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朵朵的上学大业!

作品:《四合院:我街溜子,捡属性逆袭!

    过了会,李婶看着正被娄晓娥喂了一口八宝饭,吃得小嘴油乎乎的朵朵,脸上露出了慈爱的笑容。


    她对陈宇凡说道:“宇凡,你看我们朵朵,今年都七岁了吧?”


    陈宇凡点了点头:“嗯,过了年,虚岁就八岁了。”


    “那可不就是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了嘛。”


    李婶热心地问道:“你跟晓娥,是咋打算的?准备让孩子啥时候上学啊?”


    这个问题,一下子就让饭桌上的气氛,从刚才的热闹变得安静了几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陈宇凡的身上。


    孩子的教育......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长辈们最关心的大事。


    对此,陈宇凡其实早就已经思索过了。


    他放下筷子,看着朵朵那天真无邪的笑脸,脑海中却已经闪过了未来数年的风云变幻。


    再过几年,就是这个国家风声最紧、最特殊的十年了。


    以陈宇凡现在的能力、地位,还有他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他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在那场巨大的风暴中自保,并且保全自己的这一大家子人。


    安安稳稳地度过那十年,肯定不是问题。


    但是......


    光是“度过”,实在是太无趣了。


    让他放下一切,蛰伏十年,无所事事地去“熬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折磨和浪费。


    陈宇凡还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情,他不想等,也等不起。


    所以,在陈宇凡的长远规划里,他还是打算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到来之前,提前去港岛发展。


    六七十年代的港岛,经济自由,百无禁忌,正处在一个即将腾飞的黄金时期。


    地产、金融、实业......遍地都是机会。


    以他的眼光和手腕,去了港岛,就如同蛟龙入海,更容易在最短的时间内,积累起富可敌国的庞大资金。


    这笔资金,在不远后的将来......


    无论是用来发展事业,还是在改革开放后回国投资,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按照他初步的计划,在1965年动身......


    那满打满算,也就剩下不到三年的时间了。


    朵朵现在去上学,也只能在国内上两年小学,后面就要转学去港岛,接受完全不同的教育。


    对于学习而言,意义确实不大。


    陈宇凡思考过这个事情。


    但最终,他还是觉得,必须让朵朵去上学。


    哪怕只上两年,那也得上。


    孩子一直待在家里,身边除了大人,就没有同龄的玩伴了,即便有娄晓娥在家陪着朵朵,但这对小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


    只有去了学校,去到一个全是同龄人的环境里,她才能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交朋友,如何解决矛盾.......


    七八岁,正是孩子心灵发展的黄金时期。


    只有融入集体之中,才能真正地锻炼她的社交能力,对她的心理健康发育有着不可替代的好处。


    这些思绪,在陈宇凡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对李婶说道:


    “李婶,这事我已经想好了。”


    “等到今年夏天,我就带朵朵去学校报名,秋天一开学,就让她上一年级。”


    “哎,这就对了!”


    李婶一听,立刻高兴地点了点头。


    “我们朵朵看着就机灵聪明,到时候去了学校,学习成绩肯定差不了!”


    一旁的娄晓娥,听到这话,脸上也露出了无比自豪的神情。


    她伸手宠溺的摸了摸朵朵的小脑袋,笑着说道:


    “那可不?我们家朵朵,是顶顶聪明的!”


    “现在在家里,我天天都教她呢。朵朵把拼音早都学会了,认识的字现在也有不少了,还会写自己的名字!”


    “不光认字,她现在会背好多首古诗了呢!”


    “哦?”


    “这么厉害?”


    这话一出,桌上的众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要明白,这个年代的教育,可远远不像21世纪那么卷。


    在1960年代,别说是七岁的孩子了,就是许多成年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


    全国的文盲率,还非常高。


    在工厂里,能读书看报的,那都算是文化人了。


    至于会背古诗的......


    那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已经算得上是相当不错的知识分子了。


    大家都很是惊讶,朵朵这才七岁,还没上学呢,就已经这么厉害了?


    朵朵本来正埋头,专心致志地对付着碗里的一块“四喜丸子”,小嘴吃得油乎乎的。


    冷不丁地听到大家都在聊自己,还提到了她最得意的事情,小姑娘立刻骄傲地抬起了头。


    她把嘴里


    的肉丸子咽下去,挺着小胸膛,大声宣布道:


    “我已经会背好多好多诗了!”


    她乌溜溜的大眼睛扫视了一圈,生怕大家不信,还主动请缨。


    “不信我给你们背一个!”


    大家看着她那副人小鬼大、急于表现的可爱模样,都善意地笑了起来。


    “好啊,朵朵真厉害!”


    “那你就给我们大家伙儿,都背一个听听。”


    长辈们当然是相信的,不过看到朵朵这么可爱,都想逗逗她。


    朵朵清了清嗓子,有模有样地站了起来,奶声奶气地开始背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首最经典的《静夜思》,被她背得是字正腔圆,一字不差。


    背完之后,她看大家都在笑,还以为大家不相信她会很多,又赶紧补充道:


    “我还会一个!”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一首《咏鹅》,再次流利地背了出来。


    “好!”


    这一次,满屋子的人都为她鼓起了掌。


    “哎哟,这孩子,可真是太聪明了!”刘师娘笑得合不拢嘴。


    “是啊是啊,吐字清楚,记性又好,将来肯定是个读书的料!”李婶也是赞不绝口。


    郑富贵和张卫国,也是连连点头。


    还有娄父娄母,他们看着朵朵的眼神里也满是喜爱。


    “不愧是宇凡的妹妹,随他哥,脑子就是好使!”


    大家都很开心,夸赞声不绝于耳。


    只有一个人,高兴不起来。


    那就是郑富贵和刘师娘的儿子,郑光。


    他......比朵朵还大一岁呢,今年已经八岁了,正在上小学一年级。


    刚才,就在大家夸朵朵的时候,郑光敏锐地注意到,自己妈妈刘师娘的目光,朝自己这边瞟了好几眼。


    那眼神......似乎有些不对劲。


    带着点审视,带着点比较,还带着点......恨铁不成钢?


    郑光挠了挠头,心里咯噔一下。


    一股极其不祥的预感,涌上了心头。


    完......完蛋了!


    他心里哀嚎一声。


    不会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回家背诗了吧!!!


    .....................


    大家一边开心地吃着饭,一边天南地北地闲聊着。


    很快,话题就从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聊到了轧钢厂的事情。


    毕竟,在座的这些人关系网的核心就是轧钢厂。


    陈宇凡、郑富贵、何雨柱、张卫国,都是轧钢厂的正经员工。


    娄半城,也还是名义上轧钢厂的董事。


    所以,对于轧钢厂的未来发展,大家还是非常关心和好奇的。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


    喜欢四合院:我街溜子,捡属性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