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我好想逃,却逃不掉

作品:《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这些天,六部的官员接连下狱。


    上午人还在衙门当值呢,下午就只能在狱中见到了。


    六部的官吏提心吊胆,尚书更是惶恐不安。


    毕竟,连他们下面的左右侍郎都入狱了。


    谁也说不准,自己下一刻会不会也入狱。


    老朱性格多疑,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就是在这样压抑的氛围之下,京城的官员们,每天出门之前,都会提前写好遗书,交代好后事,然后告别妻女。


    若是平安回来,那肯定要庆祝一下。


    毕竟又活了一天。


    很多官员受不了这样压抑的氛围,上奏表示想辞官回乡种地。


    这老朱可不会惯着他们。


    他说:“奸贪无福小人,故行诽谤,皆说朝廷官难做。”


    直接给请辞的官员扣上一顶诽谤朝廷的大帽子。


    官员们真是想哭也哭不出来。


    我好想逃,却逃不掉!


    六部的官员一天比一天少,连处理政务的人都没了。


    几位尚书欲哭无泪。


    每天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今天死了几个?”


    由此可见,这个时候的官员们是怎么样的生活状态。


    为此,朱标和杨轩也承受着莫大的压力。


    好在,最大的压力,老朱帮他们扛住了。


    否则,读书人的口诛笔伐,足以将他们淹没。


    背负着莫大的压力,朱标和杨轩平均每天休息不足两个时辰。


    终于在二月结束之前,将案子办好了。


    朝会上,朱标和杨轩当着百官的面做着汇报。


    “陛下,经查明,郭桓及其同党,共贪污税粮,两千四百多万石,堪比我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


    听到这话,老朱的脸色也是变得极其愤怒。


    他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愤怒道:“听听,都听听,这就是咱大明的好官啊!”


    “朝廷养着他们,可他们就是这样回报朝廷的。”


    “咱知道,你们当中,肯定也有人,和这些人一样贪污,只是现在还没有查出来。”


    “你们放心,咱会查出来的,咱一定能查出来。”


    老朱的话,包含着浓烈的杀意。


    接着,他又示意杨轩继续汇报。


    “陛下,犯事的官员,皆是按照大明律定罪的。”


    “所有的定罪的官员,都有足够的证据。”


    “臣等没有冤枉一个好人,也没有放过一个坏人。”


    “总之,有罪可查,有法可依。”


    听到这话,老朱大声叫好。


    “好,杨轩,咱没有看错你。”


    说着,老朱还冷眼看了看下方的文武百官。


    其实按照他的想法,哪儿用得着这么麻烦?


    既然这些人相互勾结,贪腐,已经是事实。


    那就全都砍了。


    至于有意见?


    谁有意见?


    来,到咱面前跟咱说。


    随后,杨轩宣读了主要罪犯的处理结果。


    其中郭桓,被诛九族。


    其他人,夷三族或者满门抄斩不等。


    算下来,这次得掉数千颗脑袋,数千人,要么判刑要么流放。


    百官们听着这一串串的人名,心中悲凉。


    他们好想太子早点上位啊!


    这样,他们的日子才能好过。


    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处理结果,相比于历史上的郭桓案,已经好了不少。


    历史上,老朱可是杀了三万多人啊,朝廷上下,一扫而空。


    现在只是死了几千人,更多的人都活着,这个结果,已经很好了。


    朝会结束后,老朱将朱标和杨轩叫到了武英殿。


    案子结束,但后续带来的问题还没有结束。


    朝廷缺少的官员,这只能通过科举。


    但造假账这方面,杨轩还是能改进一下的。


    首先就是将后世那套列表格的方法拿出来,其次,将数字进行大写。


    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变成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这在后世,小学的时候就会学到。


    对此,老朱很满意,他笑着夸赞:“杨轩啊,你说的这两个方法都不错,以后所有的账目,都这样来。”


    “你可不许藏私。”


    “只要对朝廷有用,臣绝不藏私。”杨轩连忙道。


    闻言,老朱对杨轩也更加满意。


    现在看来,自己当初的眼光果然毒辣。


    杨轩悄悄观察着老朱,见其心情不错,便想趁此机会说说自己对俸禄体系的看法。


    “陛下。”


    “嗯?你还有事?”老朱疑惑。


    “回陛下,是的。”


    “说吧!”


    “陛下,臣对这些贪污的官员都进行了审问。”


    “其中有些人纯粹是贪心不足,死有余辜。”


    老朱没发表意见,他知道,下面还有个但是。


    果然,下一刻杨轩就说了。


    “但是,还有一部分官员,他们是不想贪的。”


    “但是不贪,就只能饿死。”


    “所以,在饿死和被陛下发现后所杀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


    “咋,你这是想为贪官说情吗?”


    老朱脸色一沉。


    “还是说,咱没有给他们俸禄?”


    面对着这种状态下的老朱,杨轩还是有压力的。


    毕竟直面一个从尸山血海中走出的帝王,没有谁能够坦然处之。


    “陛下,臣不是为他们说情,臣只是在说一件事实。”


    杨轩顶着压力,咬牙道。


    关于大明的俸禄体系,他早就有意见了。


    现在刚处置了一大批贪官,机会正好。


    “好,那你说,咱听着。”老朱沉声道。


    “是,陛下。”


    “虽说在洪武十三年,陛下就已经对官员们的俸禄,进行了调整。”


    “但现在看来,作用不大。”


    “臣观察过,这次调整,主要是集中在四品以上的高官,四品以下的各级官员,俸禄依然偏低。”


    “就拿九品官员来说,岁俸只有七十石。”


    “这对一个寻常家庭来说,是绰绰有余。”


    “可官员毕竟不是百姓。”


    “一个在外为知县的九品官,他们要养活的人,不仅仅只有自己的家人,还有衙门的小吏,衙役等。”


    “更不用说,逢年过节,走走亲戚。”


    “这都是需要花销的。”


    “七十石,远远不够。”


    “陛下,和百姓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些低品阶的官员,若是他们连自己都养活不了,难保不会把主意打到百姓的身上。”


    “所以陛下,提升底层官员的俸禄,势在必行。”


    说完,杨轩拜下,等待老朱最终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