:“去后面砍柴去了,去,去叫他回来了。”


    柱梁一听,立马转身就往外跑去了。


    留下游昭带着晓晓站在门口,有些不知所措。


    柱梁奶奶温和道:“叫阿昭是吧,进屋来。”


    游昭点头道:“好。”


    一进屋,柱梁奶奶就拿来两块麦芽糖,一块递给游昭,一块递给晓晓。


    晓晓不怕生,接过来就吃了。


    柱梁奶奶笑眯眯道:“长的真俊,你几岁了?”


    晓晓答道:“三岁了。”


    柱梁奶奶开心的不得了。


    另一头,柱梁在山坳里找到了秦怀舟。


    他兴高采烈的走到秦怀舟跟前,笑眯眯道:“怀舟哥,你猜我给你找来了谁?”</p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秦怀舟懒得理他,柱梁又道:“怀舟哥,我有个坏事要告诉你。”


    一下是好事一下是坏事,秦怀舟被他说烦了,抬头问道:“怎么了?”


    “我听说魏家死了五口人,是被人下药毒死的,就在前天晚上。”


    秦怀舟看着他,示意他接着说。


    “官府以为是你毒死的,到处贴告示抓你呢,你往后不能下山了。”


    秦怀舟放缓了砍柴的动作。


    柱梁又道:“不过还好,我给你找来了嫂子和侄女,往后你们就安心住在这里就好了,也不用下山了。”


    秦怀舟疑惑不解的看着柱梁,开口道:“什么嫂子?”


    柱梁说道:“不是你念叨的吗,阿昭,你忘了吗?”


    秦怀舟一脸懵,他什么时候念叨过。


    柱梁摸了摸头,说道:“就你病的那几天,你总是念着,我想着应该是嫂子,就下山去给你寻来了。”


    说罢,又笑意盈盈道:“嫂子可漂亮了……。”


    话还没说完,秦怀舟扔下斧头就往家里跑。


    一进屋,不是游昭还会是谁。


    二人四目相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柱梁奶奶开心的说道:“怀舟回来了,快带你媳妇去歇歇,赶了几天的路,早就累坏了。”


    这时,见着陌生男人的晓晓下意识的跑到游昭旁边拉着游昭直唤道:“阿娘,阿娘。”


    游昭伸手抱过来晓晓,晓晓便乖乖的在游昭怀里吃着麦芽糖。


    秦怀舟看在眼里,瞧着晓晓,他想着应该是游昭同黄实的孩子。


    又因柱梁奶奶催促,秦怀舟便开口道:“走,我带你们去歇歇。”


    游昭随即起身,秦怀舟带着游昭母女二人走到了耳房里。


    游昭没说话,秦怀舟板着个脸,游昭暗暗想着,这死脾气是一点没变。


    秦怀舟关上门后,便开口道:“来这儿干什么?”


    语气十分不耐烦。


    游昭听着就来气,但是她一句话不说,懒得说一句话。


    晓晓有些害怕,嘴里唤道:“阿娘,阿娘。”


    游昭缓缓开口道:“晓晓不怕,阿娘在呢。”


    秦怀舟看着,也放缓了语气道:“歇着吧,饭好了喊你们。”


    说完就出了门去。


    门外,柱梁一脸疑惑的询问秦怀舟道:“怀舟哥,你怎么了,你是不开心吗?”


    秦怀舟没什么好脸色,又往刚刚砍柴的方向去了。


    柱梁实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路跟着去,把秦怀舟问烦了,秦怀舟才开口道:“我现如今身上又多了罪名,这山上吃的用的都缺,你带她来这儿就是活受罪,明天,自己把人送回去。”


    说完,还不等柱梁再说什么,他又抱着一捆柴回到了家中,径直走到灶房,灶房里柱梁奶奶在忙着做饭。


    饭菜很简单,玉米面拌着白菜就吃了。


    今晚由于游昭来了,柱梁奶奶多放了些玉米面。


    游昭一路上都是吃土豆,突然吃着点玉米面拌白菜,她觉得十分好吃,吃了两碗。


    晓晓也不挑,也吃的津津有味。


    柱梁奶奶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一个劲的让游昭多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