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典籍之中,便有一个经典典故,孔圣问礼于老子,这记载的便是当年孔圣人曾专程到周朝都城洛邑,朝老子请教关于“礼”的知识,这体现的是虚心求教。


    甘罗则是几百年前,十二岁出使赵国,不费一兵一卒便为国家拿下了十二座城池,被封为相国。


    高阳则更简单了,弱冠之年拿下河西,军功封侯,为骠骑大将军,文可封相。


    这三者,皆是以实绩反驳程文远的以年龄来论高低的观点。


    并且,一问比一问狠。


    尤其是孔圣和老子的典故,更是诛心!


    这程文远但凡敢说个是字,今日怕是祖宗十八代都得被骂穿,妈都得被骂飞了。


    “嘶!”


    程文远目光骤变,有些震惊的看向高阳。


    他没想到,这活阎王竟还知孔圣问礼于老子的典故!


    要知道这等典故,就算一般读书人也未必熟知!


    台下。


    黄子瞻,林文翰连带着尺破天等人,早早就来了,占了一个好位置,当听完程文远的发难,他们本能的为高阳捏了一把汗,但当听到高阳的反驳,他们忍不住的面带喜色。


    “好反驳,孔圣问礼于老子,这纵然是程公,也不好答!”


    尺破天也点了点头。


    文斗,讲的便是引经据典,高阳知此典故,倒让他放心了不少。


    今日。


    这场文斗,怕是不会让他失望。


    高台上。


    武曌闻言,也是凤眸陡然一亮。


    这活阎王,他还真懂儒家学问!


    一时间,


    伴随着高阳干脆利落的反击,瞬间引起不小的喧哗。


    长安学子的人心这一块,高阳的支持率还是不少的。


    台下。


    就连张承、李长河等人,也是微微有些惊讶,目光扫向了高阳,但也仅仅只是这样罢了。


    知晓甘罗,知晓孔圣人问礼于老子,并以此做出反击,这并不奇怪,相反,若高阳今日只有这点本事,那反倒让他们失望!


    程文远看向高阳,面庞渐渐凝重。


    他小瞧高阳了,此刻要出全力了!


    “孔圣问礼于老子,自是虚心求教,正所谓道不分高低,本公也绝无轻蔑之意!”


    “本公质疑的是“知行合一”,高公子何以将此视为圣人之道,须知圣道巍巍,不容玷污!”


    “更何况,既为圣人之道,自是引人向上的,但却紧接着爆发出令弟以此圣人之道,非礼女子,如此行径,这岂能是圣道?”


    “高公子,这,你作何解释!”


    程文远目光灼灼,避开高阳的诘问,再次发出质问。


    这次,直指知行合一的圣人之道!


    此问一出,台下诸子百家的各方大儒,皆是齐齐抬头,目光落在孤身而立,仿若天地中心的高阳身上。


    高阳迎着仿若山海一般的压力,淡淡一笑,“程公此话何其荒谬,半月之前我便说了,舍弟脑子,不太灵光。”


    “他听了个一知半解,便出去胡吹大气,闯下祸事,他的话,也能当真?若天下道理皆需依循痴傻之行来判定正邪,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高长文闻言,心塞塞。


    他内心无比悔恨。


    悔不该当初不阻高阳的,他宁愿去蹲天牢。


    此次论道一出,圣人之道论不论的出来,他不知道,但有一点却是无可质疑了。


    他高长文,有脑疾!


    此事,必将传遍天下,史书留名!


    程文远:“……”


    他脸皮狠狠一抽。


    该死,又是脑疾!


    但这次不等程文远反驳,高阳便目光如电,直视程文远。


    他高阳,可不是一直被人发难的软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