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绝密军情!这就是威!

作品:《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其二,你寻衅滋事,无故殴打金陵军事学院学员。”


    朱允熞一条条数落。


    常茂垂头。


    这一条,他更是无话可说。


    冲到军营里面去打人,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只是此前常茂仗着自己郑国公的身份,几个大头兵而已,打就打了,谁会管那么呢?


    “其三,你被郑和制住之后,不思悔过,反而恶人先告状,污陷依法将你拿住,阻止伱犯罪之人。”


    “其四,金陵军事学堂乃是孤苦心栽培的新军,其训练方式,军队状况,装备,人员,武器,皆是绝密军情。”


    “孤费尽苦心,呕心沥血,只为做大明奇兵之用。”


    “可你却在朝堂,不问不顾,将绝密军情公之于众,你又该当何罪?”


    轰!


    常茂脑海内,宛若有爆竹炸开。


    金陵军事学堂军情状况,是绝密军情?


    为啥?


    凭什么?


    就因为他们离经叛道,连怎么摆军阵都不训练?


    不习弓箭,不习刀矛,不穿盔甲,所以就成了绝密?


    常茂抬起头来,看着朱允熞,却又只能将头再度低下去。


    什么是绝密军情,还真是由一军统帅自行决定。


    而金陵军事学堂的统帅,正是皇太孙朱允熞。


    他说是绝密军情,那不是也是。


    如此一来,常茂的罪名才算真的坐实了。


    前面三条,虽说都是铁证如山的罪,按律法来说,也是桩桩属实。


    但这个时代,更讲天理人情,而不是律法。


    论人情的话,以常茂的身份地位,前面三条,都不算啥大罪。


    他不过是得罪了太孙殿下,才被借题发挥,挨了重罚。


    这是朝中大多数官员内心中的想法,只是不敢表现出来。


    但泄露绝密军情,事情的性质,就完全变了。


    哪怕常茂是功臣之后,有郑国公的爵位,又是统兵大将,身位地位极高,可泄露绝密军情,也必须严惩。


    只是,太孙殿下说的那些,真的算得上是绝密军情吗?


    众官员不由得惊疑不定起来。


    难道是不给盔甲,不习弓箭骑射,不练刀剑枪戟,是有意而为之。


    新军是太孙殿下训练的“秘密军队”,有“奇用”?


    可是,到底有什么用呢?


    难道是借鬼神之力吗?


    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儒生也大多以此为戒。


    但并不是说,他们就完全不信鬼,不理神,不拜佛。


    相反,祭祀是国之大事。


    不仅仅是祭天,祭祖。


    就是天旱之时,祭祀龙王求雨,也十分郑重其事。


    对什么巫蛊之术,厌胜之术,更是忌讳无比。


    新军既然不能以常理视之,难怪他们会往鬼神方面想了。


    只有如此,才能解释为何新军的训练,培养会如此古怪,不可理喻。


    但他们又还是觉得不对,怎么能依靠“鬼神之术”行兵打仗?


    太过于荒谬了吧?


    但若说不是,那又是啥呢?


    真是太孙殿下任性胡来,只为了好玩?


    好像也不对。


    虽说太孙殿下年幼,但自办金陵军事学堂以来,他虽然亲自担任山长,所有的新兵,都是他的弟子,但他似乎也很少去学堂。


    实际上主持事务的人,是郑和。


    若他只是为了玩,为了找乐子,那便应该天天去。


    排除这一点,再想到朱允熞的智计谋略,才华手段,便真的开始怀疑是不是一支“奇兵”了。


    但里面究竟有何乾坤呢?


    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想问个明白?


    可朱允熞已经说了,这是绝密军情!


    泄露都是大罪。


    得,那还问个啥啊?


    众官员正思索间,朱允熞又开口了。


    “常茂泄露绝密军情,扰乱朝堂,孤念在其父乃是开天王,曾为大明立下赫赫之功,不忍降重罪于其子。”


    “但军法如山,国法不容情。若孤纵容,何以为后人戒?”


    “着夺去郑国公之爵位,降为郑国侯。”


    “望你日后牢记此事,引以为戒,莫要再犯。”


    当!


    当!


    当!


    皇宫钟楼之上,响起一阵阵的敲钟声。


    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一个时辰。


    常茂面无血色,脸上的神色比被人刺了几刀还难看。


    公爵与侯爵,虽然只差了一级。


    但这一级,可是天壤之别。


    不知道要立多少军功,多少次出生入死,才能赚得下来。


    这可是父亲一生征战,拿命换来的。


    说夺就夺了?


    常茂的心在滴血,比刚才挨板子,更痛十倍。


    但他一抬头,看到上方的朱允熞,顿觉心中一紧,忙道:“谢太孙殿下,常茂日后必定谨记今日之事,痛改前非。”


    朝堂上,众官员的神色又惊又惧。


    也有人准备出来劝谏,但被旁边的人用目光阻止。


    恩出于上。


    无论是封爵还是夺爵,都不是小事。


    甚至比杀了常茂更严重。


    毕竟,爵位是可以世袭的。


    常茂的爵位,也是从常遇春那里承袭而来。


    哪怕常茂被当场打死,也不影响他的爵位,传给下一代。


    日后常家还是公爵。


    可朱允熞下令降爵,就完全不一样了。


    整个常家的地位,都被削弱了一个等级。


    较之杀掉常茂,这个处分还要严厉得多。


    在不少官员看来,虽说太孙殿下是监国,代理国政,但如此重要的事情,也应该启奏陛下,由陛下决断。


    但眼下,看着上方杀气腾腾的朱允熞,最终,所有人都自觉的闭上了嘴巴。


    这就是威!


    通过敲打常茂,朱允熞的威,终于立了起来!


    满朝官员,不敢再轻视。


    他微微点头,道:“金陵军事学堂培养新军,乃是为大神训练一支前所未有的“天兵”。”


    “在这支新军上战场之前,孤不希望有新军的消息,泄露出去。”


    “朝堂议事,外人不得耳闻。”


    “今日大朝,各部以及武将勋贵,还有金陵内的众多官员都在。”


    “朝堂议事,外人不得语闻。”


    “若有外泄,不论是何等身份,大明国法在上,孤定严惩不恕。”


    事到如今,朱允熞也只能想出这个法子。


    保密法。


    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接受一支不穿盔甲,不用长刀弓箭的军队,都非常困难。


    若是外界到处传扬金陵军事学堂,不务正业,兵不像兵,将不像将,那新军的训练,无疑会受到巨大的阻力。


    舆论一起,朝野上下齐声攻击。


    就算他是太孙,是储君,也很难强压下去。


    唯有祭出“绝密军情”的大旗,不许朝堂官员泄露了。


    事实上,真正不泄露显然是不可能的。


    今日在朝堂上的官员就有数百人,让他们所有人都严格保密,就不太现实。


    更别说,金陵军事学堂就在城中,那么多的学员,想要完全保密,怎么可能呢?


    但只要祭出保密的大旗,那官员们就算知道,可因为保密,他们不能过问,不能求证,不能质疑。


    否则,一句绝秘军情,外人不得耳闻,就能将他堵回去了。


    外面的人更不用说。


    就算知道了,可谁要是质疑,那首先就得问一下,你是从哪里偷偷打探来的“绝密军情”了。


    是不是敌国奸诈,或者别有用心之人?


    如此一来,舆论压力,自然也无从谈起。


    就算大家都觉得金陵军事学堂有问题,不对劲,可事涉军事绝密,那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指责了。


    待到将来上战场作战,新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一切困难,自然迎刃而解。


    很简单的一招,既能名正言顺的治常茂一个重罪,给自己立威,也解决了新军面临的压力。


    “下官等遵命,绝不泄密。”


    众官员同时行礼应声。


    不过,他们心中对新军的好奇,反而更胜了几分。


    朱允熞笑道:“诸位大人,可还有事要奏吗?”


    “太孙殿下。”


    刘三吾站了出来,躬身行礼。


    “陛下如今已是六十四岁高龄,多病缠身,虽得御医疗治,终不复年轻之时。”


    “太孙殿下聪明绝顶,却年岁尚幼,诸般事务,繁杂纷乱,难以尽理。”


    “昔日陛下下有言“人主以一身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近日朝臣商议,奏请朝廷设咨政处,置咨政大臣,助太孙殿下代理国政。”


    此言一出,朝堂刹时有若凝固,再无半分声响。


    谁都知道,今日的重头戏,终于开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