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大夏,日不落

作品:《至尊天子

    秦昊微微一笑,望向众多使臣,开口道:“既然大家如此踊跃,那么就去诸葛云那里,签订商契吧。”


    所谓商契,其实是古时候的合同。


    商契之上,还要加盖两国的印章。


    这就说明,不是使臣的个人行为,而是两国的商贸行为。


    那可不是几斤几十斤的小打小闹,动辄就是成百上千斤。


    特别是匈奴这样的西域大国,每年消耗的孜然和胡椒,可能会有上万斤,甚至更多!


    所有国家加起来,贸易额可能超过几十万斤黄金!


    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问题是。


    这些使臣们真的愿意签订商契,用黄金来购买孜然、胡椒这种香料?


    难道,香料对于他们来说,真的这么重要?


    大臣们实在是有些怀疑。


    秦昊淡淡一笑,却是胸有成竹。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经过秦昊的几轮肃清,朝堂上剩下的大臣之中,贪官污吏只是少数。


    哪怕是张仲文,虽然有私心,却也是两袖清风的清廉之官。


    大臣们平日里的饭菜,不过是稀粥咸菜,偶尔吃一些荤腥。


    他们在乎的不是口腹之欲,而是身后之名。


    因此。


    大臣们并不能理解,美食对于西域这些生活奢靡的国主,是何等重要。


    他们可以出万金,请来名厨烹饪驼峰、熊掌、猴脑等美味珍馐。


    而且这些食物虽然珍贵,却未必美味。


    何况是孜然、胡椒,这种可以将大幅度提升食物美味的香料呢?


    使臣们闻言,顿时欣喜若狂,来到诸葛云面前,当场就要签订商契。


    孜然胡椒这么贵,等同于黄金,他们肯定不会自掏腰包。


    签订商契,国家出钱,他们正求之不得,怎么可能拒绝?


    而且,使臣们心中,也有各自的小算盘。


    孜然胡椒是贵。


    可是,谁能抵挡它们的美味?


    国主不能,王公贵族更不能。


    他们将香料运回国,就可以加价,卖给王公贵族和富商,这是稳赚不赔,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诸葛首辅,请和大理国签订商契。”


    “虽然在酒宴上谈买卖,不合时宜。但是,还请首辅大人给吐蕃一个机会!”


    “是啊,诸葛大人,择日不如撞日,您就签了吧!”


    使臣们纷纷开口,哀求诸葛云。


    甚至有人准备了猫眼石、祖母绿等价值连城的宝石,悄悄往诸葛云手里塞。


    众目睽睽之下,皇上和满朝文武都在一旁看着呢。


    诸葛云当然不可能公然收受贿赂。


    他板着脸,意正言辞道:“这些东西,你们都收回去。至于商契一事,皇上有命,本官自然不会偏袒任何人!等到明日,一定会给你们办!”


    使臣们无可奈何,只好满脸堆笑:“谢过诸葛大人...明日一早,我们就去贵府邸门口守着。”


    诸葛云点了点头,内心无比震惊,掀起滔天巨浪。


    这些番邦使臣,居然如此迫切,抢着购买孜然胡椒。


    商契签订之后,真金白银就会源源不断的送过来,充实大夏的国库!


    此次南洋之行,大夏一定会赚的盆满钵满!


    诸葛云知道。


    这并不是一锤子买卖。


    眼前的利益,根本不值一提!


    哪怕三艘大夏龙船的船舱里,堆满了金山,对于庞大的大夏王朝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苏放最大的功绩,是肃清了南洋海盗,打通了大夏到南洋的航路!


    这意味着。


    大量香料,会源源不断的运往大夏,再卖给番邦诸国。


    其中的利益,简直无法用数字估量!


    这是真正的聚宝盆,摇钱树!


    诸葛云彻底震撼。


    为什么有人说,南洋遍地黄金!


    并不是南洋产黄金。


    而是南洋产的这些香料,价值堪比黄金!


    “皇上深谋远虑,早就算到这一切...”


    诸葛云内心感慨万千,对秦昊的敬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苏放紧锁的眉头,此刻也是舒展开来,一连饮了几杯酒,心中酣畅淋漓。


    说实话。


    苏放这一次回来,背负着如山的巨大压力。


    别人远航回来,船上装满了金银珠宝,令人羡慕。


    自己回来,不少烧了多少银子,船上却只有香料和作物。


    大臣们鄙夷的眼神,让苏放抬不起头来。


    皇上还要嘉奖自己,册封自己为侯爵。


    这更让苏放心中惴惴不安,自认德不配位,受之有愧。


    可是现在。


    香料卖给番邦,换成金灿灿的黄金!


    而且,未来的巨大收益,更是无法估量。


    苏放终于可以挺直腰板,扬眉吐气。


    秦昊端起酒杯,微笑开口:“诸位爱卿,你们不会以为,此次南洋之行的收获,仅限于此吧?”


    群臣面露惊容。


    这收获还不够多吗?


    莫非,还有其他收获?


    秦昊笑了笑,并未直接开口。


    南洋之行,收获有三。


    其一,自然是最重要的土豆和玉米。


    这两种农作物,看似不起眼,却可以直接影响到大夏的江山社稷,帮助大夏安然度过小冰河时期。


    其二,是打通南洋航路。


    海外不仅有农作物,还有很多奇珍异宝,比如各种矿产。


    而且。


    大夏可以跟海外诸国进行商贸。


    未来,等到大夏的科技水平再上升一个台阶,秦昊打算发明蒸汽机,率先掀起工业革命。


    到时候,大夏会生产出大量的丝绸等纺织品,通过航路,远销海外。


    大夏的百姓,也可以出海冒险,到海外开辟殖民地。


    在不久的将来,大夏将会成为日不落!


    这是秦昊的梦想。


    开辟南洋航路,是第一步!


    至于其三,就是才是孜然、胡椒等香料。


    这些香料,不仅可以在大夏推广种植。


    而且可以卖给番邦,直接换成真金白银。


    这些都是一些眼睛看得见,摸得到的短期利益,相比于前两种收获,实在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不过。


    满朝文武大臣却不可能像秦昊一样,拥有远超这个时代的智慧和目光。


    这些短期利益,可以说服他们,让他们支持大夏远航。


    而不是因为他们的短视,让伟大的大航海胎死腹中!


    这是郑和的遗憾,也是大明的遗憾。


    秦昊不会让这遗憾,在大夏重演!


    “对了,还有一个意外之喜!那就是甘蔗...”


    秦昊唇角微微扬起,吩咐道:“卢班,将制糖的器具搬上来!朕要让蛮夷见识,大夏百姓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