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真正的书山!

作品:《至圣先师杜预

    十国中,更是人人都听到,杜预写出【过伶仃洋】镇国诗,被文渊阁封为伏魔秀才的辉煌事迹。


    大唐人人欢呼,奔走相告。


    唯有一人,瞠目结舌。


    金陵,【滁州会馆】。


    眼高于顶、看不起杜预的瘦麻杆馆长,被杜预写【咏针】讥讽过的,一脸愕然。


    小二颤声道:“馆长,这个杜预,是不是就是····被我们拒之门外那个?”


    馆长呆若木鸡,半晌才点点头。


    小二大吃一惊,战战兢兢道:“小的,已经第三次听到他的名字了。他诗成镇国三次了。”


    馆长呆滞,点点头,犹如木头人。


    小二胆寒道:“可,我们将他推了出去,还言之凿凿,说他不可能府试考中啊?”


    馆长一手捂脸,已经哭出声来。


    贾府,害死我了。


    贾府授意他排斥杜预,他觉得这不是很大的事,就顺水推舟办了,谁想到一下子得罪了杜预?


    这下完蛋了。


    杜预感谢行礼。


    文渊阁,渐渐消失。


    但一道光束,打在桃花源之上。


    众人眼前一花,已然不知不觉,离开了桃花源。


    那座山徐徐消失,再也不见踪迹。十国秀才茫然。


    “桃花源,不知去向了。”


    “桃花源去哪里了?”


    韩信若有所思:“看起来,文渊阁唯恐再有野心家,利用书山学海机会,打入伏魔殿觊觎魔君石,干脆将桃花源再次遮蔽起来,让人无法寻到。”


    “杜案首你怎么看?”


    高翰林转头看向杜预,却早已不知去向。


    杜预早跳上神驹,悄悄离去。


    事成拂袖去,深藏功与名。


    既然做完此事,何须再留在此地当显眼包?


    “尚父,等等我!”


    项羽骑着乌骓马,急速追上来。


    裴十四也呼哧呼哧,赶了上来。


    三人依旧一队,向前行去。


    颉利和金狼军,已然覆灭,此地百姓自然得救。


    “既然桃花源秘境都去了,并非突破第二重山的钥匙,还能去哪里找出口?”


    项羽嘀咕道。


    杜预如有所思:“如今,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见机行事,一路向前。”


    项羽、裴十四骑马苦笑。


    书山之大,不知几千几万里,极目远望,横无际涯。


    这只能凭感觉走,要走到哪辈子去?


    但两人不知,这才是书山最正常、最常见的形态——很多书生,穷极一生,都走不出第二重书山去。


    裴十四道:“书山非常古怪,有人机缘巧合,刚走出第一重,没费什么力气就走出第二重,有人却兜兜转转,一生不得出。”


    三人策马奔驰,足足三天三夜。


    多亏三人骑乘的都是万里挑一的千里驹,一天一夜能走上千里。


    这三天,就是足足三千里。


    这还只是第二重山。


    听说连续九重山,一重比一重更高更大,以此类推,不知道第九重山,又该如何巨大。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走了三天三夜,就前面无路可走。


    横亘在三人面前的,是一座巨大的山峰。


    “这是?”


    项羽高山仰止,大叫起来。


    杜预也惊叹起来:“这里,才是真正的书山?”


    只见前方,到处是宛如刀削斧劈的赤壁丹崖!


    崖壁上层层叠叠、随处可见书本的形态:或翻开,或合拢,或平铺,或竖立,或叠放,或斜置,就像无意中从天上散落人间,留给世人去翻阅、去参悟。


    三人站在山下,渺小地犹如一只仰望图书馆堆积如山书山的蚂蚁。


    这书山,简直太过雄起伟岸,高深莫测。


    “····”


    裴十四、项羽都震撼地说不出话来。


    如果这才是真正的书山,那之前呢?


    三人在书山世界,打生打死,打拼许久,甚至没摸到书山的边缘?


    书山上山体怪石嶙峋,山势突兀,形态各异。登临书山之巅,要连续攀登数段陡峭的台阶路。最陡处倾角甚至可达六七十度。台阶两侧树木丛生,怪石嶙峋,一路风光无限。


    而书山的每一页上,都写着隐隐模糊的大字。


    每一座山,都是一本厚厚的书!


    要攀登过这第二重书山,需要从山下攀登起,一步步爬上天梯,在山阴,坡高路陡的台阶直通笔架,然后又一路升高直至书山之巅。


    裴十四苦笑:“终于悟了,何谓书山有路勤为径。读书需要刻苦,需要付出辛勤和汗水。我们要翻越书山,也只能一步步爬上去。”


    杜预豪迈道:“只能自我挑战,克服畏难情绪,相信我们会最终站上书山之上,俯瞰群峰,众山皆小山,登绝顶我为峰,无数风光在险峰。”


    如此陡坡,连神驹也上不去,三人只能下马,徒步而行。


    果然,书山难,难于上青天。


    三人一路攀登,顺着山路在丛林间迂回蜿蜒,山岚隐去远峰。


    每一步,都要消耗大量的文气和力量。


    哪怕杜预装备了【丹书诰敕】,文气属性大幅提升,也只能亦步亦趋,满头汗水,向上攀登。


    他远远看去,竟然有人捷足先登,早已攀登过了第一座山头,正在努力向第二山头攀爬而去。


    “有人这么快?”


    项羽大吃一惊:“我们有神驹,跑得够快了,怎么会有人还抢在我们前面?”


    杜预不以为然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在桃花源耽误时间不短,若有十国才俊,找对路子跑到前面也是正常。”


    裴十四叫苦道:“我文气跟不上了,你们呢?”


    项羽卖惨:“我早就跟不上了。只是杜兄爬的飞快,只能勉强支撑,死要面子活受罪而已。”


    杜预也挥汗如雨,坐了下来:“先歇息一下。”


    “你们有无发现,随着山势不断提升,我们文气消耗在不断加剧?”裴十四惊讶道。


    三人盘点自己文气,果然山势越高,文气消耗也越大。


    在山下,骑着战马奔驰,文气消耗很少。


    但真正攀爬书山,却完全依靠读书人自己的才气和体力,玩不得半点虚假。


    “我懂了!”


    项羽苦涩道:“为何书山学海成绩,被作为府试的结果。没有足够扎实的基础才气和属性,根本爬不到多高,就会才气枯竭而自动退出。若不想文宫碎裂的话。”


    “我···我支撑不动了。”


    裴十四大汗淋漓,依靠在绝壁山石上。


    “千万要站稳扶好,小心坠落下去。”


    杜预提醒。


    三人俯瞰脚下,亡魂大冒!


    因此时俯瞰群峰,众山皆小!


    俯瞰山阴,白雪皑皑,山路就像羊肠一样盘绕在群山丛林之间。群山逶迤,峰峦叠嶂。


    而远处,更奔驰而来大批秀才。


    十国秀才,果然各有神通,也陆续找到了这真正的书山开始攀爬。


    三人远远眺望,十国秀才仿佛一群小蚂蚁,开始爬山。


    “不敢相信,我们还要攀爬那么高?”


    项羽叫苦连天。


    杜预慨然:“书山探宝勤寻路,学海求知苦渡舟。满腹经纶舒广袖,琼楼玉宇任风/流。走吧。”


    他三人正在攀爬书山,却不知如何,云雾越来越浓。


    雾气昭昭,不仅打湿/了台阶,还弄得对面不见人影。


    “看不到····”


    “你们在哪?”


    “大家小心啊。”


    三人彼此呼应,但不知为何,声音却越来越小,听起来越来越遥远。


    杜预稳住心神,知道自己绝不可慌乱。


    这是书山,一不小心就会被淘汰,甚至跌落深渊命丧黄泉的书山。


    如此危险之地,必须要稳住阵脚,稳扎稳打。


    他扶住岩石峭壁,静静等待这片浓雾过去。


    但浓雾真的过去之后,杜预惊奇睁大了眼睛!


    不见了。


    项羽和裴十四,竟然统统不见了。


    只见一侧是壁立万仞的绝壁书山,另一侧是白云苍狗、深不见底的万丈悬崖。


    唯独,不见了自己一上一下的伙伴。


    杜预攥紧拳头,强迫自己稳住心神。


    他非常确定,自己没有移动过。而项羽和裴十四也应该没有乱动。


    但他们就是离奇人间蒸发,不知去向。


    “看来,古来圣贤皆寂寞,书山只许独自攀。”


    杜预微微苦笑。


    到了书山,就是书山说了算,人力非常渺小。


    他看准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向上走去。


    穿越了那谜一般云雾后,杜预感到每一步文气消耗,又提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如果说过去的文气消耗,一步需要一分才气,现在一步就要耗费三分才气。


    “这便是百尺高杆,更进一步,越向上越难的道理吗?”


    哪怕杜预拥有堪称变/态的才气,也不得不在走上百丈之后,略作休息。


    他拥有不少恢复才气的神通,一一用出,延长自己续航能力,应对书山无休无止的才气索求。


    饶是如此,杜预的续航能力也很快达到了极限。


    “不行了····”


    杜预又走了上千丈,几万步,满头汗水坐了下来。


    他低头望去,怪石嶙峋,顺着山坡往下看不到谷底。入目全是厚厚的书页岩!


    岩石上,篆刻着数之不尽的知识与文字。


    唯有山脊上的游道通向远方的一个又一个山顶。


    杜预坚持了数次,终于油干盏尽,坚持不下去了。


    前面的山路,似乎永无止境。


    杜预貌似已经爬山无数个日夜,但就是遥遥无期,看不到任何书山的尽头。更无法攀登上书山的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