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抄家!抄家!

作品:《大明: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

    已是十月中,后水尾被送走的那一天,北京就飘起了雪花。


    一大早上,雪花飘飘洒洒,将整个紫禁城妆点成素裹银妆。


    朱由校站在前门楼子上,眺望前门大街。


    他并不是在目送后水尾,那个小日子不配。


    他是在查看着百姓们在这大雪天的生活。


    看见他们一个个戴着厚厚的棉帽,缩着脖子,为了生计奔忙,在雪地里踩出一排排的脚印。


    不由想起曾经的自己,也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在寒冬里忙碌。


    无论在哪个时代,百姓们生活都不易。


    不过至少在自己那个年代,只要稍微努力肯干一点,温饱总还是不愁的。


    “皇爷,城楼上寒冷,您别冻着了。”


    鮥瞳上前为他披上的皮裘披风。


    皮裘一上身,朱由校顿时感到一阵柔软顺滑,很快暖和起来。


    “走,叫上温阁老和郭允厚,咱们微服上街去看看。”


    “是,皇爷,奴婢这叫去安排。”


    半个小时后,朱由校带着一侍一卫还有两老臣踏在雪地来到了大街上。


    当然,锦衣卫肯定隐藏在周围相护。


    郭允厚将双手交叉穿进衣袖抱在胸前,缩着脖子问道。


    “陛下,这大冷天的,您怎么突然来兴致逛街了?”


    “嘘!注意点老郭,现在要叫爷!”鮥瞳赶紧提醒道。


    郭允厚闻言赶紧改口“对对对,爷,您吉祥!”


    朱由校见他这副缩头缩脑的样子,不由白了他一眼“有这么冷吗?你看看人家温老,走起路来还昂扬挺直的。”


    温体仁笑道“多谢爷的夸赞,老夫想郭老抠可能是因为肾虚,所以才会如此怕冷。”


    “我没有!谁说我虚的!”面对温体仁的调侃,郭允厚是敢怒不敢言。


    这时朱由校指着前方问道“咦!那边是什么铺子?怎么这么多人在排队?”


    说着便带头向那个铺子走去。


    郭允厚赶紧赶紧跟上答道是...那个爷,这是户部开设的明科馆。”


    朱由校闻言恍然大悟“哦!原来明科馆开在这儿。”


    “走,咱们去看看什么东西卖得这么火爆。”


    说着当前走了上去,很快他就发现是什么东西卖得火爆了。


    只见那些个排队的人大多是各府、各院里的仆人。


    一个家丁提着煤炉子从明科馆内出,经过朱由校神身边时,高兴地喊道“我买到煤炉子了!”


    郭允厚来到朱由校身边轻声道“爷,就是您前些天给工部设计的那个跟水桶一样的煤炉子。”


    “这几天在咱们京城里卖爆了。”


    “不仅这里有卖,京城周围的农机站也有的卖。不过还是供不应求。”


    “我就跟老吴说过,只要爷您一出手,保准都是好宝贝!”


    “现在京城内的官员和富商家里都以能烧上蜂窝煤炉为时尚。”


    朱由校不由问道“为什么只有官员和富商家里有?平常百姓家中不能用吗?”


    “当初朕不是定价在一百文钱一个炉子吗?百姓们应该买得起呀!”


    温体仁道“爷,虽然他们买得起,但是如今煤炉的产量不足,刚推广开来,供不应求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相信等工部再多建几条生产线,普通百姓也就能跟着用上了。”


    郭允厚却道“我可不这么认为,这蜂窝煤炉要烧起来蜂窝煤,还得出钱买农机站和煤球铺子里买。”


    “普通百姓伐薪烧炭或者烧柴火取暖惯了的,也不愿另外花钱去买煤球。”


    朱由校闻言不由皱眉“这倒是个问题,总不能都免费送吧?”


    正在愁人之际,孙康旺收到锦衣卫的消息,立即来到朱由校身边耳语了几句。


    朱由校闻言面色不悦“走,去看看!”


    说着跟孙康旺离开明科馆。


    鮥瞳三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以,赶紧跟了上去。


    七拐八弯经过来到了一处巷子,便听到有些许喧闹声传来。


    “我出八百文!炉子归我!”


    “我出八百五十文,炉子我要了!”


    只见原先从朱由校身边经过的那个家丁打扮的人正在被几个汉子围住竞价收炉子。


    朱由校见到这一幕脸都黑了。


    这特么怎么卖个煤炉子都能出黄牛,也真是没谁了......


    “爷,不要把他们全抓了?”一旁的孙康旺开口问道。


    朱由校抬手看了看表“给你十分钟,问清楚后过来回报。”


    “属下遵命!”


    孙康旺一挥手,周围巷子中立马涌出二十多名锦衣卫将正在竞价交易的几人给团团围住了。


    他们没想到会惊动锦衣卫,着实吓得不轻,根本不用动刑就老老实实交代来了。


    前后不到六分钟,孙康旺过来汇报。


    “爷,明科馆前排队的都是四海商会的人。”


    “原先明科馆前也有一些百姓排队想买煤炉试试看,但都被他们每人发二十文钱给打发走了。”


    “现在无论是明科馆还是农机站前,排队购买煤炉的都是四海商会的人,其他人根本买不着。”


    “这些从他们手里竞价买煤炉的人都是各官员和富户家中的管事,受家主催促的压力,不得已从他们手里高价购买。”


    “听闻一个煤炉子最高卖出过一两二钱银子。”


    一两二钱,对于普通百姓也许感觉不少了,但是对于官员,尤其是富商来说,就算不得什么钱。


    但是这其中十二倍的利润,也让郭允厚忍不住瞪大双眼少!”


    温体仁白了他一眼“虚就算了,怎么连耳朵也不好使了?一两二钱。”


    郭允厚却不由感叹“我滴个乖乖,一百文买的卖一两二钱银子,这生意做得比抢还暴利呀!”


    温体仁见到如今这状况,还微服个啥,拱手道“陛下,您推广蜂窝煤炉本是为了让百姓们在冬日能够更好的取暖。”


    “而这四海商会竟然趁此机会囤积敛财,实在罪不可恕!”


    “老臣建议立即将四海商会总管缉拿严惩,以儆效尤!”


    郭允厚则是搓着一双老手,在旁边附和道“对对对,必须严惩!”


    “抄家!抄家!”


    朱由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