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改装纺织机

作品:《贞观公务员

    凉茶和酷夏更配。


    随着硝石制冰法的出现,这绿豆的价格都随之再一次上升到让小富之家都买不起的地步。


    世家之人有着底蕴支撑,再加上,他们能够审时度势,还真的借助硝石制冰法,发展出来不少商机。


    十万钱买的技术,自然是要把十万钱赚回来不说,还要赚的更多。


    绿豆是从地里面长出来的,正好,世家大族有很多土地,所以他们储藏的绿豆本就比较多,如今做成冰镇绿豆糕,销量还是不错的。


    就算是不放绿豆,直接冰镇水,做成冰棍,在大夏天的,也能卖一点儿钱。


    走的也是薄利多销的路子。


    一文钱的冰棍,再加上两文钱的人力车车钱,在大夏天出行,算得上是标配。


    陈平安当初向李世民建言,用衣食住行来刺激消费,如今也算是做到了。


    只不过,还不够!


    这不,陈平安在凉阁里面,写写史册,闲着没事,就启动了一个项目。


    研究纺织机。


    陈平安记得在课本上,还出现过一个介绍,也就是珍妮纺织机。


    说是这个纺织机算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其影响力非常大。


    虽然那课本上也附带了一张珍妮纺织机的图片,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就忘记了那个图片中珍妮纺织机的具体样子。


    陈平安回忆了很长时间,却也只是有一个大概,那就是在纺织机旁边加上一個轮子,珍妮纺织机也叫做手摇纺织机,可以一次性纺织出来很多棉线。


    至于工作原理,更是没有介绍。


    似乎很简单,可是不懂得纺织机原理,也不懂得相关的技术,是没办法直接造出来的。


    陈平安已经让将作监的顶尖木匠打造了一个手摇的轮子,还用上了最新研发出来的滑动轴承,以及让张超买来的一架纺织机。


    两者放在一起,却也无法得出一个手摇式纺织机出来。


    为此,陈平安又是找到了好几个会纺织的人。


    “公子,奴婢也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个手摇轮子组装在纺织机上。”


    韩慧娘面露愧色,觉得自己没能帮到陈平安。


    旁边,敬晓月则是替换了韩慧娘,坐在了纺织机上,开始动手纺织,找一找感觉。


    她虽然是武勋之后,不过,小时候也是学过刺绣,也跟着阿母一起纺织。


    陈平安则是对韩慧娘道:“没事,说不定,晓月会知道,实在是不行的话,我再找人便是。”


    陈平安觉得自己的动手能力还是差了一些,说到底,他以前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就算是做实验,也都是高科技电子应用方面为主,对于这种比较原始的工业技术,涉及的还是太少了。


    这时候,若是请某一个手工区的大佬来,说不得很快就能够想到办法,甚至是直接手搓一个简易蒸汽机出来。


    而对于陈平安而言,不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却也是毫无头绪,不知道该怎么造出珍妮纺织机出来。


    唐朝时期的纺织技术,还算是可以了,关键是刺绣技术已经成熟了。


    陈平安看到过蜀锦,不管是质量也好,还是手感,又或者是那上面的蜀绣,都是堪称手工艺的巅峰。


    不过,这个夏天,外面酷热无比,再加上,整个京师都在挖暗渠,以排放生活污水,灰尘也比较大。


    陈平安也就懒得出去,便宅在凉阁里面,研究研究一下纺织机。


    敬晓月也很想要帮到陈平安,坐在那里,动手纺织,想了好一会儿。


    却还是没有什么头绪,能够把那个轮子利用起来。


    “郎君,妾身也没想出来。”敬晓月有一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陈平安安慰道:“没事,没事,我先学一学如何纺织,再根据纺织的过程,想一想办法。”


    没有学过手工艺制作的人,动手能力更差。


    陈平安本来也没想着敬晓月、韩慧娘等人,坐在那里,动动手,就能够想出来。


    所以,他打算先自己学一学,学会了纺织,熟悉了纺织机的原理,再进行改造。


    ……


    苏烈到了京师。


    还没进入长安城,就明显感觉到了这京师周边的人比较多。


    真的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如今的李唐要比前朝更得民心。


    当然,太平之年,他在冀州武邑县就能够感受到,当年跟着父亲从军的时候,百姓们叫苦连连,那时候,真的是目之所及,百姓们的脸上都是黯淡无光,并且面容饥黄。


    而如今,不少百姓的面上,都有一些神色,也见得不少百姓开始说说笑笑了。


    等到进入了长安城,便在城门口,坐上了人力车。


    “这就是陈少监发明的人力车,替换了马车,皇城内养马的少了,马粪也就少了,没得怪味儿了。”


    “不仅如此,你看,我们如今这叫做靠右行走。”


    “这个叫做交通规则。”


    “行人一般也都是靠右行走。”


    “还有,看到那边了吗?”


    “那是在挖暗渠,在地下修建暗渠,以后就用来排水,长街上的污水少了,也会更加干净。”


    “听闻,这东西两市也会搬走,胡商可以进入京师,但是不能再在京师交易,还有啊……。”


    李君羡坐在人力车上,和同样坐在人力车上的苏烈,介绍着京师的面貌和交通规则,还有一些变化。


    苏烈就好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四处打量,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当然,并非是那种无知,又或者真的是村里人进京。


    他也算是见过世面,心智才能都比较高的人。


    只不过是听着李君羡介绍京师的变化,和如今正在进行的一些工程,感到好奇,和新鲜感罢了。


    不过嘛,最大的感想,还是……这位陈少监当真是了得。


    随着李君羡一起进了皇宫。


    就被郭安带着,去了上林苑。


    李世民穿着新造的光明铠,手持一杆马槊,正在骑马飞驰在马场上。


    他现在骑着的并不是昭陵六骏之一的战马,而是一匹乌骓马。


    却也是马中的上等,属于千里马。


    昭陵六骏的六匹战马跟随着他冲锋陷阵,好几匹都直接战死沙场。


    李世民现在可是非常爱惜还活着的几匹,都舍不得骑着它了。


    “吁。”


    见到郭安、李君羡带着一个男子走进来,就知道此人应该就是苏烈。


    “你便是苏定方?”


    在苏烈还没有施礼的时候,李世民便直接大声开口问道。


    苏烈抱拳躬身施礼道:“草民苏烈,拜见陛下!”


    李世民直接道:“骑上战马,和朕过几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