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不在读,在行,不学帝王之术,只学兴国之道

作品:《双对比朱标:九族太少,凑个整数

    孔子:“学不为余,旨在己身,放为学,若为他人而学,则心不正。”


    朱熹:“您虽为圣,但后生不敢苟同您的想法,试问天下学子,谁人不为做官?”


    程颢:“既不做官,又为何而学?学乎己身,又有何意?”


    程颐:“即当为天下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孔子:“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韩非:“如若被世俗所困,累己,慌心。”


    荀子:“修身在前,治国在后,本末倒置,充其量也。”


    朱熹:“天下道,唯有读书,方为道。”


    孔子:“不呼本心,何来道之一字,道存人心,知情欲,识万物。”


    朱熹:“不读万卷书,如何知情欲,识万物之辩。”


    孔子:“行万里路,道为其行。”


    朱元璋:“妹子,给咱解释一下,咱看的一脸懵。”


    马皇后:“孔圣认为,不能死读书,学不在读书,而在学字本身。”


    朱标:“而程朱则认为,只有读书学习,增长见识,才能走向更高的舞台。”


    李世民:“哈哈哈,刚开始能听懂,现在蒙圈了。”


    刘彻:“一样,一样。”


    嬴政:“寡人每个字都认识,组合到一起,寡人就不明其意了。”


    【叮,选择出现,各位成员,您觉得黑朱标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选对答案前三名,将得到丰厚的奖励。】


    【1:朱标抄起凳子,追着宋濂打!】


    【2:朱标用自己对于学字理解,征服宋濂!】


    【3:朱标吃瘪,乖乖坐下学习。】


    【4:朱标背出四书五经全部篇目和解译,表示不想学,不代表不会!】


    项羽:“这还用想?我直接选一!”


    刘邦:“求求你了,要点脑子吧。”


    项羽:“刘邦你个老匹夫,别逼我扇死你!”


    嬴政:“首先第一个就可以排除,就算不认同宋濂,也不可追着老师打,于情于理,不符人德。”


    刘彻:“没错,除了项羽这种没脑子的,傻子才选。”


    李世民:“既然一肯定不是,四也应该不是,我选二,可能性应该是其中最大的。”


    魏征:“皇上三思,这其一不用想,但其二对于一个小孩来说,还是有些勉强了。”


    李世民:“魏征,你为什么没跟着我大哥去?”


    李渊:“妈的,你还有脸提!”


    嬴政:“此言倒是说的不错,宋濂是明朝的大儒,虽不知治国能力几何,但大儒读书量,也不是一个七岁小孩能睥睨的。”


    荀子:“宋濂年龄应该接近六旬,也不太可能动摇其心,何况一个小孩子。”


    朱元璋:“说来说去,到底是选啥啊?”


    只见马皇后未有犹豫。


    直接选择了一。


    朱元璋见状也直接无脑跟马皇后。


    不过朱元璋对于马皇后的选择。


    也是一脸蒙圈。


    朱元璋:“妹子?你怎么选一啊?咱标儿不至于如此荒谬吧?”


    马皇后:“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一股感觉让我选一。”


    嬴政:“母子连心?这还有得玩?”


    很快众人便都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不过选择一的人相对较少。


    比较奇葩的是,项羽这次破天荒的没有选一。


    反倒是朱元璋,马皇后,以及徐达选择了一。


    对此,他们都有些不理解。


    只见黑色屏幕亮起。


    【朱标拿起地上的凳子,就朝着宋濂走去。】


    【宋濂看见这一幕,心中咯噔一下,接连后退两步。】


    【看朱标这样子,很明显是要揍自己啊!】


    【下一秒,朱标将凳子放在宋濂面前。】


    【轻碰一下宋濂,随即说道。】


    【“学无止境,人的一生都在学,生下来学习吃饭,学习走路,学习说话。”】


    【“书只不过是一个载体罢了。”】


    【“你说只有读书才能成就丰功伟业,那我父皇乞丐出生,又何曾读书断字?”】


    【“当年太宗也不懂治国,他没有去死读书,不懂治国,却当上了皇帝,时间来不急让他去读书。”】


    【“只有一边当皇帝,一边学习治国。”】


    【“读书不一定能治国,百姓从不看你读了多少书。”】


    【“他们只看你能不能让他们吃饱饭。”】


    【“学不在读,在行。”】


    【“万物都以运动而兴。”】


    【宋濂微微愣了愣神,不知为何。】


    【面前这个小屁孩,突然有了一个高大的身影。】


    【“可你是朱元璋,朱大帅的长子,现如今天下已经接定。”】


    【“你日后也必将是皇帝,程朱理学,乃是皇帝权术,他能帮你成为一个好皇帝!”】


    【朱标轻蔑大笑道。】


    【“程朱理学,讲究灭人欲,存天理。”】


    【“不知先生能否告知我,天为何物?”】


    【“君权天授,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天从未理。”】


    【“战争死伤无数,断臂残骸,露于天地,天也未看。”】


    【“天何时曾在意过人的死活。”】


    【“你记住,帝王权术,程朱理学教的是皇帝儿子,而我只是农民的儿子。”】


    【“我也不学那什么帝王之术,我只学兴国之道。”】


    【说罢,朱标朝着宋濂鞠了一躬,带着一众弟弟逃学了。】


    老子:“哈哈哈,此言甚好,灭人欲,存天理,违背自然的法则,久存必祸。”


    孔子:“没想到您老也在这里。”


    老子:“哈哈哈,孔丘,许久未见,不知无恙否?”


    孔子:“孔丘无恙。”


    朱熹:“君权天授,乃是天的代言,否则,皇帝何来资格管理天下。”


    刘恒:“你放你狗屁的君权天授,朕从未相信过天,朕只相信自己,想想百姓勤劳的双手,相信人的智慧!”


    老子:“此言差异,天只不过是万物法则之一,人生活在这天之下,万物也皆存在于这天之下,无论有生命否,都是天容纳之物。”


    老子:“天未有情,就像是涛涛不绝的水一样,鱼儿存于水中,感激于水,希望水能够永远保佑他们。”


    老子:“但水并无情感,也不可能一直风平浪静。”


    老子:“人生天地间,乃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自然之物也,未有过贵贱之分,天地于人平等于自然。”


    孔子:“您老道行依旧如同大海,一望无际。”


    老子:“哈哈哈,谬赞了,在坐的各位,都是每个时期的杰出之人,能与各位相处一室,幸哉。”


    嬴政:“扶苏,好好学学人家,你要是再读你那个死书,看寡人不抽死你!”


    扶苏:“父王教育的是,扶苏必定尊父王命。”


    刘彻:“七岁便有如此智慧,日后也必定成就一番事业,不像我儿子,唉。”


    刘据:“嗯?我没犯毛病啊,是爹您自己非要相信外人,说我诅咒您,也不想想,儿臣为何要您死?”


    刘恒:“据儿可不凡毛病,哼,刘彻你个不孝子孙,居然新封巫蛊之道,酿出如此祸端,就应该让景儿抽死你。”


    刘彻:“不是……我……唉,爷爷,孙子知错。”


    刘恒:“要不是你知错能改,不然我非得把你扼杀在生命的摇篮。”


    霍去病:“你是何人?为何如此辱骂皇上。”


    刘彻:“你可闭嘴吧,显得你了。”


    李世民:“唉,我儿子……算了不说了。”


    李承乾:“爹,我不就是龙阳之好吗?有这么丢人吗?”


    李渊:“李二!我没你这个儿子!”


    【叮,奖励发放。】


    【恭喜马皇后获得寿命延长五年。】


    【恭喜朱元璋获得大明全国风调雨顺一年。】


    【恭喜徐达获得三千精骑。】


    马皇后和朱元璋看到这奖励都不由得高兴。


    一个寿命延长五年,这可是寿命啊!多少皇帝都想活得久,却无能为力。


    而风调雨顺一年,也足以给大明带来巨大的财富。


    大明的农业受天气影响十分巨大。


    丰收一年,足以抵得上三年税收。


    反倒是徐达看着手里的三千精骑蒙圈了。


    徐达:“皇上,这三千精骑,臣马上上交兵部。”


    .....................


    (求月票,求月票,求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