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咱那是给他的吗?咱那是给咱闺女的

作品:《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武英殿。


    此刻这里只有寂静,朱标看着杨轩,脸上浮现担忧之色。


    毕竟洪武十三年才涨过一次俸禄。


    他了解自己的父皇,这件事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老朱盯着杨轩,脸色阴晴不定。


    他在考虑。


    他虽然对官员没有好感,但还是很关心百姓的。


    “杨轩。”良久,老朱开口道:“户部去年的账目,都是你审核的。”


    “你应该明白,一年下来,朝廷几乎没什么富余。”


    “拿什么增加俸禄?”


    其实按老朱的打算,这种事儿等朱标继位之后再干最好不过。


    他就趁着自己在位的时候,给儿子多攒点家底。


    他的心里明白,很多人都说自己给的俸禄太低,这要是少数几个人说,那可以当做是抱怨,可大多数人都这么说,那就说明是真的低了。


    现在朝廷不富裕啊,很多事情,老朱也是有心无力。


    有道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若是当初杨轩没有给他讲宝钞的弊端的话,他现在才不会为钱发愁。


    缺钱了,直接印就是了。


    缺多少印多少。


    现在,他不敢那么肆无忌惮了。


    毕竟,这会损耗朝廷的信誉,大明的国运。


    听到老朱的话,杨轩在脑海中组织了一下语言。


    开口道:“陛下,我们不妨算一笔账。”


    “陛下每年在肃贪上的花费有多少?”


    “而增加俸禄的话,又能花费多少?”


    闻言,老朱和朱标在心里默默计算起来。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每年肃贪所支出的费用,比给官员们的俸禄还多啊!


    这时,杨轩又道:“陛下,增加俸禄,可以使一些本来不想贪的官员不再贪腐,也能节省不少肃贪的费用。”


    “而节省下来的费用,则可用于增加官员俸禄。”


    “岂不是两全其美?”


    “再者,也可减轻肃贪的压力。”


    这一笔账算下来,老朱和朱标心里也都有数了。


    增加俸禄,好处大大滴。


    还能让吏治为之一新。


    “当然,该贪的还是会贪,但应该不会再有活不下去才贪腐的事情出现了。”


    杨轩最后道。


    老朱点点头,随后看向身旁的朱标:“标儿啊,你下去写好折子,明天朝会的时候,提出来。”


    “一起商量商量,增加底层官员的俸禄。”


    “父皇圣明。”朱标恭维道。


    如此,也可安抚一下因为郭桓案而惶恐不安的百官了。


    “行了,少说这些废话,主意是杨轩想出来的,和咱有啥关系。”老朱没认这个功劳。


    趁此机会,他也想帮朱标提升一下威望。


    “杨轩,郭桓案你干得不错,现在又帮咱减轻了肃贪压力。”


    “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老朱又问向杨轩。


    听到这话,杨轩看了看老朱,又看了看朱标。


    后者给他使眼色,可以趁着父皇现在心情好,要点好处。


    毕竟,杨轩在老朱这里积压的功劳有点多。


    有了朱标的暗示,杨轩放下了心。


    缓缓开口:“陛下,能赏臣点钱吗?”


    话语一出,老朱的脸色瞬间就黑了。


    娘的,让你开口,你还真敢开口啊!


    一下子就击中了他的软肋。


    他的钱也不多,反而花钱的地方更多。


    朱标也是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杨轩要的竟然是这个。


    不过这倒也符合杨轩的性子。


    察觉到老朱的脸色,杨轩小心翼翼的改口:“陛下,要不…算了?”


    “咋,你是觉得咱没钱是吧?”老朱看出了杨轩的想法,黑着脸道。


    “没有,臣没有这个意思。”杨轩连忙摇头。


    “哼!”老朱哼了一声,随后又道:“上次你上交的那些赃款,就赏你一半吧,免得你心里惦记。”


    他知道杨轩喜欢钱。


    “谢陛下!”杨轩脸色一喜。


    没想到还真有惊喜,要知道,上次上交的赃款,怎么说也有二三十万两,一半不少了。


    “滚吧,咱看见你就心烦。”老朱挥手赶人。


    “臣告退。”杨轩麻溜走人。


    他可不愿意在老朱这里多待,性格反复,上一秒还黑着脸要砍人,下一秒就给了一颗甜枣,谁知道他脑子里都在想什么。


    见杨轩离开,老朱就对朱标抱怨道:“你看看你,把这小子都惯成啥样了?”


    “竟然敢当着咱的面要钱。”


    他还是有些心疼自己的钱。


    “父皇,那您不还是给了吗?”朱标忍着笑,反驳道。


    “咱那是给他的吗?咱那是给咱闺女的。”老朱不承认,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心里好受些。


    不过心里对杨轩却是很满意,一直以来,杨轩的表现自己都看在眼里。


    不骄不躁,交代他的事,都能办的很好。


    最重要的是,杨轩对权力并不贪恋。


    每次带兵回来,都会第一时间交回兵权。


    这才是老朱最放心的。


    因为杨轩不仅是他的女婿,还是外戚。


    等以后自己的好大儿上位,他杨轩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若是个贪权的外戚,标儿怕是会被架空。


    老朱决不允许那样的情况出现。


    …


    次日,朝会。


    朱标上奏,表示之所以出现郭桓案这样的大案,底层官员俸禄过低有很大的原因。


    请求老朱增加底层官员的俸禄。


    朱标这一番,将四品以下的那些官员,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上次调整俸禄,好处基本上都被四品以上的大员得了,他们只是喝了点汤。


    现在,终于轮到他们吃肉了吗?


    不过这件事最终如何,还是要看龙椅上坐着的那位。


    四品以下的官员小心翼翼的偷偷观察老朱的反应。


    而四品以上的官员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他们的钱足够,并且老朱给了他们不纳粮的特权,根本不缺钱,逢年过节,还有赏赐。


    而且,他们也并不觉得老朱会同意增加俸禄。


    就洪武十三年调整俸禄,百官和老朱对峙了多长时间才成功。


    这才过去几年,总不能因为是太子提出来的就同意吧?


    所以,就有人站出来反驳朱标,说什么俸禄已经调整过了,现在又要调整,肯定是下面的人不满足,所以才撺掇太子上奏。


    这样的人只有几个,自以为猜到了老朱的想法,想借此表现一番。


    四品以下的官员心里暗骂这几人。


    彼其娘之!无耻老贼!


    老朱看着这几个显眼包,心里想着,这几个人这个时候跳出来,莫不是对咱标儿有意见?


    看来是不能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