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百货商场!

作品:《我朱标不当仁君,大明成日不落了?

    到了二十八,民间的各种灯会也办起来了。


    明代的盛会,相当于前世的春晚,就是灯会。


    每年过年这段时间,全城三百六十五行的老板,就会凑上几万钱演出费,亲自办成当时火热剧目类的人物,然后在锣鼓喧天里沿街招摇,引的沿街人山人海。


    然后就是拜年。


    明朝人的拜年习俗简直恐怖,家家户户拜年都要喝酒。


    一场年拜下来,直接醉倒的满大街都是。


    将官员们全都聚集在京城,也就变相拉动了京城的消费,形成了强大的都市效应。


    应天城如今改名为南京城,也有了几分北宋时期的汴梁,南宋时期的建康,那种国际化大都市的风味。


    东安门外大街的灯市,年年都是全国奇珍货物荟萃,甚至还有海上,西洋、南洋、东洋进口来的洋物件。


    而且全国各地美食糕点荟萃。


    一个个风流才子们不惜舟车劳顿,也要来南京城,就为吃一口寿安坊的糕点!


    过年的前几天。


    朱标除了待在太庙祭祖之外。就是领着全家人到南京城游玩闲逛了。


    逛在南京城里,常婉婉跟在身后,朱允文和朱雄英这两小只被他们娘牵着。


    常婉婉肚子已经愈发隆了起来,但都是一身普通女子宫装打扮,朱标也穿起了读书人的纶巾和道袍,看上去像个赋闲在家的年轻官员。


    身旁的锦衣卫都潜伏在暗处,后面还有一个老仆牵着一匹马。


    这老仆自然是郑选礼扮做的。


    这种时候,是皇家难得的休息之日。


    一旁潜伏的锦衣卫也是提心吊胆。


    朱标走在大街小巷,时不时买些糕点小吃。


    不得不说。


    明代虽然缺乏食物风味,但好吃的也有不少。


    既然是南京城嘛,怎么能少得了烤鸭呢?


    明代时期的烤鸭已经初见雏形,俗话说,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离开南京!


    后世的北京烤鸭也是南京传过去的。


    朱标走到摊位前,看着那一只只烤鸭被刷上蜜糖,烤的表皮微微发脆,咬了一口,直接爆汁。


    一旁两小只直接就在摊位前吃得停不下来,常婉婉由于是孕妇,喜欢吃油腻的东西,也忍不住轻轻啃着一只鸭腿。


    “呵呵。”朱标看着妻女大快朵颐,笑了笑看向一旁的老板,“老板莫怪,实在是你的味道诱人!”


    “无妨!客官先吃再买,不好吃,本店不收钱!”


    这老板大方的一挥手。


    倒不是看出了朱标的身份,而是朱标这一身道袍打扮,一看就是有文化的读书人,说不定还是个当官的。


    应天这个地方,如今放个屁都能砸死几个七品官。


    应天城内当官的,怎么可能缺的得了百姓的衣食?


    要是官员敢不付钱,第二天就有巡检司的人找上府邸。


    这倒是让朱标有些意外的看向这老板,便停在原地思索的问道,“你这烤鸭怎么卖的?”


    “回禀客官,一只鸭十五块钱,童叟无欺!”


    “是吗?”


    朱标思索着。


    物价倒是不算贵。


    旋即勾起嘴角。


    可我堂堂大明太子,吃饭需要花钱吗?


    起身就直接走了。


    常婉婉和两小只跟在身后,啃着鸭肉,茫然的看着朱标,留下原地一脸凌乱的老板。


    不是吧?还带这样的!


    只是很快便有锦衣卫上前付钱,带着满脸苦笑。


    而朱标也得到了一声提示音。


    【你扮演了宋徽宗的暴行——巧取豪夺,扮演度5%...】


    美滋滋又是五天寿命到手!


    朱标笑呵呵的离开。


    人家宋徽宗可是有逛窑子不给钱,结果被老鸨找上门这先例的,自己这还需再进步进步。


    (此处应有狮子头配图)


    很快,朱标走过几条最繁华的街。


    在这条街上。


    一座足足有三层楼高下,占地面积跟一个足球场差不多,横在道路中央的巨型建筑,出现在眼前。


    这建筑明显是用新式水泥修建的,否则以大明的技术建造,木楼绝不会有这么大,木质建筑是有上限的。


    建筑牌匾上写着四个大字。


    百货商城!


    下面还有两个小字。


    官营。


    门前站着一队衙役正在维护秩序。


    今天这场面可谓是人山人海,大街小巷的小姑娘也好,读书人也好,乃至士农工商各个阶级,快把这百货商场的门槛给踩烂了。


    “哦?”朱标看见这一幕眉头微微一扬。


    “百货商场已经建起来了?”


    他话刚出口,身后随行的郑选礼便低声道,“殿下,胡雪岩,胡阁老那边说,过年正是百姓消费的好时候,应当在这时候就将百货商场给建起来,正好可以弥补一番这些日子东征西讨的亏空!”


    “哦,明白了。”


    朱标没有意外。


    看来胡雪岩的生意头脑已经到了这一步,都想到利用节日来搞营销了。


    百货商场就是朱标用来回笼资金的好办法。


    大明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没有货物,也不是没有地产,而关键是没有消费!


    普通小民买东西极其不方便,甚至都还在以物易物的原始阶段。


    一般的商号店铺...


    虽然说这个时代做生意讲究诚信,可毕竟是人力,能做的有多好?


    于是,朱标便开始让下面的人开商场。


    这商场的货物都是从皇家工厂直供的。


    其中有小盒子装的雪花膏,有个是打包好的甜点,也有驱蚊水,药品,以及化工业生产的洗发水,肥皂,再加上通过化工业多次提成出来的白糖。


    三酸两碱工业,看似只有五门。


    实际上酸与碱融合,几乎就是整个化工体系,朱标现在能生产的工业品可多了。


    蜡封好的罐头,火柴,乃至于从远处冰鲜过来,有防腐剂的海鲜。


    这些海鲜价格卖得极其高昂,都是应天城里有钱的人才消费得起。


    其他就是各类土产。


    附近所有地方的特产都会在这里。


    售卖太湖的菰米,无锡的山根,浙江的绍兴黄酒,还有北方运来的大葱...


    可以说是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