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6章 禅心

作品:《绝仙IV

    《绝仙IV》全本免费阅读


    我自然是不愿下山的,显通寺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之前便已打算了做一辈子的和尚,哪里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


    “这几天你收拾收拾,挑个日子......”反正师父说的时间很模糊,那我便也有了徘徊的空间,甚至动起了心思,去见一见慧明师父,或者去见一见方丈,没准儿说得他们动情,将我留下也说不定。


    我顶好养活,不需要寺里一粒粮食,不需要佛龛前的一滴香油,只需要能呼吸上五台山上的空气,就能多出一张顺朗诵经的嘴,怎么看都是笔对寺里更划算的买卖,方丈应该算得清。


    但第二天,我却看见我房门口放了一排的草鞋,得有十几双。


    我十分不解,刚要出门,看见一同修行的小沙弥也正送鞋来,赶紧叫住他询问。


    小沙弥道:“师父说,怀慈师叔您过几日便要远行,一去万里,不知要行多少里路、跃多少条河、翻多少座山,叫我等一人给您备上一双。”说着便还把手中的塞到我手上:“师叔,您路上可要多多保重啊。”


    我一时语塞,拿着手里的草鞋,不知该如何谢他。


    小沙弥扭头就走,而我只能暗暗腹诽他师傅,要他闲得,没事替我瞎操那么多心干嘛?我日子还没挑好呢。


    便只把送来的草鞋都在屋里码做一堆,不再去管它。


    未想,第二天,我就看见我房门口放了一排的雨伞,得有十几把。


    同门师兄弟们,现在做好事都这么锲而不舍吗?这回我直接在门口逮住一个问了。


    这个小沙弥又道:“师父说,怀慈师伯您过几日便要远行,一去万里,除了要行多少里路、跃多少条河、翻多少座山,又不知还要经多少风雨,叫我等每人给您备上一把伞,以备不时之需。”于是我手里便又多了一把伞:“师伯,您路上可要多多保重啊。”


    我愈发觉得莫名其妙。


    只听说过,俗世吃席送份子钱是每人一份送的,这天底下送人远行,哪里有草鞋、雨伞每人送一份的。若非要送,那就俗气点,每人一瓶灵气丹给我,缺什么我自己买多好。


    完了,莫非,这一切就是鉴真师父故意安排的?


    第四天,我按奈不住,起了个大早直接去向师父请安。“师父,您说过,得小乘佛法有成,才让下山,弟子时日还差着些呢。”当然,先还是找了个其他的由头探路。


    师父尽在掌握,没有一点惊讶道:“为师算了下,你小乘佛法圆满的日子,便也是这几天。所以啊,徒儿莫急,反正你上路后为小圆满该准备的东西还有好多,为师再叫人帮衬帮衬。”


    师父没惊讶,便是我该惊讶了。这都能被他老人家看穿,早就算到了这一层,才挑的日子来撵我,又准备好的“帮衬”来堵我。连上路后再自行小圆满都安排好了,我还能挣扎什么呢?前面的难题没解,眼下便要凑到师父他老人家跟前,再自领一道?


    绕圈子总是绕不过师父,左右纠结无果,唯有苦着脸直白道:“师父,弟子一人外出云游,如此多的东西,莫说几万里的行程,便是寸步,弟子也行不出啊,还如何还有力去修佛法!”


    师父倒没拐弯抹角,大方承认,却是继续主动问我:“确实!你此去千山万水,若至河边如无船可渡怎生是好,为师的还要让你的师兄们每人为你造船一艘呢。”


    我一听赶紧跪下摆手:“不用了、不用了,师父我明儿个就走,特例向您只会一声,师兄弟准备的东西我心领了,弟子真用不了那么多,也带不走!”


    师父约莫是听见了我出行的日期,脸上露出笑容:“明儿个就走?”


    我分外无语,只能硬着头皮确定:“明儿个走。”


    师父还客气关切:“日子挑好了?东西真不用?”


    我诚惶诚恐:“东西真不用!人生一世,有如一次远游,弟子来的时候没有挑日子,去的时候便也不用挑,明天的日子就顶好。”


    明白过来,师父这就是在跟我打禅机。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身外之物是否齐全,而是靠着自身的决心。有目标,带上自身的心,目标在远方,路在脚下,每迈出一步路都是一点收获;用心,什么条件都会具足。学佛只要精进用心,什么智慧都会具足!哪里还需要挑什么好日子。


    师父不愧是师父,赶人走也是绝对不会明着说。非得用一个禅机告诉你,是我自己觉得自己想走的。


    知道师父决心如此坚定,我便也断了其他念想,抽着当日的空闲拜过慧明师父。第二日简单穿了一双新草鞋,拿了一把新雨伞,带上自己的念珠、木鱼、钵盂,离开了五台山。


    ......


    或许师父终究是看穿了一切,我下山,根本就没有目标。同我之前一样,在山上也没有目标。


    佛有四谛,苦集灭道。苦和集我都有了,唯缺灭和道。“灭”,消除业障,脱离苦海。“道”,脱离苦海的方法,即八正道。


    我早已没了亲人,但思来想去,原来“家”的地址或许是我唯一的去处,头两年还抽空回来探视过,是一直保持着荒芜的样貌。只是这次再回,那里却已成了别人的住所,将原来的一切推倒,重新修建了庭院,眼前的面目全非让我更加无所适从。


    只好独自一人偷偷寻到墓地。墓地倒还健在,终究没人来打死人的主意,只是空有坟墓一直没有墓碑,总让我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过我自己都已经没有名字了,又何必太过介意死去的亲人有没有墓碑呢?


    盘桓了小半日,我磕头作别,再次离乡而去。


    师父算的时间很准,我的小成佛法,在这一天晚课时得到圆满。我道不清楚,是家的业障已经消除,还是师父本就为我消除家的业障而提前放我下山。


    家已没有留恋,而我已是个和尚,四海为家似乎也蛮不错。不过以前四海为家只说在嘴上,这会儿终于有机会熟悉熟悉自己的新家了。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不算目标的目标,一路向南,游历这天下看看,或许能从其他的和尚那里,找到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下山离乡的第一天,心里或许还有着失落。第二天,更多的却是脱离了山上束缚的兴奋。第三天,怕念经敲木鱼扰了别人清梦,正式免去早晚功课,只在下午闲暇时念一念。一个月后,我彻底把木鱼埋了,把僧衣也换成了俗世衣服。


    小成佛法圆满了,我为什么不接着修炼大乘?


    着什么急。


    按照现世修行的套路,分步骤来的话,大乘佛法也有三等,三等之下再分三层,便是总共九级。逃不过一级一级往上升,其实和道门一样一样的,无外乎是换了名字,结丹、元婴、化神。我这儿才刚爬过第一级的门槛,后面还有整整八级等着呢,急也是无甚用,故而心态更重要。


    所以,我安慰自己,只要心中有佛,那些都只是表面形式。我改了目标,寺里呆了那么多年,没必要出了远门还专门只找和尚。师父终究是正确的,唐玄奘只有少数和尚能做到,更多的和尚得学释迦牟尼。效法圣贤,挑一个最大的准没错。就先学佛祖,从凡俗的世界去参悟生老病死的苦难,而后解脱。


    是的,我虽然改了目标,变换了行头,但想做和尚的心仍旧没有改变。经文让我从回忆中解脱,佛陀们给了我内心的宁静,佛法赋予我一身神通。离开它们我会心里发慌,只是除此之外,我还找不到它们对我有其他什么意义。


    我需要找到,佛对我来说,其他的意义,或许我有点开始明白师父他老人家的用心。


    ......


    “咚咚”,我敲门。


    “吱呀”,小厮开门。看着我,摸了摸脑袋问:“法师?”


    我愣住,赶紧摸摸自己的光头,但自付应该算不上,遂摇头。


    “道士?”小厮又问。


    我呵呵一笑,那就更八竿子打不着啦:“也不是。”


    小厮好奇:“那你来我们吴家庄作甚?”


    我赶紧客气作答:“借宿。”既是入世寻找佛对我的意义,那便不能每晚都睡在山里,得学着做普通人。


    小厮立刻有了脾气:“借宿!”听完连连挥手:“走开、走开,你就别来添乱了,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