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北征大捷

作品:《从种田开始的明初生活

    城里最近又多了很多乐事。


    其中让众人谈得最多的,又是朱安宁。


    百姓们都知道了那城郊的庄主,已经升了大官。


    当然了,这应天府,大官可太多了,所以这个大官,并不是讨论的重点。


    而是这朱安宁,朱少詹事兼指挥佥事,可太能来事了。


    城里开始传的事情是,这家伙,好像把朱太子手下的官,当自己的佃农用了,直接拉了一整个衙门的人去他地里耕田……


    这事刚传出来后没多久,更劲爆消息又传来,他居然让朱皇帝的亲兵去打铁……据说打出来的工具还挺好用,不少民铁已经开始仿造。


    茶楼,酒馆,现在都在传说他的事迹。


    而后,有人带来了新的消息。


    他好像准备私发军饷给亲卫……据说,他还给军户们发粮。


    这事就不得了呀。


    有嘴贱的人说他要造反啦!


    有心向朱老爷的百姓是觉得朱老爷又是发善心了而已。


    整个应天府竟然就围绕着这些屁事,开始了各种争论。


    毕竟,吃饱了,就是闲。


    而理所当然的,这事很快就到了毛骧的耳朵里。


    前指挥佥事,现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毛大人。


    最近意气风发,毕竟他刚解决了一大批贪墨的官员。


    各地也趁着这郭桓案,安插了无数探子去到地方。


    本来议罪银就了事的事情,不少又被他办成了死罪。


    成功地打出赫赫威名。


    让百官是闻之色变。


    有几个御史,是终于忍不了,无视了刘伯温的警告,在朝堂上告了几次毛骧。


    最后的结局是,御史是清白的,但是他们家人手脚可不干净。


    被毛骧简单就抓住了痛脚,丢官不说,人到现在还未放出来。


    “陛下,这是近期百官们的一些情况。”


    毛骧正伏在案前,进行例行汇报。


    朱标叹了口气。


    他不是很喜欢这种时刻监视的感觉……毕竟人无完人。


    但是,他爹是喜欢的,他也没辙。


    朱元璋看了眼厚厚的奏章,点了点头,然后示意毛骧退下。


    殿内很快就只剩下他们父子二人。


    “父皇……”


    朱标走到案前,唤了声,结果还未说下去,就被朱元璋阻止。


    “毛骧最近行事有些嚣张对吧。”


    “……”


    “诚意伯和韩国公已经致仕了。”朱元璋也叹了口气。


    不知道是不舍还是什么情绪。


    有些复杂。


    这实际对他而言,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有些老家伙,老了,就该退下,特别是他们被后面的人推着,要成为某些头领的时候,更应该退下。


    淮西集团,浙东集团。


    终于同时失去了领头人。


    朱标有些愕然,但是在那一瞬间过后,他亦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不管是刘伯温还是李善长,年纪都摆在了那里。


    “父皇答应了?”


    “答应了。”


    朱元璋顿了顿:“说回正事,最近毛骧提了好几次,朱安宁那边似乎是有不少僭越之举啊。”


    “未有听四弟五弟上奏,大概是传闻?”


    “无风不起浪,他朱安宁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地主身份了,择日你去看看吧。”


    “是……”


    “战报还未回来……”


    朱元璋又突然换了个话题。


    他一直没有去永乐庄的原因是,他已经收到了沐英的第一封秘奏。


    【火绳枪操练完毕,欲急行军合围元军,一战定乾坤。】


    虽然老朱很信任沐英,但是看到一战定乾坤这几个字,他总是觉得不吉利。


    他一直在等战报。


    这第三次北征,可是筹备了许久的。


    不能输,绝对不能输。


    不仅是不能输,他需要大胜。


    不能让元人卷土重来,特别是现在西南又未定。


    那梁王最近可是很跳啊……


    如果北边没法大胜,那西南定又会烽烟再起。


    现在的大明,是无法同时开启两场大战的。


    老朱抬头看了眼殿外,那是北边的方向……


    心乱如麻的老朱,摇了摇头,和朱标一起走向了阁臣们所在的大殿。


    想着先处理下政事。


    却在这时,外头有人喊道:“陛下……急奏。”


    朱元璋眼眸微眯,略微有些动容,现在的急奏……还能是什么!


    “进来!!!”


    一个宦官快步进来,拜下。


    “什么急奏!”


    “北征!”


    那太监是上气不接下气,喊得尖锐。


    直接是把阁臣们都吓了一跳。


    王本、杜佑、龚敩几人那是惊讶地看向了那跑得满头大汗的太监。


    朱元璋更是急切,他走到了那太监跟前,大喝:“快说!”


    朱标也是紧张地向前走了一步。


    “平西侯沐英!”


    那太监一副要断气的样子,迫于老朱的压力,


    他又赶紧憋出了几个字。


    却是只能让阁臣和老朱父子更加急切。


    最后是朱标忍不了那么多,他直接抢过奏疏看了起来。


    只见他满脸震惊。


    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快念!”


    老朱大喊一声,总算是震醒了朱标。


    几个阁臣也是哪还管得了那些地方呈上来的奏章,是直接就围了过来。


    北征这事,普通百姓们可能没什么感知。


    但是处于权力核心的这几人都知道,这次可谓是举国之力,库房里的钱粮都搬空了的那种。


    朱标看了眼自己老爹,终于是开口念了起来:“臣沐英承旨北伐,不负圣望,众将士上下一心,于贺兰山下,全歼北元国公脱火赤与知院爱足部属,二贼已伏诛。”


    众人的脸色刚才还是凝重不已,而后听见朱标的话语,那是欢喜的脸色还未浮上脸庞。


    又一个太监冲了进来。


    “兵部报!!!大捷!!!大捷!!!”


    而后,是第三个太监。


    “五军都督府报!!!北征大捷!!!”


    不是捷报,而是大捷。


    后面两封奏章都很是醒目,都是自动知觉在沐英的奏章到了之后,才递上来。


    主打一个识趣。


    接二连三的奏报后,殿内凝重的气氛,已经一扫而空。


    朱元璋率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沐英啊,还得是沐英啊!”


    在确定老朱现在是好心情后,第一个太监是悄然到了朱元璋身边,轻声又说了声:“陛下,此处还有平西侯秘奏一封。”


    他是老朱的内侍太监。


    只见他把一封火漆封起的信件,递到了朱元璋手边。<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朱元璋是直接就当场拆了开来,一边看,一边继续哈哈大笑了起来。


    沐英的秘奏,很简单。


    舆图很好用,火绳枪更好用。


    这等神物,决不可外流。


    重要的是,枪要多造,这性格沉稳的义子,最后还在秘奏中,问了一嘴,是何等能工巧匠设计的神物,应该封赏。


    沐英不像那么文官,他没有拽文,说得是相当直接。


    朱元璋是直接边看边踱起步来。


    直接又是喊了两声好!


    那朱安宁造出来的枪,以及给的舆图,是让沐英赞不绝口。


    他没有贪功,而是直接大夸火绳枪和舆图。


    这让老朱很是欢喜。


    一是喜这北征总算是开了个好头。


    二是喜沐英知进退,明明立了如此大功,却还是不骄不躁。


    三则是喜,朱安宁给的东西,都经过了实践!


    “恭喜陛下!”


    几个阁臣,也是激动地拜了拜。


    这北征,终于是传来了大捷。


    这可是好消息。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舒了口气。


    而远在郊外的朱安宁,当然还不知道这大捷。


    他正看着逐渐乞丐化的朱棣,多少有点担心。


    “燕王,不要魔怔了啊。”


    朱安宁叫了声。


    但是包括朱棣在内的几个工匠都是在那里皱着眉头。


    “不行!为什么那么容易断!这不对!”


    “断太快了啊!”


    他们已经造出来燧发枪的原型。


    这按理来说,只要能把弹簧钢解决,这事就搞定了。


    但是他们试出来的铁片,迟迟达不到百次不断的标准。


    “朱哥,你会打铁么?”


    一脸魔怔的朱棣,开始向朱安宁提问。


    这让他是哭笑不得。


    “我总不能什么都会吧……你们现在的铁片是太容易断了?韧性够不够?”


    朱安宁的话刚落下。


    那李工匠立马回道:“韧性够了!足以击发出火星了,就是脆啊!”


    “有韧性,那淬火是没问题的,是回火有问题吧?”


    朱安宁想了想,突然想起了某年某月看过的科普视频。


    具体温度肯定是不记得的,但是那明显是AI洗稿的弱智视频,是明明白白地说过,淬火可以造什么马什么体,回火温度则是控制韧性和强度,二者很难兼顾。


    朱安宁不是专业人士,他只能随口这么一说。


    “回火,火势过旺?”


    却是让那李工匠愣了起来。


    “朱大人,难不成不能这么旺?没道理啊。”


    “你们试试让炉火小些,回火时间久些?”


    朱安宁斟酌着,说道。


    那李工匠却如获至宝,真的就跑到了一边,试了起来。


    朱棣和几个工匠也是连忙跟上。


    这副模样,是让朱安宁摇了摇头。


    燧发枪,大家都说好。


    唯一的缺点,就是难造。


    看着又开始叮叮当当的一群人,朱安宁只能先撤。


    他想的是,要不要回自己的小房车里,弄个泡面。


    这许久没吃,再不吃,可就是要过期了,要不给朱棣分两包?永乐大帝可是很爱吃泡面的……


    PS:现在固定12点3000一章,下午六点300


    0一章,看看我能坚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