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论关羽为何能秒颜良

作品:《董曜

    “一场败仗罢了,升官!”


    曹操拍了拍坐在地上的夏侯惇,风轻云淡的说道。


    夏侯惇自他起兵之初起,便一直追随于他。


    无论是身份,还是忠心,天地可鉴。


    况且据他观察,夏侯惇能力并不差,只是做事有些莽撞。


    稍加培养,又是曹氏宗族之人,未来他的大后方也有人镇守。


    这夏侯眼睛失去了一只,战场路必定不顺畅,就培养成镇守后方的大将好了。


    于禁在一旁抬头望天,一副老子就知道的神情。


    身份摆在那里确实是好,若是换了旁人不听人劝阻,执意进兵失利,你看曹操办不办你就完事了。


    夏侯惇丢了一只眼,连曹操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到底,还得是自家人啊。


    “孟德,此战失利全赖我,来日戴罪立功再议升官之事吧。”


    夏侯惇站起身,十分郑重的说道。


    他是输了,但输得起。


    依仗身份获得提升,这不是他的风格。


    奶奶的陈宫高览,别让他抓住了,否则这俩人就遭老罪了。


    “好兄弟。”


    见夏侯惇没有被这场失利打击到,曹操还是比较开心的。


    当下的事情解决完了,也收拢了溃兵。


    但是否进军还需要斟酌,袁谭小儿有陈宫相助,确实不能小觑。


    那高览在袁绍军中也有些名声,武艺,统兵能力并不差,否则的话很难瞬间击垮夏侯惇军阵。


    “主公,刚收到消息,妙才进军历城并未受到埋伏,依在下看,对方兵马并不多。”


    郭嘉接到消息第一时间赶了过来,禀道。


    “你的意思是对方的重心不在这里?”


    曹操一瞬间就反应过来,这袁谭,不对。


    应该是陈宫,阴的很呐。


    “对,曾经身为泰山军首领的臧霸活跃于琅琊开阳,在我们来到徐州之后,他也投靠了袁谭。”


    “此次埋伏未见其身影,且此人对琅琊十分熟悉,他也只有这一去处。”


    郭嘉并非后知后觉,实在是先前不知道对手底细。


    从之前曹操说起陈宫之果决,今日又见陈宫在敌人阵营中,他便猜出来琅琊有失。


    现在只需要等琅琊那边的消息,便能判断出他是否猜错。


    “无妨,有子孝在琅琊,任谁也无法将其攻下,我等继续进军济南国。”


    曹操此刻也断定了郭嘉的说法,陈宫,确实让人去图谋琅琊了。


    他撤军过去支援哪来的及,只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曹子孝身上。


    而他,则是率领大军与袁谭攻守互换,看谁先得利。


    北海郡,袁谭收到消息大喜。


    这陈宫甚是了解曹操,将其摸透了。


    他不仅要给予陈宫封赏,还要把此结果告诉邺城的父亲。


    消息传递的很快,尚在河内的董曜听闻袁谭竟然胜了,这倒是打了一下他的脸。


    他很是不解啊,曹老板怎么回事,他只是把张辽徐晃给截胡了。


    谋士什么的一个没动,这也能败的吗?


    那袁谭是什么手子,不就是白给的吗?


    啧啧啧,这曹老板,净整活。


    很快,袁绍便上门来挑衅。


    先前董曜说他不如曹操,他可是一直记着呢。


    现在曹操竟然被他儿子给打败了,这就是你董曜的眼光啊。


    面对飞龙骑脸,董曜淡淡说出了四个字,好大喜功。


    时间会证明一切,他也懒得跟这小孩脾气的袁绍抬杠。


    毕竟他又不是杠精,什么都要去杠上一句,逮着人字眼扣,多能抬杠吧就。


    他要有这本事干脆化身修筑深沟高垒的民夫,狠狠的抬杠。


    “稚叔啊,我收到文远的来信,准备去往上党,这里就交给你了。”


    董曜待在这里有些烦了,他不能跟袁绍一样,双方互相消耗补给。


    听张辽说那颜良很是张狂,整日在那里叫阵,一时间也没人赢得了此人。


    按照记载,颜良确实有些实力,为何被关羽给斩了,这说法众说纷纭。


    有各种版本,说是刘备交代过二弟样貌,让颜良在战场上留意。


    恰巧那日关羽冲阵,颜良一下认出了关羽,想要与其打招呼。


    结果关羽的赤兔马太快,一转眼就到了跟前,手起刀落。


    还有就是颜良在麾盖之下,那麾盖跟个遮阳伞一样,无心打仗。


    结果还是赤兔马太快,没来得及反击被人手起刀落。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关羽使诈了,冲阵之前把头盔放于鞍前,相当于和谈,或者使者之礼。


    这也就到是为什么关羽能冲到万人军阵,亲手杀了颜良。


    总之这种说法太多了,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服谁。


    但有一点,颜良二十回合败徐晃确实假不了。


    即使徐晃武勇不在顶尖行列的武将中,但他也不差。


    能二十回合将他打败,足以证明颜良能力。


    “听闻袁绍麾下有一大戟士统领名为张郃,尚早袁绍军中,大将军离开,他们若来叫阵,谁能挡之?”


    张杨知道自己无能,手底下也无勇武之人,故此发问。


    他希望董曜临走前能留下一军中好手,这样也能避免整日坚守不出,让敌人踩在头上怒骂。


    “放心,我给你准备好了人手。”


    董曜言罢,赵通返身出了大帐。


    不久后他领着两人入帐,从外表看,此二人身躯高大,尽显豪迈之气。


    凭张杨识人之能,一眼便看出这二人自凉州而来。


    自古凉州出猛士,这二人定当不差。


    “末将庞德,阎行,拜见大将军,张太守。”


    两人拱手便拜。


    “稚叔,此二人如何,是否要让其展示一下武艺?”


    董曜早就看完二人带来的书信,这徐晃肯定不会认错人。


    何况这二人挺有名气,可用。


    之所以他们来的这么快,也是因为先前修的路触发了大作用。


    他借了当地豪族的钱,自洛阳起,修建了一条四通八达的道路。


    虽说没有达到当年秦始皇直道的规模,但行军,运送粮草什么的已经方便很多。


    所以这二人才能一路狂奔,迅速到了洛阳转河内。


    “不必,大将军推举自然差不了。”


    张杨起身还以一礼,有此二人,他也不算是帐下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