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引蛊 为了今夜,我可数日没……

作品:《开局紧抱霍去病大腿,给他打工

    “‘记住我。’是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但第二日我见到他时,他却并不识我了。”


    殷陈描述完那个梦境,淳于文这才恍然大悟,或许是他错了。


    二人并不是因为醉梦而相梦,在二人相遇前,这场梦就已经注定。


    淳于文揉揉她的头,“小姑子可要快些好起来,只凭老叟一个人可解不了此毒。”


    殷陈苍白面上绽出一个笑,道:“这点小伤还奈何不了我。”


    与淳于文聊完后,殷陈看着镜中如瀑的发丝发尾被齐整削去一半,藏不住的白色发丝如同夹杂在黑色发丝中,她拔下一根白发,想起那时与红雪青芜说起的玩笑话。


    现在好似快要实现了。


    不过,确实不大好看。


    她忍着疼痛起身,随手抓起头发绾了一个高髻,又将玉簪横簪于发髻之中,看到玉簪,忽而想起李姝托李敢送来的那几根针,李姝是何意?


    李敢口中的物归原主又是何意思?


    她望向自己的手心,上林狩猎那一日李蔡的反常,又意味着甚么?


    这一切似乎与霍去病中毒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


    现下的当务之急,是得先将他的毒解了才行。


    先生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医者,他定会有办法的。


    殷陈转头看向躺在床榻上之人,中间那盏碍事的屏风已经推开了,她只要一回头,便能看到他。


    他身上多处穴道封了针,因不能盖被,在床榻边放了数个火盆,殷陈俯身点点他紧蹙的眉头,“年纪轻轻的可不能老是蹙眉呀,仔细如同先生一般眉间生了沟壑。”


    她抚平他眉间的纹路,轻喃:“庄生梦蝶或是蝶梦庄生?”


    她是庄生,还是那只蝶?


    “若你现在梦见我,当知晓我为何初次见面就轻薄于你了,可你那时偏不识得我。”


    “我可是睚眦必报的姑子,你明白的。我还欠你一个生辰愿望,我从不亏欠旁人的,所以你得快些醒来,好让我还清了你才行,否则……”


    指尖慢慢下滑,沿着他高挺的鼻梁向下,忽而拐了个弯,抚过那粒眼下痣,摩挲了几下,“好了,我该去与先生研制解药了。”


    在她转身的瞬间,霍去病指节微微颤动了一下。


    她出了屋子,淳于文已经扎好了一个人偶,那个随行的医工和他正站在人偶前,边上的案上摆放一盘银针。


    淳于文指着人偶道:“在中毒初期,医工已经先用针砭封住了几处主要经脉,又喂了解毒丸,但毒现在仍在体内游走,一旦抽针,怕是毒会顷刻侵入心脉,所以封锁经脉的针不能动。”


    他捻起银针插在人偶各个穴位上,那正是现在封在霍去病穴位上的银针位置。


    “问题便出在此处,毒被限制在一处,虽无法侵入心脉,但也逼不出来。”淳于文点了点人偶下腹处。


    殷陈坐在边上,只能以手强撑着病体不倒下,苍白的面容昭显着身子的疲态,她的目光一如往常地清明锐利,抬手抽出靠近下肢的一根针,“先生的意思是,若要将毒逼出,须得打开某一处穴道。”


    可此毒凶险,若引至下肢逼出,轻则跛脚,重则此腿不保。


    殷陈迅速将银针插回去,直接否决这个提议,“不可。”


    “这是唯一的办法,君侯现在脉象如此微弱,便证明此毒凶险非常,没有时间等我们一一试出解药。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只能先保住性命,腿之事可等解毒之后再做打算。”那随行的医工建议道。


    殷陈怎能不知?


    可她怎么忍心?


    “若他不能策马,那会比杀了他更让他难以接受。”殷陈看向那医工,语气不容置喙。


    淳于文手中捻着针,站在一旁眉头深锁,他怎会不知霍去病是个多要强的小郎君,他为了学习策马付出的心血比谁都多。


    能于马上飞驰,是他此生少有的快活时刻。


    他仍记得少年首次独自策马时眉眼飞扬的模样。


    可他更是个医者,一条命和一条腿,他知道哪个选择是正确的。


    霍去病才过了十八岁生辰,今后仍有许多时光。


    就算不能策马,他仍可以做一个长安贵公子。


    而不是孤零零死在冬夜里。


    长安信件在第二日也到来了,不乏今上的关切之语。


    殷陈看着缣帛上的字,提笔描摹了几笔陈阿娇的字迹,写了封回信。


    信中书道:近日淮南多事,行程颇艰难,故于此地多逗留两日;贼子伏诛,目下并无异象,万望陛下康健,另大雨雪致使华阴流民增多,此事当交由御史大夫,方得妥善处理。


    殷陈顿笔,最终于落款处写上,去病陈上。


    她将信件交由赵破奴,又郑重叮嘱,“君侯病中之事,万不可走漏风声。”


    这封加急信件在六日后呈到了刘彻面前。


    自从高不识领着前往淮南的军队归来后,这半月来,他便一直在等着霍去病的消息。


    他展开缣帛一瞧,这字形如此熟悉,他心头一震,视线落在那个“陈”字上。


    陈,殷陈。


    她在淮南。


    刘彻手上稍用力,揉皱了缣帛边缘。


    温室殿中灯影幢幢,温暖如春,隔绝了殿外呼啸的风雪,他心中升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怒意,起身绕过殿中火齐屏风,踱过鸿羽帐,走到殿门处,两个小黄门推开殿门。


    风雪顷刻灌进殿中,卷起他的玄色华服的边缘,冷意瞬间将暖意驱散。


    举目望去,未央宫银装素裹,似乎又见陈阿娇一身雪色狐裘笑得开怀,走过来拉他出去看雪。


    她倚在白玉栏杆处,抓一把雪揉成一个团子递过来,是一只兔子模样的雪团。


    那时二人尚年幼,阿娇俏皮如同一只雪狐,乐意将雪踩得嘎吱嘎吱响,将冰得毫无知觉的手伸到他脖颈处取暖,笑得格外狡黠。


    可惜流光易逝,当年的时光太短,短到落在他肩上的雪碎刚巧融化,那些回忆便随着雪花消逝了。


    殿外雪花仍飘着,他道:“流民问题公孙丞相等人可安置妥当了?”


    “丞相正在殿外求见陛下。”小黄门恭敬禀道。


    “他既身子不爽,此事便交由御史大夫去办罢。也不必来见我了,叫他回去好好养病去。”


    “诺。”


    ———


    淮南的夜虽不比长安冷,但屋外寒风呼号着,仍有刮进骨子里的架势。


    这是殷陈到淮南的第五日,这几日她与淳于文一直在研究逼毒的方法,身上的伤还未好,眼中都是熬出来的血丝,面容比之前更苍白憔悴,叫人瞧着都心惊。


    她坐在床榻边,火盆中的炭盆中的火光亮莹莹的,烘着她苍白面容多了些血色。


    她的目光柔和,望向榻上沉睡着的霍去病,笑道:“郎君,此前你多番试探我,我都没告诉你,我的旧疾为何。”她顿了顿,接着道,“是蛊毒。”


    “南越人大多刺青都在右肩,我的却刺绘在左肩,是为了掩盖蛊毒痕迹。我阿母手记中有记载,西南有奇术,能引蛊噬毒。”


    那是西南秘术,引诱蛊在经脉中游走,引导它吞噬掉毒,再将蛊毒引出。


    一旦失手,蛊会在经脉中胡乱游走,最终导致患者迅速死亡。


    她计划着将自己体内那蛊引入霍去病经脉中,这是一场豪赌。


    所幸,她从来都不怕赌。她思虑了好几日,趁着淳于先生现在出门寻一种淮南没有的药材,终于下定决心引蛊。


    “若不能策马,那会是天下让你最难以接受之事,你不忍心让今上失望。反正我旧疾在身,没几年能活了,若能救你,我亦算是立了大功一件。”


    她故作轻松地笑一声,“你说过我会成为一个极好的医者,我希望你能成为我独自救下的第一个人。我杀过的人很多,救过的可没几个。”


    她脱掉衣裳,身上新旧伤痕斑驳,斜眼瞥左肩头那只栩栩如生的青鸟刺青,鸟喙处隐有个长蛇一般的细线在游动。


    那是控制着她生死的毒,她自小便厌恶这条蛊虫,她无数次想脱离这蛊的控制,无论是剜去这块血肉也罢,舍掉这条手臂也好,可是这蛊与她是共生关系,她不能舍弃它,还得吃药压制。


    义妩和殷川带着她寻遍汉地各个地方,拜访无数医者,终是没能解了判定着她寿数的蛊毒。


    她曾经很怕,怕人瞧见她这个弱点。


    可今日,她袒露了这个弱点,甚至还要利用这个弱点来实施一个逆天的计划。


    她将衣裳搭在椸架上,又点燃一盏宫灯,将灯搁在榻边上,屋中被照得更亮堂了些,“为了今夜,我可数日没吃药压制它了,可能它窜到你经脉中时会有些疼。但,你应当不会像赵破奴一般爱哭鼻子罢。”


    <b>【当前章节不完整】</b>


    <b>【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b>


    <b>aishu55.cc</b>


    <b>【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