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第一百四十八章 榆钱饭。

作品:《美食从退出娱乐圈开始

    另一边,苏锦宁也很快回到店里。


    她将一袋子野菜放在桌上,先来清理最先看上的香椿。除去香椿炒蛋以外,事实上还有另外几种非常好吃的做法。


    最为人熟知的当属香椿鱼。


    香椿芽要选紫色的嫩芽,手指长的大小最为合适。鲜嫩可口的香椿芽在滚水里烫上五秒钟,捞出后放入碗里,用余温焖上十分钟。


    趁着香椿焖熟的时候,苏锦宁将中筋面粉、泡打粉、玉米淀粉和盐混合拌匀,再打入一个鸡蛋搅拌均匀,最后加上少许清水搅拌成面糊。


    准备好面糊,再掀开碗盖。


    苏锦宁双手用力,轻轻攥出香椿的水分,然后将香椿一根根分开。


    热锅宽油,烧制五成。


    紧接着苏锦宁手持筷子,夹起香椿。


    给香椿裹上一层薄薄的面糊,放入油锅里。薄薄的面衣在油锅里迅速变脆,炸得金黄捞出沥干,再将油温提升到八成,将炸好的香椿再复炸一遍。


    炸好的香椿如酥鱼般小巧玲珑。


    叠放再盘子里形似炸鱼,入口酥脆,香味浓郁,似鱼又非鱼的独特味道让人难已忘怀。


    当做点心也是不错的选择。


    苏锦宁拿起一根放入嘴里,咔嚓的脆响声在耳边悄然响起,淡雅的脆皮下是淡淡的苦涩,而后是清甜的味道。


    油脂激发了香椿的香气。


    入口的瞬间,专属于香椿的独特味道便缭绕在鼻腔和口腔之中,像是专属于春日的雨水洒落在舌尖之上,又像是报童轻轻敲着味蕾的大门,带来春日的信件。


    除去香椿鱼儿,再来苏锦宁还做了香椿豆腐。


    焯水后挤干水分,切成碎末和嫩豆腐放在一块,用手抓拌到豆腐渐渐发粘,而豆腐还保持颗粒感的程度是最好的。


    鲜嫩的豆腐里拌上清苦的香椿,再来上少许盐和糖调味,最后浇上点麻油那么一拌!


    嘿!简简单单的三种调味就能激发出香椿本身的鲜美,不同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强烈的味道宛如炸弹在舌尖轰然引爆。


    明明做法简单,调味简单,香椿豆腐的味道却是出乎意料的好吃,堪称是大道至简的代言菜品。


    类似的还有香椿拌牛肉。


    劲道的牛肉配上香椿的味道,芬芳扑鼻,鲜美惊人。


    最后苏锦宁还做了一道香椿凉面。


    香椿还是得焯水,事实上这一步是为了去除香椿里的草酸,因此所有的香椿制作以前都必须焯水。


    搅干的香椿切成小段,加入橄榄油和盐后搅打成泥,制作出独特的香椿酱。经过搅拌以后香椿的香味被完全激发出来,强烈的香气让人嗅着就口水直流,忍不住想象起制作完成以后的味道。


    热锅,少许花生油。


    苏锦宁来上一勺花椒,让热油将花椒炸出香味,然后连油一起浇入酱汁中。过滤掉已经彻底炸酥炸香的花椒,留下的便是直接拌面也好吃的酱油汆。


    再来就是煮面。


    苏锦宁没来得及自己做面条,索性出去买了二两面回来。面条焯水以后放入凉水之中,再用漏网甩掉大部分水,将半干的凉面条放进碗里。


    旁边铺上一圈黄瓜丝、蛋皮丝和肉丝,面上浇上一层酱油汆,再来上一大勺的香椿酱。


    刚刚做好,隔壁包子铺老板娘都凑过来询问了:“苏老板,你这是在做什么呢?香得要命!”


    门口更是探着几个脑袋。


    几名循香而来的食客眼巴巴的看着那一盘子面条,连连吞咽着口水:“苏老板,您又做面条啦?”


    刚开业的时候,卫家小馆做的最多的就是面条。想到那时候吃到的滋味,再看看这模样鲜亮的面条,几名老客都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欲,双眼都闪闪发光的了。


    看着就好好吃啊!


    食客吞了吞口水:“这香椿味道,实在是让人受不了!”


    “这是特别招待日的菜品吗?”


    “还是下周上的新菜?”


    “我好久没吃到苏老板做的面条!”


    “说起来云吞面真的是一绝……”


    “牛肉面才是!”


    “不不不,炸酱面才是!”


    “错错错,后面做的燃面才是!”


    几名食客叽叽喳喳的说着话,满眼都是香椿面条。可惜苏锦宁残忍且无情的关上窗户,冷酷的表示:“我这只是在试菜而已,还不一定呢。”


    食客们发出一声哀叹。


    他们巴巴的立在窗户边,嗅着从缝隙里飘出来的香椿味道,只觉得肚子咕咕直叫。


    还有食客不死心的继续敲窗。


    他们厚着脸皮询问:“苏店主,我们帮你来试试味道呗?”


    “苏店主一个人肯定吃不完!”


    “咱们来帮忙吧”


    旁边的包子铺老板娘都被都笑了。


    只可惜食客们的诡计没能成功,眼见卫家小馆的橱窗紧锁,里面的苏店主没有半点反应,几名食客那是一步三回头,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开。临走前他们还在念叨着:“要不……咱们也去买点香椿尝尝?”


    “嗐!好歹做个香椿炒蛋吧qaq”


    “也是……香椿炒蛋也不错。”


    “嗐……不知道那碗香椿面是什么滋味?”


    苏锦宁手持筷子,熟练的拌匀面条。


    面条、肉丝、黄瓜丝和蛋皮丝交织在一起,再配上浓厚的香椿酱。


    哧溜一大口面条塞入嘴里。


    入口的瞬间,浓烈的香椿味道瞬间席卷口腔和鼻腔,整个身体都仿佛被香椿彻底侵占。


    香椿之下,还有别的味道在涌动。


    苏锦宁眯着眼睛,感受着酱油汆的突袭。花椒淡淡的麻香渐渐涌入,并毫无凝滞的融入香椿酱的味道之中,酱油的淡淡咸香更是进一步激发香椿的味道,醇厚浓郁的香气让人欲罢不能,就连苏锦宁都忍不住加快动作。


    面条哧溜哧溜的涌入嘴里。


    可惜面条是用机器做的,要是换做自己手作的面条,想来味道会更好。


    同时苏锦宁也冒出别的想法。


    要是香椿不打成泥,做成浇头配上辣椒酱会如何?苏锦宁脑海里组成成各种味道,随即忍不住吞吞口水。


    有点想吃了呢。


    可是肚子已经有些饱了。


    苏锦宁打了个饱嗝,懒洋洋的瘫在椅子里。


    她看了眼桌上摆着的一堆野菜,有点点苦恼:“还有这么多野菜呢……”


    荠菜可以留着做豆腐荠菜羹。


    紧接着,苏锦宁的视线落在榆钱上。


    榆钱看似是薄薄的叶子,实在是榆树的果实。


    一瓣瓣连接在一起的果实,就像是一串串悬挂在枝头的铜钱,因此才有了榆钱的名字。


    榆树在北城里多见,苏锦宁见着也不陌生。


    她伸手捞起一把翠绿的榆钱,榆钱的手感软绵绵的,嫩呼呼的,放在嘴里还能尝到淡淡的甜味。


    至于做熟的吃法嘛……


    苏锦宁能记起的只有文章《榆钱饭》里的内容:“小时候,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


    做法便是榆钱饭。


    苏锦宁将榆钱一片片摘下,全数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然后在榆钱里倒入适量的玉米面。


    搅拌均匀以后,直接上锅蒸熟。


    时间也不用很久,不过三到五分钟的时间,等榆钱的颜色变浅,淡淡的清香味渐渐变得浓郁,榆钱饭便也做好了。


    掀开锅盖,绿里透着金色光泽的榆钱饭展现在苏锦宁的面前。榆钱特有的清甜香气和玉米面的面香交织在一起,在口腔和鼻腔中奏起一首小夜曲。


    苏锦宁的肚子明明已经圆滚滚的。


    可是看着眼前的榆钱饭,她又忍不住来上一勺。


    先涌入嘴里的是玉米面的醇厚。


    而后榆钱的清香和甜味渐渐涌现出来。


    苏锦宁稍稍撒了点盐,再次搅拌均匀。


    这回榆钱的香味越发浓郁,口感也更加厚重,添加盐以后甜味反而变得更加足了。


    苏锦宁反复咀嚼。


    榆钱在牙齿不规则的撞击中渐渐碎裂融化,专属于玉米面的香味和榆钱的甜味交织融合,在一起涌入食道,涌入本已满足的肚子。


    说好吃,也就如此罢了。


    可是要是放在那没有多少吃食,只能艰难度日的时代,这一碗饭怕是所有人最渴望的存在。


    只可惜苏锦宁手边没有老腌汤,也不知道加入老腌汤和香葱以后,榆钱饭又会是如何的滋味。苏锦宁四下张望,索性用了一点酱油汆。


    还别说,酱油汆的淡淡咸味和花椒的麻味给予榆钱饭完全不同的感受,一口下去浑身轻颤,只恨不得再来上一大碗就好。


    就是苏锦宁的肚皮真的塞不下了。


    虽然这榆钱饭不能作为特别招待日的吃食,可是加入明日的菜单之中,倒也是桩美味来着。


    又或是多加点玉米面,搓成窝窝头?


    苏锦宁打了个饱嗝,将想法记录在案,打算明天再行试试。


    再来是马兰头。


    马兰头的做法通常是拌菜,配上香干或者春笋便能尝到最简单清爽的味道。


    苏锦宁也打算留着明天用。


    后头还有蒲公英,蒲公英自带清苦味道,通常加入鸡蛋、玉米面和中筋面粉以后,稍稍用盐调味,然后揉捏成团,放到开水上蒸熟。


    蒸熟以后的蒲公英能消除掉大部分清苦味道,留下的淡淡的苦涩和回甘。


    苏锦宁准备好一个酱汁。


    等薄公英团子出锅以后,再往上浇上一层酱汁,一口下去也是满满的饱腹感。


    尝了一个的苏锦宁往后一靠。


    她打了个饱嗝,彻底也吃不下了。


    苏锦宁懒洋洋的拍了个照,然后发了个朋友圈:【想尝试尝试野菜,结果吃撑了=-=】


    瞬间一群食客被点爆了。


    刚才发现苏锦宁偷吃的食客们立刻在微信群里揭发她的不良行径:【苏店主在店里偷吃!】


    【呜呜呜,还把窗户关上!】


    【刚才还只有香椿的,现在还多了那么多!】


    【就是就是。】


    【苏店主只要卖给咱们一点,就不会吃撑了嘛!】


    【没错没错。】


    【重点是这是下周的菜单吗?还是特别招待日的?】


    【特别招待日之野菜荟萃?】


    【神特么野菜荟萃……】


    【那个是榆钱饭吧?我小时候吃过。】


    【榆钱饭?榆钱饭是什么……】


    【楼上是九漏鱼吗?初中课本上不是有篇文章就叫榆钱饭的?就是榆树的树叶加上玉米面做的】


    【哈哈哈哈哈】


    【啥叫五十步笑半步,懂了懂了!】


    【笑死。】


    【哈哈哈哈哈哈】


    【???笑什么?】


    【榆钱是榆树的花,不是树叶啊哥!】


    【艹,楼上的更离谱了。】


    【拜托你们去看看,榆钱是榆树的果实!果实!】


    一时间,群里倒是忘记谴责苏锦宁的事。


    食客们吵做一团,不知从中揪出多少个小笨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