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5章 心慈

作品:《苏一刀梅琳钰

    235心慈


    “打铁趁热,治病趁早!”


    诸葛景说道。


    “现在大漠八十万苏家军,势头正旺,斗志昂扬,军心也最齐,又不愁粮草,要拿下北戎大御都,不是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这是其一。


    其二,北戎国的百姓太苦了。


    王爷,再有几个月,进入天寒地冻,北戎将有大量百姓冻死,饿死,那时候,就是人间地狱。


    所以,王爷,救救北戎百姓!”


    诸葛景针对北戎长达一年的釜底抽薪,不但引起整个广漠的粮食荒,还波及到了其他地方。


    北戎的各大粮商,把大量的粮食卖给了大漠地方的粮商。


    直到粮食价格抬高了几倍,才停止。


    然而,一切都晚了。


    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北戎粮商开始囤积居奇,包括各大豪门世族,也不再出售粮食,等着涨价。


    老百姓手里好不容易攒几个钱,却再也难以维持基本的温饱了。


    寒城当时的惨状,他们记忆犹新。


    北戎的粮食产量本来就不高,市面上的粮食,又被诸葛景买走了几乎一半,老百姓哪里还有活路。


    不但是北戎,东行国的粮食,也被买了不少。


    目的是防止北戎向东行国买粮食。


    同时,严格控制大漠各地把粮食卖给东行国。


    虽然东行国依然能够从其他地方,向大丰国的粮商买粮,但也只是能够满足自己国家的需要。


    诸葛景对于北戎即将到来的大饥荒,内心十分的不安。


    到时候,饿死的人,必将是成千上万。


    诸葛景的良心,承受的起,但一定会很痛苦。


    所以,他力主打北戎。


    话是这么说。


    北方的严寒,不比南方。


    在冬季开战,必将极大的增加苏家军的伤亡。


    这是苏一刀不愿意看见的。


    大漠的人口越来越多,这是好事。


    可是周边各县,包括北戎,东行国,西阳国的人口却在极速流失


    将来打下北戎,没有人,又有什么用。


    “诸葛兄,你不必太苛责自己,两国交战,伐谋为上,北戎的粮食,虽然紧张,但不至于人百姓饿死,这些都是北戎朝廷上上下下的错。


    现在已经十月底,天气严寒,路上行军,打仗,都非常困难。


    所以,还是按照以往的方法,收人。


    没有了人,北戎的城墙,自然就会坍塌,也许都不用我们动手。”


    苏一刀说道。


    诸葛景立马说道“不错,是我一时钻进了牛角尖,不让北戎百姓饿死,不一定打仗啊,让他们来不就行了。”


    可是。。。


    “现在已经有些晚了,那些路途遥远的,能不能挺到我们大漠,都不一定。”


    “不用去大漠,这广漠就行。”


    苏一刀说道。


    “这,我这脑袋,广漠已经是我大漠的领地,不用长途跋涉去大漠五县了。”


    诸葛景兴奋的说道。


    “我现在就去写告示。”


    苏一刀说道“不用,简单点就行,也不用贴什么告示,百姓有几个识字的,一个村子也不一定找到一个。


    再说,北戎官府会让贴吗?”


    诸葛景问道“那怎么办?”


    苏一刀说道“老办法,派人进入北戎,就说


    ‘活不了北戎,饿不死的大漠’,


    或者不做北戎的饿死鬼,要做大漠活的人。


    再或者,去大漠,让孩子活下去。


    如此等等!”


    苏一刀说着,诸葛景已经动手写着。


    “不错,浅显易懂,比那些大道理强,不是为了活命,为了父母妻儿,谁会背井离乡。好办法!”


    诸葛景赞道。


    “不过,派谁去呢?”


    “这件事情,让大生安排吧,尽量派北戎人过去,。


    家在北戎的兵,给他们路费,让他们把家人接过来,这才是最好的宣传。”


    苏一刀说道。


    大生负责情报系统,可以最大可能的保护去宣传的人。


    “是,王爷。”


    苏一刀听到大生的话,有点头疼。


    明明都是好哥们,好兄弟,偏偏整天喊王爷,不让喊还不行。


    理由一大堆。


    “行了,整天王爷,王爷的喊,也不嫌麻烦。”


    苏一刀说道。


    大生却不生气“王爷,人家都喊,咱们不喊,没有威严啊。”


    诸葛景也劝道“王爷,不就是一个称呼吗,有什么打紧,心里明白就行。


    以后你再想个称呼,咱们改过来不就行了。”


    苏一刀笑着说道“就是听着不爽,整天王爷,王爷的喊,以后再说吧。”


    大生去安排了。


    诸葛景说道“王爷,冬季打仗,确实是伤亡太大,但咱们伤亡大,北戎兵伤亡更大。


    他们吃的不好,身体不如苏家军,真打起来,他们现在不是咱们的对手。


    再说,我们有玄炮,平地作战,他们只有吃的亏,没有沾的便宜。”


    苏一刀问道“还是想打?”


    诸葛景说道“打,不过,不打县城,只占土地,也不占多少,三二百里就可以了。


    这样,除了县城的百姓,那些乡村的,就有可能活下来。”


    诸葛景说到底,心里还是内疚。


    离寒城越近,受到的影响就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纠结的原因。


    诸葛景也不过三十岁,可是头发已经白了三分之一。


    而苏一刀记得很清楚,在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诸葛景的头发乌黑,没有一根白发。


    这才两三年的时间,已经白了那么多。


    随着领地越来越多,诸葛景也越来越忙。


    如果不是苏强来了,诸葛景恐怕已经累死了。


    苏一刀不能让他再心累。


    “好,小事一桩!”


    苏一刀说道。


    诸葛景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意。


    荣城原来是抗击北戎的第一线,寒城打下来之后,就变成了内城,不需要驻扎那么多人了。


    乌力尔,苏三丫,辛义接到命令,率十万大军,从寒城开始向北戎推进。


    胡师长率十万大军,从中路北进。


    程师长率十万大军,从有路推进。


    他们接到指示,只打乡村,不打县城。


    对于小村镇,所有的地主老财,他们的土地一律没收,粮食一律没收,财产一律没收百分之八十。


    粮食就地分给当地穷苦百姓,让他们能够撑过这个严寒的冬季。


    谁知道,乌力尔向北进发,一不小心,直接突进了五百里。


    北戎朝野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