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作品:《孟大小姐

    75


    惊雷破空, 困顿在大片漆黑里的佛堂,一刹那亮如白昼。


    外头雨势也越发的大,如百川倾泄, 雨点从没关拢的轩窗里打进来, 滴滴答答溅在钟漱石的后背上。


    他隔的远, 听不见前厅一番争论, 激烈到了什么地步。


    起初, 是韩若楠要去扶儿子起来,被钟直民拦下。


    钟直民板起脸,说, “你没听见那小子在书房, 是怎么大放厥词的,指着他爷奶的鼻子骂啊他。简直是没有王法了!”


    “哼,他现在人大心大,在外头有脸面有地位, 当然不会服管教。谁也奈何不了他啊。”


    谈心兰坐在一旁, 怔怔的,说了一句实在话。


    韩若楠听不过,“妈,漱石这几年过得怎么样,我们都看在眼里,他在您手边带大, 什么时候有这么快活过!比起那些无法无天, 扯家里的虎皮做大旗, 在外面狂三作四的来,他还不够长脸的吗?”


    这倒把谈心兰给问住了。


    大院里看似风平浪静,可关起门来, 谁家没几件乌糟事儿?


    不是仗势欺人闯了祸,就是由着性子胡来,等摆不平了,再往父母跟前一哭一闹,骂归骂,可还得去给他们擦屁股。


    诸如此类的状况,在他们教养严格的孙子身上,从来都没有过。


    钟直民见他妈这样,咳嗽了声,“若楠,好了别说了。”


    但韩若楠不肯,“以后都可以不再说,但今天我要说。漱石他是听话肯上进,但那不代表,他连最后这一点,同自己喜欢的姑娘在一起的权利,都愿意被剥夺。他这三十多年,为钟家活,为你们活,怎么就不能为自己活了!”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不知想起来什么,喉咙干咽着。


    过了一会儿,韩若楠才望着她丈夫说,“何况,我在这上头是吃过苦的。就更不能让我儿子,再、再......”


    她说不下去了,只知站在那儿,背过身,用手指去抹眼尾。


    “扯远了,夫人。为孩子的事犯不着这样,”钟直民赶紧扶她坐下,拿了帕子给她擦眼泪,“早八百年的黄历就别提了。”


    嫁进他家三十多年,人前素性温和的儿媳妇,忽然做出这副样子。


    一时间,就连钟文台两口子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燃着云顶檀香的前厅,登时陷入了沉默的旋涡里,每个人都屏息着,不说话。


    还是钟直民安慰好妻子,先笑了一下,“爸,如果您是担心孙子的前程,那倒没必要。他的才干,京里头的班子有目共睹,其实,不必非得娶谁家的姑娘。”


    “你也糊涂起来了!”


    钟文台用力敲了两下拐杖,“这儿女亲家,不是在花团锦簇的时候用的,是防着哪天行差踏错,还有个人可以拉钟家一把,说几句好话。连这个理儿你都不懂了?”


    “那也尽够了,我那大侄女钟毓嫁了李家,钟灵马上也要和叶昀结婚,也不用未雨绸缪到这份上。其实啊,娶个来历寻常的儿媳妇,反而让人觉得,咱们家高节清风,并不是那么的看重门第。”


    钟直民说完,又去试探谈心兰的意思,“妈,您说呢?”


    谈心兰拢了下膝上的毯子,“我还能说什么?正话反话都被你给说尽了。”


    一直立在旁边,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的钟灵,怯怯的问了句,“那我去把我二哥扶起来哦。”


    “忙什么!就让他跪着,”钟文台憋着一腮帮子气,高声冲他小孙女嚷嚷道,“顶撞长辈,他还不该罚吗?”


    “该,应该!这小子就是欠管教。”


    钟直民冲侄女使了个眼色,笑着努努嘴儿,示意她别在这时候触逆鳞。


    到晚上九点多,韩若楠才撑了伞,去佛堂里接儿子。


    后院一盏灯都没开,迈上台阶,跨过门槛的时候,她险些栽一下。


    钟漱石道了声,“妈,您小心。”


    “你快起来,连灯也不开,这么傻跪着。”


    韩若楠扔了伞去扶儿子,手刚碰上去,发觉衬衫几乎全打湿了。


    她四下摸了摸,“你怎么搞的!就有那么老实啊,不会关窗子。”


    钟漱石起身的时候,脚步踉跄,伸手摁牢了香案,“不打紧,这么点雨怕什么?”


    韩若楠抿着唇,“可不是嘛,你只要能娶你的心尖子,有什么是打紧的?”


    “这么说,前边儿关于这事的讨论,通过了是吧?”


    他心知肚明的,问出这么一句话,止不住的笑。


    韩若楠郑重点了一下头,“一会儿过去了,给长辈们好好赔个不是。”


    钟漱石站在门口,把伞撑开,“谢谢妈。您肯定没少帮我说话。”


    “你该谢你爸爸去,他的话比妈管用。”


    天边月缺云遮,韩若楠笑着挽了儿子的手,走进柳丝般细柔的雨幕里。


    到了前厅,韩若楠让他先去换衣服,再去赔罪不迟。


    钟漱石摆手,“不不不,我就非得这么去,显得我心诚。”


    韩若楠乜了他一眼,“你鬼主意是多,专门治你爷爷奶奶啊。”


    他笑了下,“我是斗争经验丰富,越惨越好。”


    果真,钟漱石湿淋淋的,往谈心兰面前一站,都不必说什么。


    她已经喊起来,“呀!怎么搞成这副德行,小淑,赶紧的,拿浴巾来给他擦擦。”


    钟漱石扶住了她,“奶奶,我今天说了过头话,您消消火儿,别为我气坏了身子。”


    “好了好了,别再说了,”谈心兰已听不进这些,“你快去楼上换件衣服,小淑啊,再让厨房熬完姜汤来。”


    钟漱石去楼上,洗了澡,新换了身衣服,下来吃饭。


    他坐在那张黄花梨抱圆方桌旁,挑了一筷子面。


    刚要吃,钟灵坐过来,摸着桌沿的如意团纹,“二哥,你现在特高兴吧?”


    钟漱石笑着问,“你看上什么了,直接讲,我给你买。”


    钟灵也不客气,干脆拿出一张拍卖图来,“就这个,过两天在香港竞拍。”


    他连看都懒得看一眼,声音清淡的,“发给我。”


    她兴高采烈的走开。钟灵回到沙发上,给孟葭发了条微信:「谢谢二嫂。」


    孟葭收到的时候,她正坐在声乐活动室里,和陈少禹等人排练。


    八月一号的联合文艺汇演,在京各单位都分配了任务,至少出一个节目。


    开会布置时,上头几位的一致意见,说这是他们年轻人亮相的机会,总不能让老家伙们上。


    当时程司就说,“就算是我们愿意去,也没有谁爱看。”


    惹得整个会议室都笑起来。


    他们是乐器合奏,由礼宾司的姚瑶美声独唱《沂蒙颂》,孟葭负责吹长笛。


    排练中途,休息时,孟葭看到了这条微信,没头没尾的,也不知道是在谢什么。


    她放在一边没管,继续翻着谱子,好多年没摸过长笛,还真有点生疏。


    陈少禹从钢琴凳上起身,给她拿了瓶水,“练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吧。”


    孟葭接过来,喝了一口,又放下。


    她咽了咽,说,“以前教我的老师就说,这长笛一天不吹,自己知道,五天不吹师父知道,十天不吹啊,观众都知道了。”


    陈少禹笑了笑,“我觉得吹的蛮好,你啊,对自己要求太高。”


    姚瑶也站在一边,润了下喉咙,等嗓子缓过劲儿。


    她问旁边,正在摆弄小提琴的刘小琳,“他俩是在谈恋爱吗?”


    刘小琳果断的摇头。


    姚瑶误以为她是说不知道。她失望的哦了一声,“你们三个不是同学?”


    刘小琳这才说,“我已经否定过了,说不是。”


    “但真的挺像的,要么就是还在考察期,像孟葭这么正经的人,”姚瑶抓着一瓶水,凭借一点微薄的认知,自说自话起来,“她肯定得先证实,陈少爷对自己的意图是严肃的,才能让他转正。”


    刘小琳仰起头,看了一眼她,“你可真能胡扯。”


    他们排练完,一起从大楼里出来,没看见接孟葭的车,刘小琳还奇怪,“你怎么回家?”


    孟葭说,“我就住咱们宿舍,不回去了。”


    她啊的一声,凑过来问,“大周末的住宿舍,和钟仙儿吵架了?”


    “没有,我明天要加班,住宿舍方便。”


    孟葭捏紧了指头,低着头,眼神闪躲的说。


    回去的路上,刘小琳按捺不住的,给钟灵发语音。


    她当时躺在沙发上,身边还坐了个钟漱石,就这么点开来。


    刘小琳的声音在客厅里响起,平和里带着一点隐约的激动。


    她说:“你哥和孟葭是怎么回事哦?她和陈少禹一起回宿舍了。”


    听到陈少禹这三个字的时候。钟灵想关都来不及。


    钟漱石已经把视线转过来,她只好冲他装傻充愣的笑。


    他静了一会儿,也没说什么,端起杯茶喝了,“孟葭住宿舍啊?”


    钟灵点头,“刘小琳是这么说的,应该保真。”


    紧接着,她抱着靠枕坐起来,“哥,她那宿舍就她一个人。”


    钟漱石眼梢冰凉的,“你着重强调这一句,是想说什么?”


    她咯咯的笑,“就是让你别吃醋,怕你动气。”


    “我看起来像生气了?笑话,陈少禹能越得过我?”


    钟漱石指了下自己,他语调平稳,脸色从容的询问她。


    钟灵摇了一阵头,“其实吧,他除了年轻、长得帅、家世好,人非常有礼貌,和孟葭是同学,在一个部门里天天见面......”


    “闭嘴。”


    钟漱石忽然把茶杯往桌上摔。叮哐一声。


    吓得钟灵抖了一下,十分紧张的望着他,咽了咽。


    她心道,我都还没有讲完,下面是你的优点。


    但显然她二哥不想再听。他起身,往楼上卧室去了。


    望着他挺拔却略显萧索的背影,钟灵总结出一个谈话技巧,下一次要把重点提到前面来说。


    她真失策。欲扬先抑不能用在这个暴君身上。


    孟葭回了宿舍,看着那两个笨重的行李箱,一点收拾它的心思都没有。


    她蹲下去,拉开其中一个,像住酒店似的,拿出套睡衣来。


    两间卧室的床上,是新换的丝绵四件套,一白一蓝。


    分下来的那天,还是刘小琳家的阿姨来打扫的,她做事很认真。


    连浴室里坏掉的花洒,都请工人来,重新装上了一个新的。


    孟葭在这里住了四天,黑眼圈反而深了一层,毕竟没有一天能睡好。


    钟漱石没再给她来过电话,她也礼尚往来的,不敢打搅日理万机的钟总。


    到八月一号演出那天,孟葭他们这些要上台的人,都提前下班去做妆造。


    晚上六点多,她从车上下来,小心翼翼的提着白色抹胸礼服裙的纱边,生怕被人踩到。


    这裙摆太大太蓬,腰上又缠裹的很紧,孟葭连晚饭都没敢吃,担心自己塞不进去。


    陈少禹跟在她的后面,进门时,弯腰替她整理了一下,“好了,走吧。”


    孟葭手里捏着薄纱裙边,回过头,朝他笑了一下,说谢谢。


    身边来来往往的,不免打量起这一对年轻人,因是新面孔,都纷纷猜测是哪个单位的。


    直到身后响起一串串的,“钟总好。”


    孟葭侧首,心里敲着密集的鼓点,她让自己别看。


    但还是没忍住抬眸,严阵以待的,对上他审视的目光。


    隔了四五米远,中间客情往来的人头涌动,灯火高照下,钟漱石就这么牢牢盯着她。


    她肩颈舒展,四肢是冷调的凉白,这样白的礼服穿在她身上,都被衬得暗暗发黄。


    盘起来的长发,如乌云般叠在脑后,像一枝沾露渥雨的白梨花,在满室华服、准备上台的姑娘中,格外的惹眼。


    这几天他去重庆出差,晚上就住在渝州宾馆,那地方太热。


    虽是绿叶成荫的中式园林,但饭局散了,一行人陪着他在园中散步,也不觉得凉爽。


    半夜更是难入眠。昨晚,钟漱石结束了行程,早早回了套房。


    席间他喝了两杯酒,洗完澡就累的躺下了,昏沉沉睡过去。


    到半夜,做了个十分可怖的梦,他梦到了孟葭。


    梦里的时间,不能用常理来估算,钟漱石只记得,他走进六榕寺时,似乎已过了很多年。


    他像是故地重游,又如新到访的香客,总之混混沌沌,自己也辨识不清楚。


    钟漱石在寺中走着,手抚上刻雕团纹的柱子,转过绿意盎然的飞檐角,就看见了孟葭。


    还坐在当年那副石凳上,她笑吟吟的,和身边的人说着话,怀里抱了一个小女孩。


    大约只有三四岁,梳着一对辫子,一双眼睛乌黑清亮,样子很像孟葭。


    钟漱石不敢走过去,在梦里都心慌,几乎喘不上气。


    不知谁提起了他。


    钟漱石看见,孟葭很费力的,想了好久,才说,“喔,你刚才讲钟先生?不太记得,我没什么印象了。”


    他忽然就睁开了眼睛,气喘吁吁的,胸口高低起伏,顶了一脑门子的薄汗。


    钟漱石坐起来,一看时间,凌晨两点半。


    他快步走到窗前,从烟盒里抖出一支烟来,低头拢火。


    点燃了,钟漱石指尖犹带点抖,深深的吁上一口。


    天边云霞明灭,湖畔的几株黄葛树上,嘶哑聒噪的蝉鸣,声声作响。


    他抽完这支烟,动荡不宁的心绪才逐渐平复,像刚历了一场生死。


    领队的程司不明就里的,上前和他握手,“钟总,别来无恙啊。”


    钟漱石从孟葭身上收回视线。


    他笑了下,像不认识孟葭他们似的,“你们也有节目?”


    孟葭也不再看他,她转头,轻声对陈少禹说,“我们进去吧。”


    钟漱石坐在第三排,前后坐的,都是各个单位的熟人。


    他也是第一次听孟葭吹长笛,调子倒简单,也熟悉。


    只不过坐在台下看,总觉得她吹奏时,有股冲破世俗的震撼。


    虽然说挑大梁的是主唱姚瑶,但登台的那几分钟里,不少人打听起吹长笛的孟葭。


    后排有人问,“那个穿白裙子的,是翻译司的?”


    “是,新来不久,好像是姓孟。你要给她介绍男朋友啊?”


    “我有个侄子,今年也刚硕士毕业,考了检察院。他就想找个学翻译的女朋友。”


    “那你让老汪给你搭线,年轻人常在一起坐坐,不就熟悉了。”


    钟漱石听得直皱眉头,往后一回头,才看清是他爸的老同事。


    他客套的打招呼,“秦叔叔,最近公务挺忙的,很久没见您了。”


    那个被他喊秦叔叔的说,“漱石啊,你在这儿坐着呐,我都没看见。”


    钟漱石点下头,“哪个是您单位的节目?没演完吧还。”


    “下一个就是。”


    他皮笑肉不笑的,“好,那就安静点,专心看。”


    郑廷嘴都合不拢了,又不敢笑出声,只能在他耳边谏言。


    他说,“你生这种闲气,还不如早点把人给娶回去,要不你够怕了。也不要怪人家多事,现如今,哪个单位新来了一年轻人,都上赶着给他们介绍对象,又不独独是对孟葭。”


    “拿什么娶?我都把人给凶走了,还怎么娶!”钟漱石压低了声音,忍着一肚子的火气,“你刚才没看见啊,在门口,她根本懒得理我。”


    等演出结束,眼看着孟葭退了场,想追上去都不能够。


    钟漱石坐在前排,镜头随时都会切过来,又不能提前走,只有干着急。


    回西郊时,郑廷把车停稳,他自己开了车门下去,心神不宁的走着。


    客厅里亮着灯,钟漱石以为是孟葭回来了,掌心里掐支烟,不由得加快了一阵脚步。


    哪知道刚过廊桥,绊上脚下一块凸起的石头,人往前一栽,摔在了青砖铺砌的台阶上。


    那石头硬,当时钟漱石的膝盖上,就火辣辣的烧了起来。


    这时,钟灵才打开门出来,“哥,我一直在等你呢。”


    郑廷赶紧来扶,他装作无事的推开了,“你回去。”


    钟漱石一瘸一拐的,坐到沙发上,“你等我干什么?”


    她双手合十,许愿似的对她二哥说,“来拿我的钻石项链呀,不是从香港送来了吗?”


    他指了下楼上衣帽间,“在保险柜里,密码......”


    不等听完,钟灵就飞快的跑上去,“知道知道,是孟葭的生日,不用多说。”


    她捧了盒子,眉飞色舞的跑下来时,就看见钟漱石把腿架在茶几上,卷起了黑色的裤管。


    钟灵凑到跟前,见他的膝盖正往外渗着血丝,摔破了好大一块。


    她到处去找医药箱,“哥,我给你清理一下吧?就是手艺不好。”


    “走。”


    钟漱石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让她离开。


    她知道,他一向不喜欢别人碰到他,也不愿意一点小事请大夫,就没再坚持。


    钟灵想起住在宿舍的孟葭。别人不行,他的心尖子总是可以的吧?


    她当着钟漱石的面,给孟葭打电话,“二嫂,你现在在哪儿呢?”


    孟葭刚洗完澡,“宿舍,准备睡觉了,怎么了?”


    钟灵说,“不是,你能来趟西郊吗?我哥他摔了一跤,膝盖......”


    她还没有讲完,手机就被钟漱石抢走了,他语气寒凉的,“没事,你休息,不用来。”


    说完就挂了,再扔还给钟灵,“立马走人。”


    钟灵恨铁不成钢的,跺了一下脚,“哥,我真怕你打光棍。”


    要不是看在这根项链的面上,才懒得管他的事,还铁骨铮铮的不领她这份情。


    孟葭举着手机发了好一会儿的愣。


    她太了解钟漱石这个人。


    轻易是不肯抱病喊痛的,平时瞧着脸色不对,追着问哪儿不舒服,那简直就是犯了他的忌。


    他一定会嘴犟,说他身体好得很,用不着看医生。


    孟葭重换了条裙子,锁了门,边往下走,边给孔师傅打电话。


    到西郊时,浓云覆月的远山层林处,抖出来一点星光,落在夏草萋萋的原野上。


    她下了车,小跑时,池边微微凉的夜风,吹起翠盖般的裙摆。


    孟葭推了门,在玄关处踢了鞋子,踩着风似的,赤着脚快步进去。


    钟漱石仍在沙发上靠着,一双腿就那么搁在茶几上,也不处理。


    一道触目惊心的血痕,从膝盖蜿蜒过小腿,滴到了羊绒地毯上。


    也不知在考虑什么,他端着杯酒,喝上一口,又看一看落地窗外。


    她蹲下去,看了一下他的伤口,埋怨道,“你多大了,路也不会走?”


    钟漱石直起后背,身体凭借着本能,往她这边靠过来。


    他也不说话,光摇头,一双眼睛,像钉在了她脸上。


    孟葭瞪了他一下,走到墙边那组矮柜旁,去拿医药箱。


    她取出根药棉,沾上酒精,先把那些血迹清理掉。


    再小心,也难免碰到伤口边缘,钟漱石不受控制,嘴里发出嘶的一声。


    孟葭抬起头,做出一副不管他死活的样子,“忍着。”


    他牵动一下唇角,点点头,什么话都不敢说。