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章 失望

作品:《苏一刀梅琳钰

    234失望


    “国师,这样做,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呼哈都小心的问道。


    “杀点贪官,把粮食价格先降下来,稳住民心,然后再一步一步去往下做。


    皇上,做起来会很难。


    可是,不做的话,北戎会更难。”


    金先生的一头华发,似乎都在担忧。


    “好,国师,那就做,你看,从谁开始?”


    金先生抬头看了一眼呼哈都。


    呼哈都的眼神,躲闪了过去。


    “难民署。”


    金先生说道。


    “难民署?”


    呼哈都感到奇怪。


    难民署不过是个六品的衙门,就没有能上的台面的官职,如果不是国师提起,他都想不起来整个衙门。


    “对,难民署。每年朝廷拨的救灾的银子,少说也有几十万两,有些年份,更是高达上百万两银子,可是,真正用到灾民手上的,却没有多少。


    难民署,是真正可以小官大贪的地方。”


    嗯,六品官,皇上处理,还是没有压力的吧。


    呼哈都说道“好!”


    第二天,呼哈都直接派禁卫军包围了难民署所有官员的家。


    直接进去搜查。


    这一查不要紧,呼哈都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


    难民署大大小小的官员一二十个,最少的一个也从家中搜出了二三十万两银子。


    最多的一个,达到几百万两。


    呼哈都不明白,朝廷一年就几十万两银子,他们是如何做到贪腐这么多的。


    就这一个衙门,北戎国库就多了小千万两银子。


    随着案件的深入,呼哈都这才明白,难民署贪的钱,都是因为他们手中握有征粮权。


    根据北戎的法令,难民署可以把粮食从粮商手中用低价强行买走。


    粮商自然是不愿意的。


    为了不被难民署盯上,每年都要孝敬。


    碰上不长眼的,宁愿低价卖粮,也不意思的。


    反正再低,也不能低于市场价的五分之三。


    他们也赔不了多少。


    难民署就会毫不犹豫的把粮食买走,再转手卖给合作的粮商。


    利润就由他们分了。


    至于灾民,最后迟到嘴里的,十成连一成也没有,还是碎米陈粮。


    这样一来,难民署每年的生意,都能做到几百万两。


    案情审明,呼哈都却犯难了。


    按北戎律法,这些人都是要处死的。


    可是,难就难在,难民署六品署府皮画,是他最疼爱的胡妃的娘家嫂子的兄弟的妻子的三姑丈的外甥!


    这沾着皇亲呢。


    而且,皮家还送来了十万两银子给胡妃。


    胡妃也不隐瞒,就把十万两银子放在了桌子上。


    说是商量,却是撒娇求情。


    还没有喊了几声皇上,呼哈都的骨头就软了。


    这还怎么杀啊。


    呼哈都转念一想,反正银子已经到手,人杀不杀,其实也无所谓。


    于是给刑部下了一道旨,免除死刑。


    金先生听闻,气的直接闭门不出了。


    他是真心为呼哈都好。


    毕竟这十几年,呼哈都对他不错,他对北戎不满,可对呼哈都却很复杂。


    再说,北戎的老百姓,也是百姓。


    他希望天下的百姓,都尽量过的好一点。


    又过了一段时间,京城大御都的粮价,竟然又涨了。


    金先生感到奇怪。


    难民署不说脏银,粮食都有几十万石,放到市场,粮价怎么会涨。


    他立即派人去调查。


    这才发现,皇上呼哈都不仅把脏银收归了他在皇宫的私库,而且粮食也全都高价卖给了最大的粮商。


    听说,还是胡妃从中牵的线。


    金先生如遭雷击。


    皇上呼哈都的心中,没有百姓,更没有北戎,这样的人,随他去吧!


    金先生于是上书称病,不再上朝。


    呼哈都心中有鬼,也不敢面对国师,这下正好随了他的心意,派人去安抚了一番,选了御医过去。


    不过,呼哈都还是学到了东西。


    从此以后,今天抓一个官,隔几天再抓一个。


    赚的是盆满钵满。


    可是,京城大御都的粮价,倒是一天比一天高了。


    呼哈都发财的时候,苏一刀也很发愁。


    乌力尔俘虏了二十三四万北戎兵俘虏。


    问题是,这些北戎兵俘虏,现在都“赖”在苏家军不走了。


    走的当然也有。


    百不挑一。


    二十四万北戎兵俘虏,走的还不到一千人。


    剩下这些,一直要求参加苏家军。


    他们理由很充分。


    乌力尔的手下都可以,他们也可以。


    再说,从此以后,他们也是大漠百姓了,大漠王不能厚此薄彼。


    苏一刀能怎么办。


    可大漠的军队,已经太庞大了。


    李兵,翟向,张磊从苏镇带过来十八万。


    原来有三十五万。


    这就超过五十万了。


    再收二十三四万,就八十万了。


    这还不算留守苏镇老家的军队。


    二十万总是有的吧?


    这比当年曹操的八十万大军还要多二十万呢。


    可是,大漠才多少百姓。


    大漠五县,一百五十万左右。


    荣城人口,大概三十万。


    盛城和五县,有三四十万。


    寒城拿下之后,周边又多了五六个县,应该有四五十万。


    这才二百六十万左右。


    就算再加上苏镇周边的七八十万,也不过三百四十万。


    现在竟然要养一百万的军队,怎么可能。


    太多了。


    太多了。


    真的太多了。


    可是,这些士兵,就是赖着不走。


    给路费都不走。


    在这里一天三顿饭,顿顿有馒头,还管饱,来了一个月,吃肉的次数,比这一辈子吃的都多。


    而且,还给钱。


    他们有的当了十几年兵,什么时候见过钱。


    大漠王的军队,就是不一样。


    “军师,你倒是说啊,让你来荣城,不是让你旅游来了。”


    苏一刀说道。


    “旅游?”


    诸葛景一脸疑虑。


    “小侯爷,驴油也好吃吗?”


    旁边大虎问道。


    “没有馒头好吃。”


    苏一刀应道。


    大虎拿着给他特制的馅饼馒头,坐在那里不吭声了。


    “王爷,现在的兵力,确实是有点多了,不如,咱们就干脆把北戎灭了算了。”


    诸葛景说道。


    大生也说道“是啊,不打白不打,这么多兵,要攻下北戎,不是问题。”


    “这才打过几天,又是天灾,又是人祸,老百姓都没有过过几天舒心的日子。”


    苏一刀说道。


    诸葛景说道“王爷,你说的不对!”


    苏一刀立马问道“哪里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