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作品:《本王这袖,断的彻底

    雨丝风片,催人愁肠。


    我伸手接了两滴雨,指尖被浸润的湿凉。


    颜问慈从帐中出来的时候,失态的神色已经收敛住了,只是眼周那一圈儿红还未消退。


    我看他这副样子,忍不住又劝了两句:“颜将军若真想合燕平安百年,切记不可莽撞行事”


    颜问慈眨了眨眼,忽然一笑:“若我脱了官袍,带着合燕远走高飞,算不算莽撞行事?”


    他明明是笑着说出来的话,眼眸里却是遮掩不住的失魂落魄。


    我看着他这样,心里蓦然软了下来。


    你看,世上还是有痴情人的,只不过这份痴情,没有人肯给我罢了。


    心里默默起了个决策,我叹了口气。


    “你也不必辞官,我想法子吧”


    颜问慈黯淡的眼睛亮了一瞬:“还能有什么法子?”


    “你不必管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便迈开了步子,向着信使休憩的军帐走去。


    我同阿尔野虚情假意这一段,耗去我许多心神,如今他走了一月有余。


    每逢晨起,我却好像还能在小土堡里看见他的身影。


    我晓得自己没出息,时至今日还念着他,可我却并不觉得自己错了,情爱里本没有对错可讲。


    大抵就如哥哥所说,我天生是个痴情的种子。


    可痴情不是错事,感情本不该有那么多磨难。


    我走进信使帐中,亲自泡了一壶茶送到他老人家案前,信使摘了乌纱帽,起身对我一连说了许多句不敢。


    我将他按在椅子上坐好,自己也坐了下来。


    “玉公公为传陛下旨意,千里迢迢跑到这边关来,真是辛苦”


    玉点儿是自小伺候在陛下身边的公公,太后娘娘亲指的首领太监,今日他来宣旨,本就有奇怪。


    按说御前伺候的人,不该离宫过三日的。


    方才宣完了旨,玉公公却没急着走,想来是有话要点我。


    这让我觉得合燕嫁进璞王府的事,或许还有些转机。


    若我同合燕这桩婚事真的成了,那可真就太作孽了。


    本王一个断袖,被逼无奈娶了王妃也就罢了,若再添个侧妃,想来是真的会被雷劈。


    玉公公毕恭毕敬接了我递过去的茶,面上笑容颇慈祥。


    “殿下比之往昔,更显老成了”


    我干笑了两声:“边关不比京城养人,操心的事情也多,自然见老了”


    “咱家晓得王爷对陛下的旨意有些微词,早年在宫里,殿下是难得的好心肠,承蒙殿下当年在老奴重病时,将先皇赏的山宝芝给了老奴续命,才有老奴活到今日的体面,是以老奴特在这里侯一侯殿下,为的是有一句话,要说给殿下听”


    我听了这话,心里默默松了口气,玉点儿今年也有四十岁了,可面上看着却比一般大的太监老些。


    就是因为他早年间,染过一场嗽疾,那年我才十几岁,见往日陪伴在哥哥身边的太监不在,一时有些好奇,便去太监所看望了他一眼。


    果不其然,就是病了。


    太监染疾只能问些宫外的赤脚大夫,有根基的才能托关系看看御医,玉公公算是有根基的。


    可御医来瞧了一眼,当场就说不中用了,提着药箱就走了。


    彼时我扒在门边儿看着玉公公,见他躺在简陋的小炕上,喉咙里出气多进气少,心里难免不落忍。


    往日都是他伺候哥哥用膳,穿衣,读书的,如今要是他死了,不就没有人照顾哥哥了吗?


    哥哥在皇后娘娘宫里,平日也见不到母妃和我,已经很可怜了,他不能再失去玉公公了。


    于是我跑回了凝香殿,趁着母妃宫里的掌事姑姑不注意,便从库房里将那山宝芝偷了出来。


    这是父皇赏给母妃的,说母妃身子本就不好,待到冬日天气寒冷时,用小火煨了当补汤喝。


    我晓得这是个好东西,却不知道它能不能让玉公公好起来,只得偷偷将它塞给了玉公公的干儿子,让他给玉公公吃了。


    后来玉公公好了,来给我行了一个大礼,道谢间落了眼泪,我将他扶了起来,只说让他日后好好照顾哥哥就好,不必谢我的。


    而今时过境迁,时移世易,当年的玉公公,成了御前的首领太监。


    我这不得宠的皇子,也成了戍边的守将。


    玉公公清了清嗓子,同我讲了那句需要避人的话:“殿下若想保下合燕郡主,只怕需抗旨回京一趟”


    我不解:“为何?”


    “老奴只是觉着依陛下的性子,原不该留下合燕郡主的,如今虽然下了旨意让郡主嫁入璞王府,想来也只是不想让郡主殁在宫中罢”


    玉公公说完这句话,便不肯再提点一个字,他到底是陛下手边的人,说到这里,就足够该死了。


    今日能同我讲这些,实是顾及了当年的情分。


    我没有远送玉公公,也没有将玉公公的话说于颜问慈知道,他痴恋合燕,想来是受不住这些话的。


    陛下要杀合燕,这是玉公公下的断论,我在营帐中静坐,怎么想都觉得这个断论毫无破绽。


    以哥哥的脾性,哪里容得下一个逆贼之后留存人世?


    合燕自幼是太皇太后教导长大,即便哥哥想了结了合燕的命,此刻也无法在宫中下手。


    毕竟,我们的老祖母很是疼爱这个小孙女儿。


    但只要下明旨意,将合燕赐嫁于我。


    我一个名声在外的断袖,若合燕一时想不开,在嫁人的花轿上自戕了,不也合情合理?


    想到这儿,我便晓得,时辰是一点儿耽误不得了。


    即便此刻已经日暮,我却还是招来的辛乔,同他说要回京一趟。


    辛乔瞪大了眼睛:“王爷,无召而回是死罪啊!”


    “陛下赐了一桩婚事于本王,本王回京一趟接亲,说得过去,你且看牢了玉门关,若有异动,八百里加急报于本王”


    辛乔见我去意已决,也不敢再劝。


    我同辛乔相处了这一两年,深知他是把话藏在心里的性子。


    有时我说的一知半解的话,他也从不多问,只照着吩咐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