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4章 关键证据
作品:《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 坐在车里面,沈青云的目光看向车窗外,今天在锦城的调研他很满意,但他现在更惦记的,是刘玉娇那个案子。
不知道叶君飞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其他的问题。
车子驶过蓉山路的时候,沈青云看到省政法委的大楼越来越近,楼前的银杏树上只剩下几片残叶,被风吹得摇晃,像是在替他焦虑。
很快,沈飞回到了省政法委的办公室。
空调还留着上午的温度,桌上的青瓷茶杯里剩了半杯凉掉的绿茶,叶君飞早上整理的锦城调研材料整齐地码在桌角,最上面放着一张便签。
沈青云拿出手机,刚想给叶君飞打电话,手机却先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着叶君飞三个字。
“书记。”
电话接通之后,里面传来了叶君飞的声音,她对沈青云说道:“您调研结束了么?”
“刚回来了,怎么样,医院那边有结果了?”
沈青云手指划过屏幕接通,声音不自觉地放低,指尖捏着桌角,心里既期待又紧张。
他希望刘玉娇身体没事,又隐隐盼着能查出点线索,推翻之前的判决。
“是的,书记。”
电话那头的叶君飞声音带着几分急促,还有点难以置信:“这次好像麻烦了,省医院的专家刚跟我对接,说刘玉娇的体检报告出来了,她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精神方面有缺陷,而且根据病史推断,案发的时候,她很可能处于抑郁发作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刚把体检报告的照片发给您了,您看看吧。”
“双向情感障碍?”
这几个字像重锤砸在沈青云耳边,他手里的钢笔当啷一声掉在调研报告上,墨汁在锦城刑事破案率那行字上晕开一小片黑渍。
他愣在原地,拿起着手机按下免提键,打开微信上面叶君飞发来的体检报告照片,上面写着诊断结论: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期),建议进一步精神科治疗“,落款是省医院精神科主任的签名,红章清晰可见。
“沈书记,您在听吗?”
叶君飞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几分担忧:“专家说,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在抑郁发作时,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冲动行为,而且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会下降。这意味着,当初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很可能要重新定性,说不定是正当防卫,甚至是无刑事责任能力!”
沈青云这才回过神,喉咙有些发干,他拿起桌上的凉绿茶喝了一口,冰冷的茶水没让他清醒,反而让心脏跳得更快:“专家有没有说,这个诊断能不能作为法律依据?会不会有人质疑诊断结果?”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如果确认的话,那刘玉娇的案子,将会彻底翻转。
“专家说,他们做了三次评估,包括心理测试、病史调查、临床观察,还调了刘玉娇在云山医院的既往病历,她三年前因为自杀未遂住过院,当时就诊断出有抑郁倾向,只是没系统治疗。”
叶君飞的声音稳定了些,缓缓说道:“诊断报告盖了省医院的公章,还有三位专家的签名,具有法律效力。除非杨厅长那边找更权威的医院重新评估,但短时间内不可能,而且云山那边的病历能佐证,他们推翻不了。”
沈青云走到窗边,拉开一点窗帘,看着楼下的政法委大院。
几个工作人员正匆匆走进来,警车缓缓驶出大门,一切看起来平静如常,可他知道,这个诊断结果,会像一颗炸弹,炸碎刘玉娇案的虚假外壳,甚至牵连出萧成忠、杨宏毅等人的问题。
“叶主任,你现在立刻把诊断报告和专家意见整理好,打印三份,一份给我,一份送省检察院李光明检察长,一份送省法院林尚文院长。”
沈青云的声音变得坚定,手指紧紧攥着窗帘,脸色严肃的说道:“告诉李检察长和林院长,明天上午九点,在省政法委开专案组会议,重点讨论刘玉娇案的重新定性问题,让他们带上相关的办案人员,还有云山那边调过来的案卷。”
“好的,我现在就去办。”
叶君飞连忙答应着,随即说道:“对了沈书记,刘玉娇现在还在省医院观察,专家说她情绪不太稳定,要不要派个女民警或者社工陪着?怕她再出意外。”
“派!”
沈青云立刻回答道:“让咱们政法委这边的人过去,联系一下省妇联,再带个心理医生,跟刘玉娇好好聊聊,看看能不能问出点案发时的细节,比如死者当时有没有对她施暴,萧成忠的人有没有逼她认罪。”
挂了电话,沈青云靠在窗边,脑子里飞快地过着刘玉娇案的细节:萧成忠说她是“按摩服务人员”,隐瞒死者的公职身份,现在又查出她有双向情感障碍。
不夸张的说,这案子从根上就歪了!
要是早发现她的精神问题,当初的侦查方向根本不会是“故意伤害”,萧成忠分明是故意忽略这个关键信息,把案子往“民间纠纷”上引,掩盖死者可能存在的比如强迫交易、性侵等犯罪行为。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田文俊偷偷给他的照片。
照片上,萧成忠的弟弟萧成义跟几个纹身的男人在酒吧喝酒,背景里还有穿警服的人。
之前他以为这只是萧成义涉黑的证据,现在结合诊断结果,他忽然意识到:萧成忠会不会是因为怕刘玉娇的精神问题暴露,才急着定案?
甚至死者的死,跟萧成义的黑恶势力有关?
“不行,得尽快核实这些问题。”
沈青云拿出手机,拨通了省纪委书记冯文生的电话。
昨天胡长河已经让冯文生成立专案组调查萧成忠,现在有了新的诊断结果,得让纪委那边同步推进。
电话很快接通,冯文生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青云同志,是不是有新情况?我这边刚跟邻省的纪委对接好,准备派专案组去云山暗访。”
“冯书记,有个重要情况要跟您通报。”
沈青云的声音压低,对冯文生说道:“刘玉娇被诊断出有双向情感障碍,案发时可能处于发病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个诊断结果,能证明萧成忠在侦查阶段故意忽略关键证据,涉嫌渎职,甚至可能掩盖了死者的犯罪行为。”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冯文生急促的声音:“真的?诊断报告可靠吗?要是这样,萧成忠的问题就更严重了!我马上让专案组调整方案,重点查萧成忠在刘玉娇案中的侦查流程,还有死者的社会关系,看看跟萧成义有没有交集。”
“诊断报告很可靠,省医院三位专家签字,还有既往病历佐证。”
沈青云补充道:“我已经让检察院和法院明天开专案组会议,重新定性案件,纪委这边要是能查到萧成忠渎职的证据,就能跟案件定性同步推进,双管齐下,让他跑不了。”
“好!就这么办!”
冯文生的声音变得有力:“我今晚就带队去邻省,明天让专案组的人跟检察院、法院对接,争取尽快拿出证据。对了,杨宏毅那边有没有动静?你要小心,别让他察觉到异常。”
“我会注意的。”
沈青云挂了电话,心里稍微踏实了些。
有纪委和检法联动,萧成忠的问题很快就能查清,而杨宏毅要是真在背后撑腰,这次也藏不住了。
………………
傍晚六点,叶君飞把整理好的诊断报告和专家意见送了过来。
三份报告用蓝色文件夹装着,里面还附了刘玉娇的既往病历复印件。
三年前的住院记录上,医生的诊断是“中度抑郁,建议长期服药”,还有刘玉娇的签名,字迹歪歪扭扭,能看出当时的情绪状态很差。
“沈书记,李检察长和林院长都回复了,明天上午九点准时到,会带上办案骨干。”
叶君飞站在办公桌前,脸上带着几分兴奋:“李检察长说,这个诊断结果是关键性突破,要是能证明萧成忠故意隐瞒,就能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沈青云接过文件夹,翻开诊断报告,仔细看着专家的评估意见:“患者在案发时,可能因抑郁发作导致情绪失控,面对外界刺激(如暴力、威胁)时,自我保护行为可能超出合理范围,但仍属于正当防卫范畴……”
他的手指在“正当防卫”几个字上划了划,心里清楚,这意味着刘玉娇很可能不用负刑事责任,之前的判决会被彻底推翻。
“叶主任,你跟云山那边派去的人联系,让他们再去跟证人聊聊,现在有了诊断报告,证人可能会更敢说话。”
沈青云抬起头道:“尤其是要问,死者当时有没有对刘玉娇动手,萧成忠的人有没有威胁他们不许说真话。”
“我已经联系了,他们说会今晚就去,明天早上给我反馈。”
叶君飞点头,随即说道:“对了沈书记,秘书的人选我筛选了三个,都是政法系统的年轻干部,履历很干净,您要不要看看他们的简历?”
沈青云接过简历翻看了起来。
三个年轻人,一个是省政法委研究室的科员,名牌大学毕业,写过不少调研报告。
一个是省检察院的书记员,有办案经验。
一个是省法院的法官助理,为人正直,之前因为拒绝“人情案”被排挤过。
“这个法官助理的情况怎么样?”
他指着其中一份简历,上面写着“陈阳,二十八岁,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在省法院工作四年”。
“陈阳,他很踏实,去年办过一个征地纠纷的案子,顶住了压力,没让老百姓吃亏。”
叶君飞介绍道:“我跟他聊过,他对政法工作很有热情,也没什么背景,靠自己一步步上来的。”
“那就让他来当秘书吧。”
沈青云把简历放在桌上,直接说道:“明天让他来见我,先跟着熟悉工作——接下来事情多,有个靠谱的秘书能省不少事。”
叶君飞答应下来,又汇报了几个工作上的小事,才起身离开。
办公室里只剩下沈青云,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政法委大楼的灯光一盏盏亮起,透过窗户照在办公桌上,把诊断报告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拿起手机,给妻子周雪打了个视频电话。
屏幕里,周雪正陪着女儿写作业,女儿沈静看到沈青云,立刻凑过来:“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想你了。”
沈青云的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疲惫也消散了些:“爸爸还在忙工作,等忙完这阵子就回去看你,给你带西川的特产好不好?”
“好!我要吃辣的!”
女儿笑着点头,周雪在一旁无奈地说:“你别惯着她,她最近老想吃辣的,容易上火。对了,你在西川还好吗?别太累了。”
“我挺好的,就是事情多了点。”
沈青云不想让妻子担心,没提刘玉娇案的事:“你们在家照顾好自己,我这边没问题。”
挂了电话,沈青云靠在椅背上,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他知道,接下来的几天会很关键。
专案组会议、纪委的调查、杨宏毅的反应,每一步都不能错。
尤其是常委会马上要开,要是能在常委会前查清萧成忠的问题,就能在会上占据主动,推进政法系统的作风整顿。
他拿起桌上的诊断报告,又看了一遍。
刘玉娇的照片贴在报告上,眼神里带着恐惧和迷茫,像一只受惊的小鹿。
“放心,不会让你白受委屈的。”
沈青云轻声说,既是对刘玉娇说,也是对自己说。
窗外的夜越来越深,锦城的灯光在远处闪烁,像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场即将到来的政法系统风暴。
沈青云知道,这只是开始,要想彻底清除西川政法系统的“毒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管面对多少阻力,只要能还老百姓一个公平正义,一切都值得。
他把诊断报告放进公文包,锁好抽屉,起身离开办公室。
走廊里静悄悄的,只有他的脚步声在回荡,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明天将是刘玉娇案的转折点,也是他在西川政法系统打响的关键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