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刁难

作品:《回档1980

    叶文浩准时来到了上海衡山宾馆,衡山宾馆是魔都第一批的涉外宾馆之一,在那个年代,这里就是豪华,高档的象征。这里不向内宾开放,只有海外来的外宾才能入住。


    他走进酒店,发现徐教授已经在宾馆大堂等着他了。叶文浩热情地和徐教授打了招呼,而徐教授则拉着对方在大堂的沙发上坐下,告诉叶文浩今天是去利民厂举办讲座。


    叶文浩对于利民厂可是太熟悉了。这是魔都屈指可数的大厂,也是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该厂生产的利民牌冷饮几乎是魔都唯一的选择。


    无论是大型食品商店,还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小店,只要卖食品,那就一定会有利民厂的产品。


    本来叶文浩过来的目的是为了和徐教授交流,至于讲座,他完全是打酱油的心态。得知徐教授是去利民厂举办讲座,叶文浩开始感兴趣了。


    没多久,一位中年女性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徐教授后走了过来,笑着说道,“徐教授,方厂长安排我过来接您。”


    徐教授表示了感谢,并给叶文浩做了介绍,“李主任,这是我认识的一位小朋友,今天她和我一起前往贵厂,没问题吧?”


    李主任笑着回答,“当然没问题,非常欢迎。”


    双方边客套着,边向酒店门口走去。门口居然有一辆白色的魔都牌小轿车。这个接待标准已经非常高了,足以显示对方诚意满满。


    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动用魔都牌小轿车。原因很简单,太贵了。这已经不是性价比的问题了,而是完全承担不起。


    李主任客气地请徐教授和叶文浩上了车,然后自己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小车随即迅速向着利民厂驶去。


    到了利民厂门口,小车停了下来。李主任下车,走到门卫室说了几句,然后小车直接驶入厂区,停在了厂区一栋4层建筑的门口。


    李主任请徐教授和叶文浩下了车,刚走进这栋建筑的大门,利民厂的方亦谦厂长和丁爱民书记就带着人迎了上来。


    李主任给双方一一做了介绍。方厂长和丁书记非常客气,和徐教授握手表示了欢迎,对方礼仪很周到,也没忽略叶文浩,两位厂长书记同样和他亲切地打了招呼。


    来到会客室,几位小姐姐用托盘给大家端上了茶,一一放在沙发边上的茶几上。方厂长再次对徐教授表示了欢迎,并感谢对方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举办讲座。


    徐教授客气了几句后,方厂长把利民厂的情况给对方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同时也表达了对利民厂未来发展的困惑,以及对徐教授讲座的期待。


    双方客套了几句后,徐教授提议要不这就开始吧,方厂长等人自然没有异议。众人来到了大型会议室。


    利民厂的会议室可比昌盛厂气派多了,这里基本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的简易剧场了。在80年代,某种程度上这已经达到了豪华的标准了。


    不知道是不是徐教授的要求,这个会议室主席台的后面,同样放着一块大黑板。显得和周围环境非常违和。


    众人来到会议室时,下面已经坐满了人。方厂长首先上台致了欢迎辞,再次对徐教授前来表示了欢迎和感谢。随即,他把主席台让给了徐教授。


    徐教授显然是见过世面的人,他非常幽默地客套了几句,调动了一下现场气氛。随即开始了自己的讲座。


    徐教授的讲座内容依然还是在昌盛厂讲解的4p理论。可能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吧,这次他讲解得更为细致。


    其中穿插的案例分析也比昌盛厂要多了很多,这使得整个讲座显得更为丰满,现场的效果也同样相当不错。


    叶文浩还注意到,这次徐教授的讲座已经部分引入了4c的概念,但是他融合得非常好,整个讲座依然非常流畅,没有半点拼凑的生涩。


    虽然徐教授没有提到4c这个概念,但叶文浩无论是对4p还是4c都非常了解,其中的变化自然不可能瞒过他。


    徐教授讲完后,做了致谢词。正当他准备下台时,意外出现了。下面第三排中间坐着的一位40多岁,看上去像是小领导模样的人站了起来。


    “徐教授,我是个粗人,文化程度也不高,刚才你讲了很多,产品很重要,销售很重要,什么都很重要。


    但我真没听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用到你刚才讲的那套东西。我更不知道怎么用这套东西来解决问题。


    我这里有个问题,我们厂现在要缺钱,上级不批,银行也借不到。你能不能用你刚才那套东西,告诉我怎么才能弄到钱?“他大声说完后坐了下去。


    徐教授一下愣住了,这么多年来,他也是第一次见识到被人当面砸场子,脸色自然也很不好看。


    徐教授看了一眼台下的这位猛人,眼角的余光也观察到了方厂长和丁书记的神情。方厂长的脸上明显地出现了怒意,而丁书记则是完全不动声色。


    徐教授感到为难了。他是学者,从事的是理论的研究。开讲座,做培训基本属于是他本职工作,自然不存在任何问题。


    那位猛人提出的问题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事实上他知道即使是沉浸商海多年的商业精英也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没有经过周密的分析,不了解具体的情况,不知道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也不清楚内部或者外部的各方面关系,根本就不可能给出解决方案。


    现场气氛很尴尬,非常安静。这种安静显得尤其的诡异,因为大家谁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方厂长非常愤怒。请徐教授前来开讲座是他的主意。他非常明确地知道,利民厂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


    他也敏锐地感觉到了大气候要发生变化了,大概率会从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他知道原来那套按部就班的计划经济运作模式不可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他非常迫切地需要了解新的企业运作模式。


    从李主任那里知道港岛的经济学教授过来交流时,他非常高兴。不惜花费了巨大代价也要请到这位教授过来做个讲座。


    对这场讲座,他非常重视,亲自交代和督促接待的每一个环节,务必保证让对方感到满意。徐教授没有让他失望,这场讲座质量非常高。


    他听了也同样感到非常有收获。对企业的运作也有了新的感悟。对于这次活动,方厂长非常满意。虽然付出了不菲代价,但得到的更多。


    他没有料到的是生产科科长李继勇会公开跳出来砸场子,虽然他知道对方是谁的人,也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


    这次讲座,确实是自己乾坤独断,也确实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但这是自己权力范围内的事,同样也是在规则之内,并没有任何逾越的地方。


    而对方这种做法,已经不是规则不规则的问题了,而是逾越了一切。为了证明自己的决策是错误的,为了打自己脸,对方已经有点疯狂了。


    李继勇的问题有多过分,现场的高层都清楚。虽然他陈述的问题确实是利民厂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


    但整个领导班子一个多月来开了无数次会议,调动了无数资源,想了无数办法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要人家教授在几分钟内做出解答,这是完全不要脸了。


    更何况人家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就凭你随口几句话,就能给出解决方案,凭空生出钱来,这是人能做到的事吗?


    方厂长虽然愤怒,但并没有失去理智。一看这个场面,他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了。正当他准备起身圆场的时候,身边传来了一个声音。


    “教授,这个问题可以让我来回答吗。“叶文浩气定神闲地站了起来。全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这个年轻人的身上。


    方厂长看到叶文浩站了出来,心里暗暗赞了一声,这年轻人情商真高。他并不认为叶文浩能解答这个问题。


    他觉得叶文浩只是看到徐教授被僵住了,所以才出声解围。只要让他上台胡乱说几句,徐教授再做个点评,彼此就都能下台。


    在目前这种被动局面下,这也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甚至是最好的办法。因为他出面解围,徐教授的面子上就不好看了。


    徐教授看到叶文浩站出来了,心里一喜。他知道,叶文浩是有实战能力的。虽然和叶文浩接触时间并不长,但昌盛厂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


    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对于这个刁钻的问题,叶文浩能给出答案。虽然理智告诉他,这种可能性根本就不存在。


    尤其是叶文浩淡定的神色,更是让他信心百倍。一瞬间,他做出了决定,让叶文浩上台,给自己一个机会。如果看错了,叶文浩翻车,他也认了。


    “很好,这个问题就让叶文浩同学来回答。“这一刻,徐教授用自己的名誉下了赌注。他转身走下讲台,坐到了叶文浩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