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劳动最光荣

作品:《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感谢书友‘黑哥有点傻’投的4张月票


    感谢书友‘大佬很虎’投的2张月票


    感谢书友‘书友854***616’投的2张月票


    感谢书友‘书友20180325165144044’投的2张月票


    感谢书友‘qegvb’投的2张月票


    感谢书友‘书友854***090’投的1张月票


    ..................................................


    王立冬想了一些书名。


    正经的,不利于吸引普通人的目光。


    夸张的,又容易被人扣上各种帽子。


    所以直接大白话,让人一看到书名,就知道了里边的内容。


    开头加上马导师的话,在这年代,绝对的政治正确。


    看了5分钟,大伯王大贵就翻完了整本小册子。


    王大贵皱眉道:


    “立冬,真的假的?这么简单就能种出金针菇?”


    王立冬点头道:


    “册子里的技术,是经过我改良和精简过的。


    完整的技术,那要复杂的多,不适合家里种植。


    不过我还没试过,这不,想让大伯你先试试。”


    大伯王大贵摘下老花镜,对着王立冬说道:


    “这比你上次种蘑菇香菇的方法,倒是简单太多了。


    对了,你种的蘑菇香菇怎么样了?”


    王立东道:


    “蘑菇已经出菌丝了,下个月就能出菇了。


    香菇还要一段时间。”


    一听王立冬的话,王大贵心里便有了点底。


    王大贵问道:


    “你说这种技术是精简的,那效果肯定不如完整的技术吧?”


    王立冬竖起大拇指道:


    “大伯厉害,的确是的。


    产量最多达到完整版的一半,平均下来约莫是三分之一的产量。”


    王大贵一听,觉得很合理。


    大伯王大贵点了点头,


    “行。中午等两小子回来,就让们找东西去。


    我看了,里边最复杂的就是到了冬天,要用塑料膜围个小温室。


    其他的东西,家家户户都有现成的。


    对了,这册子要不要保密?”


    王立冬点头道:


    “先保密吧。


    大伯你就让两个堂哥试着种种,我自己也会在家种一下。


    要是都成功了,到那时候我再想办法推广开来。


    要是万一没成功,那就要再改良了。


    在这期间还是别让别人知道,否则那不是害了别人嘛。”


    大伯王大贵觉得这样做,挺稳妥了。


    .......................


    这次种金针菇,需要的东西真的很简单,只要草粉28%、木屑40%、麸皮20%、石膏1%、糖1%。


    其中也就糖值点钱,其他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


    最麻烦的就是天气冷的话,要搭个简易温室。


    其实也称不上温室,就是一个两立方大小的,用塑料膜围起来的小空间。


    然后里边放上个火炉,就这样,一个超级乞丐版的温室就成了。


    虽然小,但能用就成。


    在大伯家呆到3点,王立冬和两个堂兄按着册子,把菌棒和温室都捣鼓了出来后,就回了京城。


    王立冬没回家,先去了趟菌菇实验室。


    和吴刚一起,把从大伯家带回来的各种料,制作出了二十根金针菇的菌棒。


    “立冬,你这是又要种香菇?”


    王立冬摇头道:


    “吴哥,这次是想试着种下金针菇,这东西快的话,50天就能长成了。”


    吴刚听了吃惊道:


    “这么快,那为什么我们不先种这玩意?”


    王立冬把解释给陈小虎听的话,重复了一遍。


    吴刚想了想,觉得王立东冬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那你怎么又想起种这金针菇了。”


    王立冬掏出了一本“‘劳动最光荣---王师傅手把手教你,如何在50天内种出金针菇”,递给了吴刚。


    这本小册子,王立冬抄了好几本放在身边。


    “吴哥,你先看下,看好后和我说一下感觉。”


    不到五分钟,吴刚就看完了整本册子,


    “这么简单?真能行?”


    王立冬一听,心里大定。


    看过这本册子的三个人,都说出了同一种答案,就是简单。


    “就是这么简单,我们刚才就是按着册子里的步奏,从头到尾做了一遍。


    至于效果,两月内见真章。


    要是成功了,到时候我想就多印点这册子,进行推广。


    吴哥,你要是看到这本册子,知道内容是真的。你会不会试着种?”


    吴刚不假思索道:


    “种啊,就能长出吃的,干嘛不种。


    基本不花什么钱,就能种东西。


    你不知道外面缺吃的缺到了什么程度。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不占田,农田!”


    王立冬愣了一下,突然明白过来。


    吴刚看到王立冬明白过来,就说道:


    “你这种办法要是真能成,我想城里的老百姓都会愿意试一试的。


    原因就是我说的那个。”


    王立冬一听,顿时心里大定。


    他一直没把这方面考虑进去。


    加上这个理由,王立冬的信心更加足了。


    而且王立冬还是小看了这年头,人们对食物的渴望。


    ....................................


    “喵喵喵~”


    刚进家里,王立冬听到厨房里,传出来的阵阵猫叫声。


    王立冬走进厨房一看,雨水抱回来的小橘猫,正围着火炉子转圈。


    搞不明白这小东西,转来转去有什么好玩的。


    过去抓起小橘,撸了两把。


    可能这几天伙食不错,比起刚来那天,整只猫都精神不少,毛也亮了少许。


    “呼噜噜,呼噜噜”


    小橘发出了舒服的提示音。


    “啪啪啪,”


    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谁啊?”


    王立冬来到房间门口,打开门。


    发现敲门的是娄晓娥。


    “晓娥姐,你这是有事?”


    娄晓娥对着王立冬道:


    “立冬,今晚六点半,小礼堂那放电影,我来通知你一声,记得和雨水一起去看啊。


    好了,我还要去别家通知。”


    “晓娥姐,谢谢了。”


    看着去隔壁家敲门的娄晓娥,王立冬想到了许大茂。


    这是搞定刘海中了?


    .................


    雨水刚到家,还没停好自行车,声音已经传进了厨房。


    “冬哥,我听人说,今晚我们街道里会放电影?”


    王立冬知道雨水回来了,就把切好的胡萝卜倒进了锅里,炒了起来。


    不一会儿雨水就进了厨房,脚边还跟着小橘猫。


    小家伙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溜出去的。


    这么小就知道拍谁的马屁了。


    “六点半,在小礼堂,你想去看?”


    养了没几天,何雨水同学不知不觉就变成了猫奴。


    自己的饭不管,先帮小猫准备起了晚饭。


    记得雨水带猫回家的那天,对王立冬信誓旦旦的说,这只猫就是用来抓老鼠的。


    “想啊,我都好久没看过电影了。”


    王立冬本来没想去看。


    主要是这种露天似的电影,画面不清晰,音效也差劲的很,看的很累人。


    不过看到雨水那希冀的眼神,


    “那我们吃好饭就去占位子。


    就小礼堂那么点面积,去晚了,只能站在外面听声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