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望江楼上荟群英

作品:《开局少年马空群

    《开局少年马空群》全本免费阅读


    第239章望江楼上荟群英


    韩骐之事并未在书院传开,众人知道的只是韩家不久将迁往他处,韩骐也因此退出了“万松书院”。


    得知此事后,最兴奋的莫过于沈聪,一番上蹿下跳之后,终究是得到了望江楼之会的第二个名额。


    其实以杜衡的为人,便是沈聪没有这番运作,这名额最终也会落在他的身上,毕竟在整个“万松书院”,沈聪的才学只在马骥一人之下。


    沈聪如愿得到本就属于自己的名额,却因所作所为更遭杜衡心中厌弃,而杜衡又可以直接影响顾镛的观感,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莫过于此。


    又过了两日,杜衡带了马骥和沈聪,共同乘坐一辆马车,来到钱塘江边的望江楼前。


    杜衡与顾镛交情莫逆,心中有底气,自然用不着赶时间。


    杜衡也依次与众人回礼,最后才由韩骐引着坐到属于自己的席位上。


    同时他对马骥更加既羡且妒,觉得此人才学过人倒也罢了,怎地做人竟也如此奸猾,早早地便看出韩骐的不凡之处而曲意结交。


    其他书院的山长自然只有随声附和,同时也对自己带来的得意门生有几分信心,都拱手道:“请顾大人出题。”


    杜衡与他早有默契,闻言适时配合道:“顾大人既欲考察诸生才学,便请出题。”


    望江楼外,钱塘江起了大潮,澎湃浩荡,水声澹澹。


    有了这份彩头,众人都拿出十二分认真的态度,虽然顾镛尚未宣布正式开始,各人早不动声色地搜索枯肠打起腹稿。


    须知那位学政大人或许记不住谁是第一个到的,却定能记住谁是最后到了,有了先入为主的坏印象,自己的表现的再好,在学政大人眼中也要大打折扣。


    在他想来,马骥虽有时才,临时急就章做出的,也必然不及自己那首已经千雕万琢的诗词工整。


    听到要做诗时,沈聪心中便是一沉,知道这是马骥的长项,自己万万难以与之相比;待听到是以“杭州”为题,他心中又立时狂喜。


    只是见杜衡与马骥都是不紧不慢地下车,闲庭信步地走上前去,他怎都不敢将两人丢下自己先走,只能心急如焚地跟在杜衡身后。


    “既要分出高下,便不可没有彩头。本官近日将巡视江浙各各府,除了观察各府学风,也打算各府学子讲授些经书义理。今日拔得头筹者,可于这段时间跟在本官身侧一起听讲。”


    韩骐却不知沈聪心中霎时已转过这许多弯弯绕的念头,便知知道也不会关心,当时殷勤地在前面引路,将杜衡请到楼上。


    说罢,走上前向着杜衡郑重施礼,口称:“学生见过山长!”


    沈聪有心人前显圣,博取顾镛关注,旁人还在冥思苦想时,他已捉笔在手,笔走龙蛇须臾写出那首早已烂熟于心的七言律诗。


    写罢搁笔,起身向着主位的顾镛拱手施礼,心中还不及得意,却见旁边的马骥几乎不差先后地搁笔起身,向上拱手施礼。


    不多时,穿着一身居家常服,举手投足间满是洒脱不羁意味的顾镛从后面走了出来。


    韩骐则在许多包括沈聪在内许多学子的歆羡目光中,垂手侍立在顾镛身侧。


    顾镛笑道:“自古登高必有诗,今日我等既然登了这望江楼,自然也该赋诗歌咏。如今我等既身在杭州,便请诸位学子以‘杭州’为题,限时做诗词一首,由本官与诸位山长评判优劣。”


    韩骐露出个无奈苦笑:“因顾叔叔要在此宴客,家父便打发我来帮忙做些迎送宾客的跑腿活计。”


    等他们下车看时,见楼外已经停了不少马车,楼上的窗口隐约可见幢幢人影。


    见客人已经到齐,韩骐便让人到后面向顾镛报信。


    后面的沈聪早看得有些发呆,从寥寥数语之间,他已经大致把握到韩骐与杜衡乃至那位学政顾镛大人的关系,心中不由万分后悔,往日只看韩骐是个学渣草包便不屑一顾,岂知他背后隐藏的人脉竟如此骇人。


    在此之前,沈聪为今日只会着实做了不少准备,其中之一便是请枪手做了几首颇称惊艳的诗词,恰好有一首便是吟咏杭州。


    顾镛也不耽搁,命人取来笔墨纸砚分别放在众学子面前,又让人点了一支线香,向众人笑道:“便以这一炷香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