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来点主观能动性

作品:《从种田开始的明初生活

    “先生,这……这想法太过大胆了!”朱橚有些结巴地说道。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陛下是不会允许的……”李景隆在旁边补了句。


    他其实是有些心动的。


    但是看着朱橚的样子,他也没办法。


    他是千户没错,但是朱橚现在可是挂牌督办他江宁屯的人……


    朱安宁却也不急,他慢条斯理地说道。


    “你们再不种,我永乐庄可就先种了。说到底,想要军户积极点,就得给点甜头。”


    他转头对成梁说道:“对了,那些米,明日就能送到了吧。”


    朱安宁像是忽然换了个话题,


    把朱橚在内的几人,都弄得有些莫名其妙。


    “米?”是李景隆在发问。


    “嗯,米,明日就能用上了。你们要是同意用稻谷来抵税,那明日就会好说些,要是不同意,我也没辙了。”


    朱安宁喝了口啤酒,下的是最后通牒。


    这事他还真扛不下来。


    虽说江宁屯是带有实验性质的。


    但是这地的最终解释权,还是在老朱手里。


    朱安宁只能绑上这一堆皇亲国戚,伯侯后人,来给自己扛事。


    这便是昨晚发生的事情。


    而现在,朱安宁正换了一套好理解的方式,讲给了这班军户听。


    “番薯按稻米折价六成,土豆按稻米折价一半,我帮大家兑换成对等的稻米,再用稻米抵税。”


    这就是他的方案。


    对于实际上未来番薯和土豆的售价,他是一头雾水的。


    但是按这折价方式,他总不会太亏。


    目前只要能把这群军户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亏一点他朱大善人也还扛得住。


    反正肥料这一块他现在肯定是垄断地位的。


    这边亏,那边补啊。


    这叫叫生意嘛。


    他们不懂什么叫税制,也不懂什么谁去背锅之类的事情。


    他们只知道,似乎按照这朱大人的说法,他们是有得赚的啊。


    “朱大人……按您之前给的产量……这……这我们会不会拿的太多了?”


    有反应快些的军户已经算出了,就算是按番薯土豆都是十石去算,那换朱安宁的稻米,相当于是换四石以上了啊,这远超普通田地的产量了。


    “拿得多?不多,诸位这般辛苦,就应该拿多,谁种得多,谁就拿得多,谁种得好,我也会给对应的奖励,这是我从李千户那里争取来的稻米,都是小袋,数量不多,大家多多担待。”


    随着朱安宁一声令下,几个帮工哼哧哼哧地把百十来袋米抬了进来。


    看得那群军户是目瞪口呆。


    “接下来大家都要学种这新粮,那是相当辛苦的,所以李千户和刘千户三人是给大家带了点慰问,除去这些慰问,接下来若是耕地学得快的,长势好的,甚至说是最后收获得多的,咱们千户,都会有奖励!”


    这话语说下来。


    就不仅是目瞪口呆了。


    直接是让军户们一片哗然。


    而朱橚等人,也是一脸震惊。


    李景隆刘廌刘畾三人也是不例外。


    哪有军户种地,千户还要给奖励的,不抽多点租子都算对得起军户们了啊……


    这些事情朱安宁昨晚也没有给他们细说。


    就是随口提了一嘴而已。


    大家都知道他要在税上动点手脚,咬牙也就一起扛了。


    没想到现在还搞出了慰问这一档子事。


    算是给几人大开眼界了。


    而令他们更意外的是,那些军户们对他们几个头头的目光,还真的就不一样了起来。


    朱安宁把这些变化看在眼里。


    不由得叹了口气。


    还是古代人单纯。


    这些米他根本就没花多少,区区几十两而已。


    但是如果能买来他们的力气,收益恐怕要比这几十两高百倍不止。


    而且他这个做法,也就是搞了个绩效奖金的做法而已。


    放现代那再常见不过。


    也就是古代单纯……能轻松收买人心而已。


    其实现代也行,但是得加钱。


    那些给千儿八百就天天狗叫华为精神的老板,最好死远点……


    能给出华为的钱,大部分人应该比华为里面的人还要拼。


    不管怎样,这绩效手段,朱安宁是打定主意要推行的了。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


    谁来管,怎么管。


    如果照般现代的绩效kpi制度,不说合不合适,这群古代人算不算得懂,那还真不好说。


    这些朱安宁昨晚是想了这彻夜,今早在来到江宁屯的时候,却忽然看到了合适的人选。


    人选最好是背景够硬的,但是又与大伙没什么直接上下关系的人。


    这不是有现成的三人组么?!


    朱安宁咧嘴笑着,看到的是,老朱女婿三人组。


    这三老哥,好啊,好啊。


    有文化,有背景,看那副倒霉样……应该……应该也挺好说话吧。


    朱安宁瞄了眼每天就是站在一边,偶尔帮帮忙,


    却也没什么怨言的梅殷,陆贤,李祺三人,那是心里定了不少。


    下面的骚动还在继续。


    众人在交头接耳,似乎是在消化朱安宁带来的消息。


    而朱安宁也是很满意他们的这个反应。


    只觉得这事已经成了一大半。


    便趁热打铁挥了挥手。


    “行了,大伙去干活吧,具体奖励,晚些我们会让百户十户们通知下去的了。”


    朱安宁说完,那是没能人解散完,就跑到李祺三人的身前,拉住了他们。


    “三位,留步留步。”


    他唤了声,引起了三人的注意。


    而李景隆朱橚等人也是立马围了过来。


    他们还有很多问题要问朱安宁。


    却没想到他第一时间找的却是李祺三人。


    而李祺三人更是意外。


    他们在这江宁屯,不说是透明人,那也是差不了多少。


    正常的镇抚,那在卫所里面也是个人物。


    但是这是屯田所。


    平时操练是少得可怜的屯田所。


    加之三人之中的两人,在调任过来之前,是得知自己老爹犯了事的。


    那哪敢在这里装大爷,而那李祺本来性格又沉稳,三个驸马愣是在这里玩成了透明人间。


    就偶尔会听朱橚的指挥,下田去学学挖地,或者听朱橚说说那些农活该怎么干,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那些番薯和土豆又是何物。


    现在这莫名其妙的大会开完,哥三正准备去着手继续记录屯田所的日志时,却被朱安宁拦了下来,哪能不惊讶。


    “朱大人有何事?”李祺礼貌地回了句。


    朱安宁看着这仪表堂堂的李祺,也不由得有些感叹。


    这哥们真就是不管哪个历史线上,都是沉稳的人。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性格,李祺也才会被朱元璋派去四处赈灾。


    换言之,这家伙不贪,且镇得住人。


    辈分较小的陆贤和梅殷,都是老实跟在李祺后面,唯他是瞻的模样。


    “李大人,我有一事相求。陆大人和梅大人也是。”


    朱安宁拱了拱手,态度相当地好。


    “朱大人请讲。”


    “三位现在应当是负责屯田记录。”


    “正是。”


    “除此之外,三位可否履镇抚之职?”


    “朱大人是何意,你想让我们责罚军户?这……怕是有些不妥。”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有些面面相觑。


    “不不不,责罚那交给百户们就行,我希望三位每天巡视一下各军户负责的军田……若最开始不熟悉,刘廌刘畾李景隆!你们教教李大人他们?你们起码是看得出那个农户干得好,哪个干得不好吧?”


    “啊?”


    这下不仅是李祺三人面面相觑,连朱安宁身后的几人,也懵了起来。


    “看得出来啊,这耕地,我们……还是熟悉的。”


    是李景隆回答了朱安宁的问题。


    然后一众人,自然是开始等朱安宁的解释。


    “每日评选几户耕得好的,标准你们定好来,这几户,奖些米面之类的东西,并挂牌在校场上展示。”


    “每日更新,标准最好灵活些,让积极的人都能拿一次,每日最好不要太过重复。”


    “你们都是聪明人,应该能理解我的意思吧。”


    “然后月度再评选一次十佳军户,这个可以挂在校场上展示一个月,奖励也要更好些,还是你们定好就行。”


    “最后收成的时候……呃,收成好像有些遥远了,但是这个也要奖励,收成在前十的一个档次,收成在前五十的又一个档次,给他们再发现肉或者油盐之类的。”


    “这叫充分调动积极性,管人不要老是就叫人家干活,给人来点主观能动性懂不懂?”


    朱安宁噼里啪啦说了一大通。


    后面更是用上了些现代术语。


    把几人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最后还是朱橚毕竟能理解朱安宁的意思。


    他当即点了点头,算是拍了板。


    “姐夫,这事还需请你帮忙。”


    朱橚和李祺还算亲,直接就唤了声姐夫。


    而李祺虽然最后是听得云里雾里,但是也算是听清楚了,朱安宁是想要调动军户们的积极性。


    这般做法,在军中很常见,杀人就给奖励嘛,升官嘛。


    但是在军户,军屯中,那可是太罕见了。


    属于是给一众人打开新思路了。


    于是,几人站在那里,就讨论了起来。


    而负责给思路的朱安宁,却是趁机,挤了出来。


    准备,潇洒离去。


    PS:今天6000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