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 试宴

作品:《开席啦![美食+轻玄学]

    《开席啦![美食+轻玄学]》全本免费阅读


    今晚王浩这顿竹笋炒肉到底还是没吃上,因为他回家的时候把他戳得到处是孔的黄鱼给带回去了,还乐呵呵地跟他妈邀功,说今天学到了一招。


    王浩的爸妈看着儿子带回来了几条鱼面面相觑,虽然这鱼看着有点惨不忍睹吧,也不知道是犯了什么天条才要遭这种罪,但好歹也是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儿子的一片心意。


    虽然儿子说着要回来给他们露一手结果自己吃烤鱼去了,但这几条倒霉的鱼尸体也确实算王浩努力过的证明……


    于是王浩幸运地躲过一劫。


    甘脆儿和黄安安晚上住的是王家给她们安排的酒店,行政套房环境不错,黄安安还是第一次住这么好的酒店,感觉十分新鲜。


    其实甘脆儿比她还新鲜,反正也没外人,两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姑娘好奇地在房间里转悠了几圈,研究了好一会儿才安静下来。


    甘脆儿先去洗澡了,酒店的热水器很好用,绵密的热水很快就消除了身上的疲乏。


    黄安安则是紧张地复习着今天学习的技巧,虽然两手空空,但还是模拟着今天的操作。


    一夜无话,第二天上午几个厨师回到了厨房备宴。


    今天试宴的场地就在得味楼里,后厨里一片忙碌,专门留了一块地方给甘脆儿他们做菜,其他人只能偶尔好奇地往这边瞄几眼。


    他们只知道这是今天某个包厢的客人自己请来的厨师借这地儿做饭,根本不清楚对方的具体来头,开始看到进来的是个年轻姑娘,还以为是客人专门给自己家姑娘借个场地玩玩儿。


    毕竟得味楼后厨的炊具很齐全,一般人家里基本不可能有这么齐的工具。


    客人愿意花钱借地方自己做饭吃,跟他们这些来打工的人也没关系,开始好奇了一会儿就不再有人关注她们。


    直到后来看到他们的主厨韩春勉匆匆赶过来,还给那个小姑娘打下手后,厨房里的众人就多少有点麻。


    “这个女孩子是谁啊?为什么韩大厨要给她打下手?”


    “不知道啊,难道是哪家的大小姐一时兴起想学做菜,然后让韩大厨来指导?说是打下手,其实基本都是韩大厨做,只不过对外说是人家大小姐做的。”


    “有可能,那应该是这位大小姐要讨好家里的长辈才这么做的吧,能请到韩大厨,估计家里很有钱。”


    “确实,可能是讨好家里长辈能多分一点东西吧,电视剧里都这么演的。”


    “我昨天晚上看的小说里也有这种情节呢,大家族的女孩子为了讨祖母欢心,亲


    自下厨做菜,不过她们的亲自下厨,就是站在厨房门口吩咐厨娘做,然后自己端给长辈吃。”


    “恐怕就是这样了吧,让韩大厨打下手帮忙做……”


    “不过她身上穿的裙子看着不像名牌啊,我之前逛夜市的时候好像看到过这种碎花裙……”


    “说什么呢?大小姐怎么可能逛夜市,身上穿的裙子应该是某个我们不认识的大牌吧,你看到的那些裙子肯定都是山寨货,人家穿的是正品。”


    “确实,我之前在商场里路过那些牌子店,我都看不出来里面的衣服有什么区别,我感觉也就一两百块钱吧,偷偷一看标签,一件上衣八千多!吓死我了,赶紧溜了。”


    “这很正常啊,我猜她身上那条裙子也得好几千块吧,说不定要上五位数呢!”


    五位数?要是被甘脆儿听到这个离谱猜想真的要无语死了。


    五位?五十!


    真五十吧,原主上大学的时候,跟同学们一起逛夜市的时候买的,夜市上五十块的裙子都算贵的了呢!


    上万块,真敢想啊,哪个冤大头会买?


    也亏得后厨里忙的时候是非常吵闹的,那些夹杂在里面的窃窃私语别人很难听清楚,甘脆儿做梦都没想过自己还能在别人眼里成为有钱人家的大小姐。


    还是穿着上万块碎花裙在后厨忙碌的大小姐。


    就离谱。


    可惜甘脆儿没听见那些奇葩的猜测,她从窗户边取下了晾了一个晚上的黄鱼。


    黄鱼已经阴晾了大概12个小时了,现在的皮肉变得紧实,不再像新鲜黄鱼那样因为太嫩而容易破,这样才能往里面填料而不撑破鱼肚。


    甘脆儿上手摁了摁,感觉可以了,就开始准备其他的料。


    想要灌汤黄鱼做出来非常的鲜美,就得加一些海鲜进去,这也是做各种菜通用的方法。


    虾、海参、干贝、海米和火腿,这五样就是甘脆儿这次选来增鲜的,换其他的鲜货也行,爱吃什么加什么,要是有那种特别鲜的蘑菇也好吃。


    剁虾泥的时候,甘脆儿就想着新鲜菌菇了,现在正是采菌菇的好季节,可惜他们这里不盛产菌菇啊,新鲜的菌菇又经不起长途运输……


    有点馋了,要是有滇南的主家能请她去烧席就好了,她就可以出差的时候顺便解解馋了。


    虽然思维已经发散到了遥远的山林里,但甘脆儿手下的动作却不慢,虾肉很快就混合着姜末在刀下剁成了泥,再加点生粉、香油、盐和鸡精搅拌上劲。


    最后搅和好的虾泥相当粘黏


    ,到时候用来给黄鱼“封口”。


    搅完虾泥,再用兑过水的清汤将黄安安切好的各种馅粒儿在锅里烫一会儿,把里面烫透就行。


    这可不能直接用清水来烫,味道会差上很多,要不怎么说吊清汤是做菜的基础呢,俗话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清汤都吊不好,那根本就算不上厨子。


    以前甘脆儿还要凌晨两三点起来吊清汤,但现在有了徒弟和其他帮厨,这种基础的活儿就已经不用她干了,比起刚来的时候要好太多了,厨师就是需要团队啊。


    烫完各种馅粒儿,甘脆儿起锅烧葱姜油。


    炸油的时候,火不能大,否则里面葱姜很快就会炸焦发黑,要用小火慢慢地低温炸,跟炸鱼的时候是一个路子,都用小火慢炸能将食材里面的香气慢慢激发出来,一下子炸焦就没那个味儿了。


    今儿剁虾泥的时候去了虾头,也不能浪费,甘脆儿就把虾头丢进油里跟葱姜一起炸,没多久虾的鲜味儿就被慢慢炸了出来。


    葱姜油已经被炸成了红亮的色泽,加了虾头后炸出来的油比普通的葱姜油香了不知道多少倍,光用这个油下点面啊、烫点青菜什么的,在家里就可以美美吃一顿了,比买的那种瓶装的葱姜油要好吃得多。


    这段日子以来,甘脆儿买过很多成品调味料试过,觉得它们都比不上现炒的料子,家里随便用用应急可以,拿出去给人烧席就是纯纯的敷衍偷懒了。


    乡下烧席的大部分都用成品调料,这也无可厚非吧,毕竟价钱低,弄出来的菜味道也不错,属于中等偏上的味道了。


    炸好葱姜油后,甘脆儿就开始炒南瓜茸,这是提色用的,少了这一步,做好的灌汤黄鱼就没那么金黄透亮,“色”这一项就差了很多。


    做南瓜茸也很简单,南瓜熬烂后打成茸泥,这是韩春勉的徒弟做好了递给她的。


    下油,然后放进南瓜茸,加上之前清汤烫好的馅料翻炒,然后倒上料酒和一锅勺清汤,最后放入泡好的干贝,就成了一锅黄澄澄的漂亮金汤。


    金汤里的馅料全是各种鲜货做的,又加上了吊了几个小时的清汤,这一热顿时鲜香四溢,在整个忙碌的后厨里这个香味都很突出。


    “好香啊,韩主厨在做什么菜呢?”


    “闻着像海鲜呢,今天韩主厨在做海鲜么?”


    原本已经忙碌的顾不上再去关注那位大小姐“下厨”的又忍不住被这鲜香味吸引,忙中偷闲地往那边瞟。


    “咦,韩大厨在剖鱼啊,这香味不是他炒出来的啊?”


    “在灶


    台前做菜的是那个大小姐?她炒的什么这么香?”


    “啊?韩大厨在处理生鱼,那个女孩儿在做菜?韩大厨不会真的是来打下手的吧?”


    “这怎么可能呢,韩大厨可是我们的主厨,这个妹子这么年轻……年纪轻轻就能让韩大厨打下手,那厨艺得多厉害啊?嘶,不可能吧?”


    “没什么不可能的,这不就是她在炒菜嘛……”


    “别紧张,我刚刚一直抽空往那边看,是那个姑娘在做菜没错,但她用的全是什么虾啊干贝啊海参啊什么的,那个汤哦都是吊了几个小时的清汤,用这些东西能不鲜吗?正常。”


    “正常吗?”


    “当然正常。”那个一边干活一边偷瞄几眼的帮厨信誓旦旦地说,“全是品质很好的鲜货,我炒我也行啊!”


    典型的我上我也行了。


    “啊?那条黄鱼你也行啊?”


    “嗯?”那人这时候正在择菜,闻言又忙里偷闲瞟了一眼。


    甘脆儿麻利地炒完馅儿后,马不停蹄地又用热油淋好了晾了一晚上的黄鱼。


    这淋油用的是油淋鸡的方法,不要把鱼整条放进锅里,只拿在上头,开着小火用低温的油一遍遍地淋在鱼身上,不能用太烫的油否则鱼会焦,淋到表面微微金黄就行。


    这一步甘脆儿驾轻就熟,很快就淋好了鱼,整条大黄鱼表皮微金黄色,油淋过后的鱼肉更加紧实,成了非常不错的“容器”了。


    这时候就可以把里面的厨房纸全部掏出来,晾干油淋过后的鱼也不会像昨晚那样往里瘪进去。


    她现在正在做灌汤这一步——将炒好的金汤和馅料倒进干净的保鲜袋里,再把保鲜袋的口子塞进鱼嘴里,将里面的馅料和汤挤进去。


    这一步也可以用漏斗,但她懒得去要工具,保鲜袋也很方便快捷。


    “你看她在往鱼里面灌汤,汤一点儿都没有溢出来,这有点牛啤了吧,你也行?”


    刚刚那我上我也行的帮厨微微张大了嘴,闻言有些心虚地犟嘴说:“行啊,怎么不行,不就是把汤倒进去嘛,我也可以用个漏斗往里面倒……”


    “拉倒吧你,装什么傻呢!”另外一个在后厨里待了几年的小工鄙夷地看着他,“这样做鱼肯定是里面的内脏和大骨头都掏干净了啊,不然这灌进去的东西怎么吃?她这个鱼里面掏干净了,但是灌汤不漏汁,那肯定是鱼肚子没破,这是怎么做倒的啊?”


    “可能是用线缝了?”


    “缝线吗?那口子也不能太大吧,也挺厉害了……”


    “缝什么线啊?”过来拿东西的韩春勉徒弟听到了这句话,昨天刚涨了见识的他顿时很有优越感,嗤之以鼻地说,“真没见识,像甘大厨这么厉害的厨师还用给鱼肚子切口?还缝线?完全没有好吧!”


    “啊?大力哥,你知道的可真多,能不能详细给弟弟说说呗?那个女孩子是谁啊,她不在鱼肚子上拉条口子怎么掏的内脏?”那小工忙堆着笑讨好地追问。


    旁边的小工也都眼巴巴地看了过来,这让大力心里很是满足,那种优越感爆棚。


    “她可是王家做寿特意请来的大厨,你们可别看人家年纪小,老师都很愿意给她打下手,据老师说,甘大厨应该是某位鲁菜名厨的高徒,从小培养的那种……你们知道她现在做的是什么菜吗?”


    “什么菜?”


    “大力哥,你多说说,多说说嘛。”


    小工们都催促起来,这个八卦实在太博人眼球了!


    年轻的名厨传人,一来就让他们的主厨心甘情愿打下手,卧槽这是什么爽文剧情啊?赶紧的,多聊五块钱的!


    “大力哥,你快说啊,这到底在做什么菜?”


    “就是,好奇死我了,快说啊!”


    平时厨房忙碌的时候要是他们这么摸鱼闲谈,小组长肯定已经开始呵斥了,但这次他也没说话,悄悄支起耳朵听。


    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后,大力菜与有荣焉地说:“听说过满汉全席不?甘大厨做的就是里面的头菜——灌汤黄鱼!”


    “哇!”


    “什么,这就是传说中的灌汤黄鱼吗?”


    “我们市里的酒店好像都没人会做这道菜!我就只听过这个名儿,还以为就只是传说呢。”


    “不会吧,我居然有幸能见到能做灌汤黄鱼的大师傅!她好年轻啊,天啊!”


    “喂,你不是说你上你也行?我都不知道,原来你竟然隐藏的这么深,居然是这么厉害的厨师!”


    “哈哈,我上我也行,哈哈哈哈……”


    空气中一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刚刚那夸下海口的小工脸色“唰”地红了,他也没想到啊,他总觉得用那么多鲜货做出来肯定香,那女孩儿好像也就是随便炒炒没什么技术含量啊……


    果然,做菜这种事情,越不会的人看着越简单,看啥大师做啥菜都简单!


    “大力哥,你刚刚说那黄鱼没有拉刀口,里面的东西是怎么弄出来的?”还有小工记得这茬呢。


    “这我怎么可能随便告诉别人?”大力理所当然地说,当然他昨晚也没能看全就


    被韩春勉赶出去了,“别人大师的做菜技巧,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教你……”


    “唉,也是……”


    “可惜喽,不过估计很难,教我也不会……”


    倒也没人特别失望,毕竟大力说的很对,别人吃饭的手艺,怎么可能随便外传?


    快到中午饭点的时候,王家来试宴的人前后脚坐进了得味楼的包厢。


    一共就来了六个人,王浩的爸爸,他大哥,三弟和他的女儿以及王浩和家里刚刚高中毕业非常无聊的堂妹。


    王大伯看着很是威严,平时工作忙得很,很重视亲爸这次的寿宴,所以百忙之中也抽出了时间过来。


    “浩子,”王浩爸见人都齐了,很是严肃地说,“你先斩后奏哄你爷爷请了个乡下厨师来做菜,我早就想削你了,要是今天的菜我跟你大伯不满意,你自己回去跟老爷子说。”


    王浩老神在在,要是昨天之前他恐怕还真会紧张,毕竟他只是在相亲宴上吃过甘大厨的菜,念念不忘再加上那道拆烩鲢鱼头很见功底,这才撺掇爷爷请她的。


    他也不知道甘脆儿会不会做其他的大菜,说不定人家就会一道拆烩鲢鱼头呢?


    提前几天请甘脆儿过来跟韩春勉团队磨合,也是想再观察一下对方行不行,如果有意外,那就让韩春勉当主厨。


    但昨天看到甘大厨要做灌汤黄鱼——特别是他自己觉得简单却把几条鱼扎的千疮百孔后——心就彻底放了下去。


    都是能做正宗满汉全席的大师傅了,他爸还能不满意?全市也找不出更好的大厨了,没看到连韩春勉都心甘情愿开始打下手了嘛。


    “爸,你放心吧,大伯,我怎么会拿老爷子的寿宴开玩笑,等着品尝甘大厨的手艺吧!”王浩自信满满地说。


    王大伯没说话,他从来不会提前下判断,总得先尝一尝才会发表意见。


    倒是王浩的两个堂妹,王雁和王玥年纪轻,虽然不敢在长辈面前大声说话,不过可以拉着堂哥低声叽叽喳喳地问。


    “哥,那甘大厨做菜真有你说的那么好吃吗?”王雁好奇地问。


    “当然,童叟无欺。”


    “堂哥,听你说甘大厨是在农村烧席的,那她那么厉害,为什么不来城里大酒店工作?”王玥问道,在她看来,人往高处走,就没有人有本事的人不来城市里反而窝在乡下的。


    “这就是甘大厨的不凡之处。”


    王浩之前也猜测过甘脆儿为什么愿意待在乡下烧席,明明来大酒店里会更有前途。


    想了许久,他也只


    能归咎于甘大厨不慕名利,一手出神入化的厨艺不愿意高价只做给达官贵人吃,而是想让那些菜给更多普通人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