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第三十章

作品:《折京鸾

    []


    临近年关,府上也忙碌了起来。


    京城最近有两件事,都与沈家有关。


    一是沈家请了媒人去江家提亲,沈听肆和江绾一这对青梅竹马总算是修成正果了,也成就了一番佳话。


    另一个就没那么光彩了,段清淮赶在年关前将沈入画娶进门了,除却按规矩没走正门,其余仪式皆比得上正室,算是给足了她颜面。


    若是单这样就罢了,偏生那叶欢不是好惹的主,觉得掉了面子,尚未过门便带人前去扶风王府将沈入画打了一顿。


    叶欢自幼长在乡间,做事泼辣,也并未觉得有什么错处;而沈入画自幼长在京城,自然比叶欢长了几分心眼,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叶欢的行径还让京中世家子弟私下议论了一番。


    向烛站在一侧绘声绘色地讲着,“听说不少世家男子皆言就算天下女子死光了也不会娶叶欢。”


    府上事务都是静岳在处理,沈卿云倒是乐得清闲,躺在贵妃榻上,知念站在另一侧给她喂方才烤好的柑橘。


    闻言沈卿云饮了一口热茶,咋舌道:“我瞧着那群男子真真是自恋,倒像是群长舌男,那叶欢还未必瞧得上他们呢。”


    叶欢虽行事泼辣,但是个认死理的。沈卿云记得叶欢前世被段清淮抛下后,闹了几回无果后,也没再许人家。


    大晋女子二十岁尚未出嫁就已算是老姑娘,年龄过三十岁未婚嫁是要交罚金的。


    那点钱虽对大理寺卿算不上什么,但大龄女子不出嫁赖在娘家,到底是失了颜面。最后听闻叶欢是拿了银子依旧去乡下过活了。


    向烛闻言也附和道:“奴婢瞧着也是,扶风王风光霁月,哪是寻常男子比得上的。”


    沈卿云吃了块柑橘,状作无意道:“人心隔肚皮,风光霁月我看是未必。”


    想起先前自己小姐险些与扶风王成一段姻缘,点了点头,变了话题,“奴婢还听说,此事闹得太大,扶风王气得不行,连上朝都阴沉着脸。”


    先前同叶欢尚未成婚便私相授受传出来名声已不大好听,现如今还尚未成婚便闹得后宅不宁,宅院那点事沦为百姓谈资,怕是要有不少折子弹劾。


    段清淮若是高兴那才是出了怪。


    只是……


    沈卿云不解道:“向烛,你怎的知道的这般清楚。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亲眼看他阴沉着脸上朝。”


    知念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是景清同我说的,景清最近跟着王爷进过宫,亲眼瞧到了。”


    沈卿云点了点头,感慨道:“景清看着正经,没想到背地里竟是个碎嘴子。”


    府上一切用度送到她这都是顶好的,屋内燃着炭火,还烧了地龙,感受不到外头的风雪。


    沈卿云看着屋外止不住的飘雪轻轻叹了口气,越冷百姓日子越难过啊。


    只是上位者眼中,能看到的唯有权势,人命如草芥,又有谁会在乎呢?


    段清淮这事能闹得沸沸扬扬,少不了其他皇子在其中推波助澜,银子没少花。


    却无一人想到天寒地冻中不知如何自处的百姓。


    沈卿云垂着眸,突然问道:“王爷现在在何处?”


    知念不解,但仍答道:“王爷今早去上了朝,回来后便一直在书房。”


    沈卿云点了点头,“知念,泡壶茶。我们趟去书房。”


    段行川婚假只有九日,假休完了便照常上朝,上朝后便一直待在书房,这几日二人虽都在府上交集却少了不少。


    他们二人本就谈不上两情相悦,沈卿云一直秉持着相敬如宾的原则,也从未主动凑上去寻过段行川,这还是这几日她头一回主动要去找段行川。


    知念应了一声便火急火燎去泡茶。


    待茶香四溢时,沈卿云缓缓从榻上起身,向烛上前为她披上一件白狐裘。


    知念端着茶壶紧跟着沈卿云。


    敲门声响起时,段行川以为是景清,头都没抬,“进。”


    茶的清香在室内弥漫,段行川这才抬起头来,见到沈卿云扬起了柔和的笑,“夫人怎的来了?”


    他起身将沈卿云拉到玫瑰椅上,“夫人快些坐下。”自己则坐到一旁。


    知念将茶壶放到书案上,准备为主子斟茶。


    沈卿云抬手制止住了她,“我来吧。”


    她手纤长白皙,似美玉,斟茶做起来也颇为赏心悦目。


    沈卿云将茶杯递给段行川,柔声道:“夫君公务繁忙,我便让知念泡了茶来。知念手艺不错,旧时在家中父亲便赞不绝口,夫君尝尝。”


    段行川接过茶杯,饮了一口,感慨道:“入口鲜嫩,滋味醇厚,手艺当真不错。”


    沈卿云浅浅一笑,“夫君喜欢便好。”


    顿了顿沈卿云才步入正题,主动道:“卿卿今日来一是想着夫君公务繁忙,忧心夫君身子,还有一事想恳请夫君。”


    段行川笑了笑,温声道:“夫人但说无妨,你我夫妻二人不必这般客气。”


    “近日飘雪不停,府上虽烧着炭火温暖如春,但外头仍是天寒地冻,卿卿忧心百姓日子不好过。”她顿了顿,柳叶眉紧蹙,眉眼间难掩郁色,“积雪这般厚重,卿卿还忧心来年天暖恐会有水患。”


    段行川也面露正色,点了点头,沉声道:“夫人有何想法?”


    沈卿云抬眸与他对视,“卿卿想着府上拨出些许银子,寻个地,给百姓发些御寒的衣物、炭火。”


    段行川在朝中只有一个不高不低的官职,俸禄并不多,府上富足多是靠陛下的赏赐。


    沈卿云担心府上吃紧,补充道:“卿卿名下有几处铺子,一年赚的银子也不少,也可从卿卿私库拨些。”


    段行川笑了笑,“这是我考虑不周,等下我便吩咐景清去办。至于银子,夫人不必忧心,府上还算富裕,下头的铺子经营得也不错,不必走夫人私库。”


    沈卿云点了点头,“有劳夫君了。”


    这事段行川也办得快,第二日沈卿云便听说设了御寒场在平民百姓较多的西市,第三日便有不少百姓去领御寒物品。


    府上拨了不少人去帮忙,奈何百姓太多,还是有些忙不过来。


    沈卿云自幼便同祖母、母亲施粥,便主动同段行川道:“夫君,如今天寒去领的百姓不少,卿卿恐忙不过来,想带几个丫鬟去帮忙。”


    段行川几乎想都没想便拒绝了,“不可,去领御寒物品的百姓繁多,难免会有心怀不轨之徒混在其中。”


    沈卿云并不想暴露沈虞娘,抿了抿唇同段行川道:“卿卿自幼便同祖母、母亲施粥,见过太多面黄肌瘦、食不果腹之人,其中自然也有贪婪自私之辈。受过累,也曾受过伤,但卿卿从未少去过一回,夫君可知为什么?”


    段行川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