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感激
作品:《农门厨娘有空间,养个糙汉喂俩崽》 李晓一下明白了他的意思。
心里感激。
“少阳,这老杨是个可怜人,咱以后的摊位就在这里了,务必将这群无赖吓退啊。”
李少阳没说话,将马车绑着一边。
他本就嫉恶如仇。
这种事就算李晓不说,他也不会坐视不管。
对面几个无赖见李少阳出现。
身型高大,肌肉结实有力,满脸的络腮胡子,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人。
不过他们人多,用不着怕一个。
为首的人站出来,“咱哥几个都是拿钱办事,劝你不要多管闲事。”
“不巧,你砸的是我家铺面。”
李少阳淡淡开口,眼神闪过一丝寒光。
那些人觉得自己被挑衅。
“什么你家铺面,想逞英雄装好人?江湖上死得最多的就是你这种好人了!”
“兄弟们,都给我上!”
说着,这群人一拥而上。
李晓见这架势,在车上不由担心起来。
玲儿躲进李晓怀里,“娘,爹爹不会有事吧。”
“爹以后可是大将军,爹不会有事的。”
李远瞪大了眼睛,一直看着外面,握紧拳头给李少阳打气,好像自己再也出一分力一样。
李晓安慰着玲儿,都不敢看外面。
不过很快,外面就没了动静。
摊位处,三四个大汉被打得七零八落,浑身难受地躺在地上。
那为首的跪在地上,手还在李少阳手中。
他面色扭曲,手真的快断了。
“好汉饶命,咱拿钱就是做事不伤人,我们真的错了。”
“混哪里的?”李少阳沉着声问。
那人嘟囔着,没说清楚。
李少阳手一用力,只听喀嚓一声,是骨折的声音。
“啊啊啊……”
“好汉饶命,我们的楼天镖局的,因生意不好,我们只能接这种下三滥的小活,但并没有做过坏事啊。”
为首的那人跪在地上苦苦求饶。
李少阳冷着脸,将骨头喀嚓一声接了回去。
“以后这种活别接,给镖局的人丢脸。”
说完他甩开那人的手。
“谢好汉饶命,谢好汉……”
那些人嘴上说着,脚下不敢耽搁,很快就离开了。
危机解除,老杨上前道谢。
“这些大侠,多谢你仗义相助,我也没啥能报答你的,不如给你煮碗馄饨吃吧。”
“杨大哥,这位是我丈夫。”
李晓带着孩子从车上下来了。
老杨一看见李晓就笑了。
“夫人您来了,老朽等您几天了,还以为您忘了。”
“怎么会忘,我可是真心要盘下这里的。”
李晓牵着孩子上前,“叫杨伯伯。”
“杨伯伯好。”
俩孩子异口同声,看起来就很有礼貌。
老杨很喜欢孩子,“要不先坐下来吃完馄饨,文书我都准备好了,只用去官府盖个章就行。”
“可以。”
李晓点头,带着孩子们整理摊位。
李少阳叶跟着帮忙。
馄饨端了上来。
李远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烫得龇牙咧嘴。
李晓立马伸出手,“快吐出来,别烫坏嘴巴了。”
李远大脑来不及转,跟着她说的就吐了。
李晓还给他擦了擦嘴。
“以后吃东西小心点,别这么急躁,吃东西就要慢慢吃。”
“哦。”李远表情怪异。
他似乎越来越看不懂李晓了。
平白无故地,为什么要对他这么好?装到这个份上不累吗?还是说她也想象奶一样抱大腿,以后想做将军夫人?
李远脑袋里满是猜测。
就是不愿意相信李晓是真心的。
几人吃完馄饨,李晓就跟着老杨去官府盖章了。
李少阳和孩子们则留在摊位。
李远忍不住问:“爹爹,我们什么时候去京城?真的要在这里摆摊做生意吗?”
“快了,爹还有一件事没做。”
李少阳眼中深邃,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远想到李晓,“爹,我们去京城找亲娘,会带上娘吗?”
“为什么不带?我才不要亲娘。”
玲儿最近总要和哥哥吵架。
因为哥哥总要分开她和娘亲。
眼看着玲儿就要生气,李远就说:“带着吧,她做饭好吃,以后留在家里做饭讲故事。”
“哼。”玲儿撇嘴,不满地转头。
李少阳静静看着俩孩子。
心里不免有主意。
带李晓进京是不可能的,她只会和李家一样给自己添乱。
况且,京城那位是绝不会允许玲儿叫李晓娘亲的。
……
半个时辰后,李晓回来。
和老杨商议了需要置办的东西,就跟着去找木匠。
只需要再做一个板车做放分面的东西就好。
县里这种固定的摊位。
在歇业的时候也需要拉走的。
李晓和老杨说好了,以后这些东西就放在他家里,老杨也乐意,毕竟李晓可愿意花五两银子雇他。
筹备了一天,李晓打算在县里住下。
明日唐家送货的马车会将米粉顺路送过来。
不用来回去取。
老杨得知几人要住客栈,提议道:“我家正好空着一间房,不如夫人住我家吧。”
“这怎么好?”
李晓不想麻烦。
老杨这人本本分分的,自己也不想占他便宜。
“夫人要是不弃我家药味大,就住下吧,也方便。”
李晓想了想,最终答应了。
顺路还买了些菜和点心作为礼品,总不能白住。
一进门,扑面而来的苦涩。
这绝对是一个长期服用中药的家庭,几乎将这里都腌入味了,甚至在门口就隐约闻见了。
“咳咳,老头你回来了。”
房内走出一白发婆婆,骨瘦如柴,脸色苍白。
这是老杨的妻子吴氏。
如今也不过四十光华,却被生活的苦难蹉跎成了这样。
“老伴,这就是盘下咱们摊位聘请我的李夫人。”
老杨介绍着。
吴氏淡淡笑着,“夫人你好啊,那我这就去准备饭菜。”
“不用麻烦了,你们就叫我李晓就好,我带了菜和一些点心,咱都是本份的平民,今天的饭菜我来给大家做,就别讲究这些了。”
李晓实在心疼这家的遭遇。
李远也罕见的安静。
大概也看不得如此可怜的一家。
吴氏咳着,“你是来做客的,怎么好让你做饭呢。”
吴氏坚持要去厨房。
李晓示意孩子们去拦下。
玲儿和李远也很配合地上前,“伯娘,我娘做饭很好吃的,我们扶着您去房里吧。”
很快,吴氏也抵挡不住孩子们进了房间。
她们本来就是疼爱孩子的人。
只可惜自己的孩子身体不好,根本没感受过膝下有子的快乐,如果有,那也忘了。
老杨不知不觉红了眼眶。
“杨大哥,我记得你说你儿子是体内有毒?”
李晓问道,心里有个主意。
老杨点头,“是啊,大夫说是胎毒,没得治。”
没得治吗?
李晓忽然想到了自己解百毒的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