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朱元璋的搞钱策略,都是咱孙子教的好

作品:《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朱元璋看了怀里已经熟睡的朱雄英一眼。


    然后接着对刘伯温说道:


    “咱觉得官员的事要先放一放。”


    “毕竟朝廷没钱,就算是想提高他们的俸禄,也是有心无力的事情。”


    刘伯温闻言点了点头。


    确实是这个道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家是这样,国同样也是这样。


    “不过你说的这个改革税制,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能够立竿见影的弄来一大笔钱。”


    “但是这件事也不能盲目的去做。”


    “否则的话,咱担心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动荡。”


    “最后没收上来商税,反而伤筋动骨那就不好了。”


    刘伯温开口赞叹道:


    “请陛下赐教!”


    朱元璋说道:


    “商人不同于农民。”


    “农民手里的地和人口是明摆在那里的。”


    “该收多少就是多少,况且朝廷还有鱼鳞册和黄册。”


    “以往朝廷收商税只是稀里糊涂的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按照这种做法的话,商人自然也应该有专门的衙门来管着。”


    “所以咱决定成立一个税务院。”


    “让天下的商人都来登记造册。”


    “若是不来登记的话,朝廷便不许他们经商。”


    “咱相信以现在商人的利益来算,他们不会放着这笔钱不挣的。”


    “同时也要告诉各地官员。”


    “这些收上来的商税,会拿出来一部分加到各自的俸禄里面。”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防止那些商人偷税漏税。”


    “毕竟爱卿你也说了,大明的官员确实有点穷。”


    “咱觉得没有人会不想要这笔钱。”


    “既然想要,那就得努力的防着那些商人偷税漏税。”


    刘伯温听到这些话,在点头的同时,脸上也露出了担忧之色:


    “可是,陛下”


    朱元璋抬手制止了刘伯温继续开口,生怕扰了怀里的朱雄英的清梦。


    “咱知道你在想什么。”


    “你是担心那些官员为了自己能够多得到一点钱。”


    “就对商人进行盘剥,到最后好事变成坏事。”


    “反而会对 朝廷不利。”


    刘伯温点了点头。


    朱元璋接着说道:


    “这你到不用担心。”


    “咱已经想到对策了。”


    “在税务院之外,再成立一个监察院。”


    “负责监察百官,而他们的俸禄里面,就没有商税这一部分。”


    “这样也免得他们互相勾结,欺上瞒下。”


    “若是有人觉得冤屈的话,就可以去监察院伸冤。”


    “一旦查明属实,那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朱元璋越说,刘伯温就越是心惊。


    因为从一开始,刘伯温就发现朱元璋的这个所谓的细则中有很多的漏洞。


    可是随着朱元璋话语的深入。


    这些漏洞全都被一个个的补上了。


    到最后竟然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的点子。


    眼前的洪武皇帝似乎变了。


    无论是处事方式还是现在提出的这些东西。


    这里面有很多东西,就算是自己也想不到。


    只有在陛下说出来之后,自己才后知后觉。


    刘伯温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朱元璋说的这些都是他怀里的那个婴儿的想法。


    还以为是皇帝 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还在不断的进步。


    刘伯温也终于对朱元璋心悦诚服。


    对着朱元璋一顿彩虹屁:


    “陛下的这个做法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臣就算是想破脑袋,也绝对想不出来这样绝妙的计策。”


    “臣对陛下的敬仰犹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


    这番彩虹屁让朱元璋感到神清气爽。


    这老小子,别以为 咱不知道。


    虽然身为咱的臣子,但是心底却有些看不上咱。


    今天终于看到你这副叹服的模样了。


    朱元璋心中这样想着。


    连带着看刘伯温都感觉顺眼多了。


    同时再次将目光放在怀里熟睡的朱雄英身上。


    多亏了咱的好孙子。


    刘伯温能对咱这么心悦诚服,都是咱皇长孙带来的。


    “既然伯温也觉得这件事情可行。”


    “那就早点把这件事推行下去。”


    “徐达还在等着朝廷的钱粮呢。”


    刘伯温自然连声应是。


    很快,这些细节就商议完毕。


    然而朱元璋 却发现了刘伯温有些欲言又止。


    于是朱元璋便开口说道:


    “你有什么话就直说。”


    “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婆妈妈的了?”


    刘伯温这才面露尴尬的说道:


    “倒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只是臣今日看中了一个姑娘。”


    “陛下您是知道的。”


    “臣已经矜寡多年。”


    “儿子也早就已经成家了。 ”


    “臣今年已经六十有余。”


    “身边确实也需要一个体己人照顾。”


    “所以就斗胆跟陛下提上一嘴。”


    朱元璋听到这话,心中很是高兴。


    原来你刘伯温也不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啊。


    不过嘴上却笑着说道:


    “咱当是多大的事呢。”


    “原来是想续弦了。”


    “续弦倒是可以。”


    “但可是有一条,你得记住了。”


    刘伯温闻言赶紧说道:


    “请陛下吩咐。”


    朱元璋说道:


    “如今你已经身为宰相。”


    “权势之大,你心中应该有数。”


    “想娶谁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咱希望你不要以势压人。”


    “娶亲的话,得人家姑娘同意才行。”


    刘伯温赶紧说道:


    “陛下放心,臣就算是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以势压人。”


    朱元璋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


    “什么时候喝喜酒了跟咱说一声,咱得送上一份贺礼。”


    刘伯温一番千恩万谢之后,便告辞离开。


    没一会儿。


    马皇后便派人过来告诉朱元璋,天色已经不早了。


    常氏她们该回去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和朱标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


    果然已经不早了。


    于是朱标便从朱元璋的怀里接过已经熟睡的朱雄英:


    “时候不早了,那儿臣就先告退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


    “那你就先回去吧,咱这边还得给徐达回一道旨意呢。”


    随后朱标便抱着朱雄英离开了。


    到了坤宁宫。


    朱标和常氏便向马皇后告辞。


    马皇后看着已经熟睡的朱雄英,带着笑意的点了点头。


    然后朱标一家人 便离开了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